福州教育学院附中(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初中部好吗)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师大附中),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属省教育厅(教委)、福建师大双重领导的省首批办好重点中学。其前身是美英教会办的福州鹤龄英华中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福州市陶淑女子中学。
英华中学始名鹤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COLLEGE),由**传教士倡议、福州福利洋行店主张鹤龄(福建同安人)捐资赞助,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创建,学制8年,相当大专,它是美以美会在华创办最早、最具规模的一所学校,除书院班外,还开设过道学班、商科、土木工程科、研究班、医学先修班。民国5年(1916年),改为“二·四”六年制中学,前2年预科,后4年正科。民国12年,书院改名鹤龄英华中学,实行“三·三”制,初、高中各3年,英华初创时,学生仅二三十人,民国36年达1128人。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时,学生814人。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位于仓前山岭后,始名华英女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民国5年(1916年)改名华南女子学校,民国13年,定名华南女子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学制3年,取消初中部,民国22年,随大学易名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1951年,接管时学生101人。
陶淑女子中学,位于仓前山岭后山,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于城内乌石山之布道会女子小学(通称安立甘女学堂)为开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迁址岭后山,定名陶淑女子学校。民国3年始设中学部。1951年,接管时学生187人。
民国16年(1927年)前,3所学校均由外国人担任校长(主理)。是年春,福州地区要求政府收回教育权的斗争达到高潮,外籍校长先后辞职,董事会改组,由陈芝美、王世静、黄求恩分别出任英华、华中、陶淑首任华人校长,并向政府呈请立案。
1951年夏,按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外国教会学校的决定,将3所教会中学接管合并,改为公立,历称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1951年)、福州大学附属中学(1952年)、福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53年)、福州第二十七中学(1971年),1974年1月,定为今名。1954年,迁址仓山区对湖路桃花山,现有校园面积93亩,楼房18幢。1989年,全校教职工199人(专任教师134人),36个班级,在校学生1317人(高中825人、初中992人)。
民国时期,英华、华中、陶淑都是福州有名中学,而英华尤为突出,民国33年(1944年),受国民政府教育部表彰为福建省优良私立学校的第一所。1951年接管后,学校开拓进取,办学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全国体育红旗学校(1958年)、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1960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82年)、全国红十字会先进集体(1986年)、全国德育先进学校(1988年)等7项称号,以及省首批文明单位等。
清末民初,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生投身爱国民主活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英华校友林馥村、陈能光等为骨干组成的益闻社(桥南公益社)是福建最早成立的民众革命社团之一,成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福州光复起义的一个重要策源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抗议**种族主义者在旧金山制造大规模迫害华人事件,英华书院爆发了抗议罢课斗争,侯德榜等100多名学生被校方驱逐出校。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在英华任教的同盟会会员黄乃裳,发动英华书院学生和社会革命志士组成40多人的炸弹队和洋枪队,于11月8日午夜,潜入城内参加光复起义,英华学生王清铨中弹牺牲。民国8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民国14~16年间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要求收回教育权的斗争,民国21年的反对淞沪停战,要求坚决抗日的总罢课等斗争中,英华学生成为福州市爱国学生运动的一支中坚力量。
民国18年(1929年)夏,中共福州市委发展英华学生洪履权等加入共青团,成立共青团英华中学支部。民国19年春,英华进步学生成立“反帝大同盟”,翌年,英华学生陈道、王助、陈伯鎏当选为福州反帝大同盟执委。是年冬,叶飞、郑维新介绍王助加入共产党。民国36年2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在英华建立党支部,地下党员多达五六十人,他们在校内外,发动群众,建立“民主墙”,抨击时弊,要求民主,遭当局镇压,23名学生受退学、停学或留校察看处分,酿成省城有名的英华民主墙事件。华南女子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于民国21年成立华南女中党支部,学生魏雪馨于民国25年加入共产党,陶淑学生柯海燕民国31年加入共产党。民国21年等起三校学生校友先后有29人成为革命烈士,其中有: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闽北独立师政委、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王助,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地下军副司令曾焕乾,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中共福建省委联络员魏雪馨(女),中共闽江工委福州电台报务员柯海燕(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编印《百年树人》、《先驱者的足迹》等集,建立校史陈列室,宣传革命先驱者的事迹,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50年代,从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鼓舞着广大师生的革命热情,不少学生加入共青团、共产党或参军参干、或考入高等学校深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各种人才,60年代初期,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出现不少好人好事,80年代,定为全国学生军训试点学校,和福州市军民共建文明示范点。同陆海空部队及市公交公司等单位陆续建立共建文明关系,在马尾开发区等地建立固定的校外德育教育基地,使学生参加集中性的社会实践形成制度,还三度组织高中二年级文科班全体师生前往闽西革命老区和全国文明城市三明进行革命传统与改革开放形势的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写了很多调查访问感人文章在报刊发表、获奖。教师写的《论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一文,1985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获全国教育论文奖,收入《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探索》一书中。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工作,继承高标准、严要求的传统。英华书院特别重视英语科和数理科教学,教材采用英文本,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和理化的实验都进行严格训练。民国16年(1927年)陈芝美任校长后,加强国文教学,严格考试和升留级制度,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派进党员干部,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把做好团结老教师,培养新教师作为首要任务,以老带新,新老结合,让老教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教风代代相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了教坛新秀。1989年,全校专任教师134人中,有特级教师12人,中学高级教师71人。有8人评为省优秀青年教师,有13人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
师大附中的教学研究工作,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题。1955年,在师院专家组的帮助下,系统总结了化学名教师薛攀达的课堂教学经验,调动了各科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不断总结出新经验。到80年代,学校将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加以固定化制度化,制订出《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规定》。同时,学校还成立教育研究室、电教研究组,编印“教研信息”,介绍国内外、校内外教学流派、教改动态;编印本校教师《教学论文选》,其中30多篇已被收入全国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一书。电教组编制的生物科系列录像片40部,已由福建省普教音像出版社发行,其中《动物学》“河蚌”1部,《生理卫生》系列15部,《植物学》系列10部,分获国家教委二、三等奖。
因材施教,培养尖子生,也是该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那些智商高、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举办提高班。对竞赛班,开放实验室、电脑室、图书馆书库,让学生按照兴趣爱好,发展专长,脱颖而出。1984~1989年,有900多人次在省、市、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1985年,初一学生池志红参加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获全国评选第一名,国际评选第二名,获得万国邮联银牌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雨果章。1988年,高三学生陈岩松在奥地利举行的第19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金牌。1979年起,学校增设选修课,劳动技术课,设立专用教室,自编各种教材,其中《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已由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1980年起,每年举办科技节和文艺节,让学生的各种创作、专长通过节日活动,得到展现和表彰。
师大附中的体育运动有历史传统。早在民国时期,英华中学篮球队就享誉榕城。抗日战争胜利后,曾赴台湾进行巡回友谊比赛。1959年,有16名学生选入福建代表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师大附中学生李春禄、黄守真、郑菁君分获男女摩托艇单项冠军。已有近40年历史的师大附中航模队在省市基层比赛中连年夺冠;1987年,正式开台的全国中学系统第一家业余电台BY5RT,在头两年多里已同50多家和地区的28000多电台取得空中联络,1989年,代表福州市体委参加全国业余电台比赛,获团体全能第二名。1988年,省科协、省教委、省计算机学会创办福建省中学生奥林匹克计算机学校,定点设在该校。
师大附中100余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9年的40年间,共培养了2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驰名中外的专家、学者。其中有8人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们是:化工专家侯德榜、空气动力学家沈元、物理学家王仁、气象学家高由禧、天体物理学家陈彪、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数学家陈景润、半导体材料专家阙端麟,还有被誉为“科技战线铁人”的陈篪、著名史学家洪煨莲、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王铁崖、女教育家余宝笙、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薛谋洪等,都是该校校友。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