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简历(王稼祥同志的简介)

熟悉我党历史的都知道,遵义会议是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当时蒋介石正在对中国共产党发动第五次围剿,而在前几次战斗中,由于博古和李德的战略错误,致使中央红军屡战屡败,损失惨重。但此时两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要固执己见,而毛泽东早被他们挤出了中央领导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党决定召开遵义会议。

在这场会议中,王稼祥和张闻天(洛甫原名)严肃地指出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并且提出让毛泽东同志重新加入中央军委。当时党内支持博古李德左倾路线的仍然不少,因此大家通过投票决定是否让毛泽东加入中央军委?而王稼祥和张闻天投出了关键性的两票,最后,毛泽东终于再次加入了中央军委,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保留了红军长征的主力,直接导致中国革命由衰转盛。

1935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和洛甫力挺毛主席,后来哪里去了?

正因为王稼祥和张闻天成了中国革命力挽狂澜的关键性人物,所以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这场会议之后反而没有再看到两人的消息了?他们是出事了吗?其实并没有,这一切还要从他们的出身讲起。

与很多出身贫寒的共产党员不同,王稼祥从小家庭条件很好,但他一直怀揣着救民救国的志向,后来他到苏联留学,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还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王明,王稼祥回国后,王明已经成了中央领导人,因此,王家祥很快就得到了重用。

1935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和洛甫力挺毛主席,后来哪里去了?

由于他在苏联接受的是共产主义正规教育,所以最开始他根本看不起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但王稼祥这个人有个优点,他本人十分谦逊,并不会因为学历问题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反而他经常和毛泽东他们讨论两者的差异,虽然他并没有彻底认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但在此期间,他见识到了毛泽东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张闻天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马列主义传播者,他很早就意识到武装起义的重要性。不过以他当时的能力和声望,很难在中国掀起什么风浪。所以他后来辗转到**和苏联求学,在**,他学习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样认识了一位革命的关键性人物–博古。

1935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和洛甫力挺毛主席,后来哪里去了?

与王稼祥一样,张闻天回国后,受到博古的重点推荐,很快就成为了我党宣传部的部长,那时张闻天和博古的很多政治观点都一致,他们同样推崇左倾冒险主义,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的局势下十分危险。后来经过几次反围剿的失败,张闻天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左倾路线在中国行不通,于是他和博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当时博古和李德是中央主要负责人,因此与他不和的张闻天很快就被边缘化了。

失意的张闻天搬到江西瑞金后,偶然结识了同样被排挤在外的毛泽东,两人一见如故。在多次交谈中,张闻天渐渐发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很多看法都一针见血,而且军事才能也十分显著,于是在党生死存亡之际,他和王稼祥态度一致的支持毛泽东,帮他重新掌握了军事指挥权,为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1935年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和洛甫力挺毛主席,后来哪里去了?

会议结束后,两人并没有因为此事居功自傲,反而深刻地反思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才能无法继续担任领导人,于是逐渐淡出了中央核心领导层。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因为出国留学的经历,所以去了他擅长的外交部工作,担任驻苏联的大使,为中苏关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张闻天则选择从事最擅长的宣传工作,成了《解放周刊》的主要负责人。

回顾王稼祥和张闻天的人生事迹,不由得让人钦佩不已,他们为革命付出了一生,却能不计较自身的得失,不仅胸怀坦荡地举荐贤能,而且在关键时刻激流勇退,最后在合适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正是有了这样革命先辈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本文由大国演义OL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