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旅游消费券(杭州旅行社排行榜联系方式)

杭州消费券往事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饶贤君 瞿依贤 疫情对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估算,预计旅游1季度收入下降或为1.2万亿元、餐饮零售收入下降9600亿元、交通运输1400亿元、电影100亿元。如果只考虑旅游、零售等消费对本行业的影响,那么消费下降将使得1季度GDP减少约1.4万亿。

各大城市在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发放消费券的政策被再次提起,不少观点认为,应再度鼓励地方政府发放各类消费券,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

杭州市在2009年分两阶段、三批次发放了总额共计达到9.1亿元的消费券,成为国内发行消费券总额最大的城市,在短期内大幅促进了旅游、商业等行业的消费增长,被认为是消费券政策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

杭州发放的巨额消费券,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效益?疫情之下,消费券的经验是否值得借鉴推广,又有哪些“雷”需要慎防?

第一阶段:政府红包

“我当时还在读初中,印象很深,总共发了100元的消费券,5张消费券每张20元,我拿两张请女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票可以1:1抵用,还有三张拿去充了公交卡,公交卡是直接全额抵用。”林岑回忆,拿到学校发放的消费券,就像拿到了额外的新年红包。

2009年1月20日,赶在新春前一周内,与林岑一样,26万中小学生拿到了每人100元的消费券,31万企业退休职工拿到了每人200元的消费券,1.55万持证低保户家庭和困难家庭拿到了每户200元的消费券。

这是杭州市发放的第一批次消费券,其背景在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外贸易活跃的浙江省首当其冲,众多中小型内外贸、出口加工企业大面积倒闭,造成大范围失业,消费信心受创,需求下滑。《2009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在2009年首次出现下跌,跌幅为1.5%。

多位杭州市民回忆,第一批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文化旅游消费,包括持券享受市属电影院、剧院、旅游景点的门票五折优惠;

二是社会商品消费,消费券可用于购买本地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商品,还可以在超市和便利店使用;

三是生活服务消费,包括宽带上网、数字电视、市属健身馆场馆一卡通兑换、公交卡充值等消费内容。

最终,大部分消费券流向了生活必需品消费,杭州市市民消费券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市民消费券工作简报》第22期数据显示,第一阶段的市民消费券中,有76.78%流向了联华华商、物美、欧尚等大超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赵锡军表示:“它(消费券)更多地是在困难居民没有能力解决最基本的、必需的消费时的补贴手段,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谈它拉动消费的作用,我们更多是谈它在解决困难家庭、弱势家庭最基本的民生消费时的作用,解决的是最基本消费品的购买问题。”

第一批次的消费券面向社会的低收入及无收入者发放,有着救济帮扶的公益属性,同时,大部分消费流向生活必需品,而生活必需品属于社会的终端消费品,实际上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券的发放,反而让居民将原本用于购买必需品的钱转为储蓄,反向挤压了消费需求。

这一批消费券更像是由政府发放的“公益红包”。

第二阶段:刺激高端消费

2009年3月1日及2009年5月,杭州市发放第二批及第三批消费券共计7亿元,其中,第二批消费券中有2亿元为旅游消费券,第三批共计1亿元消费券全部为旅游消费券。

所谓旅游消费券,是指供目的地为杭州的旅客使用的定向消费券,可用于抵扣在旅游中的各项消费,涵盖了酒店住宿、餐饮、文娱、交通、景点门票等,据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最终在消费券回收后,由政府与企业各承担一半的费用。

同时,为了增强旅游消费券的吸引力,杭州市还设立了每月一次的100万元抽奖活动,这也促使游客在离开杭州后依然会持续对杭州保持关注。

吕白是当年旅游消费券发放旅行社之一杭州国旅的推介团成员,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时任副市长张建庭与杭州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带队,吕白与其他几家杭州市本地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先后参与了在重庆、哈尔滨、广州、深圳、长春等城市开展的旅游消费券推介会。

吕白认为:“杭州市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不会摆着架子等着游客自己来申请这些消费券,而是由副市长带队,到各个重点城市乃至入境游的重点国家开推介会,自己上门去送消费券,把消费券送到消费者手上。”

吕白回忆,杭州市的“新鲜做法”引发了众多异地市民及各城市旅行社的高度关注,许多旅行社在感受到杭州市的决心后,连夜策划了杭州深度游产品,“比如原来产品路线是上海-嘉兴-杭州三城五日游,有了消费券支持之后,就改成了杭州五日游”。

杭州市信息统计网的公开数据显示,在5个参与推介的城市中,超过700家旅行社及会展企业参加了旅游推介会,近170家外地旅行社与杭州本地旅行社签订了合作协议或者合作意向书,明确2009年将有1万个旅游团、近33万人赴杭旅游。

根据2009年杭州市旅游局发布的公开数据,旅游消费券带来的收益显著,抽样调查显示,82.62%的调查对象是由于旅游消费券的吸引赴杭旅游的。

2009年1-8月,杭州全市收费景点接待游客3121.3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门票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长幅度高于当时的热门旅游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多位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消费券可以抵扣的酒店、饭馆人满为患,五折的《宋城千古情》从每日三场演出一度加演至八场。

与第一批次的基本消费需求不同,旅游消费券带来的拉动作用明显,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餐饮、交通、酒店、零售等行业都具备消费可能性,同时,杭州的旅游消费券发放分市级及下属区县两种,两者可叠加使用,这促使游客进入各区县进行旅游消费,起到良好的客流引导作用。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的数据统计,每张面值10元的旅游消费券,政府支出5元,能够拉动的消费达到289元,实现“乘数”效应。

浙江省委政研室在对杭州发放消费券调研后称,综合测算,消费券拉动效应达到了1:1.3,是直接发放现金的2倍。

除旅游消费券外,第二批消费券中还包含了社会消费券、培训消费券、健康券和政府消费券,与第一批消费券类似,例如,政府消费券可用于抵扣企业的税务、住房公积金等政府缴款。

消费券新装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实体经济再遭重创,重启消费券的声音多了起来。

事实上,消费券更多代表一种“支付转移”的形势,从真正意义上而言,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在探索以新的方式实现“消费券”的功能。

杭州政府再度走在了前列,3月2日,杭州发布“亲清在线”系统,实现“企业员工租房补贴”及“商贸服务企业补贴”的线上兑付。官方数据显示,仅仅1天时间,就已经有超过12万企业员工领取每人500元的疫情租房补贴,总补贴额超过6000万元,同时,商贸服务企业的补贴也在线上兑付,对小微企业实行两个月的纳税补贴。

从政策内容来看,该轮补贴与2009年的第一批消费券及第二批消费券中的政府消费券相似。

租房补贴针对中低收入人群发放,年收入低于7.2万元就能拿到现金补贴,范围比2009年消费券更宽泛,而商贸服务企业补贴以及后续开通的“企业住房公积金降低缴存比例和缓缴政策”则分别是对小微企业的税务、住房公积金进行补贴,补贴额度也远高于2009年的消费券。

例如,杭州政府网官网提到,从事计算机相关商品贸易的小微批发商贸企业拓腾科技通过商贸服务企业补贴实现了2.4万元的在线补贴兑付,为企业复工减轻了负担。

除了公益性的补贴,杭州后续是否会有针对高端消费的“新型消费券”问世?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进行了解,未能得到准确的答复。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明确提出,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清杰认为,鼓励消费是必然,但消费券本身是否需要重启值得商榷。假如消费券覆盖面特别广,对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会有比较大作用,比如汽车消费券、买房消费券,政府通过给居民发钱来支持特定产业。但另一方面,消费券本身在激励消费上,效果不一定好,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要考虑。

曾经大获成功的旅游消费券是否会再现?赵锡军认为不一定,“当时的居民在没有消费券的时候,就没有旅游的想法,现在不同了,不是居民没有消费的想法,而是客观环境不允许你去旅游、聚会,只要疫情过去了,大家自然就会去旅游的。”

不过,旅游消费券所代表的刺激、引导新兴消费的思路放在当下同样有借鉴意义,通过类似的补贴方式,引导人们形成对医疗、文娱等高端消费的黏性,或许将成为新的“旅游消费券”。

2009年杭州发放消费券时,并非没有质疑的声音,对这一新兴事物,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一些争议,比如:消费券拉动消费的效果到底有多大?怎么保证发放的效率和公平?发放的主体应该是谁?是否会导致新一轮地方保护?

对此,浙江省委政研室的态度是,存在争议是正常的,但不能否认杭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索发放消费券的积极意义。鼓励试、鼓励闯,是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一条主要经验,也是新一轮改革基本的政策导向。要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的同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跟踪调研、及时总结,积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