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地图(公安县地图高清 斗湖堤镇)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近年来,湖北省公安县委、县政府创新思路谋发展,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抓手和突破口,走实“精明增长、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彩呈现”路线,推动城市有序扩张、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先后收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美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等城市名片,构建起打造宜居、利居、乐居之城的全新格局。
建设中的公安新城
宏观谋划 打造开放之城
从2019年开始,公安县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对全县的城市发展精心编制规划设计。
打开公安县中心城区的规划蓝图,以上海大道为依托的城市中轴将撑起城南主城区的发展脊梁,轴线有机串联了功能各异的片区中心,这是今年4月份刚修订完的公安县产城一体化概念规划。
以县城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公安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形成的统一理念。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蓝图和依据。为此,公安县专门请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城市发展蓝图,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
公安县位于荆江分蓄洪区境内,属国家一类重点分洪区,主城区整体呈南北向狭长形,规划面积37.76Km2,辖20个社区,常住人口23万人,城市发展十分受限。按照“老城疏散、新城提质”思路,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核四轴十心,一园三廊十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核:指综合服务核心,城南新区未来城市新的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四轴:指的是城市中轴、孱陵大道空间轴、兴业路空间轴和站中大道空间轴。尤其是城市中轴,城市中轴贯穿以长江为起点,健康产业园为终点。沿线包括荆江公园、风情商业街、文体中心、行政中心、市民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商业金融中心、公安党校、体育休闲公园、曾埠头风情小镇、健康产业园;十心:指各组团服务中心;一园:指柳浪湖城市生态公园,将杨麻水库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为城市绿心,作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三廊:指的是荆江生态景观廊、东清河生态景观廊和瓦池河生态景观廊;十组团:指的是孱陵组团、迎宾组团、老城组团、城南组团、青吉组团一期、青吉组团二期、临港组团(杨家厂镇)、站前组团和物流组团。
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县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是一座开放城市。我们将借助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外向型经济服务平台,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荆州都市区的区域协作。”
科学布局 打造产业之城
产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聚集人气、提升实力的基础。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
近几年来,公安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工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企业分布散乱,各产业门类分区不明确。企业分布未根据企业运输、货物调配等需求建立互利互惠的空间关系,不利于未来产业发展。
为顺应产城一体化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公安县按照“千亿园区、工业新城”的定位,对主城区的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规划。
一方面,深化“开发区”建设规划。科学规划各类用地,留足工业发展用地,打造“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为工业发展打造良好平台。
另一方面,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梳理、归并。搬迁老城区内零散工业企业,优化园区布局,整合用地,调整产业结构,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园区,实现企业聚集、产业集群、用地集约,从而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我们的规划设计就是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从而形成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模式。”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城区鸟瞰图
彰显水韵 打造生态之城
近日,随着大型挖掘机的启动,斗湖堤镇蔬菜厂二组一栋3层小楼被依法拆除。
在得知政府要清沟渠、建公园后,涉及拆迁的居民们心情很激动,因为建成后的“水韵孱陵”项目和柳浪湖公园项目将提升城市品质、改变人居环境。
公安素有“百湖之县”的美誉,水域辽阔,资源丰富。城区内有杨麻水库、瓦池河、油江河、荆江河等多条河流。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河段面积缩小,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排涝调蓄,困扰居民生活。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是公安县委、县政府形成的共识。为彻底消除城区劣质水体,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公安县投资25.53亿元启动“水韵孱陵”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沿河截污、清漂清淤、生态护岸、引水活水、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智慧水务等八大工程,旨在全力打造“一城活水”。
在积极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公安县也在大力实施“绿满公安”行动,不断加大绿化规划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一口气规划建设了包括“江”(荆江公园)、“河”(瓦池河公园)、“湖”(柳浪湖公园)、“海”(海风公园)在内的7个公园以及若干“口袋公园”,实现了“出门见园、开门见绿”。
“通过规划设计,将大幅提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城市生态格局,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凸显特色 打造文化之城
文化是城市之魂。公安拥有厚重的历史传承,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三国文化、三袁文化、车胤文化等历史文化,又有红色文化、现代水利文化。还有公安人民自己培育的“公安说鼓”“公安道情”等民间民俗文化;以及公安锅盔、公安牛肉为代表的地方饮食文化。
运用规划手段,保护城市文脉,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公安县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
近年来,公安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以项目为引领,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重点文化片区,重点推进三袁广场、油江路、锅盔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谈及未来公安县城镇化建设,副县长林庭武踌躇满志,“我们将立足自然和人文基础推进城市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利居、乐居新公安。把公安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开放创新先行区、产业集群样板区、文化传承引领区。”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