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峰期(黄山旅游高峰期)
今年国庆假期,黄山市共接待游客527.5万人次,同比下降5.7%;旅游总收入30.8亿元,同比下降9.4%。
记者注意到,在游客接待总量、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的同时,黄山市国庆假期旅游却呈现出“两升三变”的新态势:一是游客舒适度、体验感整体提升;二是乡村微旅游、沉浸式旅游、夜间旅游渐成气候,衍生出场景消费、创意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折射出黄山旅游行业的韧性和信心。
游客舒适度整体提升
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周边游、短途游、自驾游成为游客首选。大数据监测显示,黄山市国庆假期本省和沪苏浙游客占八成以上,自驾游客超过九成。
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国庆假期,黄山市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旅游市场督导检查和安全生产巡查,统筹安排各级领导干部,对主要景区景点和游客集散地实行驻点包保,组织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志愿者,分赴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参与车辆引导和“两码”查验,提供咨询引导、文明劝导等服务。
黄山是我国标志性的山岳景区,在假日旅游高峰期,从景区换乘等待到索道排队,从重要节点高峰期客流聚集到少数狭窄地段瞬间拥挤,“堵”都是常见的画面。今年国庆假期,黄山风景区主动将日接待游客数量从常态下的75%进一步降至50%,每天接待游客不超过2.5万人次,并在景区外高速口、酒店实行前置查验,提升景区入园协同核验通行速度,景区内自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入园主要通道附近设置5个采样点,基本满足“落地检”需求。同时,黄山风景区采取提前上岗、提早运营、分时换乘、延时服务、增设综合服务窗口等措施,组织千余名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加强服务保障,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旅游新场景层出不穷
今年国庆假期,以“一江两岸”为画布,新安江边绚丽夺目的主题灯光秀,展现出一幅浪漫又灵动的诗意画卷。
10月1日,屯溪河街盛大开街,精彩的汉服非遗巡游、30多个品牌联袂呈现的“YE问市集”、氛围感十足的小桃源艺术展、新生代乐队强势来袭的“江畔YE营地”,洋溢着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与屯溪河街一桥相连的“黎阳in巷”,同样是古风和时尚碰撞,美食和书香相伴,撑起了城市的不夜天。
秋天是黄山乡村最美的季节。西溪南的枫杨林、蜀源的向日葵、四月乡村的四季花海、塔川的粉黛乱子草和石林的硫黄菊花海、春雨葡萄园、金园山有机猕猴桃基地,以及呈坎、唐模、西递、阳产、九砂等晒秋和秋收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今年的国庆假期与重阳节相遇,“登高+美食”“登高+秋色”“登高+休闲”等复合型主题旅游线路备受青睐,“年轻游客带父母”“三代同堂齐出发”的旅游场景相继推出。
绚烂的秋色之外,业态创新、场景创意,让黄山大地更加多姿多彩。国庆期间,《花仔游黄山》系列短剧上线,徽州古城推出沉浸式演出《徽州府有喜》,齐云山精心设计“霞客探道”“望崖行拓”“山房静坐”“天街布茶”等系列新玩法,途居黄山露营地推出蓬友市集、后备厢交换市场和篝火音乐会等“轻松躺营”活动,朴蔓农场举办“仰望星空”露营音乐节,牯牛降景区新增湖上撑木栈等旅游业态,漫溪里举办星空露营节和潮玩音乐节……
近年来,黄山市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全市七成以上的村庄变身微景区。层出不穷的各种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新场景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场景消费和二次消费。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市国庆假期接待游客量中,乡村体验旅游占七成以上;游客消费中,场景消费和二次消费超过三分之一。
做好营销需推陈出新
国庆假期,适逢德上高速公路石台至祁门段通车、主要取景地在歙县的电视剧《大考》热播、主要拍摄地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的河南卫视《重阳奇妙游》“登高抒怀”视频刷屏。三大利好加持,拉升了黄山的旅游人气。
黄山市拥有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但在迭代转型的旅游大潮下,特别是我省全力打造“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黄山旅游如何先行一步,同样面临诸多挑战。
黄山市要发挥独有的两大顶流IP效应,让流量变“留量”、成增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黄山作为传统山岳景区,如何吸引更多的回头客,让年长者更舒适、年轻人更喜爱?比如徽文化如何与沉浸式体验对接,让传统成时尚、经典成潮流?
在许多地方,不乏“为了一道美食远赴一座城”的现象,黄山作为徽菜发源地,如何打造出远悦近来的美食“潮品”,需要徽菜产业推陈出新,还需要独特的创意和超常规的营销。
眼下,一些年轻人选择冷门的地方出行,不再追求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更愿意享受一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类似的新玩法,同样需要黄山市旅游业界及时感知、顺势而为。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吴江海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