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屯吧(山河屯总部在哪里)

核心提示:以前吃饭,我们习惯了七荤八素摆一桌,尤其对于东北人来说,宁可剩一些,也不能“不够吃”。

以前吃饭,我们喜欢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相互夹菜,推杯换盏,感觉这样才有吃饭的气氛和味道。

如今吃饭,大庆人的餐桌习惯已经开始变化,用餐要光盘、配备公筷公勺、分餐制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样做,除了添“加”亲情、“减”少传染、幸福“乘”倍、祛“除”病菌外,深层次上来说更是一座城市餐桌文明的体现。

根深蒂固的观念如何会变?这与大庆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大力倡导,媒体的积极推广宣传,众多餐饮企业的配合响应,广大市民的努力践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月2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餐饮企业和商场档口和一些市民,再次捕捉到了餐桌文明的一些细节。

大庆人 吃得更文明

 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早在2020年3月份,我市政府部门就发出倡议,倡导市民用餐“分餐”,并提倡用“公筷”。此后,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开展了检查、走访、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市各级文明办还联合市场监督、商务等部门,发出了《关于开展倡导使用公筷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以“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为主题,全面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并在机场、车站、主要干道和公园景区等场所,开展大力宣传。

作为大庆市的主流媒体,大庆晚报在3月23日首次发出关于公筷、分餐和“光盘行动”的倡议,这些倡议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不少油田大企业、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还推出了“晒光盘”等各种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其实,对于每个市民来说,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论是公筷公勺,还是分餐制,想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本报发出倡议后,也第一时间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的心声,绝大多数人对本报的倡议都是非常支持并赞许的。

晚报适时不定期推出了系列版面,这无疑是“公筷公勺”、“分餐制”、“光盘行动”最好的助推剂。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餐桌文明的推广进程,大庆日报社还专门设计并印刷了关于“公筷公勺”的定制版海报,免费发放给我市的餐饮企业,张贴在餐饮店面明显的位置,从视觉上与细节处将文明餐桌的理念植入人心。

大庆人 吃得更文明

  市民为推行公筷建言

传统观念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为此,许多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为推动我市的文明餐桌而“发声”。

市餐饮协会秘书长赵峰说,他们和市文明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出倡议,希望把“公筷”和“光盘”的理念继续下去。“我们提倡菜菜有公筷,一人一汤勺。”全面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分食,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餐饮环节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防范病从口入,减少食物浪费,把餐桌文明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构建文明、科学、卫生用餐新风尚。

市政协委员姚文伟表示,公筷的推行是十分必要的,习惯的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考虑饭店“公筷”的成本之余,也应该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

大庆油田新媒体中心、新媒体采编部主任孙慧君在采访中说,虽然用“公筷”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些相悖,但推广“公筷”是十分必要的,能减少疾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大庆人 吃得更文明

  餐饮企业积极响应

不论是呼声很高的“公筷公勺”,还是“光盘行动”,餐饮企业既是践行者、推广者,也是体验者,更是传播的有效载体。

我市发出了“公筷公勺”的文明公约和提倡“光盘”杜绝浪费后,得到了餐饮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街边小店,餐饮企业都在用他们的身体力行,彰显着餐饮企业的观念转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景家烤肉”之前就有提供公筷的服务,有客人上门,除了主动提供公筷外,服务员还会在点餐时温馨提醒顾客杜绝浪费,不够再点。

在“山河屯铁锅炖”,店长告诉记者,他们把“餐桌文明”的海报都贴在醒目的位置,从细节上让顾客理解和接受传统观念的改变。

西华酒楼的邹经理向记者介绍,他们店里很早以前就有公筷公勺的服务,作为餐饮企业,一直倡导餐桌文明,凡是到店的顾客,他们都会主动提供公筷。

  “剩男剩女”越来越少

早在8年前,大庆晚报的“励志之旅”,就曾率先提倡“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如今,记者调查走访发现,“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仅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人熟知的一句话,而且,很多餐饮企业和商场餐饮档口浪费的情况也少了。

3月2日11时许,记者来到大庆新玛特总店四楼的餐饮档口。正是饭时,记者看到很多市民在此用餐,记者在用餐处转了几圈,发现浪费的情况已经很少了,每个餐位的餐盘虽然不是全部“溜干净”,但是从保洁员收的垃圾来看,“剩男剩女”很少见。记者留意到,保洁员收拾的剩饭菜中,很多汤汤水水的饭,也大多只剩下了一点儿汤,保洁员直接将汤倒进了垃圾桶里。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保洁人员,她说:“现在浪费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剩也剩不下多少,都是人家顾客自己花钱买的,吃多少买多少,扔了也心疼,不像以前了。”记者了解到,一上午的时间里,保洁员推着的小垃圾桶里,也就刚刚能收满。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让胡路区阳光商都楼上的餐饮档口,在这里,记者看到“光盘”的食客也是很多的。

记者的走访中,一些饭店的经营者也告诉记者,现在吃饭“打包”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点餐时很多人不再“冒进”,以前他们看着浪费都心疼,又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好多了。

不仅在外吃饭如此,日常做菜也是按需进行。

15时许,记者采访了市民武女士。武女士刚刚从超市购物回来,她笑着告诉记者,超市离家近,不到10分钟就能到,买东西不用囤了。以前七荤八素地做一顿,常常会剩下很多菜。“现在我做菜的时候,我爱人都会打趣我‘抠门’,每道菜基本就是一个盘底,每餐饭也不会再有剩饭菜,冰箱里除了生鲜和水果外,基本也是空的。”

从原来担心“不够吃”,到现在担心“吃不了”,武女士这个家庭主妇见证了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又何尝不是越来越重视餐桌文明的大庆市民的共识呢?

关乎餐桌文明的观念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令人欣喜的是,大庆在这个进程中又坚定地迈进了一步。“公筷公勺”、“分餐”、拒绝“剩宴”,我们在路上,并在这条路上“驰而不息”。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