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议论文(什么是议论文主体段)

主体段落概述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语段基本结构),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种功能句:

(1)分论点句(段首简洁提出,或者准确或者生动)

(2) 阐释句(阐释分论点句,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3)事例句(紧接阐释句,叙述简明,剪裁紧扣分论点。)

(4)分析句(紧扣分论点,对事实进行剖析。可用因果、假设等分析法。)

(5)小结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对于一个规范的议论语段来说,字数是相对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差不多,分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当然,你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

文段写作五步法

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观点句)

(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阐释句)

(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材料句)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常用的有分析说理方法有因果法和假设法等。(分析句)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公众号认为,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论句)

示例赏析

1、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论点)//这则家训教育子弟要有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阐释,“凌云壮志”扣“理想”;“胸怀天下”是为“为世界谋”的体现)//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满门皆才俊,小儿子梁思礼尤为出色。在**学成之后,梁思礼毅然选择回国,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参与中国导弹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论据,梁思礼精忠报国)//白手起家,为国铸剑,无私奉献,风骨铮铮,这与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理想与爱国教育分不开。梁启超曾说过“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正是这种理想与爱国教育,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奉献担当让儿子投身于科学研究中,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基业。(因果论证。第一层,道理论证,讲梁启超如何对儿子进行爱国教育;第二层讲教育的效果,回扣论点)//胸怀壮志,心系国家,富于担当,才是一个大写的人。(结论,强化论点)

2、自信,但不能盲目。(观点句)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材料句)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分析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自信,但绝不能盲目。(总结句)

几点说明

议论文文段五步写作法里,分析说理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

1.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是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的道理,使道理变得更为浅显生动的论证方法。

示例:时间距离发酵了历史的韵味。我们隔着时间的帘幕,静静赏玩滋味悠长的美。杏花春雨,油纸伞;黛山翠水,乌篷船。行走在江南的古街小巷,一景一物皆有情,那是跨越了千百年时空的距离而沉淀的经典,让人回味无穷。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时间是一条长河,有着海纳百川的气概,积淀无数动人的瞬间。我们感觉到的美,除了古迹文物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更多的是我们在聆听时间的足音,在品味时代的意蕴。正是由于时空的积淀,古老的文化才更显魅力。

2.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事出必有其因。我们可以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

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3.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假设分析的一般方法是:叙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叙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如《说问》中的一段分析:

假如司马迁不从人民群众中采访史实,怎能名垂千古,“著成信史照尘寰”?如果白居易不愿意向老婆婆请教,哪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深受人民喜爱的诗句?假如达尔文耻于下问,又怎能完成《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呢?

心中的杠杆倾向于别人的人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也很难在生活之中有所作为。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如果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失去了自我,那么这样的生活还是自己的吗?这还是属于自己的人生吗?只有他人的意见,而无自身观点,此谓失其本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道。只有调整自己心中的杠杆,使之平衡,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才会在自己晚年时,毫不犹豫地说出“我不后悔”。

4.正反对比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但人生不能没有底线,那样只会让你随波逐流,拥有底线,才拥有了人生的根基。一个人只有拥有自己的底线,才拥有做人的傲骨。拥有底线,是文天祥在押送途中仍长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傲骨;拥有底线,是屈原在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的至死不渝;拥有底线,是苏武被困匈奴十余载仍不肯叛国的忠心不二。一个人若连底线都可以逾越,只能说他枉为人。失去底线,是秦桧那等小人的保己卖国;失去底线,是卫律之徒的背家弃国;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失去底线,更是清政府那般的欺软怕硬。拥有底线,才拥有屹立不倒的基础,才能建筑你的万丈人生。

懂得宽容,使你获得更纯净的友谊。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懂得宽容,你便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那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满天下。若一个人不懂宽容为何物,常常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失,讥人之误。这样的人,往往是被人敬而远之,众叛亲离。

5.对举同构法

两个事例性质相同,并列在一起,并分别对事例进行分析,共同证明一个道理。

知识就是力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凭什么?凭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史蒂芬?霍金,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靠什么?靠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理论知识。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有了知识,就有了一种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6.同类归纳法

为了增强说理的气势,我们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常常用排比的形式列举一组相似的典型论据,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也将这种方法称为“点例论证”。

志气是人生关键的大前提。没有志向的雄鹰,便只能像麻雀一样在小树间徘徊,没有志向的猛虎,便只能像狐狸一样畏首畏尾,同样,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也只能生活在生活的低谷,永远无法发挥能力。岳飞,从小便立下报国的大志,爱迪生从十岁起就做起了实验,朝着科学顶峰迈进,雷峰也把自己终身的目标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上。成大业者,必有其大志。有了志气才能在逆境中战胜自我,在顺境时警醒自我。

有底线的人生,才不会被污染。纵使平庸,纵使没有衣冠华服,也不能让自己失去那一颗纯洁的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身在浊世而不染一丝污渍,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在污言秽语扑面而来之际,在国君的威逼之下,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李太白坚持本心而不动摇,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豪言。这都是名流千古的人,他们都有着内心的底线,都有一份坚持。而没有底线的人,不是遗臭万年,就是化为历史的尘埃了。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残暴的秦始皇,还有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查查历代各朝的亡国之君,哪一个是有原则有底线的?

有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主体段落具体模式讲解

一、议论文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观点句 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观点句 支撑句”的形式。

观点句:通常位于段首。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支撑句可以以事实论据为基础,按并列、递进、对比等关系组合,综合运用假设分析、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进行分析。

先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划分观点句和支撑句。

【语段1】

坚持是一种挑战。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的嘲讽,他选择了坚持;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挑战。如果愚公畏惧于世人的嘲讽,那么就不会有因挑战而感动神灵的壮举;如果愚公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因坚持而千百年颂扬的佳话。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

【语段2】

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林肯说,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所以,一个人只有确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目标,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分析】

语段1:观点句是“坚持是一种挑战”,后面内容是支撑句。

语段2:观点句是“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后面内容是支撑句。

二、议论文语段结构

(一)完整结构——观点句 + 阐释句+ 例证句 +分析句 + 总结句

1、段落的结构,涵括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环节:

单一性, 一段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完整性,一个中心思想必须完整。

2、一个完整的议论性段落(主体段五层结构法):

观点句:段落的首句。摆放这一小节的论点,一句话即可;简洁、准确、生动;

阐释句:紧跟观点句。一两句话或引用名人名言对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例证句:紧接阐释句。也称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紧扣观点,叙述简要,角度准确;

分析句:对例证分析。紧扣主题,对材料进行分析;

总结句:总结性语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重申观点。

根据议论文语段完整结构,对语段1、语段2进行划分。

【语段1】

坚持是一种挑战。(观点句)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阐释句)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的嘲讽,他选择了坚持;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挑战。(例证句)如果愚公畏惧于世人的嘲讽,那么就不会有因挑战而感动神灵的壮举;如果愚公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因坚持而千百年颂扬的佳话。(分析句)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总结句)

【语段2】

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观点句)林肯说,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阐释句)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例证句)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分析句)所以,一个人只有确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目标,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总结句)

两个语段一划分,我们发现虽然长短不同,内容不同,但结构写法上是相同的,这个结构就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写法。

当然,这两个语段在论据运用上又小有不同。第一个语段,用的是一个例子来证明论点;第二个语段,用了多个例子构成排比来证明论点。

在写法上,第二个语段采用了“例① 例② 例③——分析① 分析② 分析③”的模式,我们也可以采用“例证① 分析①—例证② 分析②—例证③ 分析③”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观点句)林肯说,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阐释句)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例证句①)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分析句①)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 (例证句②) 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分析句②)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例证句③)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分析句③)所以,一个人只有确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目标,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总结句)

【注意】:

1、一个段落的核心是观点句。第一,从段落意义的角度说,观点句是整个段落主题所在。第二,从写法的角度说,观点句作为段落的起始句,一旦被确定,整个段落就容易完成。

2、阐释句可短可长。阐释句就是专门用于讲道理的。议论文必须议论,也就是必须讲道理。

3、不能没有分析句。分析句与总结句可以分开,也可以融合。没有分析句,就失去了材料与观点的联系。

4、主体段可以凝缩在在一个语段中,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段(最好分解为2—3个语段)。

如对语段1、2的划分:

【语段1】

坚持是一种挑战。向自我挑战,向困难挑战,从而走向更高的目标。(观点句 阐释句)

年且九十的愚公,向阻挡了世代人的王屋与太行发出了挑战,毅然决定要铲除他们。面对智叟的嘲讽,他选择了坚持;面对家人的劝说,他选择了挑战。如果愚公畏惧于世人的嘲讽,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那么就不会有因挑战而感动神灵的壮举;如果愚公畏惧于高山的万仞,那么就不会有因坚持而千百年颂扬的佳话。(例证句 分析句)

坚持,其实就是要在不断挑战中完成自我的升华。(总结句)

【语段2】

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林肯说,合适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观点句 阐释句)

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例证句 分析句)

所以,一个人只有确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目标,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总结句)

【分析】

把一个大的段落划分几个小段,避开了一大段的呆板,使文章更有层次感。

(二)

当然,议论文主体段结构有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但这几点应该包括在内:分论点 具体事例 分析论证。如下面语段:

(1)

责任,就是要坚韧不屈,迎难而上。(分论点)

2020年春,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肆虐我中华大地,无数挺身而出的英雄的背后,都是一份重于泰山的责任。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冲上抗疫一线,年轻的九零后女孩毅然剪掉心爱的长发只为方便工作,婚期已定的医生舍下未婚妻抗战一线,娇儿尚幼的护士撇下爱子决然逆行……(具体事例)他们,舍弃团圆,坚韧不屈,迎难而上;他们,舍弃小家,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他们的背影,无愧于我“中华儿女”的称号,他们脸上的印痕,正是最美的勋章。责任重于泰山,他们肩负责任,勇敢前行。(分析论证)

(2)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生命和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分论点)

古有孔子奔波于六国之间,欲以礼义拯救苍生于水火;有烛之武壮言于强国君主,终以智勇救危弱郑国于将倾。近有蔡元培明知北大腐败不堪,却敢当大任,重塑北大精神,有毛泽东明知前路坎坷,却中流击水,主宰天地沉浮。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今有癌症晚期仍以超强意志英雄埋名五十年、将军金甲夜不脱的林俊德,有因保姆纵火而痛失爱妻娇子却对生活报之以歌、对世界善良以待的林生斌……(具体事例)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崇高的责任——济苍生、安社稷联系在一起,才让其生命在他们的时代,在每一个时代,都熠熠生辉,耀眼夺目。(分析论证)

(三)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学会扣材料,所以语段的写作还可以这样安排:论点 举例 分析 原材料 总结。

1、论点。段首提出此段分论点。

2、举例( 名言)。交代什么人、什么状况、做什么事、结果怎样。举例内容要扣住论点。

3、分析。过渡,分析例子,扣住论点。

4、原材料。举例是为了论证材料观点,必须回到原材料。紧扣论点对事例进行分析,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观点紧密关联。

5、归结观点。照应段首。可由材料中的个别现象引申与拓展出普遍道理。

【示例1】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才,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论点:陌上花开、缓缓而来 ——我的高考

论证:这一路上,我已栽下繁花朵朵,亦已守望了千万个日夜。尼采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岁月,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狄德罗亦在《哲学思想录》中写道:“只有热情,只有巨大的热情,才能使精神升华。”我仍记得,栽花的路程上,我闯过如何刺痛的荆棘,历过如何凛冽的寒冬与灼眼的夏日。多少个夜里,在焦虑中翻来覆去,暗自抹泪;多少次考后,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悔恨不已;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多少的挫折,磨损了希望,将我推入深渊……而我也记得,一夜过去,早晨的钟声响起,我依旧为新的一天而微笑;悔恨过后,是更有经验,更具信心的继续前行;潜渊之后,拥有的更是蛟龙纳珠,凤鸣高岗的气魄……(扣原材料:我的高考)纪伯伦说:“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可我一直记得,此行的目的,便是踏花而来。

【示例2】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写作。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她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演唱,遭到评委老师质疑。她解释说法语歌词里有她自己的理解,且现场有外国人听;而评委老师强调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遺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该用中文唱。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论点:止于独行,盛于大众

论证:文化,盛于大众。作为“戏曲之母”的昆曲,经时代的变迁,逐步走向衰败。戏曲工作者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在昆曲中融入了歌剧元素及流行元素,打造出青春版的《牡丹亭》,成功吸引大众,再次打开了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后,昆曲再次绽放异彩,人们对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重视起来。文化,盛于大众,当大众都接触了、了解了、关注了,文化传承便就容易了。因此,我赞成这位女歌手的做法,她用自己的方式,把“渔鼓道情”带到大众面前,用法语唱给世界听,走出了国门。(扣原材料:女歌手的做法)这种创新的方式不正是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于大众的最好做法吗?

主体段落写作点拨与规范例证

(一)议论文主体段落写作点拨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 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 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

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 作文选刊资料整理 忧愤而死。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由四个句子组成。①是“主题句 句”,②③④是支撑局 句。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

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分析现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这个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就是从感觉中提升感悟的过程。这种思路通常的组织形式是:① 段首观点句 ,②引用具体的事例 (可以是单个经历,也可以是多则事件;可以是百态列举,也可以是世象组合。引用事例要把握一个尺度,如果是引用单个经历可以适当详细些,如果是多则事件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语扩展的方式记述,千万不能逐一展开详细的描述),③对事件作分析评价,④揭示出普遍的社会属性或人生道理 。

例如:《还有一个苹果》

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 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揭示普遍的规律)

【解析】观点 事例 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 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重后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事例后 假设推理)

【示例1】《耐住寂寞》

德国康德是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事例)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假设)

【示例2】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语段模式: 观点 事例 例后评论 例后假设推理

【方法点拨】(假言分析法)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示例1】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 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 反例 比较分析)

【示例2】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 正面事例 反面事例 事例后的对比分析 总结

【示例3】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住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 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 例后(设问 因果分析) 总结观点

3、因果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进行论据推导,得出结论。

例如话题《爱心》:

《园丁之歌》中那个陶力,当初是那么的贪玩顽皮,使每一个教他的老师都感到头痛,叫苦不迭。(事例) 但是为什么他的班主任于老师能够使他走上正路,认真学习呢?(设问)(揭示原因) 原因是于老师采取了适当的方法,使陶力有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于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对学生有一颗爱心。(事例后 设问 揭示原因)

为加强论证的深度,还可以使用“因果链”的形式。

例如:

因为有了诚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和谐;关系更为和谐,就能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效率提高了,整个社会就能不断地进步。可见,诚信是社会进步的明灯,是历史前进的灯塔。

【示例1】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本文来源:作文选刊资料整理 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事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设问 因果分析)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分析总结)

▲语段模式:观点 事例 例后(设问 因果分析) 分析总结

【方法点拨】(探因分析法)作者在列举受因斯坦和华罗庚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示例2】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才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蒙蔽。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邹忌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使他没有迷醉在虚假的光环之下,并借此发掘出了治国安邦的道理。由此可见,自知之明多么重要。

4、引用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再引用名言、诗句等,然后结合对名言、诗句的阐释发挥和事例论据一同进行分析。例如,话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明代历史学家谈迁花费二十年心血,收集大量资料,历尽许多艰难,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国榷》。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但是刚完成时,被小偷偷走了。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残忍的了。面对此打击,谈迁在痛苦中毅然决定:重写《国榷》!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一部更高水平的《国榷》展现在世人面前。(事例) 读书至此,我想到了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过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引用名人名言) 我们要从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要让过去成为负担,换句话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事例后 名人名言 围绕观点进行阐述分析)

▲语段模式: 事例 引用名人名言 (事例后 名人名言 围绕观点进行阐述分析)

5、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用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论述“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遍淡洌,第二遍沉香,为什么第三遍才最爽口宜人?因为前两遍冲去了茶叶上的蜡质和灰尘,第三遍才泡出了茶叶的真纯之味。(类比物) 我们探知也是如此,(话题) 在对事物的认知上,越过感情布下的迷雾,抛过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分析二者相似点推理得出结论)

▲语段模式:类比物 话题 分析二者相似点推理得出结论

6、同类归纳法。所举之例应为同类例子,并且在分析论述时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

【示例1】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观点)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事例)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同类归纳评论)

▲语段模式: 观点 事例后 同类归纳评论

【示例2】乐观是成功的保证。(观点)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事例)

但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后世所称道。也正因有了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获得了成功。(同类归纳评论)

▲语段模式:观点 事例后 同类归纳评论

7、叙议交融法: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示例1】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观点) 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才呢?要是左光斗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访巧遇苦读的史可法,他怎会发现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要是没有伯乐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人们又怎么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叙中有议,议在叙中)

【方法点拨】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语段模式:观点 夹叙夹议

8、运用基本的哲学思维。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是对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的提炼和概括。哲学观点有紧急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等。

如论述“近墨者未必黑”:

我们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哲学观点) 所谓“近墨者黑”,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正是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内因而过分突出外因。 屈原身为楚国大夫时整个官场腐化堕落,私己而误国,周遭一片墨黑。唯独屈原忠心耿耿,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国之志。宁可“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包拯坐镇开封府时,权贵大臣贪污受贿成风,皇亲国戚徇私枉法为盛。而包拯却独保清廉,铁面无私。(事例) 可见,近墨者变黑与否,关键还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断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能“出污泥而不染”,自始至终不被周围不良事物所左右。(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语段模式:哲学观点 事例 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详例与概例

▲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

【例1】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作文选刊资料整理)

【例2】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卑?自负?自强》)

【分析】证明语段论点时,例1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详例”;例2在举例论证时则用了三个事例,叙述简约,而且句式上排比,我们称之为“概例”。

▲▲1以详例证明观点

所谓详例,即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叙例文字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例证法”。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真实、典型。详例看似简单,但最易出问题,我们看以下病例:

【例1】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分析】事例语焉不详,甚至虚假。提到的两位化学家,没有写出他们的姓名,做什么实验,发现一种什么新物质,模糊不清,因此降低了论据的说服力。

【例2】法国的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分析】事例不准确,出现硬伤。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哪个不知道?“用了60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一共用了7年时间。论据不真实,失去可信度,同样就没有说服力了。

【例3】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分析】事例与观点若即若离,打擦边球。用这个事例论证“做事要有恒心”显然是不妥的,虽然其中也有“不松懈”、“经常”等字样,却不能用来论证“有恒”。如果用它来论证“作家应该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则是很切题的。

【例4】“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分析】用例冗长,以叙代议。这是初学议论文的同学最易犯的毛病。司马迁的事迹众所周知,无须详细介绍。这样不仅拉长篇幅,成为赘语,而且冲淡了论点。

▲▲2以概例证明观点

所谓概例,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排比并举的形式证明语段观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齐,点到为止。巧用概例,能使材料丰富,文采斐然。

运用概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关性,这是运用概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关性的,就不能集中运用;

二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例1】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分析】运用了假设句来形成概例,如果…也许只能…

【例2】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分析】运用了条件句来形成概例,有了…才有了…,也才有了…

【例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分析】运用了对称句来形成概例,两两对偶,句式整饬,画线句前后两组例句式不一样。

【例4】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不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分析】 运用因果句形成概例, …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

【例5】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分析】运用转折句来形成概例,想……,可是却……

●●对比例与例对比(论据上正反对比)

▲1不同事例间的正反对比(对比例)

【例1】俗话说:勤能补拙。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

▲语段结构:观点 正面事例 反面事例 事例后的对比分析

【例2】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正面事例,得出观点)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例前导语,反面事例)

▲语段结构:正面事例 观点 反面事例。这是变式

▲▲2同一事例不同阶段的对比(例对比)

【例1】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3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

【例1】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称之为人才;有爱心,才能使自己的专长真正转化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文段有观点)

希特勒、墨索里尼也许会有不少的崇拜者,但我所相信他们所崇拜的只是这二位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绝不会欣赏他们带来的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害。希特勒、墨索里尼至多也只能以“有政治抱负的野心家”的身份载入史册,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鄙弃与否定。他们没有爱心,没有爱使他们的才能偏离了前进的轨道,自己的野心竟然用世界人民的心血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之路,竟然用人肉之躯来铺砌。野蛮!残忍!(反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与收集。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他们可以躲回家乡,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他们可以躲回家乡,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正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语段结构:观点 反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正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例2】宽容是一种美德。(语段观点)

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 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共话。(从正面举例并分析)

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骂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这样的人,典型的“鸡肠小肚”,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从反面举例并分析)

【分析】先提出观点:人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然后列举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听信李斯的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列举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刻薄”待人的事例,从反面证明论点。

▲语段结构:观点 正面举例并分析 反面举例并分析

(二)局部说理,规范例证

▲语段模式:观点句 + 阐释句 + 材料句 +分析句 + 结论句

【例1】褪出急躁,心境将会更加澄明。(分论点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去除急躁与妄动,方能洞察人生之哲理。(阐释句)庄子,犹如一棵在黑夜里守卫灵魂的树,平心静气,不急不躁,静观大鹏展翅高飞,翱翔于九天。(事例句)如果不是现实遭遇艰难而使他停止了急急追寻的脚步,他又怎能“御六气之辩”、“游无穷之境”呢?(分析句)陶渊明,古往今来遗世独立之典范,有着“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之闲情,更具“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逸致。(事例句)如果不是面对督邮的从容与淡定,又哪有如此之高情远致?(分析句)可见,摒弃世俗之浮躁,停下匆匆过往之脚步,原来我们的身边也有无限美丽的风景,我们的心境也会因此而更加澄明。(小结句)

【例2】我们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背后的精神态度,在劳动中获得人生成长财富(分论点句)。如果说认识劳动是我们脚踏的土地,那对劳动的热爱就犹如地上的梯子,让我们收获别样的风景。(阐释句)现实语境中,不少同学认为劳动占学习时间,智能时代劳动没必要。(反面事例句)其实劳动与科技、学业从来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相反美美与共,意义非凡。(分析句,过渡句)袁隆平扎根农田数十载,奔波于田垄与实验室,方能研发“中国稻”,创造世界粮食奇迹;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农业播种新科技一分钟可以撒种8公顷,为农业生产带来便捷,但粮食的成长仍离不开农民的辛苦培育。而回想我们参加的学农活动,辛勤种下了一片地、煮好了一顿饭后,我们也获得了不少对自然生活的体悟,我们的品格也获得了磨砺,这对学习也有更好的促进。(正面事例句)劳动,可以让我们在耕耘中点燃智慧,收获内心的充盈,热爱劳动的火光应在我们心中点燃。(小结句)

【小试牛刀1】请以“体育锻炼”为话题,拟写一个例证段的观点句(即论点句),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1、体强壮而力充沛,学有力而功加倍。(分论点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许对于你来说,是浪费了高三学习宝贵的时间。但我却说,在课余时间体育锻炼,能让我们舒展一天的压力。

2、体强健而悦身心,悦身心而性开朗。(分论点句)也许对于内向的你,会认为在体育锻炼中交际实在比较困难。可是我却说,体育锻炼恰好是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

【小试牛刀2】请为刚才所表述的观点句(分论点)拟写一个事实论据,内容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行动及行动的结果。(100字以内)

(以观点句“体强健而悦身心,悦身心而性开朗”为例) 君不闻,素有“精英摇篮”之美称的伊顿公学,在文化课之余,几乎将一半时间留给了体育课。在板球与划艇的激烈角逐间,学生变得更加的开朗与外向,面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更是学到了在课堂上难以传授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小试牛刀3】请以“坚持是成功的保证”为话题,拟写一个例证段的观点句(即论点句),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坚持是成功的保证。(观点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世上的每一个成功都是坚持的结果。在困难甚至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放弃的坚持铸就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成功。(阐释观点)曹雪芹出身豪门、家道中落、满腹才学、科举不中,但他坚持文学创作、笔耕不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终于创作出了中国现实主义巅峰之作《红楼梦》。(事例句)曹雪芹这一文学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长期的坚持。(分析句)试想,假如当时曹雪芹生活困难之时,仕途失意之际便中途放弃,或者刚成书便心满意足不再坚持修改,哪有《红楼梦》这颗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的问世?(反面假设句)由此看来,坚持是成功的保证。(回扣观点,小结句)

【小试牛刀4】请以“做好人生的减法”为话题,拟写一个例证段的观点句(即论点句),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好减法。(观点句)适当的减去一些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我们才能有所建树。(阐释观点)东坡居士屡遭贬谪,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消沉郁闷。但当他来到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他释然了,他减去了对功名的欲望,吟出了《赤壁赋》等千古名篇。(事例句)正是因为他减去了心灵的负担,才使他成为一代文豪、诗词大家。(分析句)试想,假如他不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之间,他不减去奢侈的欲望与心灵的负担,他又怎会潜心于诗文创作,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反面假设句)减去心灵上的种种负担,廓清人生的道路,释然面对一切,就能让我们走得从容淡定,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回扣观点,小结句)

【小试牛刀5】请以“毅力是成功的前提”为话题,拟写一个例证段的观点句(即论点句),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毅力是成功的前提。(观点句)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更需要这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阐释观点)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从22岁起34年间,徒步当车,跋山涉水,先后考察了16个省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艰难环境中终于写成了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事例句)徐霞客的成功正是源于这种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毅力。(分析句)试想,如果在他草行露宿、屡遭盗抢、频频断粮、几度病危、多次落荒之时便偃旗息鼓、止步不前,那么,《徐霞客游记》岂能问世?(反面假设句)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这种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毅力是徐霞客成功的前提。(回扣观点,小结句)

2.议论分析(如何写好分析句)

A. 单则事例的例证段

例1: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所以才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

思考:这句话是如何分析评价盖茨的?

结论:挖掘盖茨成功的原因。这种方法叫因果分析法。

写作关键: 找准因果关系

原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本段论点)

结果:“成就如此辉煌的人生”(事例结果 )

例2:若无意气,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思考:这句话是如何分析评价邰丽华的?

结论:从反面对她进行了假设,并推导出不成立的结果。这种方法叫做假设分析法。

写作关键:找准假设关系

假设的条件:“无意气”(论点的对立面)

推导出的结果:“又聋又哑的邰丽华又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事例结果的对立面)

【小试牛刀6】 用因果分析法或假设分析法对刚才(【小试牛刀2】)所拟写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要求紧扣起始句(分论点),特别注意找准因果关系或假设关系。

参考一:正是因为伊顿公学看到了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重要性,才塑造出一个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参考二:假如当初伊顿公学像绝大数学校一样,唯分数论,只注重眼前的分数绩效,那么“精英摇篮”的名字恐怕与其失之交臂。

B.多则事例的例证段

【例1】①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②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③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④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⑤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作文选刊资料整理

▲并列型:观点句 阐释句 并列材料句一 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句二 分析句二 结论句

【例2】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古代仁人志士的最高人生追求,也是当代青年人应该矢志不渝培养的核心价值观。③“00”后消防员王佛军、徐鹏龙在凉山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成为“最美逆行者”。④他们的青春虽短暂,却是颇具价值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辜负自己的青春。⑤传说岳母曾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正值青春的岳飞从此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抗金救国。⑥而奸臣秦桧只为苟且偷安,虽有才华,却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缪丑”。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与结局,何尝不是青年时代品德修为之使然?

▲正反型: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例3】①勤出成果。②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③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④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⑤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资料整理。,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⑥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⑦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归纳型: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一、材料句二、材料句三、材料句四 结论句

【小试牛刀7】请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话题(观点句),拟写一个多则事例的例证段,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表述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叙述多则事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议论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小试牛刀8】请以“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为话题(观点句),拟写一个多则事例的例证段,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表述观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叙述多则事例)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议论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小试牛刀9】请以“近墨者未必黑”为话题(观点句),拟写一个多则事例的例证段,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表述观点)近墨者未必黑。(叙述多则事例)屈原身为楚国大夫时,整个官场腐化堕落,私己而误国,周遭一片墨黑。唯独屈原忠心耿耿,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国之志。宁可“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包拯坐镇开封府时,权贵大臣贪污受贿成风,皇亲国戚徇私枉法为盛。而包拯却独保清廉,铁面无私。(议论分析)可见,近墨者变黑与否,关键还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断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能“出污泥而不染”,自始至终不被周围不良事物左右。

【小试牛刀10】请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话题(观点句),拟写一个多则事例的例证段,字数不限。(除观点句外,还可适当增加阐释、引申观点的句子。)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观点句)自古“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贫困让人学会努力、学会思考、学会成长。(阐释句)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材料句)他们因为贫穷,才更知道珍惜,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摆脱。因为贫穷,才会在黑暗中长途跋涉,在逆境中执着前行。(分析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结论句)

什么是议论文(什么是议论文主体段)NWbegfyOba94Uoy6CnMn4%3D&index=0″ />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