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方客栈怎么样,中国避世酒店
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隔离生活,
住在城市的人们,
都太渴望阳光、山林、新鲜的空气。
十一假期即将来临之际,
我们梳理了国内10家新开的民宿和设计酒店。
有对宠物友好的民宿,
假期可带家人、宠物一起出行放松;
有的酒店在选址、材料、建造方式上做出新尝试,
让人在山野、古宅中旅居;
更有修禅疗愈系酒店,
助人从忙碌和压力中回归自我,
保持平衡和愉悦。
Selina在北京生活多年,是爱犬之人,曾收养了三只流浪狗。
因为疫情的关系,近两年无法远行,她住了不少北京周边的民宿,但体验下来,很多民宿对宠物有限制。她想带着憋家许久的爱犬一起出游,让它们奔跑在开阔大草坪上。她决心在北京郊区找一处大院子。
去年,她留意到一所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废弃小学,于是找来好友、身为建筑师的徐小萌,希望将这个地方改造成一个有草地、院落、民宿的小社区。
今年7月,新空间落成,Selina取爱犬之名,把空间命名为“米棉庄园”。用她的话来说,“米”代表食物,“棉”代表了温暖。这个空间,“就像包裹之上的麻绳,很柔软,但又有它的韧性”。
▲
改造前后
施工期间,刚好碰上北京疫情,他们在工期紧张、改造受限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保留原建筑面貌,不变更房屋结构,通过一种相对“轻盈”的设计手法,将“微型院落”嵌入其中。
而让这一片老厂房荒地“改头换面”的关键,就是“麻绳”。“我们用天然材质帮助这个项目完成一段注定有限的生命之后,它们也将回归自然的循环。”
原有老建筑及其红色的瓦屋面,在麻绳的间隙中若隐若现,随着人的位置与视角的变化,呈现出不同观感。从屋顶处继续向外延伸的麻绳,则构成入户门廊的一部分。
四排砖木瓦房划分成9间客房,每一间客房通过院墙隔离出一个小院落,绝大多数客房还有一个探入院落的“玻璃盒”,承担泡澡、茶座等独立的小功能。
“虽然是在室内,但又能感觉到被整个院子半包围着。”同时区别于公共区域的大草坪和院落,让客人能够以更加沉浸式的方式“深入”到院落中,感受到私密、隐居、度假的氛围。
所有套房的客厅都有一个又窄又高玻璃门,黄昏时,光从窗流入,充盈整个客厅。室内某些不经意的地方也设立着一些竖条状的窗,方便人们看到室外的景致。
在“米棉”的公共区域,有一处2000平方米的大草坪,狗狗们一到,就会兴奋地到处跑。Selina也会在民宿备着宠物饼干,她希望这个空间一方面可以让客人住着舒服,也是一个能让宠物享受到好的待遇的地方。
“像我们生活在大城市,工作的压力和节奏都很快,你会慢慢觉得,生活越平静,越自然,越舒适越好。”在“米棉”,狗狗们无拘无束奔跑在蓝天白云下,来到这里的人也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
墟里的创始人小熊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2018年,她带着团队进驻泰顺县徐岙底,联合五位设计师,对这个传统村落里荒废下的民居进行改造、利用。去年,她找来设计师张健,托付他了其中三栋古建的焕新任务,改造为民宿墟里。
▲
“梅”、“柿”、“茶”
2022年2月,新空间落成,他们取屋前栽种的“梅、柿、茶”,组成了如今的乡野居所。
▲
徐岙底村景
徐岙村始建于1236年,几乎完好保留着几百年前的样子。青石板之间的缝隙里长满青苔杂草,行走于乡间,能看到古朴的院落,它们以木结构、石头墙或土坯墙为主,在一代代人用鹅卵石垒砌的道路两侧,“生长”了近800年。
▲
“梅”改造前后
“梅”的原建筑由三面夯土、一面木板墙组成,上下两层,共94平方米,在徐岙底村的民居中面积最小。被打造成“一户建”式的复式独栋客房。
夯土墙之余,原来的老木结构屋顶也被保留下来.原有的94平方米分离出起居、卫浴、卧室、露台四个功能区。
入户面的木板墙被拆除、改为通透立面,引进更多光线,强化温暖、宜居的空间氛围。坐塌一侧的加宽设计,也为三口之家入住提供了便利。
▲
“柿”改造前后
“柿”是其中最难改的。“柿”这栋既小,又独自面西(入户正对门直冲),且背部贴着山体和溪流。
建筑师“借”南侧和正面的空地分别做了扩建,让原本“方块状”的建筑,有了型态与功能的变化:南侧做了扩建,充盈室内空间,增加了庭院;正面扩建成入户门厅,增加缓冲区与玄关,调整入户节奏,提高了居住的仪式感。而缓冲区的顶部,也为原本面积不大的客房带来露台。
▲
“茶”改造前后
“茶”是三栋中坐落在村子最里头的,实现了“共享客厅+茶空间+4间卧室”的新功能布局。
客厅部分,下沉式的设计拉进围坐者之间的距离,东侧植入榻榻米茶室,茶室三面均为格栅移门,敞开门即是山景。餐桌边的土灶也被保留了下来,兼顾备餐柜之用;另一侧的土灶则拆除,为楼梯处腾挪出空间。
老建筑拙而美的木结构,也展现出来。
对于第一次入住墟里梅、柿、茶的客人,如果要安排在墟里的一天时,设计师张健的建议是:
“一人或是两人来,可以住‘梅’,独立、自由。空闲时可以去逛逛村落里的古建筑,另外,除了我们还有其他四位设计师分别改建了另外6栋,每栋的房间都不一样。如果允许的话,可以参观一下他们的房间。”
从2015年开始,建筑师王灏开始了对木元素的深入研究和木构的改良试验,先后在自在谷建造学社基地、郁宅、潘村、小越馆、前童润舍、阳明博物馆等项目上进行了一系列木构实践。
徽州的古建里,就有着这样一种相当发达的古典木构系统。在徽州文化腹地、“国保之乡”呈坎,郁建明收藏的新安中医世家及徽州盐商府邸,留存了以木构为主的梁柱骨架,它们分别在2001、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也成为了既下山·文郁堂酒店的主体建筑。
修缮工作由王灏主导,以民间最高工艺复原再现榫卯组合,结构里没用一根铁钉;负责施工统筹的张钊,邀来了村里经验最丰富的木工、金工、泥瓦匠人,以最好的材料和手工艺还原古建的“原真性”。他们用时五年,恢复国保遗产建筑原貌,同时有了现代宜居功能的革新。
今年6月,既下山·文郁堂正式对外开放。
修缮后的新建筑群,既有8间分布于前后二座明代古建内的客房,也凭借混凝土致敬梁柱结构及四水归堂手法,涵纳了符合公区现代性的画廊与咖啡厅。
室内部分,基于郁建明收藏的家俬,王灏从历史遗产的文保角度,设计了一批符合文郁堂空间气质的家具。
正如王灏所说的,他们希望通过既下山·文郁堂传达的,并不是一种美景式消费的场景,而是在日常古村落里,探索现当代人的一种新的体验。
安吉大里村,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三面环山,拥有茶园、竹海、森林,是追求品质生活的城市旅客和家庭亲近自然、疗愈身心的好去处。
在这里,设计师谢柯和赵扬携手一众老朋友,花了六年时间,于今年8月开启了一间名叫“YAZA野在山川”的野奢酒店,希望带给旅居于此的人自然、本真的生活体验。
早在2018年,建筑设计师赵扬就曾和设计师谢柯合作,打造了大理古城·既下山、梅里·既下山,后者还获得过民宿设计大奖第一名。后续几年间,谢柯先后打造了夕上·虎跑1934酒店、三亚Y酒店,赵扬也在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市集、喜洲竹庵等项目上获得新的思考。4年后,两人“重聚”安吉:赵扬负责酒店的建筑设计,软装、硬装和景观,则由谢柯操刀。
为了让建筑更自然地“嵌”于山水之间,他们将40余亩以梯步相连,高低错落的方式,划分出12栋山居院落。每一个院落都是三面围合的,陶罐、木桩、躺椅的恰当点缀,编织出了一幕灵动、柔美的山野隐居场景。
室内以米灰色作为主色调,游人能通过大部分立面设有的窗户,可以望见竹林、远山等自然景致。装饰的部分,谢柯选择以原生的木材、竹编等带有一定“年代感”的物件作为装饰的主元素,增添空间带给人的亲切感。
设计师文志刚与李诗琪既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蜚声设计的创始人。他们先后在深圳打造了许多受欢迎的民宿设计。
去年10月开业的“树与墅”民宿,位于大理双廊古镇之上,则是他们受在地人文环境的熏陶下的一次别样创作。
原建筑是一栋颇具有民族特点的白族小楼。他们的设计则在保留民族元素的同时,给予了建筑新的设计风格与居住体验。
一方面,他们将整个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保留了白族建筑的飞檐翘角,整栋楼的外墙由向内的砖瓦的封闭,改为向外的玻璃的通透。另一方面,保留了建筑形体与空间结构,让人的视野得以贯穿整个空间,达成室外、室内再到室外的互动。
在室内,他们基于白族的民族传统,选用了白色作为此次设计的主色调。用拱顶将空间分区笼罩,在完善人群动线的同时,保证了空间的使用功能。
与此同时,摒弃了原本纷繁复杂的花式,以白色为主,搭配灰、木等奠定复古的基调,同时加入了更多现代元素,比如,天花板处安置的一块与窗外洱海相互呼应的水波纹,既提升了原本偏向灰暗的室内空间的明度,也为空间注入一分年轻感与活力。
▲
摄 | WOHO
今年7月开业的右岸天鹅湖精品酒店,位于川西地区。在这片土地上,建筑和场地的关系从来不是被某个建筑师创作的。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们,靠劳作同自然保持世代的互动,也让这片川西村落变得深厚、有韵味。
扎根该地、驻地做建筑十多年,We&Arch吾和建筑事务所常年根植于酒店、民宿、文化空间等领域做建筑实践。接到右岸天鹅湖项目时,他们尝试将其建构为成都平原上一个有着现代建筑学气质的小村落。
基于此,建筑师采用了一组聚落的形态去适应波折的用地边界,并将客房、接待空间、餐厅和茶室等多个建立起的功能单元梳理、形成聚落的边界。入口处,由粗犷的裸露混凝土框架和毛石墙面形成的封闭体量,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聚落。
同时,为了让建筑更贴合地面,建筑师设置了二层阳台的下沉花池,来调节建筑立面的比例,降低视觉重心。
为了获得最佳的景观视野,二层的客房和公区按向心型风车状布置,阳台则朝向四周的田野和河流。客房通过“小院子”与公共廊道相连,也确保了私密性。
在灰空间处的坡屋顶的檐口处,设计了专门的金属出檐细节,弱化了原本檐口的笨重感。三种呈薄片状的材料,也让坡屋面多了份轻盈、锋利。
院子和门廊都在坡屋面的覆盖之下,屋面上不同尺度的开洞,呼应上每间客房的院子或花池……这一切都让建筑更加平行于田野,呈现出一种让人倍感安静的轻盈感。
成立于2015年的阿穆隆设计工作室,主要聚焦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乡村和城市建筑的更新改造,室内消费空间升级等设计议题。他们尝试保持自然中的多样性存在,保护好地域差异,用建筑的手法,诠释自然、物、人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民宿部分,先后打造了小也山谷、夜阑星舍等项目。
今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石佛寺村,主创阿穆隆与设计团队刚完成了对一处原址为北京周边乡村较为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的改造。
基于基地两面环山,山腰间长着郁郁葱葱的野树林。他们将原有四合院肌理保留,然后用一个大的板式屋顶将四个房子连接到一起。每间房的屋檐被拉长,方便游人在廊下安坐、观景、休憩。
天井中设置了泳池,泳池一小部分掩映在楼梯之下,路过泳池可达屋顶。屋顶东面和南面与山腰间的野树林相融,露台为首层争取到一丝阴凉。进入室内,屋顶上的小天窗使屋内光线充足。
屋里墙壁和天花保持原始感,混搭简单的家具和装饰。不同客房保持了风格统一,又各有不同。
▲
拥有百年历史的长乐林场
在距离杭州市区大概40分钟车程的径山镇,有一片拥有百年历史的种植林场——长乐林场,林地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7.2%,年平均气温16.1℃,植被的颜色跟随四季变化,在这里能看见自然原始而纯粹的模样。
林场所在的径山镇被称作“禅茶文化胜地”,江南五大禅院之首的径山寺就在这里。自然与禅学的结合,让长乐林场拥有天然的治愈力。
一直以来以东方的自然观探讨建筑语言的TAOA创始人、建筑师陶磊,在森林中打造了一座“身体向自然、精神向内心”的疗愈居所——不是居·林。
2018年,陶磊第一次来到杭州的余杭区勘察。9月份的杭州仍是酷暑,气温较高。行车路上大家还聊得热闹。但一进入林间,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沉静下来。
“当时入场道路只有窄窄的一条林道,覆满经年的落叶。路侧是一排非常高大的枫香树,瞬间就觉得静谧又凉爽。”
郁郁葱葱的树,本身就具有视觉的治愈力,建筑师依照树林山地的起伏,沿地势建造了15座独栋房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房屋就像生长于林中的树木,低调而恰好的“自然感”,正是陶磊建造语言的精妙之处。
还有一些特殊的空间,比如茶室、带天窗的室内锥形空间、带有原生树木的微内院、被抬高到树冠高度的卧室、台地状的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屋顶上的森林剧场。
“这些特殊的设计都试图让人更好地感受这里的自然、融入这里的自然。”正如陶磊的自述,他希望来到不是居·林的每个人,都能放空身心,在轻松的状态下看见一个风平浪静的世界。
不是居·林的独栋房屋外立面采用铝壳制成,通体的木质材料提供了建筑内衬,和外部自然的野趣形成强烈的反差。走进房屋,可以在“屋中院”里看到一棵被保留下来的树,再次形成了自然与建筑连结。
居于生于林、隐于林的建筑空间内,沉浸式的自然疗愈体系也自然形成。以“林间逍遥客”为灵感,酒店安排了多种疗愈体验,带来禅意生活。
在饮食疗愈上,道家讲究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啖精食,饮露水,浅尝辄止。酒店餐厅被山水风景包围,将径山茶、石斛、林间山珍、竹林鸡等在地特色食材进行烹饪,以清淡纯粹的风味和宁静的用餐氛围,带领人们回归自然、体味自在。
▲
餐厅与茶室
除了饮食疗愈,饮茶也是净化身体与心灵的疗愈之法,不是居·林特别打造了茶室空间,听着泉水潺潺流过的声音,阅金经,品香茗,在悠远茶香和无尽诗意中,让内心抵达“自然即我,我即自然”的境界。
▲
在酒店体验音钵疗愈、静心抄经
如果想要更专业的沉浸式疗愈体验,可以参与酒店疗愈师的一对一音疗课程。
45分钟的音钵深度睡眠相当于夜间3.5小时的深度睡眠。人体70%为水,音钵振动时,身体组织和谐共振。深度睡眠的同时,舒缓压力,缓解疼痛,全面唤醒身体自愈力。
此外,酒店还安排了和大自然相处的治愈课程,比如云脚禅行、森林瑜伽、秘密森林探访、静心抄经、森林植物手作,在一大片树林中,大口呼吸森林的负氧离子,聆听虫鸣鸟叫,在大自然的疗愈中忘记一切烦恼。
远远看去,阿纳迪安静地伫立在上海苏州河沿岸,两幢建筑外观呈现了“太极阴阳鱼”的形态,以独特的建筑语言阐述了“Anandi”的含义——来自梵语,代表“无限喜悦的心境”。这是Healing旗下中国第一家城市养生酒店。
凭借建筑的外形和内涵,阿纳迪还获得了2015年IEED(国际生态环境设计联盟)最佳生态建筑方案设计奖。
▲
室内空间的能量石、喜马拉雅盐灯、大地之床
步入室内空间,即可闻到淡淡的香气,宛若走进了一座森林中的花园。333间客房分布在酒店空间内,设计师用能量石、喜马拉雅盐灯、大地之床等元素,营造了一个如同自然磁场般的室内环境,熏香充分释放着负离子,让人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自然之“气”。
▲
颂钵疗愈
每一位入住的客人,都需要在酒店入住登记处完成一次“阿育吠陀体质检测”(阿育吠陀Ayurveda是“生命科学”的意思,Ayu是生命长寿的意思,Veda是知识或方法的意思,阿育吠陀是现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整体健康保健体系)。
体质可分为“风、火、水”三种,酒店的疗愈管家将提供相对应的“疗愈配方”。入住时,还可以体验一个特别的“颂钵”仪式,360度环绕的音频充满了“治愈之力”,声音跟随身体的脉络传达至各处,配上阿育吠陀的养生茶,即可将愈居氛围拉满。
为了打造舒适睡眠,酒店房间在配色、家具和床品的选择上都做到细致,室内以原木和淡绿为主色调,点缀棕红木饰面和深灰石材,所有的家具都是订制的,脚下的地板是纳米能量地板,用UA远红外线材料打造而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房间之外,酒店还安排了很多疗愈体验活动,比如跟随印度瑜伽老师在橄榄树下练习瑜伽,或是在专门的颂钵工坊里平静心灵,在冥想工坊放松精神。
▲
中国大陆的第一家星野酒店位于天台山
在日本拥有高人气和好口碑的星野酒店,近几年在亚洲掀起了一股“日式下榻美学”的风潮,当人们听说星野把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酒店开在天台山时,就已经非常期待酒店落成的样子。
说起天台山,这里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道教南宗的祖庭所在地。海拔约 1200 米群山围绕的山谷间,分布着许多寺院道观。
日本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最澄上人在平安时代渡唐,在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法,返回日本后于比睿山延历寺开创了日本佛教天台宗。从此之后,众多日本高僧与信众前往天台山拜访,出现了中日禅修文化交流的盛况。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星野把下榻之所放置在天台山,希望让当代人走进传统的禅修氛围中。
▲
建在山野间的天台山嘉助酒店
浙江的山野风景温驯而宁静,酒店建筑所在的海拔在800米左右,在群山围绕中蕴藏着“佛宗道源,山水清秀”的建筑语言。
▲
酒店的莲花喷水池
酒店外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白墙黛瓦,庭院相连。在户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特别设计了一座莲花池,以佛教教花致敬天台山的禅修文化。
▲
禅意书吧Library Lounge
漫步至酒店二楼,可以在禅意书吧静下心来阅读,这里有千余册《四库全书》。室内墙面的挂轴也独具文化魅力,有源于佛教、道教的精研之作,还有与本地多态文化相连的作品——如关联着当地济公文化的济公像。
在佛教用语中有一个词是“六根清净”,意思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都可以看到、听到和得到一切愉快的感受,达到无烦无恼的境界。
酒店以“六根清净”为设计灵感,选用当地独特的材料和工艺,建造了103间客房,通透的落地窗将自然风景带入室内,中式古朴的家具装饰为客房增添了禅意。
▲
嘉助套房的装潢颇显古朴和禅意
依据两大不同景观类型,客房分为远眺青山的“山景房”与面朝内院的“庭院房”。山景房可以眺望天台山地区海拔 1200 米的群山,看山中的日升月落;庭院房则独占中式庭院之景,草木点缀在白墙黑瓦间,仿佛一幅幅随四季变换的水墨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景莲花套房,房间里特别配置了禅修室,可以在此静心冥想,而在观景露台上还能俯瞰群山,在自我与大自然的疗愈中,心境也变得愈发平和。
▲
嘉助套房拥有观景露台
为了让住客体验静心的禅修生活,酒店还安排了许多活动。早上8点到8点半,可以参与修心八段锦,八段锦是中医祖先用形体活动结合呼吸提出来的健身方法,在舒展与呼吸相配合下,感受轻缓动作带来的内外放松,在空气清新的早晨净化身心。下午4点到5点,可以体验宋代点茶,以茶盏为镜,观杯中涟漪,放空身心感受茶的禅意。
▲
修心八段锦疗愈体验
入夜之后,还可以参与晚间8点的冥想,在禅心冥想室听着舒缓的音乐、保持舒适的坐姿,让压力烟消云散,自然就能睡个好觉。
▲
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清寺
除了在酒店内体验修禅之道,周边30分钟车程内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去。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国清寺,寺内的弥勒殿、大雄宝殿、三贤殿、鹅字碑都是珍贵的历史建筑遗存。
又如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亲手创建的高明讲寺,相较国清寺来说更显幽静雅致。另外还有被称作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的桐柏宫,在那里可以随道长一同练习养生古法《易筋经》。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