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的来历(人字的来历小故事)

人字的来历(人字的来历小故事)

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魔方”的汉字则是东方文化的血脉载体。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痕迹,包含在汉字的演化进程中;智慧的沉淀,历史的继承,都可以从汉字中找到踪迹。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光芒照耀着人类,

同时也证明着人类。

“人”字的起源和演进也蕴含着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光辉。最早的“人”字,是出现于公元前1400年商代的甲骨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载道:“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人”是象形字,“ ”像一个侧立的人(见下图),因为是侧立的,所以可以看到他的一臂一胫。对“人”还有一种象征意义的理解——“人”通过描绘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象征着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人能直立行走。

在早期,“人”就代表一种身份和地位。据史书记载,早期卜辞(卜辞:商代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商王自称“一人”,晚期卜辞,商王自称“余一人”。在古典文献中,商周两代奴隶社会,其最高奴隶主称“一人”“余一人”,以致有“天

无二日,国无二君,人无二人”的说法,可见当时“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中国古老文化借助“人”字,早就道出了人类成长的共有规律:人的认识起点是“比”,通过人和人的比较而类推一切,善恶、苦乐、贫富、有无等等,皆是因“比”而来;“比”过之后,就进入“从”的阶段,模仿别人,学习经验;当自己有了认识和积累,就不服气,

出现逆反心理,到了“北”的过程;然后到达“化”的境界,不盲目地“从”,也不极端地“北”,而是依据自己的生命要求转化各种能量,当然是朝着自己的方向。

“化”字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直立,一个人旋转。旋转象征着人自己的转变。在人与外界和自然的互动中,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当改变环境受挫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长期的“比”“从”,以及极端的“北”,人们逐渐养成了按照习惯行事的习惯,因循度日,跳不出许多窠臼而每况愈下,甚至出现恶性循环。这时候,不妨内察自身,调整和改变自己,进入“化”的境界。

以“人”为根的“化”,其实现过程何尝不就是教练的过程!这一点,从企业教练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企业教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挖掘潜能,发现可能性,帮助被教练者有效地达成目标。”教练的焦点在“人”,教练的目标是使被教练者达成他的目标。在教练眼里,“人”的旋转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存在着无数新的可能性。

单纯一个“人”字,包含了无穷的智慧。世间苦乐,因人而起,事物变化,因人而异,道不尽人之精华,参不透人生奥秘。人本教练模式就是以人为本,以中国的“人”字为模板,融会东方丰富的文化内涵,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开发出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套管理模式。

本文选自黄荣华、梁立邦所著《人本教练模式》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