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联美橱柜怎么样,尼赫鲁在印度地位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来源:公众号【血钻故事】

作者:赵山河

温馨提示:本文共计约9300字,阅读预计需要19分钟

这个世界魔鬼出没

有些地方

漆黑一片

——《奥义书》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欢喜宫

1919年,甘地腰缠土布,身无长物,来到尼赫鲁父子的豪华宅邸——欢喜宫。

欢喜宫这座大House,代表了当时英国统治下,印度人所能达到的世俗成功的顶点。尼赫鲁他爹莫蒂拉尔在40岁时,凭借自己在律师行业的巨大成就,买下了这栋豪宅。

尼赫鲁家族经常在欢喜宫开party,家中备有两套厨房,一个由基督教的厨师烹调西餐,另一个由印度教厨师做印度本土菜肴。此外,他们还拥有全印度最拉风的酒窖,每天晚上,尼赫鲁家里高朋满座,有律师界的同仁、英印政府的高官以及黑白两道的门客。

莫蒂拉尔长袖善舞,迎来送往天下豪杰,就跟玩儿似的,但这一次,他面对衣衫褴褛、弱不禁风的甘地,却捏着一把汗。

他招待甘地的目的,是为了宝贝儿子尼赫鲁。

尼赫鲁是莫蒂拉尔的独子,被视作掌上明珠,从小留学英伦,衣着考究,处处效仿绅士,却总被白人歧视。回到印度后,歧视更是无处不在,公园里的长凳是专供英国人坐的,火车上那些宽敞舒适的车厢,也是特供给英国人的,印度人只能把自己塞进已经爆满且充满臭汗的次等车厢。

种种不公,让尼赫鲁火大。

很快,青年尼赫鲁加入了国大党,并成为党内的激进派,支持印度自治自立,而国大党温和派的头面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尼赫鲁他爹莫蒂拉尔,莫蒂拉尔的观点是,英国佬挺好,给印度带来先进文明,没那么多坏心眼。

1916年,尼赫鲁在国大党年会上,第一次见到甘地,对他彻底倾倒,用尼赫鲁回忆录里的话说,就是:甘地像一道光,穿透了黑暗;他又像一阵旋风,吹翻了许多东西。

日后,尼赫鲁成为甘地最有影响力的“门徒”。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尼赫鲁和甘地

莫蒂拉尔怕儿子跟甘地学坏,遂邀请甘地来欢喜宫,想亲眼看看,这个让儿子着迷的家伙,究竟有什么魔力?

当时,甘地正倡导不合作运动,莫蒂拉尔带着几分炫富的成分,向甘地拍胸脯,我的事业如日中天,钱我有的是,可以给那些入狱的人一大笔“安家费”。

甘地微笑摇头,说道,我要的不是你的钱,是你这个人。听了甘地的话,莫蒂拉尔陷入沉思。

甘地一席谈,大开了莫蒂拉尔的茅塞,当他离开欢喜宫时,莫蒂拉尔路人转粉,同儿子一道,成为甘地的铁杆支持者。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1920年12月,甘地代表国大党起草新党章,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用一切合法的和平手段实现印度自立。在这次大会上,莫蒂拉尔因坚决支持甘地,而被选为国大党主席。

追随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意味着尼赫鲁家族必须告别挥金如土的高级生活。

莫蒂拉尔将欢喜宫捐献给国大党,盖了一所小房子栖居。为了提前体验坐牢的滋味,莫蒂拉尔和尼赫鲁一度改用铁质餐具吃饭,晚上睡在地板上。

他们脱下了笔挺的西服,换上印度自产的土布衣裤,戴起由土布制成的尖顶帽。

这天,仆人们来回穿梭,将昂贵的西装、天鹅绒绸缎、漂亮的窗帘以及各种舶来的物品从屋里抱出来,堆在院子里,付之一炬。

尼赫鲁望着浓烟飘向天际,他明白,自己过去那轻飘飘的安逸生活,将会随着这缕缕轻烟越飘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凡人怒

一战爆发后,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拖入战争。121万印度人被派往**作战,死伤10多万人,大量印度物资被充当军用。

天真的印度人,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帮助英国渡过难关,从而换取战后印度的自治。1917年8月20日,英国当局发布了《蒙太古宣言》,答应战后在印度建立立宪政府,逐步实现自治。

谁料,打完仗后,英国不认账,还制造了一系列惨案,令那些原本对英国忠心耿耿的印度精英大失所望,其中就包括甘地。

甘地为反抗英国,设计了一个简单独特的政治武器——不合作运动。他号召印度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撤销对殖民当局的支持。学生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机构任职。

甘地提出“回到纺车去”的口号,抵制英国的纺织产品,号召印度人拒绝用洋布,改穿自己用木质纺车纺出的土布。为树立榜样,甘地郑重宣布,在有生之年,永远穿土布,还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来纺线。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对甘地的行为,英国殖民者嗤之以鼻,丘吉尔称甘地为“半裸体的苦行僧”。尼赫鲁却甘愿做苦行僧的门徒,跟着甘地东奔西走,四处发表演说,推广非暴力不合作理念。

从1921年12月到1922年1月,英国殖民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逮捕了三万多人,其中就包括尼赫鲁父子。许多愤怒的印度人,主动要求进监狱坐牢,他们一拥而上,钻进警车里不肯下来。在这段时期,英国殖民当局虽大肆抓捕,却不敢抓甘地,怕引起印度军队和警察的不满。

到了1922年2月,形势逆转,在印度一个小村子,一群村民放火烧了警察局,烧死了几个警察。甘地得知消息后,立即决定停止不合作运动,理由是不合作运动已超出非暴力范围。

甘地的决定,挫伤了印度人的积极性,引起普遍不满,甘地威望有所下降。英国殖民当局借此机会,将甘地逮捕,判处6年监禁。

从监狱里几进几出后,尼赫鲁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潇洒的富家子弟,他干翻英国人的念头越发强劲,但是对师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却产生了一丝犹疑。

那是个艳阳高照的下午,为躲避英国军警,尼赫鲁将人群分成多个小组,分头从不同路线前往集会地点。尼赫鲁带领的那个小组,被20多个骑警发现,他们挥舞着警棍向示威者冲来。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面对张牙舞爪的骑警,示威者屁滚尿流,四处逃散,只有尼赫鲁站在原地。这时,一个骑警已冲到眼前,抡棍劈来,尼赫鲁脑袋“嗡”的一声,瞬间头晕眼花,但他没有倒下,依然站立。

第二天,大批军警到场,镇压游行队伍,许多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尼赫鲁怒气冲天,几次想将骑警打下马来,却死死按住拳头,强忍了下来。

事后,尼赫鲁轻叹,甘地不愧为圣者,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不以暴制暴,何其难!

尼赫鲁开始懂得,甘地是圣者,但自己不是,自己只是个凡人,而且是个有脾气的凡人。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坐牢家

1929年底,国大党召开年会,决定把争取“完全的独立”作为今后斗争的目标,并决定开展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这次大会上,40岁的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他在开心之余,怀着一丝阴郁。

与会代表们大多希望由甘地出任主席,在18个省的党组织里,有10个提名甘地,只有3个提名尼赫鲁。甘地权衡利弊后,为更好地深入群众,拒绝出任党主席,转而提名尼赫鲁担任主席。

尼赫鲁被甘地“孔融让梨”了一番,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他说,这次当选,我走的不是大门,甚至不是旁门,而是暗门。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尼赫鲁的坏心情没有维持多久,为了庆祝他当主席,国大党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游行庆祝。尼赫鲁骑着高头大马,率领队伍走过闹市,沿途群众高声欢呼,觉得他帅呆了,很有英雄气概,甚至有人赞颂他是“印度的瑰宝”。

尼赫鲁与甘地的分歧越来越大。

在斗争方式上,甘地认为非暴力不合作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尼赫鲁却认为,非暴力方法不是在一切场合都适用。

在社会思想上,甘地愤怒谴责西方文明,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复归自然的田园主义,尼赫鲁则崇尚西式民主。

分歧归分歧,事还得一起做。

甘地继倡导织土布后,又发起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运动:自己制造食盐。

在当时,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任意提高食盐售价,使得印度各阶层居民深受其苦。

1930年3月12日早晨,甘地身穿白色土布,手持竹杖,率领79个门徒离开讲经所,向400公里外的大海跋涉。各国记者纷纷赶来采访,沿途成千上万的人群举行盛大的欢迎会,聆听圣雄教诲。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25天后,甘地一行抵达海滨丹地村,经过一夜祈祷,甘地率领门徒,未经当局批准,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制盐活动。

看着甘地一会儿织布,一会儿造盐,尼赫鲁有点懵逼,但还是根据师父的指示,领导国大党上上下下组建纠察队,展开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从甘地制盐开始,英国殖民当局颁布戒严法,大肆逮捕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先后有6万多国大党人被投入监狱,包括莫蒂拉尔、尼赫鲁夫妇,以及甘地的两个儿子。最惨的是甘地的次子德韦达斯,绝食60天后,饿死在监狱。

此次入狱,尼赫鲁被判6个月徒刑,出狱后,他命令各省继续开展抗税、制盐等运动,旋即又被逮捕,被判2年5个月,这是他第五次入狱。

关于坐牢,甘地有个著名的说法,在未来自由的印度,一个人受别人尊重的程度,不是取决于他的财产或学问,而是取决于他为了印度独立做过多少次牢。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大国梦

1930年,莫蒂拉尔继儿子和甘地后,于6月30日被当局逮捕入狱。

莫蒂拉尔长期患有严重哮喘,导致肺部纤维化。进入监狱不久,他的病情便开始恶化,经常咳血,体重下降,许多医生闻讯赶来,要为他看病。一些知名人士在报纸上呼吁,要求当局释放莫蒂拉尔。9月8日,莫蒂拉尔出狱。

出狱后不久,正卧床静养的莫蒂拉尔,得知尼赫鲁再次被判刑的消息后,强忍病痛,振作起来,再次投入到领导不合作运动的工作中。11月,他在儿子尼赫鲁生日那天,组织了一次集会,以抗议当局镇压,在集会上,他特意将导致儿子入狱的争取独立演说稿,大声朗诵了一遍。

集会之后,莫蒂拉尔大量咳血,病情加重。

1931年1月,莫蒂拉尔挣扎着病体,前往监狱看望儿子,他脸部浮肿,步履蹒跚,尼赫鲁一见到父亲,便忍不住流泪,内心深处滋长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仿佛天要塌了。

1月26日,尼赫鲁被释放,他马不停蹄赶回家时,莫蒂拉尔已奄奄一息。

第二天,刚刚出狱的甘地,在孟买参加完群众欢迎会后,连夜赶来,探视莫蒂拉尔。莫蒂拉尔紧握着甘地的手,说道,圣雄,我不久就要离开你们,来不及看到印度独立了,但我了解你们必将胜利。

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莫蒂拉尔很快便与世长辞。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故技重施,指示印度总督林立兹哥,将印度绑在英国战车上。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二战中的印度士兵

甘地从非暴力原则出发,反对印度参战,他号召人们“不使用武器与纳粹作战,你们要让希特勒拿走你们的所有国土,让他们占有你们美丽的海岛,但是,你们决不要表示归顺他们”。

甘地这种理想得有点迂腐的方法,被尼赫鲁摒弃,经过再三考虑,尼赫鲁支持“有条件合作”的策略,帮助英国作战的前提,是战后英国允许印度独立。

1941年,英国最有名的大白胖子丘吉尔与**总统罗斯福在大西洋上的奥古斯塔巡洋舰会晤,双方签订了《大西洋宪章》。冠冕堂皇地宣称:世界人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英美双方愿意为被强行剥夺此项权利的民族,恢复他们的主权和自主政府。

《大西洋宪章》墨迹未干,丘吉尔便老不羞地四处嚷嚷,该宪章不适用于印度、缅甸和英帝国其他殖民地。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丘吉尔

1942年,日本进军马来亚,占领新加坡和仰光,兵临印度边境。丘吉尔无奈之下,指派工党大臣克里普斯访印,就地解决问题,以便团结印度共同作战。

克里普斯不同意印度战后完全独立,只承诺给予印度自治领的地位。甘地呵呵一笑,称这是一张由即将破产的银行发出的远期支票,同时,在他创办的《贱民》杂志发文,要求:英国撤出印度,把印度留给上帝。

“撤出印度”的口号,经圣雄的圣嘴一讲,立即传遍印度,引起广大共鸣。

这时,尼赫鲁却暗自叫苦,尼玛,英国一旦撤出,印度不是留给上帝,而是留给了日本军队。圣雄啊圣雄,你好糊涂,你对英国可以用非暴力不抵抗,但是对法西斯的日本,你还玩非暴力这套,那可就彻底悲剧了。

为此,尼赫鲁坚决反对“撤离印度”运动,不惜跟甘地撕破脸。谁料,甘地老头特别倔,说如果这个决定被否决,他就退出国大党,另成立新组织。

就像杜琪峰电影《黑社会》中梁家辉饰演的大D,在竞选无望后,便赌气要成立一个“新和联胜”。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黑社会》剧照

这还得了?

为了大局,尼赫鲁只好违心地通过了“撤离印度”的决议。可惜,国大党还没来得及开展该项活动,就被殖民政府一锅端了。殖民政府宣告国大党为非法组织,甘地、尼赫鲁等人先后被捕入狱。

这一次,是“坐牢家”尼赫鲁最后一次入狱,也是入狱时间最长的一次,他在狱中一直呆到1945年6月15日。

而在他出狱前,二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上,当**提出殖民地由联合国托管时,白胖子丘吉尔暴跳如雷,声称只要他当首相一天,就不允许让出一丢丢的英帝国遗产。

在监狱里,尼赫鲁的思想渐渐成熟,彻底跟老师甘地分道扬镳,他不止要摒弃“非暴力”这个原则,还决心用尽包括暴力在内的一切手段,让印度成为世界上的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独立了

1947年初,一辆黑色“奥斯汀公主”牌轿车从伦敦唐宁街10号驶出,车里坐着一位牛逼哄哄的美男子,他就是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兄弟蒙巴顿。

蒙巴顿刚从英国新首相艾德礼那里,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出任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副王。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被彻底干趴下了,国民财富损失了1/4,外债高达34亿英镑,它的5000万子民因没有暖气,在寒冬中瑟瑟发抖。新的世界霸主**趁机落井下石,在印度独立问题上不断向英国施压。

形势比人强。

1946年6月,英国在印度举行立宪会议,着手组建临时政府,由代表印度两大教派的组织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牵头。谁料,穆斯林联盟头目真纳主张分家,国大党话事人甘地和尼赫鲁则主张统而治之。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真纳、甘地、尼赫鲁

穆斯林联盟要分家,理由充分,一旦印度独立,穆斯林将生活在一个由印度教徒占统治地位的国度里,沦为社会最底层。

大爱无疆的甘地,坚信凭借自己的感化,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一定能和睦相处。可惜,他高估了自己。

1946年,真纳宣布这一年的8月16日为穆斯林建立巴基斯坦的“直接行动日”。在行动日当天,一场空前的教派仇杀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爆发,加尔各答5000人丧命,2万人受伤,10万人无家可归。

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就像一群食草的牛羊,把屠刀交到虎狼手中,然后声明,你下的了手,你就杀吧,我们不会反抗。这种极端的方法,无异于赌博,甘地把宝押在经过感化,虎狼可以良心发现,出凡入圣,道德感得到极大提升,乃至放下屠刀,立即成佛。

尼赫鲁看破老师的天真,不抵抗对于英国殖民当局,确实有一定效果,但绝非百试百灵,如果能选,对尼赫鲁来说,与其当牛羊,还不如做虎狼。

蒙巴顿把尼赫鲁请入密室,探讨当下局势。这位副王循循善诱,最终让尼赫鲁同意印巴分治。一旦摆脱真纳和穆斯林,印度就能按照尼赫鲁的意愿组织起强有力的政府。

砍掉脑袋,才能摆脱头痛。

尼赫鲁公开声明,若穆斯林联盟执意坚持,在不把拒绝参加该国的地区并入的条件下,可以建立巴基斯坦国。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蒙巴顿夫妇和甘地

尼赫鲁的决定得到了国大党大多数人的支持,只有甘地坚决反对,他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能同意分治印度。为此,他甚至异想天开地向蒙巴顿献计,你可以把整个印度送给穆斯林,但千万不能分裂印度。请你将3亿印度教徒置于穆斯林统治下,委托真纳及其同伙组成政府,把英国的主权移交给他们。

蒙巴顿听了建议,被雷得不行,但还是礼貌地说,不妨试一试。然而,甘地的门徒们,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人,却对甘地的建议一口拒绝。一时间,圣雄甘地成了孤家寡人。

1947年7月4日,英国议会通过了蒙巴顿方案,文件规定,印度于1947年8月14日午夜时分获得独立。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就是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疆界。尼赫鲁和真纳从伦敦请来了大律师拉德克利夫爵士,主持具体划界工作。这位大律师是个小白,对印度事务一无所知,而印巴双方都认为“无知”是公正裁决的必要条件。

拉德克利夫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别墅里,经过数十天闭门造车,在一张军用地图上,划定了印巴两国的边界线。在边界裁决方案公布的前一天,拉德克利夫连夜溜回英国,连酬金都没敢要。

这份由英国小白炮制的二五眼地图,成为印巴数十年流血冲突的祸根。

1947年8月14日傍晚,一小队虔诚圣徒穿过德里街道,来到约克路17号的一座别墅,将象征印度权威的标志授予即将担任总理的尼赫鲁。尼赫鲁微笑着,听任他们将圣水洒在他身上,用圣灰涂抹他的前额,为他披上神衣,将权杖放在他手中。

尼赫鲁准备启程。

在他看来,新生的印度,注定要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一个影响世界的重要存在,一个告别非暴力不抵抗的虎狼之国。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虎狼药

1947年8月15日的印度独立庆典,人头攒动,万众欢呼,这是尼赫鲁的高光时刻,而甘地却在加尔各答的某处简陋住所进行绝食,以抗议印巴分治。

甘地这次的绝食目的,是以一人之力,平息教派间的流血冲突。英国人在没有充分资料和大比例地图的情况下,将印度教徒占半数以上的地区划归印度,却未曾考虑地理和经济的联系。使得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居民,被人为地划归到两个国度。在印度这边,大批伊斯兰教徒被杀害;在巴基斯坦那边,无数印度教徒被屠杀和驱逐。

居住在印巴两国的少数派居民,为了逃命,抛弃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或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向着各自的国家逃亡。

从1947年8月到1948年春,60万人死于宗教仇杀,1400万难民在印巴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迁移。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甘地无所畏惧,为平息仇杀而奔走,他声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罪恶同样巨大,为此,他甚至在印度教的庙宇里诵读可兰经。甘地的做法激起印度教极端分子的愤怒,他们称甘地为印度教的叛逆,真纳的奴隶。

甘地预感自己将被刺杀,甚至做出了预言:刺客将是一个与我抱有同样信仰的印度教徒。

1948年1月30日下午5时,甘地结束同副总理巴特尔的谈话后,走出自己寄居的宅邸,前往后花园,进行晚祷。此时的他,已身心俱疲,步履蹒跚,他的两个侄孙女分列左右,扶他前行。

就在这时,印度教极端组织“民族服务团”成员戈德森挡住了他的去路,戈德森双手合十,俯身鞠躬,低声说道,圣雄甘地,您好。

话音未落,戈德森掏出手枪,向甘地赤裸的胸膛连开三枪,鲜血喷涌而出,甘地徐徐倒下,他临终之前,口呼神名:罗摩!罗摩!甘地以手加额,向杀害他的凶手戈德森表示祝福。

甘地的死,震惊了世界,作为门徒的尼赫鲁痛不欲生。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甘地葬礼

尼赫鲁说,我们生命中的光辉消逝了,整个国家沉浸在黑暗之中。我们敬爱的首领,我们称之为巴布和国父的人离开了我们。我刚才说光辉消逝了,不,我说错了,因为照射在这一国土上的光辉,并非普通的光芒。

在尼赫鲁内心中尚未崩坏的角落,永远有恩师甘地的神圣位置,但是,当圣光消逝,尼赫鲁忍不住伸出双手,毫无保留地拥抱黑暗,展现出自己黑化的那一面,或者说,是真实的那一面。

早在1930年代,尼赫鲁便在他的《自传》中,提出要建立大印度联邦的设想。尼赫鲁说,我个人对于未来远景的看法是,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缅甸和锡兰、阿富汗和其他国家。在这个联邦中,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能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手握权柄,忘记了殖民时代被欺凌的苦痛,转过头对印度周边的弱小国家动手。

1947年,印度强迫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出动军队进入锡金。1950年12月,印度又与锡金签订“印锡和平条约”,规定锡金首相必须由印度人担任。将锡金变成印度的保护国。

1950年8月,印度强迫不丹签订“永久和平友好条约”,攫取了对于不丹外交政策的控制权。

1951年,尼泊尔宫廷内乱,印度趁机插手,通过帮助国王恢复权力,控制了尼泊尔。

在建国初期,印度对中国尊敬有加,是第二个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通过谈判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打着联合国旗号发动朝鲜战争,尼赫鲁持反对意见,在联合国关于朝鲜问题的九次重大提案表决时,印度曾五次弃权。

尼赫鲁首度访华,50万北京市民沿途欢迎,场面壮观。尼赫鲁临走前,毛泽东亲自来送行,一边握着尼赫鲁的手,一边吟出《楚辞》里的动人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毛泽东与尼赫鲁

谁料,才短短几年,尼赫鲁不念旧情,争取了美苏的援助,远交近攻,妄图在我新疆和西藏地区,进行侵略阴谋活动。

有了美苏加持,尼赫鲁自认为印度军队远超中国,狂妄地称,一个印度士兵可以抵六个中国士兵,尼赫鲁将自己的国防部长梅农吹成“印度的拿破仑”。同时,尼赫鲁还坚信,无论印度在边界上怎么搞,中国都不会反击。

尼赫鲁的迷之自信,导致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号称王牌中的王牌的印度第七旅,被中国解放军全歼。短短1个月內,印度武装到牙齿的6个旅全部报销,成了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肥料。

兵败如山倒。

1962中印战争后,尼赫鲁的个人影响力一落千丈,他曾鼓吹不结盟运动,此次却搞双重联盟,既联苏,又联美,妄图反华,怎奈,自己实力不济,被揍得满地找牙。

打了败仗后,尼赫鲁如惊弓之鸟,以防止“中国威胁”的名义,进行大规模扩军备战。在此后的两年里,印度国防支出增加了1倍以上,高达86.74亿卢比,占国家总支出的46%。

印度在战争中的失败,更让尼赫鲁遭受巨大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那个“印度的拿破仑”梅农谈到这一时期的尼赫鲁时说,他被中国吓垮了,沮丧不堪,因为他耗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一切,都完蛋了。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在弥留的日子里,尼赫鲁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中的大树下沉思。

随着病情加重,崇尚西方文明的尼赫鲁变得迷信起来,他将内政部长南达的星象顾问请来为自己算命。从1964年1月到4月,50个祭司在首都郊外一座寺庙里,为尼赫鲁的健康举行秘密的宗教祈祷仪式,仅《战胜死亡之歌》就念了42.5万遍。

生死有命。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肠子破裂,大量出血,于下午1点20分一命呜呼。

纵观尼赫鲁一生,他受西方文明熏陶,年轻时刻意把自己扮作绅士,一举一动,模仿英国人,可谓黑皮白心。遭遇歧视后,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萌发,师从甘地,立志将英国人赶出印度,为此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牢底坐穿,终成正果,亦可称作猛人。

作为甘地的门徒,尼赫鲁与甘地的思想,其实大相径庭。

甘地早年留学南非,读了三部对他影响至深的作品。分别是英国哲学家鲁斯金的《给最后这一个》,**作家亨利·梭罗的《论公民非暴力抵抗的使命》,以及托尔斯泰的《天国在你心中》。这些著作的精髓,连同印度教中逆来顺受的宗教思想,构成了甘地的“思想武器”,他一生信奉非暴力,直至死前一刻,还祝福杀害自己的凶手,无愧于“圣雄”之名。

而尼赫鲁,本是印度豪门,出身优渥,自视甚高,少年时乃一公子哥,斗鸡走狗,挥金如土。其思想西化,很多方面,跟英国人无二。印度独立后,尼赫鲁第一时间收纳了那些原本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盘,其后又欺凌邻国,妄图称霸,实乃英帝国的尸居余气,低配版的霸权主义。

这股殖民主义的“尸居余气”,继尼赫鲁之后,一传再传,现在继承尼赫鲁遗志的,就是那个穷兵黩武、四面树敌、到处挑事、被称作草根枭雄的印度首相莫迪。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尼赫鲁生前,曾这样阐释自己的抱负:

我要为这样一个印度尽力。在这个印度,最贫苦的人也将感觉到这是他们的国家,在建国的过程中,他们有有效的发言权;在这个印度,人民心中将没有高贵的阶级和低贱的阶级;在这个印度,所有公共团体都生活得十分融洽;在这个印度,妇女和男子享受同样的权利;在这个印度,不能使贱民、酗酒与麻醉药品的灾祸有容身之地。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印度。

用尼赫鲁这番话,对比当下的印度社会,你会发现,一个都没有实现。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永世难以翻身;印度的妇女地位低下,有人统计,在印度,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强奸;更不要提那些泛滥至今的宗教和种族仇杀……

尼赫鲁:从风光无限到郁郁而终的印度头号猛人

在尼赫鲁第一次遇见甘地那年,他一心追随圣雄,誓要将非暴力的理念,刻进自己的灵魂,经数十载岁月无情雕刻,他没能成为第二个圣雄,而是成了印度称霸道路上的一代枭雄。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

正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END

本文作者:赵山河,血钻故事研究员。重点研究方向:南亚,中东。

部分参考文献:

1、《天生的统治者:尼赫鲁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印度总理尼赫鲁》,四川人民出版社

3、《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山东画报出版社

看到这儿的都是真爱
关注我,看更多国际硬派历史故事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