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全饲料效果怎么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安排 中央农办负责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全饲料效果怎么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安排 中央农办负责人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央农办负责人就《方案》有关情况和社会关切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强化刚性节粮减损制度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方案》出台有何背景和意义?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力度,在节粮减损上取得积极成效。但要看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的任务仍相当繁重,空间还很大。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难度加大,全球濒临严重粮食危机。因此,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具有重大意义。

节粮减损有助于稳产保供,强化粮食安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方案》提出,要在全链条多环节开展节粮减损行动,这相当于增加了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拓了重要途径。

节粮减损有助于减排降碳,实现绿色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离不开耕地、化肥、水资源等大量消耗。开展节粮减损,不仅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还能保护生态、减排降碳,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节粮减损有助于传承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是永不过时的美德。节粮减损的社会影响面广、牵动效应强,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抓手,不仅对传承中华民族的勤俭节约美德具有重要意义,还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记者:《方案》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刚性制度约束,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强化节粮减损创新,构建全链条减损体系

记者:《方案》制定了哪些创新性措施?

答:《方案》重点提出了全链条、行动力和科技创新3个方面的创新性措施。

突出全链条,强化综合施策。瞄准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从生产源头管控、储运环节减损、加工利用水平提升到遏制餐饮浪费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构建了“产储运加消”全链条减损体系。

突出行动力,强化执行落地。《方案》明确了节粮减损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扎实的硬举措和新任务,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方式促进节粮减损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减损。《方案》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单独列为一节,从生产技术支撑、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提升等方面部署了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举措,使节粮减损工作有了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记者:《方案》提出了哪些针对性举措?

答:《方案》重点围绕粮食损失浪费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

在生产环节,针对播种粗放、收割机械精细化作业程度不够、农机农艺不配套、农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方案》提出:一是要推进农业节约用种,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加大先进适用精量播种机等研发推广力度,集成推广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玉米单粒精播、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等关键技术;二是要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制定修订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导规范,提升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在储存环节,针对仓储设施老化陈旧、仓容缺口大、仓储设施不足以及农户储粮损失大等问题,《方案》明确了3个方面的举措:一要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鼓励产粮大县推进环保烘干设施应用,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二要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开展不同规模农户储粮装具选型及示范应用。三要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鼓励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升级修缮老旧仓房,推动粮仓设施分类分级和规范管理等。

在运输环节,针对专业化粮食运输车辆装备应用不足、标准化运输程度不高等问题,《方案》提出:一要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发展粮食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二要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三要开展物流标准化示范,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开展多式联运高效物流衔接技术示范。

在加工环节,针对粮食过度加工造成的出品率降低、营养成分损失等问题,《方案》提出:一要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如制定修订口粮、食用油加工标准,提升粮食加工行业数字化管理水平。二要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三要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有效利用粮油加工副产物,生产食用产品、功能物质及工业制品。

在餐饮消费环节,针对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等领域浪费问题,《方案》从餐饮行业、单位食堂、公务活动、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分别进行制度规范约束,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引导消费理念,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强化节粮减损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共识见行动、见实效

记者:在有效遏制餐饮消费环节的浪费上,应如何发力?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大力整治浪费现象,“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仍需加强。

《方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部署相关措施。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完善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落实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抓好机关食堂用餐节约,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切实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加强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记者:如何开展国际节粮减损合作?

答: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愿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努力实现2030年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目标,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方案》在开展国际合作上作出具体安排。积极参加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减少食物浪费全球行动等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粮食减损经验;推动多双边渠道开展节粮减损联合研究、技术示范和人员培训等合作交流;推动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机制化。

记者:如何确保节粮减损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答:节粮减损,重在行动。《方案》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评估机制、执行监管上作出系统部署,确保节粮减损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要加强组织领导。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持党政同责。各牵头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提出年度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

要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依法管粮节粮,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构建符合节粮减损要求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制定促进粮食节约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要建立调查评估机制。探索粮食损失浪费调查评估方法,建立粮食损失浪费评价标准,研究建立全链条粮食损失浪费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

要加强监督管理。研究建立减少粮食损耗浪费的成效评估、通报、奖惩制度,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综合运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1日 04 版)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