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文章(任正非文章章节概括)

今天分享的是《任正非传》,让我们一起体验商界教父任正非跌宕起伏、传奇精彩的一生,也揭开他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华为,一家没有上市,却让**睡不着觉的中国公司,一家以一己之力对抗**巨头的民族企业。现在,当我们出国旅行,都能在泰国、日本、英国的街头,看到华为的广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显然,现在的华为已经超越了企业的身份,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表,是中国人的骄傲。有人曾经计算过,如果华为在科创板上市,那么其市值将达到7.5万亿美元,比苹果公司的巅峰市值还大7倍,而仅占股不到1.5%的任正非,其身家也将近1200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整个国家的GDP水平,真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

然而,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却对此毫无兴趣,他从没想过登顶首富的宝座,依旧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72岁的他下了飞机后,一样混在人群中排队等出租车,没有所谓的专车接送。因为他明白,正是因为自己的艰苦朴素,没有私心,华为才有今天。那么,他经历了怎样一个人生,才塑造成了现在的任正非?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本书将为我们揭开谜底。

本书作者孙力科,知名财经作家,近年来专注于对华为的研究,写过《华为传》、《任正非:商业的本质》、《任正非:管理的真相》等书,他的文风通俗易懂,力图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内心世界,尤其是对于中国财经人物有着深入的了解。这本书是他多年深入研究任正非、华为,增删数次,终成此书。

接下来,我们将从2个部分来讲解任正非。首先,我们简单讲讲任正非的个人经历,接着,通过这些经历,我们总结一下他的性格。

我们来看第一个部分,任正非的个人经历。他的经历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童年时期、军旅时期和创业时期。

要了解一个人,就不能不看他的童年。1931年,任正非的父亲还是一名北平民族大学的学生,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很少见的,也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然而好景不长,也就是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中国东北,任正非的父亲也积极投入到了抗日爱国救亡运动中,还担任了民间抗日组织的骨干,但正因为如此,他很快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于是,他不得不一路流亡,从老家浙江金华逃到贵州,当起了一名教师。在这里,他结识了任正非的母亲,两人喜结连理,1944年,任正非降生了。

偏远的贵州并没有老家那么多的枪林弹雨,然而在“天无三日晴”的西南,生活的贫困是他们最大的问题。任正非的母亲有着中国母亲的优秀品格,勤劳刻苦不服输,在生孩子当天,就下地做饭,由于有7个孩子要养,因此家里实行分餐制,连野菜草根都得分着吃,一直在任正非考上大学前,都没尝过馒头的味道。但正是因为这样,任家虽然没有人能吃饱,但也没有一个人饿死。后来,任正非高考前,兄弟姐妹们省吃俭用,买了一块玉米饼给他,这给了任正非很大的影响,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是亲情造就的,也形成了他骨子里的“不自私”的性格。

知识分子出身的父母自然不会委屈了孩子的教育,1963年,争气的任正非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除了工程技术,毛泽东和西方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都是他的最爱。但老天爷就喜欢和任家开玩笑,就在他读书期间,“文革”爆发了,当老师的父亲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被“造反派”抓去做苦力,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块钱,他的6个弟妹们也不得不外出找活干,但由于没有文化,赚的也是杯水车薪。坚强的母亲也挑起了大梁,在外面挑土方,挖沙子,心力交瘁。但是,父亲依然鼓励任正非,再苦再穷也会支持他继续完成学业,并告诉他“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就这样,苦难的人生让任正非迅速成熟起来。

转眼间,任正非大学毕业了,在那个时代,入伍参军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任正非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军旅时期。此时正赶上冷战时期,科技强军的空前需求,让有着技术背景的基建工程兵成为了香饽饽,任正非在队伍里一呆就是14年,痛并快乐着。

然而,任正非在军队里并不得志,因为父亲尚未被平反,“家庭成分”问题让他与评奖评优无缘,即使自己已经当了领导,带领手下的战士们屡立军功,还是未能受到嘉奖。但是,从小就苦过来的任正非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似乎荣誉总与自己无关,这使得他在今后的创业人生中,也经常宠辱不惊,不爱在聚光灯下露面,对于首富的地位也毫无兴趣。热爱当兵的任正非往往身不由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他,正和其他父亲一样,为孩子的学业而发愁,因为贵州的教育条件确实很艰苦,女儿甚至对考大学毫无信心。为此,1982年,38岁的任正非决定转业,离开贵州前往深圳,进入**石油集团,不久就当上了经理。

然而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呆惯了军队,尚无经商经验的任正非,被一家公司骗走了200万元,这在80年代可是笔巨款。于是,快到不惑之年的任正非失业了,一家老小只好挤在深圳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面,连做饭、吃饭都得上阳台解决,他的母亲只能在集市上挑选别人买剩下的鱼虾和蔬菜。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任正非好像早已习惯了似的,没有被打倒。

《增广贤文》有句话:“男人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任正非30多岁的青春奉献给了军队,并在40岁那年遭遇失业,在别人看来,他没经验、没资本、没人脉,还在40岁失业,是个注定的失败者,再怎么拼都晚了。1987年,43岁的任正非为了活命,拉上5个好友,筹了两万元,草草创办了一家叫华为的公司。在别人看来,这个男人在做无谓的挣扎,但他们错了,一段传奇才刚开始。

刚创业的华为,能干啥就干啥,只求能赚到钱,养的活自己。慢慢地,任正非发现了通信领域的机会,他们代理了香港的一款交换机,并在自身的服务能力上下苦功,才算赢得了客户的认可。随后,技术出身的任正非明白,代理永远只能给别人做嫁衣,打铁还需自身硬,于是,华为开始研发自己的新一代交换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到一年里就取得了1亿元的销售额。

当时,因为改革开放不久,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却没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只好用市场换技术,打开国门,把外资请进来,也使得国内电信供应商都被**巨头把持着。而任正非却在这片巨兽林立的丛林中,硬是夯实技术,杀出重围。等到20世纪末,华为已经摆脱了第一代民营企业的作坊形态,开始向大中型企业迈进,并且和北京的巨龙、大唐,深圳的中兴一起,被誉为“巨大中华”,同为中国通信行业里的四小龙,并一度占据了全国通信市场的半壁江山,粉碎了**电信巨头们侵吞中国市场的企图。

等到本世纪初,华为更是赶超国际巨头如北电网络、贝尔电话、AT&T,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霸主。但此时的华为还只是停留在国内市场,要想成为一家国际公司,就需要扬帆起航,打到**去。爱读毛选的任正非,借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先以香港为缺口,逐渐打入了俄罗斯、非洲与拉美,并用逐步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包围。一直到2009年,华为才通过和**著名电信运营商COX合作的方式,完成了在**立足的里程碑,完成了“国际化”战略。今天,华为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惠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人的性格,主要是由个人经历塑造的,我们说完了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一生。

接下来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生塑造了他的哪些显著性格。

任正非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不自私”。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们分餐吃,谁都吃不饱,但谁都没饿死,后来,为了任正非顺利高考,兄弟姐妹们省吃俭用,才能让他吃到一块玉米饼。任正非坦言,可能就是这些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只有放下私心,才能团结大家,把事情做成。后来创业时,他在金钱和股份方面也毫不吝啬。

企业是要赚钱的,人才来企业上班也是如此,虽说任正非强调理想主义,但他也现实得很,不让大家饿着肚子谈理想。华为在招聘时,敢于开出比竞争对手多20%的薪资,华为的骨干工程师的收入甚至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小康收入还高。可以说,对手挖人、抢人都比不过华为,原因无他,薪酬没有华为那么有吸引力而已。任正非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华为价值观里有一条就是“以奋斗者为本,不让雷锋吃亏”,任何人只要能创造价值,都拿的到相应的报酬,员工有个几百万的存款都不是稀罕事。

然而,有的老板虽然在金钱方面也很大气,但也做不出华为这样的公司来。比如史玉柱在创办脑白金时,对奖金也从不吝啬,每到年终发奖金时,发的现金可以用大麻袋来装,但是,为什么脑白金最终还是销声匿迹了,没有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呢?原来,史玉柱在股份方面却吝啬得很,几乎由自己和女儿独享,他可以把现金都送给别人,唯独股份不能碰。反观华为,任正非个人股份不到1.5%,其余全部由员工持有。于是,员工不再只是靠工资过日子的打工者,而是利益的共享者,他们是公司的主人,那为自己的产业拼命打拼,也不足为奇了。

任正非的第二个性格特征是偏执。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性格极其偏执,只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但这种偏执并非是自以为是的固执,而是“择善而从”、“宁为狂狷,不随乡愿”的坚持。比如“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经常被很多公司挂在嘴上,可做事依然是以领导为中心。但任正非认定这句话是对的,就会把这句话贯彻到了偏执的地步。

一般人要是碰到投资人和领导,势必点头哈腰,毕恭毕敬,但任正非坦言:“我就是个卖设备的,投资人和领导又不买我设备!”因此,他对这些所谓的权贵,都不给面子。在和天津市政府领导谈话时,被问及“政府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发展”时,任正非毫不拐弯抹角地说:“把路修得宽一点,少给民营企业添麻烦就行了。”弄得领导一时语塞。还有一次,全球知名的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来到深圳华为总部,希望能见上任正非一面,谁知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子。投资人不满地说:“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任正非听到后却说:“他们又不是我的客户,我干嘛要见他?如果是我客户,再小我也要见。”这句话并非说说而已,两年以后的一次研讨会上,面对全球近50个运营商,任正非与之一一握手问好,让人如沐春风。还有一次,一批华为手机被放在一个高温环境里,被发现时,早已热得不行,但事后检测,发现还有98%的手机依然合格。任正非却下令把这批手机全部销毁,几千万存货化为灰烬。任正非坚定地认为,哪怕有一丁点瑕疵的货他都不卖。无独有偶,大凡伟大的品牌,都有一个偏执的企业家,张瑞敏砸冰箱,才有今日的海尔,乔布斯则偏执到连一个像素都要抠,才成就了现在的苹果。英特尔前CEO格鲁夫也写了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任正非的军人出身让他显得强硬霸道,很多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应该是个独裁专制、不容异己的人。然而接触过他之后,才发现他性格中的第三个特点,也就是有着如父亲般大爱的人。

何为大爱?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敢于提出批评,帮助员工突破人生瓶颈,就是大爱。比如,一般人只知道华为的末位淘汰制非常严格,却不知道它还有个“下岗培训”环节。有的员工虽然业绩不佳,但只要没有丧失斗志,公司依然会继续栽培,进步之后恢复原职。反观其他公司,纯粹是为了淘汰而淘汰,把员工当工具使,不好使唤了,就换一批,而华为则会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就是为了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为了防止公司里有些干部赚到钱了而产生懈怠,任正非强制要求所有干部写述职报告和离职报告,不合格的一律开除,据说,当时干部被开除了近三分之一,引发了不少轰动,有人骂他“兔死狗烹,卸磨杀驴”。但清理掉一批食利阶层后,华为的战斗力提高了,那些留下来的干部,都能理解他的做法,毕竟“烧不死的才是凤凰”,这就是修罗手段,菩萨心肠的典型做法。

任正非有一员爱将叫李一男,二人情同父子,李一男还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后来,李一男辞职创业,任正非虽然不舍,但还提供帮助,直到李一男创办的企业直接损害了华为的利益,双方开始直接竞争。后来,李一男不敌任正非,最终放下自尊,重新回到华为。而任正非也依然接纳了这个“回头浪子”,继续委以重任。可见,大爱是一种艺术,是爱与严厉之间的平衡。反观很多企业家,要么只懂严厉,对员工一味责骂,没有让员工感觉到关怀和成长,最终愤而辞职。要么一味讲爱,员工有问题都不了了之,不会批评,只会安慰,最终错误得不到纠正,只会越做越差。

讲到这里,我们好像会觉得任正非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硬汉,然而,柔情也是他性格里突出的一面。对于奔赴前线的将士,他记挂在心,2006年,在非洲出差的30多名员工因为当地政治冲突差点丧命,任正非听说后,不顾生命危险,亲赴前线探望。一位干将在突尼斯遭难时,任正非不仅亲自前去探望,还帮他买衣服。市场部秘书处主任车祸遇难时,任正非痛不欲生,亲往车祸发生地海南,并亲自写悼文纪念。父母相继辞世后,任正非常常想起小时候艰苦但被呵护的日子,又为不能尽孝而痛不欲生,他写的著名文章《我的父亲母亲》,表达了一个孝子的遗憾,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断人心肠,如此真情流露,让人无法想象是出自一个军人出身的硬汉手笔。

在和同事开会时,他并非永远一板一眼,也会有难得的幽默。前有马云自嘲:“男人的长相和智商成反比。”今有任正非调侃李一男等人:“华为的高层都长的丑,你看李一男和胡厚崑,多丑呀!”然而,大家都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会议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甚至他夸人,也不直接夸,有一次,他对一个财务总监说:“你以前是非常差,现在变成比较差了。”这位总监心里知道任正非是在夸他,又不肯明说,也被任正非傲娇的一面逗乐了。

如今,已经是中国商界教父的任正非,却依然平易近人。他没有架子,虽然非常讨厌被采访,但万一被记者逮着时,也会率真又随性地回答问题,而非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完全没有其他商人的圆滑,哪怕面对政府领导,也直来直往。在华为努力研发自主产品的那几年,由于心疼那些吃饭睡觉都在机房里的年轻人,任正非还打扮成食堂师傅,推着餐车进来给新人送鱼汤。刚入职的年轻人并不知道任正非长啥样,也有过在电梯里偷偷吐槽公司的时候,任正非就在旁边,并没有发作,事后,他把这些窃窃私语收集起来,要求管理层改善,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当员工们知道旁边站着偷听的老头就是任正非时都吓了一跳,但又为他的关心而感动不已。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了。

我们学习的是《任正非传》,这本书讲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一生,并揭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的成因。

任正非的童年,用“穷”一字还不能完全概括,那真是相当穷。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6个兄弟姐妹,适逢抗战时期,野菜草根都得分着吃,连馒头吃不起。为了支持他高考,兄弟姐妹们省吃俭用,才算买了块玉米饼给他,这造就了他“不自私”的性格,在今后的华为里,他不仅舍得给奖金,也舍得给股份。在华为,员工有个几百万很常见,而任正非自己的占股则不到1.5%。

后来,他当了兵,在军队里一呆就是14年,军队造就了他坚强又偏执的性格,但绝非固执,而是“择善而从”的偏执,这从他对客户的尊重,以及对品质的要求上,都可以看出来。然而,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任正非总与评奖评优无缘,似乎他早已习惯了这一切,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总是淡泊名利,也不爱暴露在新闻媒体中。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任正非毅然离开军队,南下深圳。结果,就到快40岁的当儿,却遭遇欺骗,从而失业。没经验、没资源、没资金,已过43岁的任正非,拉上5个好友,凑了2万块,成立了华为。旁观者只道此人命运多舛,为时已晚,却不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今天的华为,已经完成了国际化布局,事业遍布17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这位创始人,有着父亲般严厉的大爱,又有着旁人想象不到的侠骨柔情。这就是任正非,用自己的苦难书写着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

好,以上就是《任正非传》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帮助他们也了解一个真实的任正非。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