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防线怎么样,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表

《三国演义》一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故事,但是要真正了解三国的历史,就必须了解它的人文地理,下面小编将从人口、经济、地理、人才、农业、军事等大数据带大家了解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集团的实力对比。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一、人口及军队人数和国土防御纵深(魏国完胜):

曹魏:(1000万人口60万军队约291万平方公里领土):户籍人口约443万人,但是曹魏的军屯人口并不计到户籍里面,西晋太康的最近一次大普查全国人口是1616万,当时已经拥有平定蜀吴后两国的户籍数据,所以可以减出蜀吴人口得出曹魏末年的真正的人口规模应该在1100万以上,可动员作战军队人数约60万人。

孙吴:230万人口;23万军队;约145万平方公里领土。

蜀汉90万人口;10.2万军队;约70万平方公里领土。

二、三国主要接壤战区实力分析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一)蜀汉南郑军区VS曹魏西部军区

蜀汉南郑战区(3万驻军)历任司令员:魏延》吴懿》王平》胡济

曹魏西部军区(7万驻军)历任司令员:夏侯渊》 曹彰》曹真》 夏侯楙》曹真》司马懿》郭淮》 夏侯玄》 郭淮》 陈泰》邓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南郑战区前期从魏延到王平都主要采取多城犄角防御险要的方式,使得魏国无法夺取汉中,后期姜维掌握了蜀汉军政,认为这种消极防御无法消灭魏国有生力量,于是决定让魏军进入汉中平原蜀军收缩到剑阁防线后在汉中平原歼灭魏军。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曹魏长安军区的防御策略主要是守好秦岭各个险要,避开蜀汉兵锋,迫使蜀国走祁山道向西部山区天水郡用兵,拖长蜀国补给线,然后以优势的国力消耗蜀国。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二)蜀汉江州军区VS东吴西陵(夷陵)军区(夷陵之战狠狠干了一架,邓芝出使以后互为同盟关系,后期东吴西陵军区主要防御魏国)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江州军区(刘备伐吴时驻军5万后期约一万)历任司令员:张飞》李严》邓芝》宗预》阎宇

东吴西陵(夷陵)军区(驻军一万以上)历任司令员:陆逊、步骘、步协、步阐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东吴荆州江防区VS曹魏南方军区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东吴荆州江防区(驻军约5-8万)主要司令员是陆逊,陆逊死后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东吴荆州一线有几个很重要的防御支点,其中最重要的西陵、江陵、武昌分别由步骘、朱然和太子孙登镇守,吴国末年荆州的司令员由陆抗担任。

曹魏南方军区(驻军10万)历任司令员: 曹仁》夏侯尚》徐晃》司马懿》曹宇》司马懿》王昶》 王基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该战区东吴主防、曹魏主攻(吴国胜多败少),公元222年(黄武元年),曹丕第一次伐吴,兵分三路,围攻朱然所守的江陵,不克而还;公元225年(黄武四年)蕲春之战吴国贺齐攻破蕲春;公元226年(黄武五年),孙权攻石阳不克,被魏将文聘击败。公元250年(赤乌十三年),魏将王昶、王基攻打南郡、西陵,吴将戴烈、陆凯防守成功。公元252年(建兴元年)东兴之战,魏将诸葛诞、胡遵、王昶等攻东兴、南郡、武昌,诸葛恪大破魏军。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四)东吴扬州江防区VS曹魏东部战区

东吴扬州江防(兵力12-15万)是吴国京畿重地,最高统帅的东吴的国君,每个时期的东吴军方高级官员都会担任该区域的指挥官,比如大将军诸葛瑾、上将军陆逊、丁奉、大司马吕范、吕岱、朱然、全综等等。

曹魏东部战区(兵力15万左右)辖区:青州、徐州以及扬州北部。彭城军区为魏国辖区面积最大的军区,历任司令员夏侯惇》张辽》曹休》满宠》王淩》毌丘俭》诸葛诞》王基》石苞 。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东吴扬州江防区和魏国东部战区的战事丝毫不比蜀汉和曹魏在雍凉大地的战斗要少,而且这2个战区较量有个有趣的特点,就是谁先进攻谁失败,防守方胜率颇高,

主要发生的战役有

濡须之战,曹操伐吴,孙权于濡须口防守成功,曹操无功而返(防守方胜利)

逍遥津之战,孙权10万大军攻打合肥,被张辽打到大败(防守方胜利)

224年曹丕讨伐江东失败(防守方胜利)

228年石亭之战,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伐吴,陆逊于石亭大败曹休(防守方胜利)

233年吴大司马全综攻破六安(进攻方胜利)

234年孙权围魏将满宠于合肥新城最终无法攻破(防守方胜利)

241年吴将全琮、诸葛恪、朱然等攻淮南等地大败(防守方胜利)

263年吴将丁奉攻寿春没有攻击就撤退(防守方胜利)

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直取建业,一举灭吴(进攻方胜利)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个国家主要的战斗都集中在秦岭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2个区域开展,魏国在这2个区域大概部署了35-40万大军,大致与吴蜀总兵力相当。曹魏还有近20万大军虽然防守在北部战区对付鲜卑、西北战区对付羌胡,另外曹魏的首都洛阳和河北邺城也要留下大部队防守国内的叛乱,所以曹魏的边防压力很大。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曹魏北部战区兵力(10万左右)VS游牧民族,该战区主要防范游牧民族,历任司令员

曹彰》 田豫》曹洪》 秦郎》 田豫》 石苞 ,北部游牧民族尤其是鲜卑非常强大,对曹魏北方的威胁不亚于蜀汉和吴国其中一国,曹魏的北方边防也留有重兵。

三、三个国家的人力资源

(一)皇帝稳定性(蜀》吴》魏)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从皇帝能力来说,三个国家开国的皇帝都非常优秀,但是由于蜀国只换了一个皇帝所以上层建筑相对稳定,魏国和吴国在皇帝更迭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内耗,但相对来说,吴大帝孙权活的时间比较长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吴国君主层面的稳定性比魏国稍好。

(二)三国宰执大臣比较(曹魏能人辈出、分工明确偶有内耗;蜀汉个人英雄主义浓厚后继无人;东吴任人唯亲、家族把持)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

昭烈帝朝:诸葛亮

后主朝: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吕乂、姜维、陈袛、董厥、樊建、诸葛瞻。

曹魏:

文帝朝:夏侯敦、贾诩、王朗、华歆、钟繇、曹仁、曹休、曹真。

明帝朝:王朗、华歆、钟繇、曹休、陈群、董昭、卫臻、陈矫、韩暨、崔林、曹宇、曹爽、司马懿。

齐王朝:孙资、刘放、卫臻、曹爽、司马懿、满宠、蒋济、赵俨、高柔、王凌、孙礼、司马孚、司马师、郑冲。

高贵乡公朝: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高柔、郑冲、卢毓、诸葛诞、王昶。

元帝朝:司马昭、王昶、王观、王祥、钟会、邓艾、何曾、荀顗、司马望、司马炎。

东吴:

大帝朝:孙邵、顾雍、陆逊、步骘、阚泽、朱据。  

废帝朝:诸葛恪、孙峻、孙綝。  

景帝朝:孙綝、濮阳兴。

末帝朝:濮阳兴、陆凯、万彧、张悌。

(三)三国军事决策机构对比(东吴帅才多、蜀汉帅才少将才多、魏国人才辈出)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

刘备时期军队指挥系统组成:

统帅:刘备

副统帅:关羽、张飞、诸葛亮

军师:法正;副军师:马良

成员:糜竺、 魏延、糜芳、黄忠、赵云、马超(无实权)、陈到、李严。

刘禅时期军委组成

统帅:刘禅

副统帅: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

军师:董允、

成员:魏延、杨仪、廖化、向宠、邓芝、吴懿、夏侯霸、张翼、诸葛瞻、胡济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曹魏:

曹操时期

统帅:曹操
副统帅:夏侯惇、夏侯渊、 曹仁、曹洪

军师:贾诩,副军师:程昱
成员:曹丕、曹彰、司马懿、张辽、田豫

曹丕时期
统帅:曹丕

副统帅:夏侯惇、 曹仁(死后由曹真、曹休担任)

总参谋长:贾诩,副总参谋长:程昱、司马懿、华歆、刘晔

成员:曹彰、张辽、田豫、陈群、曹真 、曹休、夏侯尚、张既、王昶,夏侯楙

曹叡时期

统帅:曹叡

副统帅: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

总参谋长:华歆,副总参谋长:刘晔

成员:田豫、徐晃、 贾逵、王昶、夏侯楙

曹芳时期

统帅:曹芳

副统帅:曹爽、司马懿

总参谋长:曹羲 ,副总参谋长:满宠、夏侯玄

成员:王淩、曹宇、 夏侯和、王昶、夏侯威、秦朗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孙吴

孙权时期

统帅:孙权

副统帅:陆逊、诸葛瑾、吕岱

总参谋长:阚泽,副总参谋长:吕范

成员:步骘、朱然、朱恒、徐盛、凌统、诸葛恪等

孙皓时期

统帅:孙皓

副统帅:丁奉、陆抗、陆凯、万彧、张悌

成员:不详

四、三国的经济与农业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一)三国的马产量

当时全国的产马区域主要是幽州、并州、冀州、雍州和凉州、其中幽州并州是高产地区,吴国基本不产马,完全靠贸易获得,有记载孙吴的部队2000人只有50匹马,所以孙吴备的军队在平原作战是极为不利的。蜀汉自身有产马,南方蛮族地区也有,但是川马、滇马腿短,山路运输是其优势,平原作战却不利于冲刺。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二)三国的冶铁业

曹操占据北方,开始大力恢复冶炼业,开始使用水力鼓风机冶铁等新技术冶铁,比原来的,马力冶铁效率提高了三倍。而且三国之中魏国富含铁矿,吴国有少量铁矿,蜀汉几乎没有铁矿,所以诸葛亮不得不通过战争去掠夺魏国关中的铁矿,但是这样也消耗了蜀国的国力,魏国后期收紧了民间冶铁的权限,必须官方冶炼,就是为了把关中的冶铁业集中到大城市中,减少诸葛亮掠夺铁矿的机会。

(三)三国的货币流通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曹魏

曹魏地处中原,虽然废除了汉朝的货币,但基本面值和造型各方面都沿用了汉制,所以货币流通在三国之中是最平稳的。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孙吴

孙吴管辖的区域物产比较丰富,但孙权实在五铢钱的基础上颁布了大泉一千、大泉二千等货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货币流通方面一塌糊涂,甚至影响了统治。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

蜀汉地处巴川,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蜀汉所铸的钱币却与民意相悖,蜀汉先后铸造了一些与孙吴时期相似的大面值钱币。老百姓不乐意用。后来,他们不得不把新发行的钱币废除,以平息人们的愤怒。但最终也无法逃脱失败和亡国的命运。

(四)三国的农业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汉末人口锐减,食物短缺。自然灾害往往集中发生。例如,在公元194年,先是干旱,然后是蝗灾,全国饥荒爆发,百姓吃人是家常便饭。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曹魏:

曹魏集团非常注重农业发展,实行军屯和民屯双向发展农业,军屯就是指望士兵平时打仗,不打仗就做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给国家用来打仗和支付他们的薪酬,民屯方面鼓励农民向官府租用设备,官府借了耕牛或者铁器等设备的按照6比4分成粮食,不借设备的则按照55分成。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孙吴:

东吴的屯田建立在奴役山越人的基础上。孙权在位期间,对辖内不服统治的山越人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对于俘获的山越人,孙权一方面利用他们充实自己的军队,另外一方面又利用他们开垦。庐江郡、丹阳郡、豫章郡、鄱阳郡、江夏郡,效果显著,东吴的军队在后期也很少因为粮食不足发愁,但是东吴的粮食开发比较粗犷,亩产并不是很高。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

蜀汉的农业规模小但很精,利用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灌溉,使得蜀汉很少为粮食发愁,诸葛亮出祁山遇到的粮草危机是因为运输问题,而不是国内没有粮草。蜀汉的农业亩产也是三国最高的。

三国时期,曹魏在经济方面是有压倒性的优势的,但是蜀汉和吴国也有他们的特色产业。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蜀汉在丝织业最为兴盛,远近闻名的蜀锦在那个时期就有,蜀汉的库房在亡国的时候还查出了数十万匹锦缎。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东吴由于地处海边,造船业和盐业非常发达,东吴的战船在那个年代就可以起五层楼高装一千人以上。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纺织业方面的纺织业和蜀国也旗鼓相当,主要出产的是麻布和丝绸,东吴还非常注重对外贸易,远航舰队可以到达**很多国家。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三国时期各战区实力对比图

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才完成这篇文章,喜欢的请加个关注哦,该类作品还会持续更新。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