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诺颜怎么样,阿拉善房车视频

离开银川,驶上去往阿拉善的省道102。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开始的时候,向北方山中驶去,过了一会就由西向东行驶,山又跑到路的南侧。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原来路的右侧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山(蒙古语:Ala?a a?ula),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此说疑有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蒙古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贺兰山、 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东南端为青铜峡,峡谷在蓝天和黄河映衬下呈现出青铜色。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北流。现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贺兰山西侧有内蒙重镇巴彦浩特,蒙古语为“富饶的城”。

贺兰山为石质山地,土地瘠薄,多岩石裸露,植被类型较简单,植被覆盖度低,为野生动物提供的食物很有限,不能满足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迅速增长。而马鹿、岩羊喜食的灌木枝叶和草本植物在贺兰山主要有小叶金露梅、绣线菊、虎榛子、忍冬等,由于野生动物的长期啃食,造成植物的退化和草场的沙化。

贺兰山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构成了一系列的背向斜的断层。地貌上看,贺兰山西侧平缓,而东侧陡峭险峻,有大量露出地表的断层,东侧与银川平原垂直落差达2000米。

贺兰山北部以花岗岩为主,由于接近乌兰布和沙漠干旱少雨,所以物理风化强烈,贺兰山主体在贺兰山中部,山势陡峭,山体庞大,海拔较高,一般在2000-3000米之间,主峰敖包疙瘩就在贺兰山中部,海拔3555米,贺兰山中部东西宽度可达50公里。贺兰山南部山势相对和缓。有汝其沟、大水沟、小水沟、贺兰沟、插旗沟、苏峪口沟、三关口沟等50多条沟谷,沟道成V型,下部较为宽阔,沟底砾石遍布,沟口一般是碎石遍布的洪积扇。

贺兰山东坡沟道极为发育,多数自西向东延伸,呈梳篦状分布,自三关口至苦水沟之间有沟道21条,概属黄河水系的外流区,其中最大者为大武口沟,集水面积为574平方公里。沟道一般在中、上部下切较深,呈“V”字形,沟道下部则较为宽阔,砾石遍布谷底。

贺兰山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成为中**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贺兰山绿色较少,大部都是裸露的岩石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地区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贺兰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腾格里大沙漠和乌兰布和大沙漠,具有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的特点。贺兰山东部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大米、西瓜、苹果、枸杞等,闻名中国,气候上具有无霜期长,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较差大等特点。

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多,年日较差小,气候多变等特点。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多,即山下200毫米逐渐增加到山顶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山下为8度左右,山顶为负1度。无霜期较短,山下180天左右,山顶只有124天。一年四季以冬季最长,山下187天,山顶为316天;夏季最短,山下部仅出现3至31天;海拔2100米以上无夏季,春秋相联,夏季气候宜人。

贺兰山日照充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平均无霜期122-170天。

贺兰山东坡多风且风速较大,山体上部尤为显著。主风向在山体上部为偏西风,中下部为偏北风.随海拔升高,大风日数增多,由平均54天增到158天,一般刮7-8级以上大风的日数每年有24天左右。

继续前行,顺路驶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查查地图,原来已进入阿拉善腹地。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

阿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阿拉善盟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巴丹吉林沙漠以高陡著称,绝大部分为复合沙山。相对高度从外缘的5~20米,向内逐渐增高到200~400米,最高达500米。高大沙山互不连接,峻峭陡立,巍巍壮观。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多为新月形流动或半流动沙丘链,一般高10~200米。沙漠中分布有500多个咸、淡水湖泊或盐碱草湖,其中较大的有古日乃湖、拐子湖、沙日布日都、头道湖、查干高勒、敦德高勒、辉图高勒、巴彦霍勒、乌日图霍勒、图兰太湖、通古勒格淖尔、英格田、特莫图、通湖音高勒、树贵湖、浩木肯高勒、伊和吉格德等。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3.7%。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主峰达郎浩绕和巴彦笋布日,海拔分别为3556米、3207米。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民族文化

文化渊源

阿拉善民族主要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藏族组成,在阿拉善蒙古族最具本民族特色。

阿拉善旗蒙古族源于卫拉特(也称额鲁特)之一的和硕特部,系元太祖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姓博尔济吉特氏。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清廷按四十九旗之例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从此形成了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

阿拉善左旗各民族都有信仰宗教之故俗,阿拉善历史上主要有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天主教5教。从建旗开始,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历代相传,阿拉善左旗喇嘛庙颇多。建国前,全旗共有寺庙、教堂46座,其中喇嘛庙37座、清真寺7座、汉佛寺1座。喇嘛庙的建造规模宏大、设计精致。

蒙古族

饮食:

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牧区蒙民的日常饮食品种及食法大致相同。蒙民的饮食品,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另有炒米、青稞炒面及米、面。城镇居民食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即多食面、米,一日三餐。平时宴请以手抓羊肉为主,稀尊客人待以羊背子、烤全羊。

奶制品:

牛羊驼乳待奶挤完后用锅煮之,取其上面凝结的脂肪皮,余乳移置缸内,把取出的乳皮贮藏起来。称之为“奶皮子”。将鲜奶盛于木桶中使之发酵,用一木棒(下端钉一木板,略小于木桶),放入桶内,手持木棒不时地上下冲击,奶起泡沫后奶油分离,奶油渐渐浮于上层,即可取出,称之为“白油”。用白油炸制“酥油”。把桶内发酵的奶称为“酸奶”,用火熬煮或置于日光下,蒸发水分,使之成冻豆腐形,制成“酪蛋子”,贮藏以供冬季食用。把熬煮后的奶子兑入熬好的茶水中,熬成奶茶。阿拉善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幼,都酷嗜饮茶。

用马奶或牛奶酿出的酒,称为“奶酒”。用蒸馏法或发酵法制成,奶酒似清水,无色透明,味酸,多饮可醉人。奶食品为牧区平时主要食品。

食粮主要是白面、大米、炒米、糌粑。用白面做面片、炸油饼、包饺子。用大米做米饭或在煮了“手抓肉”、“羊背子”的汤里下米,熬米汤,再兑些酸奶味道极好吃。

炒米是由糜米舂净炒熟加工制成。把炒米泡在奶茶中,再加酥油、酪蛋、糖,边喝边吃,香甜可口。炒米耐饥抗饿,故牧民特别爱吃。

阿拉善蒙古族还食用青稞炒面制成的糌粑。在羊油内炒熟大米,然后再加奶茶,称“米茶”。

进入21世纪,由于交通方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牧区蒙民的饮食品种及食法都有了大的变化。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在吃“羊背”前有凉拌菜、炒热菜。不过牧区蒙民最爱吃的还是长在沙漠里的“沙葱”和“沙盖”,入冬前大多数家庭腌制“沙葱”和“沙盖”。

服饰: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男女的装束打扮有其独特之处。男子身着左右下摆开岔的蒙古袍,腰间束绸带,外套坎肩,腰带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珍贵日常用品,腰后系银鞘,内插蒙古刀和象牙筷,右边别有旱烟袋与烟管。冬季戴皮帽或毡帽,夏季戴礼帽,现在喜欢戴前进帽。脚穿长筒式、黑色或棕色皮靴,靴子前端带钩儿。手指带金、银、铜制成的戒指,年岁大点的脖子带一串经珠。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少数人穿蒙古袍,或遇喜庆日才穿蒙古袍,多喜欢穿制服及其他时髦服装。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妇女的打扮既华丽又整洁。身着不开岔的蒙古袍,已婚妇女上套开襟坎肩,未婚妇女不穿坎肩,均系腰带,女靴样式与男靴无大区别。妇女的头饰很有讲究。头蓄两条长发辫,装入发套,分垂两侧,从坎肩的袖轮里塞进,把下面露出来。发顶分岐处带两颗大珊瑚,额上系银饰带,上面镶有翡翠、玛瑙、珠宝,称“达拉**”。耳悬金银环,手戴银镯子,指上带金银戒指。这些多是王公贵族及有钱人家夫人的妆饰之物。以前姑娘们分辫好多小辫,后来只辫一条辫子,为掩藏没有装饰的头发,头上绕有各种绸丝头巾,戴小耳环。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人民的衣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天穿单褂,春秋穿夹袍与薄棉袍,冬季穿羊皮袍、羔皮袍,外披长毛羔皮大衣。

起居: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牧民为了便于游牧生活,选择水草适宜之地。随即搭起蒙古包、简易蒙古包、帐篷等,游牧生活中最舒适,最常用的是蒙古包。

蒙古包:蒙语称为“蒙古勒格日”,它有大小之分,有四、六、八至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外形美观,结构复杂。包壁为圆形,高约四、五尺,围壁由几部分交叉连接的细木棍和驼毛绳扎成,蒙语叫“哈那”。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数的多少而定,哈那数多,蒙古包就大,反之则小,一般有4个、6个、8个、乃至12个哈那。外用毡子裹起来,包顶为伞形,它是在已搭好的包壁上固定起一个架,固定方法是在每个哈那上配17个杆子,蒙语即“乌尼”,然后用毡子覆盖。包顶中留一圆形天窗,蒙语为“哈拉查”或“陶高努”,可通气透光,也可作烟囱之用,可盖可开。从地面到包顶高约十三四尺。蒙古包的门高三尺余、宽二尺五寸,大都面向南或向东南,挂有毡门帘,内用各种摆设装饰而成。

除蒙古包外,还住无哈那的简易蒙古包,蒙语称为“车金格日”。还有用布或帆布制成的帐篷,即“麦汗”。这两种居室搭拆简捷,便于迁移,适应游牧。

婚嫁: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嫁礼节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婚礼有以下几个程序:

媒妁—昔日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今日蒙古族青年自己决定终身大事,但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尚可成婚。由男方请一媒人带着礼品及哈达前往女方家,征求女方家长意见,如同意,再由男方的父母亲自与女方父母商量结婚事宜。

定亲——男方邀请4~8人,携带哈达、酒、礼品等,到女方家,问安行礼后,说明来意,给女方敬酒,并给父母、亲戚、兄弟、姐妹每人送一份礼物。双方各唱三支歌,娱乐片刻,由女方摆羊背子款待客人。待与婚礼有关的事议商定后,定亲之人即返回。

婚前准备——双方家长商定后,由男方家去庙上请喇嘛选一结婚吉日,再去告知女方。双方开始做婚前准备,为新人制作衣服、被褥、家具等;手持鼻烟壶或香烟,邀请客人,带着砖茶、哈达,敬请主婚人(阿哈拉其)、嫂子(胡日木音孛儿根)和厨师等。

迎娶——男方以8—12人组成迎亲队伍(一般娶亲所去人为单数,娶回新娘成为双数,以图吉利)前去女方家接新娘,阿拉善蒙古族称“沙盖图”。必须在婚日前一天的日落时分到女方家,既不能早、也不能迟,日头一落就到。如迟到时,女方佯作闭门不纳之状,男方诵门词,递哈达,女方才开门让众人进宴房,男方主婚人持鼻烟壶向大家问候后,就座。新郎及伴郎向女方父母、主婚人及长辈一一问候。女方献上飘有红枣的奶茶。喝完茶后,男方主婚人拿出鼻烟壶请安问候说明来意,向女方宾朋敬酒,并向每人赠送一份礼物。行礼后,双方各唱三支歌,喝喜茶。然后女方设宴招待客人,大家喝酒、唱歌,直到天亮。

送亲——待嫁妆准备就序后,新娘打扮好,蒙上头纱,由嫂子领着进设宴房,新郎新娘品尝羊背子。之后,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岳父母送给女儿,女婿礼物,女儿就要开始告别父母、亲戚、朋友,唱《离别苦》、《辞行歌》时,迎亲嫂子替母亲唱《嫁女歌》,歌声一落,迎亲的人们一起出来,相互敬酒准备出发。送亲的人们带着新娘的嫁妆及陪嫁牲畜,绕蒙古包一周,先在前策马疾行,此时新郎等急出门上马追逐,驰至男方家。

迎接新娘——迎亲、送亲队伍到之前,男方派人在路上迎接女方。待客人到时,先端出一壶洁白的奶食品,让客人一一品尝。送亲人们到后,直接进设宴房,向在座的人们请安问候,喝茶。新郎、新娘及双方的嫂子拉着驮有嫁妆的牲畜到新房门口。女方嫂子到设宴房,手持鼻烟壶请新娘的公公婆婆到新房,公公婆婆到新房,点燃火后又退出。在新房门口铺好毡子,面朝东方跪拜天地。

新房礼——拜过天地后,嫂子们要领新娘进设宴房,新娘头上蒙有红纱巾,而且被二人拉展的彩帐遮住,女方的和力莫尔其(婚礼诗人)走在前头,其他送亲人跟在后面。欲入门时,两个男孩闭门不让进,这时双方要进行问答对词,亦经双方和力莫尔其的再三争问对答后,方给开门,迎新娘进屋。新娘隔着彩帐,借嫂子的手递鼻烟壶问候并跪拜公公婆婆及其他长辈。然后敬酒献哈达,行过礼后,新娘返回新房。双方各唱三支歌,相互敬酒。大家喝过茶后,男方亦设整羊席款待双方客人。喝酒唱歌,气氛非常热闹。这时,两位新人已由嫂子领着到新房歇息了。

新房之茶——次日早晨太阳一升起,嫂子请两家客人到新房喝茶。父母、亲戚、朋友均带礼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来者一一问安敬酒,来者给两位新人送礼物并祝福他们,然后在新房摆设羊背子以款待,喝酒、唱歌,极为热闹。待新房宴席过后,客人返回设宴房。

客人返回设宴房后,女方主婚人当众宣读嫁妆书(记有陪嫁物品及牲畜),然后交给男方主婚人,男方主婚人接过后再交给新郎。最后,每人都要吃满满一碗特做的“肉粥”,阿拉善蒙语为“夏布尔布达”。吃过后女方客人要辞行告别,这时男方父母送给每人一份礼物,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送新娘母亲一峰骆驼或一匹马。

女方客人走后,男方重新设宴款待客人和帮了忙的一些人并回送礼物,表示谢意。女方待送亲队伍返回后,也要设宴,送礼,致谢帮忙的人们。客散后,婚礼告终。

阿拉善婚礼按以上程序进行。阿拉善北部和西南部婚礼习俗,内容及程序基本相同。

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阿拉善蒙古族青年得到了婚姻自主权,阿拉善蒙古族传统而古老的婚姻习俗在逐渐改变,叩头跪拜天地改为向主婚人、父母及来宾三鞠躬,赶着陪嫁牲畜去送亲等繁琐的旧俗和项目也日益减少,现在城镇、苏木的一些地方仍保持着定亲、成亲以及其它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程。

丧葬:阿拉善蒙古族的丧葬仪式极为简单,贵族、喇嘛及平民的丧葬也有所不同。

王公贵族去世后,把遗体装入木棺,在家中放置7天,焚香念经,不停地奏哀乐。待出灵之时,有80人抬着前去安葬,死者的子孙全身着白孝服前去。若有一达官贵人去世后,他以下的官员及平民百姓都要戴孝致哀。喇嘛及贵族死后多行火葬。

平民的父母,长辈去世后,从庙上请来喇嘛念经超度数日,择安葬之地,定出灵之时。遗体在家中放置3至7天后,经窗户抬出(不能经门抬出),驮在驼背上,由子女们步行牵着骆驼送到安葬之地,以扎格(梭梭)引火,焚化遗体,直至完全烧尽为止,焚后由拾骸人拾其遗骸装入小罐,随地掩埋或送庙上匿葬。也行土葬或野葬。待安葬遗体的人们返回时,留在家里的人在离家远点的地方,点起两堆火让他们从中走过来后,端来一碗奶食,让每人尝一下。送给念经喇嘛一峰骆驼或一匹马,送拾骸人一峰二岁驼或一匹二岁马,以表谢意。

阿拉善蒙古族在父母、长辈去世后,子女们要守孝49天或100天。在这期间,见客人不行礼,不参加婚礼和宴请,不能剃头刮须和梳理头发,更不能宰杀牲畜。

葬法有三种:一是土葬,即死者躺于木棺或坐于木棺中,挖一深坑,进行埋葬。二是火葬,把遗体移置旷野,以柴禾引火焚化。三是野葬,将死者的遗体弃之人迹不到的荒野,数日后家人前去视看,若遗体被兽禽食尽,为大吉,否则还要请喇嘛念经另想办法灭尸,这种葬法很少用。

祭祀:阿拉善蒙古族除在家中敬佛、祭佛外,每逢庙会必要参加。传统的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是祭敖包活动。在很早以前,蒙古族人民的祖先在打仗出征前要祭敖包,在敖包上献上酥油、鲜奶等最珍贵的物品,以祈祷能打胜仗,马到成功。至今,阿拉善蒙古族人民还保持着这一传统的礼仪。

敖包系用石块堆积的圆形物,沙漠中无石,就用树枝、梭梭(扎干)在沙滩高处堆成堆。在敖包正中插一木杆,上悬藏经文旗帜。敖包大小不等,高者有一丈多。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牧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或苏木、巴格官方建造。路标敖包多为牧民自行垒起,作为游牧地界或标志之用。牧民祭敖包只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它敖包则不祭。据建国初不完全统计,阿拉善旗有145个敖包(其中不包括有些寺庙祭祀的敖包或作为地标的敖包),较为有名的有阿拉善旗的诺颜敖包(王爷),将军敖包(延福寺),巴音笋布尔敖包(南寺)。额济纳旗则有巴音宝格德等8个敖包。

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牧草近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敖包时,王公、喇嘛、黎民都要参加。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诵经。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先由头人代表部落献牲洒血,称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祭礼仪式结束后,开始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民族棋类等比赛娱乐活动。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男子尽情喝酒作乐,女子则唱起民歌助兴。

礼节: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凡来客,不论相识与否,全家老少皆出门迎接。宾主互相问候“塔赛音白努?”,“赛音、赛音、塔赛音”(躬腰,大臂下垂、小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上)。随后,主人热情谦让客人进蒙古包。进蒙古包后坐在右边,上首即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宾主各取出鼻烟壶(蒙语为“胡壶热”),鞠躬互换,举到鼻端之后互还,同时还念念有词地互相问候片刻。如拜见父母、长辈或逢喜庆场合时,均以哈达相献,以表示敬重之意,现在仍保留着这些传统礼节。

在寒暄的同时,主人摆好奶食及馍馍,献上奶茶,请客人食用,客人则用右手接过奶茶,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喝过茶后,主人要给客人敬酒,客人用双手接过喝毕后,还要给主人回敬。

如果尊贵的客人或远方的客人在蒙古包就餐过夜或住上几天时,主人将用“手抓肉”等食品款待客人,席间唱歌,相互劝酒、敬酒。

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并道别“赛音雅巴赖,巴依尔太(再见)”,客人道:“赛音萨特吉白!”

阿拉善蒙古族有一种“阿卜该拉呼”(称尊号)和“绰勒拉呼”(称绰号)的习惯,每个人一般都有名字尊号,人们喜欢叫尊号,而不叫原名。

禁忌:在阿拉善蒙古族的习俗中,讳忌较多。比如: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您”(蒙语为“塔”)忌称“你”(蒙语为“其”);忌叫长辈的原名,或用其它记号代替,或称尊号;蒙古族视火为最神圣,最高尚,所以忌往火里扔垃圾、倒水和吐痰;讳忌从火、锅盖、盆子上跨过;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蒙古包时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蒙古包后坐右边;有客来时,忌手持空具或端着垃圾迎面而去;离蒙古包时,要等主人回去后才上车或上马;吃肉时刀尖不能对着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给人刀或剪刀时,忌把刀尖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或门上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能进去;忌吃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马肉;在祭过灶后的三天里,忌从家里借给或送给别人东西;给客人敬酒行礼时,忌不戴帽、不穿外衣等等。还忌浪费五谷粮食。盐、葱、蒜、辣椒等物,相互不能直接过手,否则会结仇。

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阿拉善蒙古族还很注意有些禁忌,尤其是年岁大的人们,不但自己注意,还时常要求和提醒晚辈注意。有些禁忌在不断的改变和消失着。

祭灶: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人民每年阴历12月23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火神,即“祭灶”。在祭灶之前扫除屋里的灰尘,把屋里屋外扫得干干净净,把灶火整修好。祭灶时,要准备油炸果子、胸叉(熟的)、酒茶、松柏叶及各色绸缎头儿,五色丝线等。

到夜晚,满天星斗时,开始祭灶。把火炉烧旺或在灶火上点一小堆柴,待火着时,在其左方或前方铺一毡或毯子,放一张桌,然后把准备好的祭品摆在桌上。摆法是有讲究的,在木盘上或铜盘里把煮好的胸叉(绵羊、山羊、黄羊都可以)面朝上摆好,用五色丝线缠绕几层,在盘里盛满五谷、油果子、酥油、奶酪、奶皮、核桃、柿饼、枣子、冰糖、茶叶和各色绸缎头儿,最上面放一条哈达,主人高举胸叉,给火神上供。此时外边儿放鞭炮,屋里的人们从主人开始给火神供糖、油果子、酒等,给火神叩拜、祈祷,祈祷来年一切顺利平安。

祭过灶后,全家人围坐在火堆旁,喝祭灶剩下的茶,品尝所剩祭品。晚辈向长辈敬酒,父母分给孩子们糖果等,有的人家年三十还要祭灶。人们最喜欢吃的是“嘎林布达”(祭灶饭),它是在煮了胸又的肉汤里下些米,放入红糖、枣子、葡萄干、核桃仁等,煮之粘粥形,即可食用,其味道与人们吃的“八宝饭”相似,但吃时有油腻感。

春节:

阿拉善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每年到腊月中旬时,就开始作过节准备。扫除房屋灰尘,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祭过灶后,家家户户开始做过年馍馍。蒙古族多做油炸果子。阿拉善各地蒙古族做馍馍的方法,样式和摆法都有不一样。阿拉善北部一带由于交通不便,多住蒙古包,没有发酵面的条件,就放些苏打或碱把面和好后,做成各式各样,直接用油炸。准备过年馍馍及其它食物,这表示今后一年过得富富有裕。

除夕,蒙语为“毕图乃苏尼”。在佛像前献上哈达,摆好五谷种子、糖果等供品,祭供佛祖,油灯点通夜直到天明。晚上祭灶表示迎接火神回来,但没有二十三祭灶那么繁琐,极简单。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包饺子吃,在蒸煮饺子时都要放鞭炮。在包饺子时,饺子里包上银戒指或铜钱,如果谁吃着了表示他来年有财可得。三十晚上忌串门,晚上睡得很晚,甚至能熬天亮,老人们喜欢讲故事,年轻孩子们则玩羊踝、猜谜语等。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穿上节日盛装,在离家近的小山坡上点起火堆,献上馍馍、糖果、洒等,并向阿拉善山脉叩拜,献祭酒,祈祷自己来年一切顺利。从老年别小孩,每人都要放一颗鞭炮。在祭完天地后回到屋里,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辈及兄长拜年问候:“塔赛音新纳勒布?”长辈回问后,大家坐在—起喝新年茶。喝过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长辈分给孩子们糖果。敬酒时,先往火灶里滴杯酒,说是给灶王爷敬酒,再向天神敬杯酒。然后带着哈达和砖茶、酒等礼物给邻居乡亲拜年。从正月初三开始家家都选好日子,宴请亲朋好友和邻居。整个正月充满着节日的气氛。最忌正月初二串门。

剪发:

阿拉善蒙古族在小孩子出生后,给孩子蓄发到3至5岁时,宴请亲戚朋友,举行剪发仪式。(阿拉善蒙语为“西木格海其拉呼”或“达克塔日胡”)。这是阿拉善、额济纳一古老而相传的民俗。

剪发时,也要选择良辰吉日,事先要请占卜者占定吉日,而且必须在所定的日辰举行。先准备一个盛有五谷粮食、枣子、果子,奶食的盘子,上面放一条哈达和一把剪子。剪发仪式开始时,小孩端着盘于或大人抱着孩子,手端盘子请一受众人尊重、有威望的客人为孩子诵祝颂词,诵毕,先由他给小孩剪发,然后到每个客人面前,让客人一一剪发,若是男孩从右边,若是女孩从左边剪,在剪一小撮头发放置盘里的同时,还要许诺给孩子牲畜或钱物等。剪下的头发不能乱扔,用东西包好,放在高处或山顶上。剪发仪式过后,摆上奶食和馍馍,向客人献奶茶。然后摆羊背子,招待客人,唱歌、喝酒,欢宴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参加剪发仪式的亲戚,无论什么时候,随到随手给小孩剪发、送礼,孩子的家长也要热情款待客人。

事过以后,小孩的家长带一瓶酒、哈达,前去答应给小孩牲畜的人家牵牲畜。向答应给牲畜的人敬酒、献哈达时,此人要给一牲畜让牵回。

祝寿:

阿拉善蒙古族老年人从60岁(多为70岁)开始,每逢十便过寿,主要由儿女们张罗着为父母过寿。请占卜者占定祝寿吉日,待祝寿日期定后,邀请亲戚、朋友,作设宴准备。

祝寿之日,待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贺寿仪式。先客人、后儿孙一一为老人拜寿,敬酒,献哈达,端寿礼,寿礼一般有牲畜、钱物等。拜寿后,主人向客人献奶茶,尔后敬酒、唱歌、招待客人,最后摆羊背子款待客人。

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习俗:

阿拉善地区还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俗称“蒙古回回”。他们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同于蒙古族,信仰习俗同于回族。相遇时,有时用阿拉伯语互致“色兰”(意为平安)问候语。少数词汇如爷爷、爸爸、嫂子、姐姐等,还用突厥语称呼。

阿拉善“蒙古回回”除过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外,还过春节、元旦、中秋节等节日。

他们在服饰上面大有改变,服装除了个别人以外,都同于蒙古族,但装饰方面有些不同于蒙古族。男子纯属蒙古族打扮。“蒙古回回”女子,两条发辫披于后背,左右两鬓各垂三条珍珠串链,前额上方嵌有一金属制作的方形八角宗教图案,其中横排镶有三颗大**珠子。

饮食一般要求很严,只吃由阿訇宰杀的驼、牛、羊、鸡、兔、鱼肉,不吃猪肉、死畜肉,不吃各种牲畜的脑子、血等。到异教徒家中一般不吃东西,不乱用食具。他们与当地其他蒙古族一样,食用奶食品。

以前居住蒙古包,现在多住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日常所用坐骑、用具等与蒙古族相同。

阿拉善“蒙古回回”的婚礼基本上和当地蒙古族一样,不过要由阿訇主持婚礼,还有少量伊斯兰教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们一般不和异教蒙古族、汉族通婚,如有通婚者,必有一方要改变宗教信仰。总之,不许两教同处一家,一般要求对方加入伊斯兰教。同回族通婚不受约束,但由于地理、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同,两族通婚者也不多。

“蒙古回回”的葬礼纯系伊斯兰教习俗。由阿訇念经、洗尸、白布裹尸、采用土葬。

回族

阿拉善地区回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基本相同。

满族

居住在阿拉善地区的满族人民,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受和硕特蒙古族习俗的影响,形成了满蒙相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部分满族已成为蒙古族。阿拉善满族是从北京而来,所以他们的生活习俗中也掺夹着北京汉族的生活方式及习惯。

阿拉善盟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县域,别看只有三个县域,但是总的地盘可能比个别省域都大,其中额济纳旗还是中国的航天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名义是酒泉的,但是实际地盘是内蒙古的,只不过离酒泉较近,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额济纳旗还是中国著名的胡杨林观光圣地,现在交通十分方便,酒泉到额济纳旗的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横跨阿拉善盟的京新高速正在建设中。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巴彦浩特镇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阿拉善左旗政府驻地。有蒙、汉、满等十四个民族。镇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19个嘎查、5个村,驻镇单位556个,是一个典型的工农互动、农牧结合、城乡一体的建制城镇。该镇有延福寺、广宗寺、福因寺等名胜。

巴彦浩特镇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地区,物产丰富,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较快。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巴彦浩特: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城“,位于贺兰山西麓的洪积扇上。建成区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2013年)。

巴彦浩特原名“定远营”,亦称定远城。清康熙七年(1668)划设阿拉善额鲁特旗时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仿照北京故宫格式重修王爷府,故有“小北京”之誉。发源于贺兰山的3条溪流穿镇而过,溪水清澈,晶莹如带。

相传巴彦浩特镇有3景:一为“贺兰积玉”,指海拔高达3656米的贺兰山主峰,终年积雪;二为“金盆卧龙”,指坐落于这一富庶之地的金碧辉煌的王爷府;三为“葡萄倒流”,指承压水的山泉喷出地面犹如葡萄串。毛皮、地毯、制鞋业发展迅速,所产仿波斯地毯、中国仿古地毯誉及**。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巴彦浩特镇城市规划分为新、旧两区,中间地带为生态园景观区,城镇化进程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区内楼群林立,绿草如茵,风格独特,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绿地、街道整洁优雅,现代化气息日渐浓郁。

现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共有主干道23条,总面积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2平方米;镇区园林绿化总面积64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57平方米;截止目前有路灯1839盏,主干道路亮灯率达99%;电话普及率为40线/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脑台数为10台/百人。以健康花园、梅桂花苑、土尔扈特小区为代表性的新型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以新世纪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生态公园及东关村改造、巴彦浩特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面貌焕然一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抵达本次房车活动的露营集合地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巴彦浩特街景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定远王府(定远大营)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8站,充满仪式感的阿拉善

推荐阅读:《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七站,银川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