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酱油利润怎么样,酱油炒菜有什么坏处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2019 年 9 月 23 日,在万科的媒体交流会上,有记者提问:如何看待海天味业市值追上万科?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坦然的说了一句:

“ 我们特别服气。”

卖楼的干不过卖酱油的,听起来有些滑稽。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一年之后,海天的市值突破了 6500 亿,变成了万科的两倍,甚至一度超越了中国石化,所以不少人调侃说:

酱油才是真正的石油!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现在,中国人每年消耗 760 万吨酱油,平均每人每年要吃大概 10 瓶,作为中国人厨房里必不可缺的一款调味品,它已经成为了市场规模 1000 多亿的生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酱油企业的崛起。

说起酱油,就不得不提广东,在网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广东人白灼一切的段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能水煮一下蘸酱油。

甚至,连煮都不用煮,芒果可以蘸酱油,菠萝可以蘸酱油,杨梅也能蘸酱油!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广东人如此执着于蘸酱油,是因为他们的酱油,真的很好吃。

酱油的原料是黄豆,决定酱油品质的最重要一环是对大豆做成的酱胚的晾晒。

而位于北回归线之上的广东气候温暖,阳光充沛,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晾晒。

所以广东人做酱油,那是纯纯的老天爷赏饭吃。

早在清朝,广东的酱油就声名远扬,在悉尼的唐人街,佛山的酱油整的跟现在炒鞋一样,是限购的,每人限购 3 瓶,先到先得,就差没摇号了。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那时候的广东酱油,主要由散落在广东各地的酱园零散生产,抗战胜利后,这些酱园被逐渐整合在一起,变成公有制或是公私合营,其中最出名的,是致美斋。

始于 1608 年的致美斋,有着 400 多年的历史,与北京的六必居和上海的冠生园齐名,是当时南派酱油的一哥。

在九十年代的广东,致美斋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地位,但靠资历老,是没办法永远占据市场的。

挑战者,出现了。

1982 年,一个叫庞康的 26 岁的神秘小伙,成为了海天酱园副厂长。

为什么说他神秘呢,作为现在的酱油行业大佬,他十分的低调,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专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去了解他 26 岁前的人生。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不过,英雄不问出处,当时的他,已经有了本科学历,还有高级经济师的职称,算是非常出类拔萃的高材生了。

他到厂里之后,他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让海天脱离致美斋的阴影。

同样是百年老厂,致美斋 400 年,海天 300 年,酱油品质没有差特别多,但品牌和口碑的积累却少了 100 年,海天被致美斋用这种虚无缥缈的优势按在地上摩擦。

这看起来是无解的,但作为高级经济师的他,非常明白快消品的终极奥义:

规模化。

当时的致美斋,正在忙着开枝散叶,打造各种各样的新品酱料,没有把酱油上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而庞康,在当时斥资 3000 万引进了一条生产线,想把酱油规模化。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这引进生产线,不仅带来了规模化,还带来了标准化,使得海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缩减成本,又能保障酱油的品控,酱油又便宜又好,卖的越来越好。

就这样,海天逐渐的打败了致美斋,成为了区域性的龙头。

随后,庞康准备让海天的酱油走出广州,成为全国性的品牌,他又精准的踩中了快消品的真谛:

渠道。

快消品的销量,跟上架率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产品无论在哪个地方都唾手可得,那么他大概率会被买走,就像可口可乐一样,看到货架上有,你就会想买。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庞康设计了一个非常狼性的经销渠道,那就是没有独家经销商,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必须至少有两家经销商。

这使得经销商有足够大的动力去推销产品,同时也使经销商没法一家独大,反过来逼宫海天,让海天把渠道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分钱方面,庞康也从来不含糊,对于优秀的经销商,没事儿就分烟分酒分手机,甚至奔驰宝马都会分。

这一套操作下来,使得海天基本覆盖了中国 100% 的地区,共有 5800 多家经销商,50 万个终端销售网点。

这些渠道究竟猛到什么程度呢?

海天的职业经理人张欣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偏远的地方可能没有可口可乐,但一定会有海天酱油。

对了,在渠道的铺设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你如何说服那些销售终端去上架你的东西卖你的东西?

这就要靠品牌建设了。

2000 年左右,海天推出了自己的新包装,全线产品都有巨大的海天两个字。

在此之前,酱油行业为了你能快速在货架上找到酱油,瓶子封面都是 “ 酱油 ” 两个字比品牌名大很多的。

这是海天 2000 年左右在央视做的广告,海天和酱油是一样大的,这充满屏幕的酱油瓶,给你一种莫名的威压,仿佛海天就代表了酱油,酱油就代表了海天。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不仅如此,他们还买了新闻联播片头的整点报时广告,让全国人都知道了 “ 海天 ” 这个品牌。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于是,上架变成了某种顺水推舟的事儿。

而说起酱油广告,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家酱油公司。

对,没错,他就是:

晒,就在这晒!厨邦酱油美味鲜,晒足一百八十天!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厨邦酱油跟海天可是老冤家了,他们同样诞生于广东,同样是老牌酱园出身,同样做了自动化的规模化扩产,同样打败了致美斋。

但是厨邦酱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在叫厨邦之前,他的名字是 “ 美味鲜 ” 酱油。

美味鲜在广东一度有追上海天的趋势,他们发现海天做的挺好的,就直接跟海天抄作业……

海天去哪做渠道,他们就去哪做渠道,海天去哪打广告,他们就去哪打广告,有海天广告牌的地方,就一定有美味鲜的广告牌,甚至他们还跑去了海天的总部楼下打广告。

然后,滑稽的一幕出现了,虽然销量上来了,品牌名号也打出来了,但是“ 美味鲜 ” 这仨字儿,根据商标法,没办法注册成文字商标,只能注册为图形商标……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也就是说,只要不用他这个图形,“ 美味鲜 ” 仨字儿是可以随便往瓶子上印的,这导致市面上有大量的各种山寨厂家生产 “ 美味鲜酱油 ”。

甚至,海天当年还背刺了美味鲜一刀,推出了一款酱油,上面就印着 “ 美味鲜 ”,现在已经不可考,但据说卖的比正牌美味鲜还便宜。

无奈的美味鲜,不得不推出了现在人们熟知的 “ 厨邦 ” 品牌,把美味鲜变成了厨邦旗下的子品牌,主推厨邦品牌。

推出新品牌,总要打广告获得知名度对吧,你海天去央视,我厨邦就也去央视,为了让广告有记忆点,他们搞出了:

“ 厨邦酱油美味鲜,晒足 180 天 ”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这个广告语的确有非常大的效果,人们都知道了厨邦这个品牌。

但,高手过招,就是那么充满未知的刺激。

海天反手就找汪涵拍了个广告,告诉所有人:

我们家晒 365 天。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而且海报上还写着 “ 真正晒出来的好酱油,不仅晒足 180 天 ”。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话里话外非常强烈的阴阳怪气,

你厨邦晒 180 天那不叫真正的晒,我这 365 天天天晒,才叫真正晒。

厨邦费了老大的劲儿塑造出的晒酱油概念,一下子全给海天做嫁衣了。

而且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后面再改也来不及了,人家直接把一年 365 拉满了。

就这样,厨邦亲手塑造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打开了销量,但也亲手把自己塑造成了海天的弟弟,总是被海天压一头。

酱油市场的大战,不只是广告营销层面上的,契科夫曾经说过,如果故事里出现了一把手枪,那它一定会开。

作为世界上最卷的行业之一,快消品里,必须会有价格战。

这次主角还是海天,但是配角变成了李锦记。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1993 年,中国香港的李锦记,带着他的王牌产品 “ 蚝油 ” 来抢占调味品市场。蚝油的口味比酱油更鲜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会开始有“买点蚝油做菜”的概念。

随着蚝油的销量越来越高,可把海天急坏了,因为某种意义上,蚝油是可以取代酱油的,而且利润空间更高。

海天马上就开始研制蚝油,攻克了蚝油的生产技术之后,他们发动了一场价格战。

当时李锦记 490 克装的蚝油卖 8 块 5,海天就把自己 700 克装的蚝油卖 7 块 2 ,而且还在瓶子上印了 “ 上等蚝油 ” 4 个字,比李锦记印的 “ 锦珍蚝油 ” 唬人多了。

凭借着当时已经构建好的 1000 多家经销商和上万家零售商,便宜的 “ 上等蚝油 ” 瞬间铺满了市场,给李锦记打断气儿了。

李锦记马上推出了自己的低价蚝油 “ 大厨来 ” 应对,但是尴尬的地方出现了,零售商们把大厨来当成普通蚝油卖,把本来定位是普通蚝油的 “ 锦珍蚝油 ” 当高端蚝油卖,这就给了消费者一种错觉,感觉李锦记的蚝油越做越差……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吃了亏的李锦记,又跑去做差异化产品,去长沙举办 “ 湘菜创新 ” 研讨会。

办这个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迎合湘菜吃蒸鱼的需求,为自己的 “ 蒸鱼豉油 ” 打开销售局面。

这个操作,让 “ 蒸鱼豉油 ” 变成了流行产品,全国热卖,海天就又坐不住了。

其实海天本来就有 “ 蒸鱼酱油 ” 这个东西,但是一直不温不火,看到李锦记火了之后,海天干脆把蒸鱼酱油改名成蒸鱼豉油。

不仅是改名,要学就学彻底,我先给大家看看李锦记蒸鱼豉油的样子: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再给大家看看海天的蒸鱼豉油: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无论瓶形瓶嘴还是包装配色,都非常的像。

除了学的像,它价格也比李锦记便宜一点点,并且还给经销商送烟送酒送产品,甚至为了上架还搞出了 “ 陈列有奖 ” 活动。

海天蒸鱼豉油,就这样不出意外的也大卖了。

有了这个经历,海天的思路一下子被打活了,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细分领域产品,比如什么 “ 鱼生酱油 ”、“ 海鲜酱油 ”、“ 凉拌酱油 ”,不停地打造新概念。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此外,他还学会了李锦记搞赞助这一招,在各地赞助厨师比赛,甚至还免费赞助了新东方,强强联合了属于是。

新东方的厨子在上学的时候用的都是海天,你猜他出来之后在饭店做饭会用啥?

赞助新东方这个举动,产生了两个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酱油消耗,有 60% 在餐饮业商用上,30% 在家用上,掌握了商用酱油,就基本等于掌握了整个市场。

第二,海天酱油在餐饮业的大规模商用,对消费者进行了口味教化,自己做菜用别的酱油就不是那味儿,最后家用还是会买海天。

上面这些骚操作,你看了觉得可能会有点不齿,觉得手段有点脏,但商业就是这样,兵不厌诈。

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伴随着手段,但不能永远靠手段,海天还有一些很特别的特质。

他们很注重技术,曾经有个刚毕业的小伙,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节省了 7 名操作工,年创经济收益 20 万,被庞康直接拎出来开了个表彰大会,奖励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和 5000 块钱现金。

为了能在冬天也能更好地酿酱油,他们还研发了新的菌种,这种菌种更适合冬天的发酵。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甚至,他们还搞了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专门做调味品相关研究。

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由于经常有用户反馈 “ 瓶盖打开比较困难,使用过程中会自动闭合 ” 的现象,他们花 3 年时间设计了一个新瓶盖。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这看起来就很鬼扯,一个瓶盖怎么设计 3 年,你想给他发射到太空吗?

海天自己的说法是,设计考虑了打开的力度、打开的角度、倾倒时的流量等等等等……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然后他们还说,为了这个新设计,他们花了 1 个亿来进行设备升级。

我个人感觉有点吹的成份,这玩意儿可以,但是没必要……

另外,由于很多人说玻璃瓶的蚝油不好倒,轻轻一甩甩不出,用力一甩甩半瓶,他们又推出了可以挤的包装。

炒房不如卖酱油:你每天都吃的酱油,背后有多大的生意?

总的来讲,海天既实力强,又带点流氓,又带点体贴,市场上很难有他的对手。

就这样,中国的酱油市场,成为了海天的囊中之物。

至于开头提到的海天的市值,实际上多少有点离谱,他虽然市值超过了万科甚至中国石化,但是盈利也就那样。

万科一年的净利润有两三百亿,中国石化一年的净利润有六七百亿,海天只有六十多亿。

这挺滑稽的,有些时候我在想,估值是对未来营收的体现,凭什么海天可以有这么高的估值?

酱油涨上天,白酒涨上天,是因为资本预期人们未来会越买越多。

或许,真的是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越来越好吧。

如果我在战火纷飞的地带,或许我能吃上饱饭就不错了,何来买酱油呢?

很幸运,我们可以放肆的饮酒作乐

可以在食物上追求各种各样的苛刻调味

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打一瓶酱油。

然后,喊妈妈教我做一碗红烧肉。

引用:

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改造这家老牌调味企业的故事.食品代理网.2016-06-11

二水.庞康:这个穷小子打了38年酱油.东南西北.2020-12-09

张霞.酱油巨富庞康和他的超级生意.商业人物.2021-05-27

涂梦莹.一颗黄豆的故事:酱油老字号成传统制造业“尖子生”.时代周报.2021-12-27

沈洪,周伟.“美味鲜”鲜了谁.中国质量报/2002-05-13

孙峰.海天调位战.商界.2015-01-30

张帆.酱油帝国卡位战.砺石商业评论.2021-09-10

王昊. 海天股份有限公司酱油系列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20

撰文:Alex、大饼
编辑:大饼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