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耶稣烧纸会怎么样,云扫墓是什么意思

清明快到了,有些地方发文倡导网上祭扫、云祭拜或者代扫墓,避免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

信耶稣烧纸会怎么样,云扫墓是什么意思

有人认为,建议关停取缔网上祭扫、云祭拜或者代扫墓,这样糊弄先人实在是很不道德。

有人调侃道,“云祭扫”,支持。这里弱弱地问一句:既然祭奠的是故人,那么收费三百五百的,可以用“冥币”支付吗?

真有这心又实在没法,到时可以用逝者照片或牌位摆个供桌,如仪祭拜一番,不比那些花哨强百倍?

老祖宗们也与时俱进,会上网了吗?

用花钱的多少代表“孝爱值”,很荒谬;还以此排行——只能说有的人,想钱想疯了。

真正的孝爱是故人还活着的时候,付出了多少。这事,除了天知道,也只有自己知道。

从大孝子,变成代孝子。最后元宇宙墓地的虚孝子。

这是过去要饭的叫花子们替为富不仁的不孝子们代哭代吊孝的翻版。有个地方鼓吹24孝。就不能老人生前照顾好、照顾开心,心中无鬼。何愧故人?

这哪儿是什么祭扫,一团乱象耳。孟子曰:为送死以当大事!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情感处理也求得越省事、越简单越好;花钱买服务,按说没什么可指责的,但为了活人的面子而搞得这么花里胡哨的就是对死者最大的不尊重了。窃以为,如果实在不舍得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尽可以打开心中的思念和故人相册心中默默和他(她)对对话、聊聊天,安放、寄托一下爱思,也很好。

我也是这样认为,不过现实中扫墓、年节烧纸我有机会(今年不行,疫情)一定会做的。

孩子能走路时,我就必然带着他一起,甚至来说,是为了他而扫墓、烧纸。我要让孩子知道家族付出及为此必须的尊重,后续的传承是一代接续一代的。如同当年我父亲带着我扫墓一般。全家都是无神论者,鬼神之说没市场的,但祖先崇拜是一直存在。

有人说了——缅怀是情感寄托。有条件则往之,何必形式?前人宽怀,后人无愧。

代扫墓还能理解,云扫墓就完全离谱了,我们这里习俗是不能返乡的人在大路(不能在小道)边烧纸就当上坟了,毕竟马路就在那四通八达人走得鬼也走得。但这格云扫墓很离谱啊,这鬼在那边怎么得到网站得上得数据呢?难道要把服务器烧过去?服务器烧过去了谁维护提取数据呢?难道还要烧个程序员?

把出这主意的给他烧化过去,常相伴就一切问题都没有了。

我就是他这种理念的人,老人在生时尽心尽孝。老人百年之后,一切从简。每年有时间去看看就行,没有时间也没事。

挂念跟到坟前烧纸是两个概念。

在我看来,以前到现场扫墓主要提供的是社交价值,平时散居各地的亲戚通过共同参加某项活动,可以联络一下感情。这一点云祭扫是完全不能提供的。至于烧纸钱、上香之类的习俗,网络上不会真的有人相信阴曹地府、转世轮回这种鬼话吧?如果单纯是寄托哀思,并不需要到坟前,心诚就行。关于这个,红楼梦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一‘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

从文化到宗教。各有不同,信耶稣的不能烧纸,不能烧香,不能磕头,这是西方文化。

关于祭祖这件事中国相比以往留下来的不多了。小时候,我记得每逢过节,我家会摆上许多用纸做的牌位然后爷爷会讲一下每位先人的生平,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这里面都存在着好多哲理。现在也就前几天吧。4月1号朋友圈追悼明星张国荣的人大有人在。我不是在说你说的这种方式不好。而是我们忘了根。我们一切都西化了。可我们皮肤还是黄色的这个是改不了的。

您说的这点我是认同的,在我国受到一百多年的侵略,民族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很多人认为凡是西方的就是进步的,高雅的。代表着先进,品质,高贵。把我国一些优秀的文化丢失殆尽。

但是,从新冠疫情开始,西方在疫情中的表现,几乎刷新了人类的下限,西方国家极力包装的所谓高端,慢慢地褪色,露出了本来的丑陋面目。

再加上新时代的崛起,他们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可以和西方平视的国家。更能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尤其是俄乌开战,西方国家和媒体每天都在刷新着人类的下限,把它们那种骨子里的那种强盗基因暴露于世人面前。

这时候人们才认识到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何等的珍贵。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