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房屋怎么样,太平洋房屋中介公司怎么样
出品 | 凤凰网问渠人物
作者 | 王婷婷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疫情、经济、社会…越来越多的瞬息无常,积蓄着人们心里的不确定。
“市场的竞争洪流中,我们也总是战战兢兢,特别害怕企业倒闭,也就是这样,把向善向上的价值观真正一步一步落地,走到今天。”杨彬坦诚道。但或许也正是这种“底线思维”,让她谈及太平洋房屋28年间见证与经历的风云变幻时,平静、笃定且豁然。
的确,当敢于直面焦虑、转而见诸于行,便不会那么焦虑。
就像面对上海疫情的全面封控,太平洋房屋将新购买的5A甲级写字楼交给上海改建为“首个立体方舱医院”;3700名经纪人自发担任保供志愿者,免费为居民提供超12万次配送;疫情期间依然积极线上带看,创造逆势成交…
(上海疫情期间太平洋房屋公益举措引热议)
就像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与跌宕,太平洋房屋始终靠自己,在上海疫情之前零贷款、零融资、零负债,脚踏实地走到如今门店遍布上海、员工近万。
回过头会发现,虽说“战战兢兢”,但太平洋房屋做了很多、也做成了很多。
“向善向上、求真利他”,太平洋房屋一直在用行动把价值观贯彻到日常,自己越走越稳的同时,也把这份正能量释放出去,温暖城市、影响社会。
或许就商业模式和企业规模,太平洋房屋当属“小众”,但这家企业对价值澈透的把握和贯彻,却值得大众思考。
就此,凤凰网《问渠人物》邀约太平洋房屋创始人、总经理杨彬展开了深入交流,以期为行业引入不一样的“活水”。
01
“3分钟决定捐总部做方舱,
对上海心怀感恩”
Q:“5A甲级总部大楼改建方舱”全国罕见,后续投入不可估量,太平洋房屋为何愿意、为何敢做?
“我们经股东会议讨论,3-5分钟就决定了,把这一幢楼捐出去。开会的时候我们都说‘太好了,这幢楼以后有历史了!’”
杨彬告诉凤凰网,太平洋房屋在4月初正式买下这一栋办公楼,区政府提及这幢楼有没有机会能做方舱时,股东意见很快达成一致。其实当时股东们也想到,未来回收后需要一笔投入做维修。
“其实无法确定未来会投入多少,当即还必须预支一部分作留存,所以也确实心疼过。但既然决定做出这个举动,就要义无反顾。”
(太平洋房屋位于上**滩边的总部大楼)
杨彬认为,这其实是公司上下的这种价值观决定的,大家觉得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
上海市场的营商环境,造就了太平洋房屋28年不断发展,所以大家都特别感恩。而且就内心深处来讲,如果上海不好,我们公司也要倒闭,这是真真实实的。
“一个人不懂得感恩,走不远;一家企业价值观不正,也走不远。太平洋房屋的文化鼓励‘利他’,其实就是为社会做点真事、说点实话。”
杨彬坦言,上海疫情期间,我们的员工都不计自己的安危(去做志愿者),企业也不要去计较付出多少、未来我会得到什么。
02
“3700名疫情志愿者背后,
员工和企业价值观同频共振”
Q:“上海数千名中介小哥帮送菜”的微博热搜让我们发现了一大群自发做保供志愿者的太平洋房屋经纪人,他们甚至自愿垫款累计达15万。是怎样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如此热心向上?
“我们很多经纪人自发去帮居民送物资,这其中也有在当志愿者期间感染的。”杨彬告诉凤凰网,疫情期间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就通过另一种方式(做志愿者跑腿保供等)动起来,大家也很乐意。
在其看来,太平洋房屋是做房屋交易的,对社区非常了解,很多店长也非常有管理经验,能迅速协调很少的人完成上千次配送,这也算是经纪人去做保供志愿者的一些优势。
(太平洋房屋经纪人12.7万次疫情志愿服务的缩影)
据了解,在太平洋房屋内部,很提倡和鼓励做好人好事,不仅企业文化推崇“向善向上”(向上是令人有学习力,向善即善良),员工评定也是这两个维度——善良和业绩,既会做业绩、又能帮助他人。
“现在公司有小万名员工,尤其是90后、95后员工对公司这个价值观是特别认可的。”杨彬表示,这不是口号,而是落在DNA当中的理念,每一年我们也在推价值观落地,鼓励大家说真话、做真事,真服务、真拼搏、真付出。
杨彬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太平洋房屋,哪怕企业垫付医药费,也会鼓励员工大胆去帮别人,而且这种情况,财务是秒付的。“有了这些机制,员工才能做得更有底气。”
在她看来,企业和社会是一体的,企业价值观也要和员工能够同频共振——员工做了好人好事,得到公司和客户的认可,能有更高的成就感;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也让更多小伙伴了解后,愿意加入太平洋房屋一起工作。
03
“在闭环中自洽,
让价值观落到实处”
Q:听说在太平洋房屋,做好事会得到奖励、KPI加分甚至能请亲人来沪旅游。是否有机制在支持企业价值观持续落地?
“有的。”杨彬详细告诉凤凰网。比如前期我们会尽量寻找价值观好、“有太平洋房屋味儿”的员工。来公司的第一课则会告诉他们,企业文化是什么。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关爱无微不至,孩子本心都很善良,但可能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或者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做。如果不会做,我们就教会他做。”
杨彬直言,善良是一种选择,但它也有场景,如果场景不好,企业给的环境不闭环,员工一个人去做,是很难支撑起一种文化落地的。
所以管理上,如果员工做了对社会特别有意义价值的事,KPI评级可以加分。而且从后台到前台,从员工到主管,都鼓励大家做好人好事。
在这个企业环境中,员工对自己是有认可的,并且会认为“我做了好事,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得到表彰、别人能欣赏我;做好了服务,以后会有更多回头客了…”
可以看到,在太平洋房屋“向善向上、求真利他”的企业文化,有闭环的环境,形成了自洽。
这或许才是其企业价值和文化能真正落地、持续发展的关键。
04
“相信上海S级实力,
期待市场恢复蓬勃”
Q:疫情封控时期,太平洋房屋为何有经纪人能“逆势开单”?疫后上海楼市,会否迅速恢复?
杨彬透露,封控期间经纪人主要通过vr看房、图片看房等方式进行带看,加之公司成熟的交易流程支持和良好市场口碑,成交逐步回升。
杨彬相信,随着上海逐渐恢复正常,Q2所有延迟的成交量累积到Q3和Q4,市场一定有量的突破。
因为往年3月和4月上海二手房能成交3万-3.5万套/月,今年受疫情影响3月只成交了1万套,这意味着,一个月至少有约2万套“被延迟”的需求会逐渐恢复。
并且上海的二手房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水分了”。太平洋房屋统计近5年上海的二手房需求数据显示,第一次购房比例约31%-33%,置换改善需求约62%-67%,其他投资已经降到不足3%。
“在上海,二手房是拿来住的。预计未来市场稳定在2万套的月度成交量,上海拿得住,而这个量就足够目前的地产经纪公司生存了。”
杨彬对上海有信心。其认为,虽然这一轮疫情中涌现了不同的声音,但上海的绝对实力依然存在,作为中国S级的城市,上海依然具有非常活跃而平稳的市场,这是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城市之一。
05
“想透企业所为然后坚持下去,
活久见才是本事”
Q:资本潮涌,太平洋房屋深耕一城28年开店650+家的“慢节奏”是罕见的。是什么让它“稳得住”、“走得久”?
杨彬想起了吴晓波《大败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企业成败兴衰屡见不鲜,反思后会发现,一些企业可能还没想明白,就开始跑了,是做不长的。
那么回想太平洋房屋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杨彬认为,一个重点是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的是二手房交易的服务,所以才能慢下来,有自己的节奏,不受干扰。
28年间,太平洋房屋受到的诱惑其实不少。
杨彬讲了两个故事,在一手房火爆时,很多开发商来谈合作,用高提点让其做代理;在资本热潮的时候,也有不下几十家机构想投资太平洋房屋,给出50个亿、100个亿的估值。
但最终这些“诱惑”都被杨彬拒绝了,因为她很清楚,公司擅长二手房交易,但一二手房的交易是不同的,太平洋房屋如果做不好一手楼盘,那就不去做。
“当时我们一些同行,一年赚好几亿的利润,但我们从来没眼红过。因为这块儿的钱,我们赚不来,还会把员工做得很浮躁。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擅长的做实在,简单专注、全力以赴,这也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杨彬告诉凤凰网,其实公司的企业文化,从成立的那一天就有了,从未改变过,也一直把它付诸行动。
也正是因为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太平洋房屋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内生能量生长。用杨彬的话来说,“有余钱就再开一家店、钱不够就少扩张,公司在自我闭环中生根发芽,不给社会增加负担、不给银行增加负担、也不给自己增加负担。”
杨彬带领太平洋房屋用这种稳定的内生力发展了28年,她还希望能把这家企业送到第50年,“这也算了百年的一半了,到我退休再放手让第二代人去奋战下一个50年。”
回想当初成立公司时,高层们一个不成熟的小理想是“做百年企业”。虽然好似遥远的梦想,但杨彬和高层们从未儿戏,也未曾放弃。到如今,太平洋房屋有成熟的企业文化,有一群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人,有太屋大学作为精神堡垒,大家有足够的信心,这家企业能够一直走下去。
后记
杨彬即将走进“不惑之年”的尾声,但遇到问题,她还会习惯性地用小时候父亲教她的方法——想一想为什么,找到答案比得到对错更重要。
一路走来,军人父亲的正气和冷静、学佛母亲的豁达与平和,也一直影响着她,凝练成心中的“静”气。
儒释道皆称,静能生慧——坐得住、静下来,就有智慧长出来,遇到风浪和困难的时候就不会惧怕。
杨彬深以为然,也以之为引,培育太平洋房屋这家公司的价值观。实际上,善良是一种选择、价值观也是一种选择。
在上一波经济热潮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更注重“术”,行之有“道”的企业依然珍稀。
内生慢行、做久做精、向善向上…太平洋房屋身上的标签,都强烈地以价值观作为导向,而这其实就是它行于周期之间的“道”。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