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拓楠现在怎么样,喝酒已经酒精中毒的人的寿命
刚过去的国庆节长假让很多平时不常见面的亲朋好友有了相聚的机会,难得一聚大家免不了要开杯畅饮,推杯换盏,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酒适量,就可能会引发悲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大医院的急诊科都会在节假日期间迎来急性酒精中毒的小高峰,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位患者:小赵(化名)。
01 聚会饮酒过量,小伙在医院昏迷了两天
某一年的十一长假,我正在值班室里翻阅病历,准备交班,这时急诊电话打过来了:“值班医生,急诊来了一个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怀疑有肝衰竭,请马上来会诊。”放下电话我不顾散乱的资料便奔向了急诊室。
看到患者小赵的时候,他意识不清、口唇发绀、浑身发黄,甚至还有大小便失禁。经过急诊检查,小赵此时存在严重的急性肝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置,将有生命危险。经过和急诊科一同奋力抢救,小赵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是急性酒精中毒所带来的损伤还是让他足足昏迷了两天。后来苏醒过来的小赵转到了我的科室,由我负责后续治疗,在他康复出院时自我感叹:“聚会喝大酒差点害死我,我这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啊”。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急症
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道,我国每年因饮酒而死亡的人数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16年我国有70余万人因饮酒产生的不同并发症而死亡。在饮酒致死的案例的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们对于酒精中毒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劝酒、拼酒等现象时有发生。
接下来,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酒精中毒的来龙去脉,希望能以此警示人们:提高酒精中毒的风险意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
02 酒精在体内代谢及引起损伤的机制
人体的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自口腔开始经咽喉、食管、胃、小肠直至大肠组成了消化道的主体,而肝脏、胰腺等通过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物质参与消化系统的运转,被称为消化腺器官。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人体内转化乙醇的物质叫作乙醇脱氢酶,这种酶可以将乙醇转化为对身体有害的另一种物质—乙醛,进而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大家的共识是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大多数情况下是取决于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
人体消化系统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胃肠道和肝,同时肾脏和肺脏也参与了代谢的过程,饮酒过量时这些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酒精还会对脑中枢神经细胞造成影响。接下来就介绍一下其发生的主要机制:
1.胃肠道的“首过代谢”效应
在饮酒之后,酒精会顺着消化道一路走到胃腔,大多数的乙醇都是在胃肠道中被吸收的,胃肠道中有包括乙醇脱氢酶在内的多种酶系统参与乙醇转化为乙醛这一过程,这也是消化系统消化和分解乙醇的第一站,乙醇还未入血就被胃黏膜和肝脏吸收一部分,因此被称为“首过代谢”效应。
首过代谢效应
有研究表明,“首过代谢”效应产生的乙醛会介导其局部的毒性作用,侵害胃黏膜,损伤粘膜屏障。此时胃内的其他食物会延缓酒精吸收的过程,减轻乙醇和乙醛对胃粘膜破坏的程度,而空腹饮酒,则会让“首过代谢”效应得到加强,加重伤害我们的胃黏膜,严重者会诱发急性出血性胃炎,甚至是胃溃疡及胃穿孔。所以与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前,尽量吃一些食物进行铺垫,切勿空腹饮酒。
喝酒伤胃
2.乙醇的“解毒器官”—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乙醇更多的代谢还是在肝脏完成的,包括多数的乙醇转化为乙醛,绝大部分乙醛转化为乙酸这些过程。乙酸在肝脏进一步转化形成了乙酰辅酶A,作为重要代谢产物参与到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循环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为人体供能。
图片来源:丁香园
在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和乙酸的过程中,其代谢产物皆可诱导肝细胞的损伤。如果一个人过量饮酒,肝脏将超负荷运转,一旦肝细胞支撑不住,会造成细胞受损,肝功能短期内急剧下降,前面提到的小赵就是因为没有控制酒量,摄入大量酒精,造成急性肝脏功能损伤,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危及了生命。而如果长期的酗酒,可导致肝脂肪性变、肝炎、肝硬化等病理改变的发生,通常称之为乙醇性肝病。
喝酒伤肝
3.乙醇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影响
乙醇可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至脑中枢神经细胞膜,通过与细胞膜上的某些酶系统相互作用,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其毒性的表现是“先兴奋后抑制”,即饮酒前期出现大脑皮层兴奋,引发情绪激动、躁动亢奋和小脑共济失调等表现,后期通过抑制运动及呼吸中枢,引起嗜睡、意识不清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乙醇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同样不可忽视,每年因为酒后呼吸抑制或因共济失调造成意外的案例数不胜数。长期饮酒亦可导致神经元凋亡、孢体数量减少、脑皮质变性或全脑萎缩,引发更多的神经症状。
喝酒伤脑
通过了解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机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酒精中毒,都会引起胃肠道、肝脏和中枢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比如酒精性肝硬化、急性出血性胃炎等,还可能因为酒后行为失控造成其他意外安全事件。但这些并发症大都不会引起饮酒致死,真正的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幕后黑手”在下面:
03 急性酒精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1.呕吐后误吸:大量饮酒后会引发一些列的神经中枢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和昏迷,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乙醇还刺激着胃粘膜引起呕吐,这时由于咳嗽反射的减弱,呕吐物就有被误吸入呼吸道的风险,轻者导致吸入性肺炎,重者会引发呼吸衰竭或窒息死亡;
要辅助醉酒者侧卧
2.心脑血管事件:酒精可以直接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促使冠状动脉和脑内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血管痉挛甚至破裂出血。饮酒可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由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引发的心源性猝死和酒后血压升高后脑血管病破裂引起的脑出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体死亡人数的1.3%;
严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双硫仑样反应:这两年医学科普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及双硫仑样反应的危险,简单说来就是一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作用,正如上文所述,一旦乙醛脱氢酶“罢工”了,乙醛将因无法继续降解而大量积蓄在体内,造成酒精中毒的表现;
4.其他:饮酒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低血糖昏迷、肝、肾功能紊乱等危险,这些同样都可以危及生命安全。
双硫仑反应可致命
相信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一定都会记住酒精中毒的机制和危害,并且能有效地控制自己饮酒的频率和量度。但是也有的人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不得不去饮酒,那么请注意以下的预防措施,并学会辨别急性酒精中毒,必要时为周围人提供帮助和救援。
04 急性酒精中毒和并发症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如果应酬难挡,酒局难拒,那么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尽可能的预防酒精中毒及其他意外的发生:
1.避免空腹饮酒,一定要在喝酒前吃一些菜肴铺垫一下;
2.不要轻信民间的所谓解酒秘方,只有少喝酒、慢喝酒才是解酒秘籍;
3.服用头孢类药物时,严禁喝酒;
4.轻微醉酒时,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和胃粘膜保护剂(替普瑞酮等)缓解症 状,但此举不是万能的;
5.一旦醉酒,周围人应避免醉酒者仰卧位(也就是躺着),要协助其头转向一侧,避免出现呕吐物误吸;
6.发现异样及时拨打120。
如有异常,要及时拨打120
急性酒精中毒往往会和普通的醉酒混淆,让人难以区分,如果发现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因为饮酒处于昏迷状态,丧失意识,并且呼之不应、面色苍白、体温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当饮酒者出现大小便失禁、心跳过速、深度昏迷、呼吸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近送至医院,马上接受急救治疗。
05 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了解到酒精中毒的相关机制,无论是对胃肠道、肝脏还是大脑中枢神经的损伤都会引起很多的不良表现,症状轻的会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预防酒精中毒是有迹可循的,在掌握了基本原则后,尽可能的避免过度饮酒才是正道,与此同时当遇到周围人疑似酒精中毒时,我们可以通过掌握的急救原则,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有效地实现院前急救,防止类似“小赵”的事件再次发生。
戒酒才是规避酒精中毒最好的方法
最后还有一个小提示:戒酒虽是好事,但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持续2至3周以上)如果突然戒酒会引起主要表现为震颤、谵妄、抽搐、意识混乱、精神运动和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的“酒精戒断综合征”,应该逐步地降低饮酒的次数和度量,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盛传伦[1], 佟志刚[2]. 急性酒精中毒[J]. 中国社区医师, 2001(10).王彩平[1], 郑运江[1]. 急性酒精中毒死亡原因及预防[J]. 临床急诊杂志, 2013(8):396-397.拓楠(综述), 余宏宇(审校). 酒精致胃黏膜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12):1145-1146.陈三峰,张长春,徐爱建,等,乙醇中毒后猝死12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9):4605一4605.孟庆义急诊临床思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22-123.张素英,仝彩花,陈晓红。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酒精性急性胃炎疗效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4):719-720.GuicciardiM E,MalhiH,MottJL,etal.Apoptosisandnecro- sisintheliver[J].ComprPhysiol,2013,3(2):977-1010.段强, 樊继军, 马彦. 乙醇中毒后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分析[J]. 医学信息, 2015, 28(4).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