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西郊小学怎么样,宁乡西郊小学怎么样啊

说起宁乡学校,很多人都知道一句俗话: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最典型的当属宋朝的状元易祓。从唐朝到清朝这段历史长河中,湖南共产生了四位状元,宁乡易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下图:清未位于宁乡城小西街的玉潭高等小学堂。那时小学生长袍马褂,瓜皮帽,留辨子。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也是从这时开始,崇教重教的风俗逐惭在宁乡大地上出现,于是宁乡在南宋年间有了历史上第一家书院,位于朱良桥乡境内的灵峰书院。

下图:清末民初,宁乡云山高等小学堂,那时上衣是对襟衫,裤子是数一二三才能系住的大裤裆裤,女学生缠足,男学生牛屎巴巴头。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清末,宁乡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革命后(1912年),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1912年,玉潭、云山两高等小学堂,分別改为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校。1913年被称为“刘九书柜“的刘少奇考取玉潭学校(现在的学庵土地桥旁边),后来该校改为宁乡二中。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四十年代小学1—-4年级叫初小,5—–6年级叫高小,初中到大学名称和现在一样。所以我们经常听老人们说自己高小文化,其实就是小学毕业。

下图:因日本侵华,迁来宁乡的长沙善正小学。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宁乡曾有两所比较出名的寺庙改成的学校,一座是座落在南郊,敬祀“关圣帝君“的武庙“老观庙“改成的南效小学。还有一座是座落在学庵,敬祀孔圣人的文庙改成的城东小学,后来改成县教育局。

还有一所虽然不是寺庙,但是祠堂改成的小学,叫朝阳小学,在小西门蒋家祠堂内,由于受地域限制,规模不大,学生很少。后来撤销了,现在房子还在。

下图:解放初期宁乡南郊的孩子们在老观庙供台前学习。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五十年代的小学生活多姿多彩。“青蛙公主”教给学生善良,“三头凶龙”使学生认识邪恶;学“丹娘”学生们变得勇敢,读“吴运铎”学生们立志报效祖国。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至今还在耳边萦绕。

下图:“五“面漏风的教室,冬冷夏热,条件简陋,热情高涨的课堂。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六十年代,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学生穿着打扮五花八门。多数是打了补丁的衣服。那时有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偶尔有极个別同学穿了件新衣,大家都会起哄要踩新。那年代女孩子的书包是花布做的,男孩子的是深色布,都斜背在肩上。人人胸口都別着毛主席像章,头上戴一顶绿军帽。有一段时期,流行抢像章和军帽,高年级学生在大西门电影院游荡,突然就窜上来,在你头上或胸口上抓一把,抢了就跑。

特别是六十年代末,停课闹革命,学生们很少上学校,一群群在印台山、杜家山、高家山、苍岭上、北羊坡、八一山打土堆古仗、玩捉特务、掏鸟、踩高跷、打臭百干子、扇洋菩萨、偷生产队种的萝卜红薯吃。玩到鼻青脸肿、邋遢死袋一身之后,就去南门河洗个泠水澡,然后站在汽车站的花围子上看解放军的炮车,一长溜的隆隆驶过。偶尔有有运煤车缓缓驶近花围子,胆大的就手脚并用爬上卡车,把煤堆上的树棍扔下车,拉回家当柴烧,那时“盗“亦有道,煤是绝对不能要的,所以,开车司机看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女同学带着老师冒着“枪林弹雨“找过来,拽着灰头土脸的男孩去上课,于是,女同学的书包里就会冒出一根人骨头、一只癞蛤蟆、一只鸣叫的蝉。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懂得爱憎分明。从小就熟悉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那时候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还有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那时候文化生活极其贫乏,晚上没事,就去看大字报、看跳忠字舞、看造反派庆祝夺权胜利,今天看南司湾的“舍得剐“背两支驳壳枪在体育场舞台上慷慨陈词,明天可能就是园艺的谢昆挥斥方遒,后天又可能是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迎接西郊的喻命秋,枪声如煮粥般密集,当鞭炮放。工联、红联走马灯似的在台上吆喝,湘江风雷、立新功涂脂抹粉,你方唱罢我登场。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宁乡八十年代的小学生,是最后一批过六一儿童节,必须统一穿着白衬衫、蓝长裤的人;是最后一批玩弹弓、铁环、玻璃珠的人;是最后一批看过黑白小人书的人;是最后一批相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宁乡九十年代小学生,从变形金刚看到灌篮高手;从戏说乾隆看到还珠格格;从亚运会看到世界杯;从任天堂玩到索尼机;从街机玩到网吧;从录音机到随身听,再到CD机,从录像带看到DVD;从恋曲1900听到伤心1999;从BB机到大哥大;从七宝一丁吃到小浣熊……

我们的90年代,从懵懂走向长大;从天真无邪的童年走向花季雨季的青春;从无忧无虑的岁月走向一半甜蜜、一半忧伤的时光。

宁乡小孩会读书,宁乡婆娘会喂猪-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宁乡学堂

回首过去不同年代的小学课堂,如同一首忧伤的歌,在泛黄的扉页里,写下婉约的字句,那些飘零如烟的往事,那些岁月带走的年少轻狂,那些华年书写的成长篇章……当我们暮然回首,它,却早已褪色沧黄,但那些人,那些事却永远留在在回忆中,而我们却再也无法重新翻阅它的身影,只觉匆匆,太匆匆。

原文:三少爷的剑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