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怎么样,合肥nice time剪头发多少钱
一
2022新年伊始,本是“玉花飞半夜”的寒冬,却似“春逐五更来”的早春。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深情回望2021,我们不禁豪情奔放、心潮激荡!
这一年,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奋楫争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中趋优、市场预期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这一年,我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技创新大潮澎湃,产业地标闪耀而出,巢湖“最好名片”越来越靓,群众“急难愁盼”说办就办,民生福祉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笑容成为城市最美风景。
一项项改革创新、一件件民生“小事”、一组组亮眼数据,凝聚着这座城市拼搏的汗水,刻录着这座城市难忘的瞬间,诉说着这座城市动人的故事。
李大钊同志曾说,“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合肥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创新的激情、奋斗的艰辛、为民的初心。如今的合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信心创造更大奇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实现更好发展。
二
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
2021年,是“十四五”开新局的新坐标,谱新篇的新起点。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合肥,“第一步”迈得怎么样?
从三场重要会议传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读出这一年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和脉络——
2月2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召开,会上要求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三个新’ 迈准迈稳‘第一步’”。7月30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力拼搏跑好下半场。10月25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指出要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攻坚,打好全年“收官之战”。
目标明确、方向清晰,方能行稳致远。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2356.31亿元、5203.46亿元、8206.66亿元——这分别是2021年合肥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经济总量。
从“春季报”中的强势开局,到“半年报”中的“高分答卷”,再到“前三季度报”中的“韧劲显现”,一串串耀眼跳动的数据表,一份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映照着合肥在“迈好第一步”中的拼搏担当,见证着合肥在“新的赶考路”上的步履坚实稳当。
奋斗铸就辉煌,成绩蕴含艰辛。2021年,合肥937万人守望相助,同心抗“疫”;“国之重器”不断刷新纪录,创新之途星光璀璨;战新产业抢占新高地,蓄积“新”力量;锲而不舍,精心绘制巢湖“最好名片”;夜以继日,仅用10个月实现市区最大堵点西南二环主线高架贯通,轨道交通4号线如期开通“活力橙现”,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智汇合肥·全球云聘会”,让八方人才汇聚合肥、追梦未来。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65天,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心怀“国之大者”。出行的“老堵点”变为“新亮点”,考生从“满城跑”变为“就近考”,上万名环卫工人吃上免费早餐……破解“急难愁盼”,一个个“问题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合肥延乔路上,繁花似锦,梦想穿越百年,今朝如期而至,时间给出了答案。
三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
新征程上,放眼望去,并非一马平川,少不了“拦路虎”“回头浪”。怎么办?
把大局,稳字当头;谋大势,以稳应变。2021年,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切实防风险、保稳定、保安全。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
围绕重点项目,市委常委会每月调度,实行清单督办;创新机制,召开全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全面服务,全程服务。2021年1-11月,全市续建项目1028个,完成投资2548.7亿元;竣工投产项目418个,竣工率100%;累计新开工项目644个(含提前开工储备项目150个),开工率100%,完成投资912.9亿元。
持续引入优质项目,延链、补链、强链——
瞄准行业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横向拓展产业面,纵向延伸产业链。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项目10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7个。
培育壮大高新企业,走稳创新发展之路——
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链条;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力度。2021年,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4300家,近两年累计新增预计超过2000家,增量超过存量,实现翻倍式增长。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61家,居省会城市第6位。合肥A股上市公司68家,居省会城市第7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居省会城市第2位。
“买全球”“卖全球”,巩固外贸稳的势头——
建立主管部门与属地工作对接机制,确保进口计划顺利执行;组织外贸企业参加政策培训,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21年前11个月,合肥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9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比2019年同期增长49.5%。进出口总值在省会城市(不包括直辖市)中排名第9位。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不断提升粮食产能——
狠抓责任落实、主抓优粮优种、强抓绿色生产、力抓品牌打造,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202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其中粮食面积再创历史新高。
聚焦民生工程,兜牢民生底线——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持续加大投入,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1-10月,全市民生支出825.77亿元,同比增长1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6.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如履薄冰狠抓疫情防控。2021年5月,惊雷乍响!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肥西派河两岸的宁静,一场15天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打响。合肥坚持科学决策、精准靶向,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将疫情“扑灭”。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均未受到大的影响。目前,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近2000万剂次。
实施“五大工程”,改善巢湖水质——
推进巢湖治理“五大工程”“四源同治”,用心用情描绘人水和谐、城湖共生的美丽画卷,努力“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目前,全湖水质稳定保持IV类。计划到2025年,实现巢湖流域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全湖水质稳定Ⅳ类,努力成为大湖治理的典型范例,八百里巢湖必将呈现出一幅碧水蓝天、烟波浩渺、白鹳云集、鱼跃人欢的美丽景象!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开局之年,合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迈出了新气象,迈出了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赢得了主动、占据了先机。
四
开局之年,意义非凡。
迈上万亿台阶,合肥深刻认识到,“拼一拼必定能上去,松一松势必掉下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分析研判经济走势,精准捕捉发展机遇,科学看待“时”与“势”,辩证把握“稳”与“进”,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以归零的心态奔赴新征程。
如果说以稳求进,是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基础上,稳定经济基本盘;那么,以进固稳,则是创“新点”,破“难点”,寻求“增长点”,激发内生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肥之进,首在科创。
“科里科气”,成为年度关键词。“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引领量子计算,“巢湖明月”闪耀超算之光……2021年12月20日,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公布,合肥占4席!一场场“科里科气”的精彩叙事,为我们打开了“合肥奇迹”的想象空间。2021年,合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0个,用“夯基垒台”助力人才“好戏连台”,让更多“行家里手”能够“大显身手”。目前,协同创新平台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多名。
从2021年新春伊始的一场规格高、规模大的科技创新大会,到芳菲四月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满城尽吹科技风”,再到出台首部科技创新条例、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
凭借科技实力“出圈”的合肥,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
2021年11月25日,元气森林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合肥。在元气森林董事长兼CEO唐彬森看来,合肥是一座科里科气的创新之城,正处于发展的“青春期”,活力足、潜力大,备受创新型企业青睐。
合肥之进,重在产业。
2021年4月7日,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
对于蔚来汽车来说,经历“困难时刻”,又在合肥的帮助下“柳暗花明”,这个时间点显然非同一般。2021年蔚来交付新车91429台,同比增长109.1%,连续两年翻番。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感慨道:“合肥成就了蔚来,我们对合肥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第六届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合肥)高峰论坛等盛会云集;大众、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开工,加速迈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乘势而上,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熠熠生辉,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
2021年8月10日,合肥市与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总投资248亿元的中航锂电合肥基地项目落地长丰县。中航锂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认为,合肥科创实力雄厚、新兴产业势头强劲,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中航锂电是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和优秀的汽车公司战略供应商,双方合作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合肥之进,要在得人。
“养人的合肥”正在加快打造“人才强市”,积极布局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出台“重点产业人才7条”。新来合肥重点产业企业工作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在肥无自有住房的,可分别按照不高于90㎡、70㎡和50㎡的标准,免费3年租住国有租赁公司住房。普惠性政策让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合肥有“一席之地”、能“一展所长”。
积极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零距离”联系服务人才、“零懈怠”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靠优质服务强化人才黏性。2020年以来,合肥市将在肥“两院”院士列为市委保健对象,组织近百名高层次人才参加长三角国情研修,连续三年开展人才服务大调研;开展重点产业企业引进人才奖补,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多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发放重点产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岗位补贴,引导高端人才在肥稳定就业。2021年1~11月,合肥已向1.14万名青年大学生和432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租房补贴,让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
目前,合肥的人才队伍加速集结,创新力量加速释放。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2.6万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无数的创新种子播撒在大地,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五
新年的钟声依旧回荡在每一个人心中,难忘过去一年,期盼新的一年。2022年,一段崭新的航程已经开启。
新的一年,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主动的作为,把奋斗写进每一天,攻坚克难,难中求成。
新的一年,我们要永葆“热血沸腾”的激情,保持“热气腾腾”的氛围,干出“热火朝天”的气象,朝着“六个争当”目标不懈奋斗。
新的一年,我们要心高志大,敢同国际先进城市比,敢与自己过不去,拉升标杆、奋勇争先,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续写更加精彩华章。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挺进新高峰!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张春林 苏晓琼 华新红
图片 | 项春雷 叶玉庭 杨晓龙 全媒体记者 李亚朝 何希斌 张大岗 苏玲 郭如琦(*部分图片来源安徽图片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