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口腔医院怎么样,宁波市口腔医院怎么样啊
研值组【有研任性】系列第五十九期
文│研值组 Joy
编│研值组 Joy
目前,A股专科医疗服务公司主要有爱尔眼科(眼科)、美年健康(体检)以及通策医疗(口腔)。一般来说,这类专科医疗服务具备较好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好,这是大家公认的,因此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不过这个估值溢价有多高呢?恐怕有点超乎大家的想象力了。通策医疗,一个营收不到20亿,利润不到5亿的牙科平台,业绩在大A股根本排不上号,市场却给了它180倍的估值,800多亿的市值。
若采用后复权形式核算,借壳上市以来,公司2006年收盘价为5.56元,目前股价接近644.5元,实属15年百倍牛股。
关于通策股价过高的争议,从来就没断过。有投资者认为,通策的基本面根本支撑不了高股价,随时准备迎接腰斩。也有人认为,炒股就是炒未来,怕高就是没格局,通策市值未来到两千亿不是梦。
总之,就在一众的争议中,公司股价仍在创新高,眼看着就要向千亿市值奔去。
1、朝阳行业
这个世界上难以自拔的除了坏掉的爱情,就是疼痛难忍的牙齿。比牙疼更疼的,是看完牙医,付款时的心疼。
在国内,一颗牙的根管治疗费用大约数千元;种植牙的价格在1.5万元上下;而正畸(矫正牙齿)的价格区间更大,从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到最贵的隐形托槽,价格大多在近万元到5万元之间。
“看牙贵”的背后,酝酿着巨大的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每人几十颗牙齿,大家的口腔健康意识普遍比较低。也就是说,上百亿颗牙齿没被爱护,也没受到应有的尊重,基本上处于“裸奔”状态。
说实话,普通人谁会把牙疼当成病?往往都是等到小洞酝酿成了大洞、口臭酝酿成了牙周炎、智齿炎酝酿成了智齿冠周炎,实在是忍无可忍,才下决心去医院治疗。
“裸奔”的风险是巨大的,庞大的患者基数说明了一切。
日渐增多的口腔疾病患者,为我国的口腔医疗市场提供了增长的空间。加上牙科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人口老龄化也会带来大量的口腔医疗需求。市场空间有多大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近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3%,远超医药制造业的3.1%,是当之无愧的“朝阳行业”。
目前,市场上的口腔类疾病可大致分四种,包括种植、正畸、儿童和综合类业务。
上述四类业务中,综合业务包括根管治疗、龋齿(蛀牙)治疗、拔牙等,这类业务单价较低,但需求量更多,市场总值也高。
正畸和种植业务虽然渗透率有限,好在客单价更高,市场规模非常可观。根据东吴证券测算,我国正畸和植牙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20 年对应渗透率分别为 1.4%和 1.3%,2030 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 4.7%和 28%。按照上述测算,光是这两个细分市场分别为 2025 亿和 8450 亿,市场空间潜力十足。
市场大、增速高,完全是可以诞生很多大公司、大牛股。通策十五年一百倍的股价涨幅非常有说服力。
2、稀缺公司
去过公立医院口腔科的人都知道,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比较严重,患者体验感较差,就诊已经相当饱和。因此,民营口腔专科医院数量增加较快。
口腔赛道服务半径小,竞争格局分散,通策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口腔连锁企业,名副其实的优质赛道上的稀缺公司。市占率尚且不到 2%,其他的中小型的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市占率则更低。
来看公司的大致情况。
通策医疗原名并不是它,起初是北京中燕,它所属的行业也不是医疗,是羽绒制品。2006年借壳上市,目前已经成长为浙江省口腔医疗龙头企业,拥有近 30 家医院。公司业务也是种植、正畸、儿科和综合四大类,各项业务占比整体保持稳定。
从 2010 年开始,公司开始布局辅助生殖业务,目前已经实现盈利。不过,绝对收入来源还是省内市场的口腔服务,其他业务版块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受益于行业的稳步发展,2011年到2019年,通策营业收入从3.16亿元增长至18.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0.49亿元增长至3.96亿元,分别实现了25%和27%的年复合增长率。
上述业绩的取得,离不开通策的核心能力:有效地解决“医生匮乏”的问题。
牙科行业的核心资源,并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有经验的医生。我国有 14 亿人口,按每 4000人配比1 名牙医计算,全国应该有 32 万名牙医,目前我国牙医约有 20 万人,缺口约为12 万左右。而且,考虑到一名牙科医生的培养动辄数十年,这个缺口一时半会都补不起来,牙医的数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也就是说,一家口腔连锁机构有效运营的重要基础:拥有大量的牙医资源。显然这点通策做到了。
查阅资料不难发现,通策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口腔医生,原因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并购私有化当地优秀的口腔医院,直接获得优秀的医生资源;二是旗下医院有规培资格,医生拥有有效的上升通道;三是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组建“通策医生集团”。
不过,留住人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是利益绑定。
通策设立地方分院时,会按照公司持股 51%及以上比例,当地医生团队持股比例 30~40%的方式规划设立。上述持股比例,不仅保障公司的控股权,也能增加当地医生团队的利益捆绑,带来更强的医生粘性。
正是因为牙医处于供小于求的发展阶段,公司作为龙头,凭借医生资源优势“躺赢”在起跑线上,充分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红利。
3、扩张模式成熟
一般来说,大家对口腔连锁机构的认知是街边巷口的小诊所,又或者是隐藏在写字楼里的小格子间。但通策旗下的医院长这样。
杭州口腔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目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口腔专科医院。2006 年,通策通过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获得医院100%股权。
杭口是通策旗下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上市之初,通策的收入基本上都来自于杭口。但随着公司不断新增分院,杭口总院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占比已经不到 40%,但依旧是通策旗下最赚钱的医院之一。
除了杭口总院,公司在浙江还有杭州城西口腔和宁波口腔医院两家总院。
刚刚说了通策的人才优势,但要做到龙头,光有医生资源还远远不够。持续不断地“跑马圈地”,是近来年通策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扩张模式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依托“区域总院+分院”,通过设立分院向周边地区扩张。一方面,“总院”在技术、人才、口碑等多方面具备优势,能对患者形成较好的粘性;另一方面,“分院”的优势在于增加患者覆盖量,同时拓宽患者群体,为总院实现导流。
目前,以三家总院为中心,加上各自具有管理关系的分院,构成3个“总院+分院”的区域医院集群,在浙江省内的市占率已经达到 33%。
为了在浙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占领下沉市场,通策在2018年发起“蒲公英计划”,计划3-5 年内在浙江省的县市区和重点镇建100家蒲公英分院。
在前不久的机构调研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5家蒲公英医院,开在杭州市区比较多,预期是半年到一年半盈利,基本上一年左右时间可以平衡。”
从这点看,新开分院很快就会迈过盈亏平衡点,将成为通策业绩上涨的催化剂。
种植、正畸客单价高,是民营连锁口腔医院的核心利润来源。种植一颗牙齿的价格按1万元测算,则该市场规模超过2000 亿元。
2019年初,为瞄准广阔的种植牙市场,公司制定了“种植增长计划”。
“种植增长计划”根据医生的年资决定可从事的种植种类,制定不同的价格。项目覆盖低、中、高三个价位档次的植牙服务,有效提高了公司牙齿种植业务的渗透率。
无论是“总院+分院”的推广模式,或者是“蒲公英计划”与“种植增长计划”的协同,最终的目的都是省外扩张、省内下沉,推动口腔主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收入端的快速增长。
4、毛利率持续上升
再来看通策的财务数据。
借壳上市以来,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2019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37%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54%,近五年业绩增长率在医药服务板块排名第六。且净利润的质量比较高,公司账面有足够的现金来支撑。
说到这个,通策有一个被股东诟病的特点:公司赚钱了却不舍得回报股东,分红方面很扣。上市十几年来,总共就分红了5000万。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一季度营业收入约 7.4 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1.4 亿元,同比下降30%。单二季度实现收入约 5.5 亿元,同比增加20%,实现归母金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增加45%。公司的业务恢复程度较好。
近年来持续扩张的同时,毛利率始终保持稳定且逐年上升的态势,2019年为46.1%。
毛利率稳中有升的逻辑不难理解。一般而言,口腔医院和眼科医院的毛利率水平都比较稳定,主要是两者的客户群体是个人患者,医院的定价相对于消费者更为强势。
而且,口腔医院的成本投入以人员薪酬为主,其中又以医护人员为主。通策已经实现了医护人员创收增速>薪酬增速,持续提高公司毛利率水平。
同时,对比其它同类口腔医疗服务的企业,公司已实现规模效应,且收购的杭口、宁口等大型口腔医院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医生资源,获客成本极低。无论从销售费用率还是管理费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这点还是显著区别于莆田医院的,最起码不需要漫天的广告。缺点是没办法改名把通策的品牌做大。想想看,杭州口腔医院要是改名通策医院,估计很多患者立马就不买账了。
此外,通策还面临着一些的问题:一是业务拓展的天花板。
牙科的门槛并不高,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很多小型口腔诊所,虽然品牌不大,但胜在不用预约,快捷方便。浙江省内有杭口、宁口等有口皆碑的医院,不用广告费就能持续引流,省外要复制这个模式容易吗?
公司深耕浙江省内,已经实现市占率第一。如果省外拓展力度不及预期,光是靠省内增长,可能三五年内就会遇到瓶颈。
二是布局眼科和辅助生殖业务,创收情况一般。
业务多元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还不方便下结论。当然这是风险,也是机遇。如果未来这两块业务赚钱效应可观,倒也是个意外的惊喜。
三是大股东连续多年一直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
总体来说,作为口腔医疗服务领域稀缺上市标的,通策成长路径很明确,即便有一些不足,仍不失为一家优质的企业。不过公司的护城河有多深,它的成长能否撑起目前的市值,市场分歧还是很严重的。上一个十年,公司股价一飞冲天,下一个十年呢?
-END-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