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根本不是病(二型糖尿病住院7天要多少钱)

都是2型糖尿病,但每个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上一篇文章24小时内阅读量超过10万,这让我非常吃惊。这一方面说明关注糖尿病的人群庞大,大家对糖尿病的新的治疗方法比较关注。同时也要感谢大家对我文章的关注和支持。我的头条号是一个纯科普号,更新的不是很频繁,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知识及我个人对疾病、健康、营养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周医论健是我的标签,也是我的公众号的名字,也可关注。

我粗略看了一下大家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认真看我的文章,或者因为太“专业”没有看懂,不过没关系,我还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一步解释,好的科普文章值得反复看。

我上一文章提到的药物是最近**FDA批准的上市药物,国内还没有,应该在做临床观察,相信不久可能也会和大家见面。

我想说的是新药是否全面超过老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之所以大家在药物研发方面不断创新,一方面是患者人群数量大,有需求;另外制药企业也有出于自身的考虑,因为专利药都有保护期。

都是2型糖尿病,但每个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有人提到,我是2型糖尿病,但我也没有肥胖,这种药是否合适?另外,也有人提到,我没有肥胖,我是2型糖尿病吗?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药是一种降糖药,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同时它还有降低体重的作用。由于很多2型糖尿病都伴有肥胖症。所以,多数肥胖2型糖尿病是比较合适的。但这个药并没有被批准用于减重治疗的适应症,上一篇文章我也提到了。是否以后会不会批准用于减重还需观察。

就大家关心的,我想谈谈糖尿病的分型。

大家知道糖尿病分几型吗?

根据目前的定义或指南,糖尿病主要分四大类,这就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它类型糖尿病。

这种分类方法大体上以病因来分类,95%以上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以胰岛素缺乏为特征,有些与自身免疫相关,有些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敏感,需要依靠胰岛素治疗,过去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这类患者发病年龄比较低,临床症状一般比较典型,比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一般偏瘦,有些经胰岛素治疗后体重增加,甚至肥胖。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退为特征,开始常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体重超重或肥胖,有些人还有黑棘皮病,常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目前认为90%以上的糖尿病都是2型糖尿病。

都是2型糖尿病,但每个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上述的分类方法还是比较粗放的。

有些人年龄比较大,体重也不重,没有超重和肥胖,这属于哪一型呢?

在临床上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他可能是2型也可能是1型或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专家教授认为分类还可以再细分一下,它们根据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基于一些变量,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年龄、BMI,HbA1c、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来分类,主要分为五类。

比较严重的分为三类(1,2,3类),轻度糖尿病的分为(4和5类)

第1类:主要是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包括典型的1型糖尿病,严重胰岛素缺乏、严重依赖胰岛素,需要胰岛素才能生存。

第2类:有严重的胰岛素缺乏,没有自身免疫性证据。需要注射胰岛素才能生存。

第3类:胰岛素抵抗严重,黑棘皮征明显,代谢异常明显,BMI较高,它们也是胰岛素依赖的。

第4类: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 BMI较高,但未表现出第3组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征不明显。

第5类:与年龄有关的轻度糖尿病,一般发病年龄较大,有人叫老年糖尿病。

这种分类更有助于进行个性化治疗,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性肾病,我们就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怎么针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必要的干预。如果年龄很大患糖尿病,比如,年龄超过65岁,并且体重指数不高,有糖尿病家族史,我们可以把它放到第5类,这种糖尿病可能与年龄相关,进展缓慢,可能少量口服药就可以控制。

都是2型糖尿病,但每个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还有一些专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具有部分不同的遗传背景。因此,把2型糖尿病分为5个亚型。

(1)重度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定义为存在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 (GADA),包括传统上称为 1 型糖尿病和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

(2) 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其特征与 GADA 相似,表现为早发、胰岛素分泌低、BMI 相对较低和代谢控制不佳;

(3)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特征为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4)轻度肥胖相关糖尿病,特征为早发、肥胖和相对轻微的疾病进展。

(5)年龄相关性糖尿病,特征为迟发性糖尿病和相对较好的代谢控制。

其实,这些分类有些是重叠的,还没有正式写进指南里。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了解,但对于内分泌科医生要心中有数,同样是诊断2型糖尿病,每个人可能不完全一样,采取的治疗策略可能也不一样,要个体化。

都是2型糖尿病,但每个人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治疗也需要个体化

总结

认识疾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即使是医生,认识也有限。其实,很多医生本身也有糖尿病,即使是糖尿病方面的专家教授也不例外,难道他们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还不丰富吗?

疾病产生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过于教条,也不是发明一种药物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从饮食、营养、生活方式、运动、控制体重这些基本的方面入手,预防更加重要。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