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壳牌石油(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招聘)

前言:有人说伴随着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众多主要以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全力崛起,未来新能源大有取代石油能源的趋势。然而在储能技术还未能全面突破之时,下这种结论还为时尚早。石油能源所具备的特有优势决定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处于全球能源领域的霸主地位。而对于石油能源来说,它的发展是开创人类历史的事件,充满着无数的传奇故事和商业智慧。让我们一起关注【石油故事】系列。

上接《石油故事15:印尼石油的发展——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成立》(本文2800字,大约需要4~5分钟,谢谢阅读)

一战的胜利事实上是盟军的汽车和卡车对德国的火车头的胜利。虽然德国在铁路运输方面占据了优势,但就汽车和卡车而言,盟国将占据上风。1914年8月前往法国的英国远征军只有827辆汽车——其中747辆被征用,只有15辆摩托车。在9月的法国,短短24个小时内,1000辆出租车将法军第7步兵师6000名官兵送往了位于马恩河的前方阵地,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军不仅难以向巴黎前进半步,而且在付出了2.2万人员伤亡的代价后仓皇撤退,“施里芬计划”也由此宣布失败。“马恩河出租车队”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支机械化步兵部队。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巴黎1000辆出租车将法军第7步兵师6000名官兵送往了位于马恩河的前方阵地

到战争的最后几个月,英国陆军车辆包括56000辆卡车、23000辆汽车、34000辆摩托车和摩托车。此外,1917年4月参战的**将另外5万辆汽油驱动的车辆带到了法国。所有这些车辆都提供了机动性,可以根据需要将部队和补给迅速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这一点在许多战斗中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战争后期坦克的使用,也使得战争的更具破坏力。汽车、卡车、以及坦克的使用都得益于内燃机的发明,内燃机的使用也使石油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内燃机

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斯坦独立。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1901年,伊朗恺加王朝国王给予英国矿业富翁威廉·诺克斯·达西(William Knox D'Arcy,1849~1917年)开发全国(除与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5省外)天然气、石油资源60年的排他性权利。作为回报,达西给伊朗4万英镑现金和股票,外加将来利润的16%。1909年建立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注:另一种翻译为“英波石油”,为英国石油(BP)公司的前身),在胡泽斯坦省的阿巴丹建立了炼油厂,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厂。1914年的盎格鲁——波斯石油仅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不到1%,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一战的爆发,丘吉尔对英国保卫波斯油田和炼油厂的能力感到失望。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创始人:威廉·诺克斯·达西(William Knox D'Arcy)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是英国的主要威胁。1914年秋天,土耳其参战并站在德国一边,其军队立即威胁到了波斯的阿巴丹炼油厂,后来又被重新占领巴士拉的英军所击退。巴士拉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城市,它从西面守卫着波斯石油的接近势力。控制了巴士拉就能确保波斯和科威特的英国利益。为了确保对波斯油田的控制以及抵制德国在波斯的颠覆活动,英国曾把战线尽量往西北方向的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延伸。1917年,英军重新从土耳其手中占领了巴格达。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阿巴丹(伊朗)、巴士拉(伊拉克)地理位置图

战争期间,波斯的石油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1915年初,当地部落受到德国特工和土耳其人的激怒,破坏了从油田到阿巴丹的管道,五个月后管道又重新恢复了。尽管阿巴丹的炼油厂的存在产品质量、设备短缺问题,但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正在波斯蓬勃发展起来。1912年至1918年间,波斯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0倍多,从每天1600桶增加到18000桶。到1916年底,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满足了与五分之一英国海军石油需求。

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家纯粹的原油生产商转变为一家综合性石油公司,并将产品销售到任何有盈利渠道的地方。借着一战的绿色通道,公司在战后的发展也顺风顺水。其最重要的一步是从英国政府购买了英国最大的石油分销网络,一家名为英国石油(BP)的公司。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英国石油(bp)公司标志

那时候英国石油公司还属于德意志银行,该银行利用它从事罗马尼亚石油在英国的出口贸易;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接管了这家德国控制的公司。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油轮船队,想建立完全属于英国的石油帝国,没有任何外国染指,这显然是冲着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来的。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的执行董事查尔斯.格林威(Charles Greenway )指责壳牌公司对英国不忠,因为向德国出售石油产品。

这些指控也有失偏颇,马库斯·塞缪尔是一个狂热的英国爱国者,他为此付出了代价。他的一个亲生儿子曾在伦敦东区为穷人提供定居场所,在带领部队在法国的战场中丧命。另外两个非亲生的儿子也在战场上阵亡。

塞缪尔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的爱国之心。他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为英国建立TNT炸药工厂,这被证明对整个英国的战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甲苯(Toluol )是TNT炸药(三硝基甲苯)的基本成分,通常从煤中提取。1903年,一位来自英国的剑桥大学的化学家发现可以从壳牌的婆罗洲原油中提取大量甲苯。塞缪尔试图赢得英国海军部的兴趣,但海军部对他的报告持极大怀疑态度,拒绝了提供支持。

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

TNT

一战爆发后,这个提议又一次被提出,又一次被拒绝。直到1914年底,以煤为基础的甲苯生产不足,英国的炸药已经濒临枯竭,需要从石油中提取甲苯,但没有生产工厂。壳牌公司可以通过中立的荷兰,由荷兰的子公司把工厂建在鹿特丹(Rotterdam )。而德国公司正在利用鹿特丹工厂的产品生产TNT炸药。

塞缪尔和他的同事构思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把鹿特丹的工厂迅速搬迁到英国。在1915年的1月,鹿特丹的工厂被拆解,对拆解的每一部分进行编号和伪装,然后运往码头,装载到一艘荷兰货船上,这艘货轮在黑暗中与英国驱逐舰在海上会合。一则比实际发生晚一天的撤离消息则故意泄露给德国特工。第二天晚上,一艘类似的荷兰货轮在鹿特丹港口被德国人用鱼雷击沉(torpedoed)。与此同时,生产甲苯的工厂被运往英国,并在几周内在萨默塞特重新建起。该工厂以及壳牌随后建造的第二座工厂提供了英国军方80%的TNT。正是基于这一成就,塞缪尔才在战后被授予爵位。

尽管格林威继续在爱国主义上攻击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但该公司已成为盟国力量的组成部分;壳牌担任了石油军需长的职务,为英国军队和整个战争努力在世界各地采购和组织物资,并确保从婆罗洲、苏门答腊和**向法国的铁路和机场交付所需的产品。政府官员担心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导致疏远了壳牌公司,开始弱化格林威等对壳牌公司的持续攻击。

事实上,格林威的言过其实(overplayed his hand)最终让政府中的许多人转而反对英波石油公司。他们怀疑这是格林威披着爱**衣(patriot's mantle )的傲慢,并质疑是他为保护自己的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而实施的一种策略。官员们在白厅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辩论,试图搞清楚政府通过购买其51%股份成立国有石油公司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正如一位持怀疑态度的财政部官员所说,我们到底是为了确保海军补给?还是帮助别人建立一家综合性的国有石油公司?进而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商业利益?

丘吉尔的继任者阿瑟·巴尔福(Arthur Balfour)也质疑政府是否有能力执掌这种并购的大型公司。政府已批准的各种形式的并购也受到广泛的讨论,包括应该让英国而不是荷兰占主导地位的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所有的这些担忧和建议,在战争期间都显得那么苍白不力,有更紧迫的事情摆在他们面前。(待续)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