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m1评测(小辣椒de10评测)
━━━━━━━━━
1973手机馆| 数码文化
手机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
科技改变生活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2020年过去的很快,手机圈也发生了诸多事件,让我们管中窥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1)快充技术发展迅猛
在MWC2017上,魅族全球首发了55W Super mCharge快充技术,展示了电荷泵技术。
2020年, vivo把有线充电功率做到了120W ,OPPO把无线充电做到了40W,之后小米也实现了12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华为也跟进了66W的快充和50W无线充电。
而2019年最高的无线充电只有30W,2018年最高只有15W,连常年5伏1安的苹果也把有线充电提升到了20W。
在短时间内电池技术很难实现革命性的变化,在巨大的能效和安全性一直是电池技术的瓶颈,但在曲线救国的思路下,强大的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足够满足使用。
(2)屏下摄像头越来越近
2020年9月,中兴发布了全球首款屏下摄像头手机:中兴Axon 20 5G,其屏下摄像头方案提供商来自国产厂商维信诺。
在此之前国内多家手机厂商都发布了正在测试和研发的屏下摄像头手机概念产品,如OPPO和小米。
就像2017年,我们期待屏下指纹识别一样,屏下摄像头离我们也越来越近,相信2021年会有更多的屏下摄像头手机诞生。
(3)华为鸿蒙系统2.0
2020年9月10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举行,正式了发布鸿蒙2.0版本,并宣布鸿蒙系统将正式开源。
12月6日,华为HarmonyOS 2.0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正式在北京发布。
鸿蒙系统不局限于手机,支持不同设备如手机、智慧屏、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
安卓与鸿蒙的手机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鸿蒙和安卓的关系是平级,非抄袭模仿安卓,就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鸿蒙能够兼容目前安卓系统上几乎所有的软件,早期阶段华为不得不先如此来保证用户平稳过渡到鸿蒙系统。
(4)柔性屏(折叠屏)
2020年9月,柔宇发布了新一代折叠屏手机FlexPai 2,售价9988元,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下探至万元以下。
2020年11月,OPPO在未来科技大会上,展示了 OPPO2021卷轴屏概念机。
华为的外折、三星的内折、OPPO的卷轴、摩托罗拉的竖折,更多地折叠屏形态愈发完善成熟。
2020年全球折叠手机屏出货量接近300万片,相比2019年约50万片的销量同比增长517%。
三星成为了2020年折叠面板市场一哥,在面板采购方面,全年份额高达87%,Q3和Q4季度超过了90%。
摩托罗拉凭借9月份推出的折叠屏手机Razr5G,销量反超华为,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
而华为折叠屏手机由于产能问题,一机难求,价格不断被黄牛炒高,2020年Q4季度的预期出货量上不敌国产厂商柔宇科技。
(5)华为出售荣耀
2020年11月17日,华为宣布正式出售荣耀,华为不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收购方是深圳智信新,2020年9月27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大股东为深圳国资委,具体构成请看下图:
剥离荣耀对华为来说是双赢,也是惟一的出路。
(1)可以让荣耀品牌绕开**禁令继续活下去,减少上游供应链和下游渠道商的损失,保住员工的生存。荣耀继续留在华为,迎来的只能是业务停摆,慢性死亡。
(2)性价比手机的战争也差不多了,荣耀之前的净利润是60亿,是华为利润的十分之一,出售荣耀,华为可以获得1000亿现金(虽然华为不缺钱),华为可以省出精力,把有限的资源优先供应给华为品牌旗舰机,专注自己的业务技术研发。
对于华为这个体量的公司来说,算不上痛失一个品牌。
但荣耀自己需要面对的则更多,华为的技术、渠道、供应链如何取舍,没有了华为品牌背书和麒麟芯片支撑,面临小米、OPOO、vivo等对手,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如何生存,是急需解决的。
之后的荣耀可以IPO上市,也可以继续性价比,也可以冲击高端和华为竞争,亦或者是开拓其他领域的业务。
(6)影像技术继续进步
2020年11月26日,售价1599元的Redmi Note 9 Pro采用一亿像素夜景相机,旗舰影像技术首次下放入门级市场。
随着算法的提升和处理能力的强大,手机影像功能越发强大,不管是华为与莱卡、vivo与蔡司,还是超大感光元件,多轴防抖、深度传感器、电影镜头、微云台技术、HDR……都预示着计算摄影和AI算法的发展与成熟,同时手机的影像竞争也在从图像像视频扩展。
(7)5G用户持续增加
截止11月份,2020年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了1.44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99款,占比47.7%。
根据三大运营商数据,5G用户数已超过2亿。
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给出的数据,华为5G手机出货量高达7960万部,成为2020年全球5G手机市场第一名。
苹果、三星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出货量分别为5230万部、4100万部。
(8)苹果拥抱ARM
2020年6月23日,在WWDC2020上,苹果宣布Mac电脑将放弃英特尔芯片,全面采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
11月的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基于ARM架构M1芯片,以及搭载M1芯片的全新MacBook Air、MacBook Pro13以及Mac mini等硬件产品。
软件架构统一,苹果的目的是打通Mac、iPhone、iPad产品线,进一步提升生态优势。
(9)小米高管联盟再添猛将
2020年1月,常程加入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曾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兼移动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经理,打造过联想乐商店 和茄子快传、联想Yoga平板、联想K900等手机。
2020年1月,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加入小米,担任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向卢伟冰汇报,。
2020年5月,原暴风TVCEO刘耀平加入小米担任小米电视总经理。
2020年6月,杨柘加入小米,担任中国区CMO,曾服务过苹果中国、三星中国、华为、TCL、魅族。
2020年7月,曾学忠加入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等业务。曾任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紫光全球执行副总裁。
2020年9月,原碧桂园副总裁彭志斌加盟小米,出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人力官(CHO)。
(10)联发科yes!
赶上了5G换机潮,联发科5G芯片出货量大增,联发科推出了天玑1000、天玑820、天玑800、天玑800U、天玑720和天玑700等5G手机芯片,全面覆盖高端、中端、入门市场。
在中端领域进一步挤压高通的市场份额,同时在价格、体验、功耗上收获好评,在喊出AMD yes之后,消费者不禁又喊出了MTK yes!
2020年联发科芯片在5G手机市占率约22.5%,预计5G芯片出货量将超过4500万。
(11)OPPO人事变动
2020年4月,原OPPO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沈义人应身体原因,暂时离开OPPO。沈义人近两年来在OPPO的角色变化,其实是OPPO近年来业务发展动向的一个缩影。
2020年8月,OPPO宣布一加CEO刘作虎将回归OPPO,担任欧加控股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欧加旗下产品规划与体验。
OPPO商城的名字也已经换成了“欢太商城”,同时在启动页上明确标注了“OPPO、OnePlus、realme官方商城”字样。
时隔七年,突然将刘作虎找回来管理集团整条产品线,这表明OPPO在进行产品、市场、渠道、售后的重新定位和整合。
OPPO面对未来物联网的趋势,也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但在手机、IoT这条赛道上,OPPO打不过华为苹果,干不翻小米三星。
前进之路任重道远,毕竟对手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各个都实力不俗、家底深厚。
(12)高通骁龙移动平台更名
历年来,高通平台的命名都是一脉相承,810、820、821、835、845、855、865。
2020年12月1日,高通新一代平台更名为888,主要原因是源于中国人对于8的特殊寓意。高通中国区董事长表示:"骁龙888力图去体现高通中国取得的这些成绩,希望全球都沾沾中国的喜气,一路发发发"。
这也意味着中国手机公司和市场对高通的吸引力,近年来全球手机巨头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V,在芯片上各有所属。
苹果、华为采用自研芯片,而三星今年没有出席高通发布会站台,预示着三星也更多的采用自研芯片,同时还把旗舰芯片出货给了vivo。
中低端更有联发科虎视眈眈,高通拥抱剩余国产厂商也是市场所驱。
(13)联想重启动乐檬子品牌
2020年12月9日,联想发布了乐檬K12系列,699元的乐檬K12,899元的乐檬K12 Pro。
2014年12月5日,乐檬系列的初代产品乐檬K3发布,2016年发布K5系列后,逐渐消失。
乐檬系列曾经和红米、魅蓝、荣耀并驾齐驱,联想乐檬K3系列销量曾突破1000万台,备受好评。
(14)小米成立10年
2010年4月6日,小米成立,十年间小米实现了上市,进入世界500强,年营收超过2000亿,手机业务在2014年问鼎国内第一。
2020年8月11日,雷军发表了“一往无前”的十周年演讲,并发布了小米智能工厂、传记作品《一往无前》、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透明电视。
(15)手机行业竞争进入万物互联
2013年,第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诞生,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
之前在硬件上发力的华为,开始转向软件互联发布了HarmonyOS,从软硬件打通产品线。
OPPO也开始进一步丰富IoT品类,完成了智能电视、手表、耳机等产品布局,开始从单一手机公司跨越到生态型科技公司。
vivo、一加、realme都推出了手表、电视、智能家居产品,连小厂魅族也宣布要开拓IOT产品线。
与此同时,更多家居家电品牌,开始和手机等智能设备、互联网公司合作,建设布局万户互联。
手机行业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
希望2021年,继往开来!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