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郑州特大暴雨(720郑州特大暴雨死亡人员公布)
今天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占全省95.5%;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市409亿元、占全省34.1%。
举世震惊的郑州“720特大暴雨”(以下简称720暴雨)已过去100多天。在这场极端罕见的暴雨中,惊悚数据,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超出了城市化发展以来,全球所有城市的设计和应对极限。1小时最大201.9毫米,60分钟滑动最大202.2毫米,是我国大陆短时强降水标准的10倍,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近7倍,香港天文台最高等级预警“黑色暴雨警告”标准的近3倍,这一小时的雨量,打破了郑州之前的24小时雨量纪录。而包括接近热带且多山的香港,完全找不到任何一个小时雨强超150毫米的国家级气象站。在现有数据基础上,7?20暴雨的小时雨强超过了758暴雨(1975河南驻马店特大暴雨),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全国城市最强(包括港澳台地区),也是全球大城市最强。
“720特大暴雨”,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应该是“天灾”大于“人祸”。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分析,由于河南这一带受到低涡系统影响,并且低空偏东水汽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再加上在太行山一带地形抬升作用之下,从而导致了如此强劲的降雨。
河南省极端强降水事件(“720特大暴雨”)是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七下八上”的北方降水集中期,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的直接结果。地形加上气流共同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助力,“拉尼娜现象”的重现,直接导致台风“烟花”成了河南此次降雨的幕后“黑手”。“久旱逢甘霖”,而7月20号河南省的大暴雨就是甘霖。但是降水来的有点“过头”了,太多啦!过犹不及,用这个词语形容7月20号河南省郑州市的大雨再贴切不过了。
7月中旬,河南出现连续严重的暴雨天气,给河南带来了很大影响,让全国人民都感到非常揪心。河南的暴雨让科学家们感到诧异。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显示,但时17日8时至21日8时,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达144.7毫米,而郑州市平均降雨量458.2毫米。其中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达918.9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郑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最高记录1小时内降水达到210毫米。而本次强降水,据气象预报数据,8月22日至23日仅河南商丘市将有暴雨到大暴雨(80~180毫米,局部180~22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60~80毫米,并且暴雨情况会持续很久。
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降雨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水量之多,令人始料未及。河南“720特大暴雨”是副高、台风、地势三个因素叠加,导致河南地区暴雨不断。
首先、引起河南暴雨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向北部迁徙所造成的。副热带高压导致大量的水汽往北部地区上空迁徙,于是北部地区出现频繁降雨天气。此次8月中旬的强降雨,是随着夏秋季节转换,北方的冷空气渐渐活跃,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碰撞过程中“搓”出三个气旋,落在西南到东北一线上,分别位于东北,西北地区东部到河南、山东,以及四川盆地。这三个区域也是本轮降雨集中区域。
其次、则是台风影响,上个月的台风“烟花”和现在的台风的“奥斯麦”是导致河南暴雨的幕后“黑手”。气流流动造成副热带高压的转移受到阻碍,并且造成太平洋上空水汽向北方迁徙,从而导致北方地区出现连续暴雨情况。
第三、加上河南省所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造成了河南省长时间降水。
“720特大暴雨”灾害虽为极端天气引发,但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天灾”大于“人祸”,但并不代表没有人为因素,这里我们不再分析原由。郑州暴雨的出现,毫无疑问刷新了现代气象观测的认知,意味着气候模式变化的线索。既然郑州可以有这么大的暴雨,那么太行山–燕山脚下的大城市,是否也有极端暴雨的可能?在更暖的海温背景下,南方的暴雨强度是否也会跃升?城市的发展是否会成为暴雨强度变化的临界点?城市的防雨防洪,是否要考虑郑州式暴雨发生的可能,留有多大的安全冗余?这些,都是郑州7.20暴雨留给我们的思考题。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