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测鞭长莫及(紫薇你真是深不可测鞭长莫及)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都是"明粉"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这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所以很多人基于民族情感,都对它有着极大的好感。

当然,明朝虽然有很多荒唐皇帝,不过在某些地方的确是十分有气节。所以,大家习惯于将其与清朝比较,踩一捧一。其实历史上的君主集权王朝都一样,不管它如何如何,都绕不开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么,关于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到底该如何解读呢?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迁都北京,明成祖的多重考量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这是梁启超,对朱棣的评价。最开始的时候,明朝的首都定在六国古都南京,而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江山,随后又迁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兵家必争,明朝的基本盘,历史上有很多的国家,定都于南京,古代那的确是一个适合纸醉金迷的城市。可定都于此的国家,大都是像东晋这样的偏安政权。而当时讲究的是一个中原正统,最起码你首都要在中原,才能算得是正统。

北京虽然不是中原腹地,但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方便。而且,当时残留的北元政权仍然不断地袭扰边境。燕云十六州,是塞外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尤其是宣大一线。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本来太祖皇帝的设定是"藩王守国门,藩王死社稷",就是让朱棣和他的后人们死死的守住这块土地。曾经燕王在燕云地区躬耕多年,亲信遍布于此。他的皇帝之位,毕竟来的不光彩。

所以,首都设在南京,他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不舒服。而回到北京,那本就是自己的封地,他的根基在那里。这是迁都北京的第一个原因同时,北方的经济经过了几次衣冠南渡,已经远远落后于南方。

若是他首都还在南方,那么南北的差距就太大了。而且,他不放心任何人主政燕云地区,他害怕往日重现,再有一个藩王,从北向南杀过来。以守为攻,谋求更多领土。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北元政权在太祖时期,已经被打的再也无法对明朝的统治构成威胁,但他们的骑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给边境地区带来极大的困扰。朱棣是一个很有魄力的皇帝,他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时时刻刻的想着,能够用自己的功绩去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北京地处燕云十六州腹地,那是抗北元的前线。同时,周边还有很多的天然屏障,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朱棣迁都以后,皇帝居于此处,周边的边防,那自然是固若金汤。天下精兵,皆部署于宣大一线,不为别的,只为了保证帝王的安全。所以说,本来此地就是重兵把守,如今皇帝又回来了,那自然是慎之又慎。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对于抵御北元的袭扰,那自然是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朱棣还想着尽可能多的拿到领土。在位时,五次征战蒙古,打的那些部落溃不成军。又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还于新疆设立了哈密卫。

这些,都是他迁都北京才能完成的大业。如果远在南京,那虽然十分繁华,但是距离边疆很远。对于战事的处理,自然也是鞭长莫及。所以,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非议。

只不过,皇帝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守门那么简单。他的每个决定,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北京并不是边境前线,只不过是距离边境较近而已。但是,也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就像巴基斯坦,从沿海发达城市,迁都于印度的争议区附近道理是差不多的。不过后来明朝疆域急剧缩水,让北京的处境非常尴尬,还出现了三次被围城的情况。

保全颜面的无奈之举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十分罕见。所以,大家对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的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赞赏。

他本可以选择在农民军未抵达北京之前,就进入南方,主持大局,倒是还有一丝翻盘的希望。可是,他选择了为国为家而死。其实,对于这件事情应该分成两个层面来看。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皇帝是尧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是拥护尧舜的臣民。"朱标当时挖苦自己老爹的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因为大臣都是你自己提拔上来的,就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有什么样的朋友,这是一个道理。

而崇祯皇帝多次表示"皆诸臣误朕",这其实是推卸责任的表现。崇祯的确是有理想也有抱负,奈何自身的水平一般,能力有限而且前任皇帝留下的这个摊子实在是烂的不像话。所以,他也是很惆怅,最后才选择了在煤山自缢。

其实他的自缢,根本就没有为了社稷而亡的意思。他是觉得自己愧对祖宗,而且也对身边的臣子们都失去了信心。可是崇祯皇帝,从未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最后,君臣离心离德,勤王的大军都在北京周边集结了,但是却迟迟没有入城。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当然,并不能就此否定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最起码,他还是一个有尊严的皇帝。没有像宋朝的徽钦二帝那样,苟安于五国城中。因失望而死,因羞愧而亡。李自成大军到北京以前,崇祯有大把的机会,可以遁逃到南京去。

在南方,明朝的根基并未被动摇就像当时清军入关以后,那些朱家的王爷们虽然互相争斗,但也坚持了很长的时间。如果崇祯这个正主,能够到南方主持大局,也许明朝就不会灭亡

因此,很多人认为崇祯皇帝的死属于畏罪自杀。他害怕面对失去了半壁江山的事实,也没有力气再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盘旋转圜,去应对各方势力。当然,崇祯的死当然是有这部分的原因。不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可他并未想过,就这样撒手人寰,就能够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他也没有想过,那些明朝江山的子民们,在他死后要经受多大的苦痛。要历经屠城,要历经民族歧视。所以,崇祯皇帝的死可以理解成为了社稷江山,也可以理解成是怯懦。

不过如果单纯的说他是君王死社稷,就有些牵强附会之意。因为彼时的明朝,只是部分省份归于农民军之手,而且还是有很多百姓支持明朝的。可他就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毁誉参半,当正视历史

凡是都不能说的太过绝对,历史都是由后人评定的,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你觉得所谓的守国门或者死社稷不过是民族自尊心受不了,而找的遮羞布。但另一个人,就觉得自己的老祖宗很有气节,要比大清强之百倍。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开疆拓土,帝王之心深不可测,最初按照朱元璋藩王守国门是思路,对于朱棣而言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他从自己的经历,看到了这条路的弊端。

成祖当是勇武之辈,他迁都北京想着的是用皇帝意志高效的整合边防资源,如此便能更好的掌控边境,而且他也有着扩大领土的信心和能力。

只不过此举的坏处,也很是明显。如果边防的领土一旦不够,没有充足的战略缓冲区,那么北京一下子就会变成前线。只要蒙古部落突破宣大防线,那自然就会对北京形成合围之势。就像后来的北京保卫战,就是因为自己人的出卖,才让也先到了北京。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不论怎么说,朱棣最初的想法,绝对不是要把都城放在前线上。因为彼时拥有足够的战略缓冲区,进可攻,退可守,非常灵活。奈何他的子孙们,大都不愿攻伐,或者自身的能力达不到。

这就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而且还丢掉了很多领土,北京被迫成为了御敌前线。以身殉国,风骨值得肯定,于崇祯皇帝而言,北京那就是大明江山的所在。所以,他不能跑,也不愿舍弃祖宗打下来的江山。最终,还是和江山一起埋葬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如果单纯的从自缢这个行为来看的话,崇祯的确是有些风骨的,只不过有些不敢直面现实的嫌疑。而且,人家守的社稷,并不是百姓的社稷,而是朱家的社稷。所以,没有必要刻意的去夸耀如何如何,也不应该全盘否定崇祯的这个行为。

如何解读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毕竟,在历史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皇帝那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应该以宏观的态度去看待此事,不宜太过偏颇。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的专制王朝,但很多人的民族自尊心太强,所以总是在刻意的吹捧,还不忘了去贬低一下清朝。

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算明朝再强大,和彼时的平民百姓无一丝一毫的关系。大家说永乐帝时期,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那不过是皇家的荣誉,也是拿着百姓的血汗钱换来的。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