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的仇敌姓什么(钟姓的仇敌姓什么)
#古史传奇#
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天下,姜子牙被封在齐国,公元前391年,田氏代齐,推翻了齐国,建立了新政权,仍然叫齐国,田氏新政权竟然不改国号,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原因很复杂,首先要弄明白“国号”的起源,在先秦时期“国”是诸侯的都城,“国号”是都城名字。
“国君”指:都城里的君王。都城之外叫“野”,国君在都城以外建设的宫殿叫“别墅”。
诸侯管辖范围叫“邦”,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后来说的韩国、燕国,应该叫“韩邦”、“燕邦”。
明朝冯梦龙《三言二拍》之《羊角哀舍命全交》中,羊角哀骂荆轲神像,说:汝乃燕邦一匹夫。
“国号”是首都名,国家名叫“邦号”。
西周以前,“姓氏”是官职的通称,象征权力,只有贵族官员才有“姓氏”,非常高贵。诸侯都以“姓氏”为“邦号”。
(关于“姓氏”起源,请参看:汉字密码:“女”不是性别,“女字边”与“女人”无关
汉字密码:“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百家姓》不是姓 )
比如,陈氏、蔡氏、郑氏,国君家族都名叫:陈某、蔡某、郑某。他们的都城就叫:陈国、蔡国、郑国。
通常情况下诸侯的“姓氏”和“国号”相同。例如,邦号是“陈氏”,都城叫“陈国”。
由于国君在都城办公,外国使者、本国大臣,商人做生意都要去都城“陈国”办事,天长日久人们用“国号”称呼诸侯。
现在文史界竟然把周文王叫做 姬昌,周武王被称为 姬发,更有甚者把周公叫姬旦,这纯属错误。
周文王是姬姓周氏,“姓”是学校,“氏”是官职权力,“周氏”是周文王的称号,所以周文王叫周昌,周文王叫周发,周公叫周旦,
姬姓姬氏才叫 姬某,姬氏和周氏是两个家族,没有血缘关系,姬氏是周文王的学生后人。
但是,有通常情况,也有异常情况,有的诸侯“邦号”与“国号”不同。比如,古籍经典有《孟子》 梁惠王上,很多人不理解“梁惠王”是谁,其实“梁惠王”就是“魏惠王”。
“三家分晋”后,魏氏独立,称号“魏”,最初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由于受到秦国威胁,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把都城迁到了大梁(河南开封),因为都城叫“梁国”。于是“梁国”就成了“魏氏”别称。
《庄子》的《惠子相梁》中的“梁国”也指“魏氏”,“梁惠王”是当时人们的通常称呼。
这说明当时“梁国”这个名号非常响亮,西汉时,汉文帝的儿子刘武被封为“梁王”,都城开封。“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就出自于此。
唐朝末年,朱温被封为“梁王”,都城开封,后来灭唐立国,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这些都来自战国时期的“梁国”。
战国七雄之一“魏”是国号,“梁国”是别称。 这就好比,清朝国号是大清,别称是“中国”。
清朝对外条约都称“中国”,如“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清朝总理衙门(外交部)门口匾额四个大字“中外禔福”。
外国人可以称呼:大清皇帝光绪,也可以说:中国皇帝光绪,“魏惠王”等于“大清皇帝光绪”,“梁惠王”等于“中国皇帝光绪”。
还有,郑氏都城叫“郑国”,公元前375年,韩国灭亡郑后,把都城迁到郑国,韩王也称为“郑王”,《战国策》中“谓郑王”,这个“郑王”是韩国国王,也叫“韩郑王”。
说到这里,“田氏代齐”后为什么不改国号?原因就很清楚了,因为“齐国”根本不是姜子牙的国号。姜子牙姓吕氏,所以国号就叫“吕氏”国。
“齐”是当地的地名,当地居住着很多土著人,对他们来说,“吕国”就是个外来政权,他们当然不愿意顺从统治,起来反抗,姜子牙是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他一边强力镇压反抗力量,同时也修明政治,顺应风俗,简化礼仪,大力发展开工商业、渔业盐业,吸引当地百姓纷纷归附。
而且姜子牙部下将领也有自己的姓氏,如丘氏、高氏、崔氏,等等,他为了笼络人心,便采用当地地名“齐”作为国家别称,称“齐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当地人的敌意,与清朝称“中国”是一个道理。
所以姜子牙的国家叫“吕国”,被田氏推翻后,田氏新政权叫“田氏”国,“田氏代齐”就是在“齐地”进行了王朝更替,“田朝”代替“吕朝”,“齐”只是地名,田氏称“齐国”也顺理成章。
这就好比明朝是“中国”,清朝代替明朝,仍然称“中国”。
春秋战国时有两个“齐桓公”,经常引起混淆,还有“齐景公”、“齐宣王”等等,咋一看还以为是一家人呢,实际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春秋五霸“吕氏齐国”齐桓公叫“吕小白”,实际上他叫“吕桓公”,后一个“田氏齐国”齐桓公叫“田午”,他应该叫“田桓公”。
“齐景公”、“齐宣王”应该叫“吕景公”、“田宣王”。田宣王等于“魏惠王”,齐宣王等于“梁惠王”。
像齐国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先秦诸侯国号非常混乱,有些是正式国号,还有些是别称。
如秦国,晋国,楚国,燕国,都不是正式国号,晋国是“唐氏”,秦国“赵氏”,燕国是“邵氏”,楚国“熊氏”。我们详细说一下。
春秋大国晋国曾经强盛一时,但“晋国”也是别称,正式称号为“唐”。因为此地原本是尧帝后裔唐国。
周武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周诵,次子周虞,号叔虞。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周诵继位,此时唐国发生内乱,被周公率军平灭。
有一天,周成王和叔虞作游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送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
史官于是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官说:“天子无戏言。”
周成王只好把唐国封给叔虞,他改为“唐氏”,称唐叔虞,子孙都姓唐氏,叔虞的儿子唐燮继位,把都城迁徙到晋水附近。
因为首都叫晋国,所以“晋国”成了别称,“唐氏”才是国号,晋文公实际是唐文公,名叫“唐重耳”。今天姓唐的大部分是晋国后代。
而“晋国”只是个地理名称,因此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被称为“三晋”,如果晋国被一家独自推翻,那就会与“齐国”一样,新政权还是叫“晋国”。
还有“秦国”也是别称,他国号叫“赵氏”,与邯郸赵国是一家人,国号相同。
影视剧中经常把秦始皇叫做“嬴政”,这个也错了,汉朝司马迁《史记》,刘安的《淮南子》记载十分明确,秦始皇名“赵政”。
因为秦国和赵国是同一个祖先,公元前992年,先祖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为“赵氏”,古代大家族嫡系为“大宗”,旁系叫“小宗”。
约公元前900年,造父的小宗后代赵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赐予秦地,因为他是小宗“赵氏”,国号自然叫赵国(小宗)。
司马迁《史记》:秦人刑法不变,卒灭赵氏。这个“赵氏”就是国号,因地处秦地,别称叫“秦国”。
造父的大宗嫡系子孙赵叔带先是辅佐周幽王,后来投奔晋国,后代赵衰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立下大功。
晋文公登基后,赵衰获得大片封地,势力逐渐壮大,公元前453年参与赵魏韩三家分晋,建立赵国(大宗)。
因此战国七雄有两个赵国,“小宗赵国”(秦)和“大宗赵国”(赵)。
大宗赵武灵王叫赵王雍叫赵雍,末代赵王迁叫“赵迁”。而小宗赵国“赵王政”所以叫“赵政”,赵政奋六世之余烈,扫平六国,称“始皇帝”,应该叫“赵始皇”。
春秋五霸叫“赵穆公”。秦始皇、秦穆公都是别称。
两个赵国虽然都姓赵,可他们距离共同祖先已经600多年了,关系非常疏远,比三国时刘备和汉献帝刘协的关系还要远,没有一点感情。
秦赵虽然是小宗,却更胜一筹,国力强盛,经常压着大宗赵国痛打,“长平之战”就是二赵的巅峰对决,最后秦国灭赵,就是小宗灭大宗。
秦赵攻破邯郸后,废太子赵嘉逃到北部代地继续抵抗,他依然是赵国延续,可史书上却称为“代国”,实际“代国”与“秦国”一样都是别称,赵嘉也叫“赵代王”。
赵氏秦国延续693年,贵族有特权,生活富足,子孙众多,当今赵氏有2600多万人,位列第八位,主要都是秦国赵氏后代,小部分是大宗赵国子孙。
秦国一直姓“赵氏”,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叫“赵楚”,秦二世胡亥叫“赵亥”,末代秦王子婴叫“赵婴”,因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叫“赵荡”。
另外周文王弟子为“召公”,周武王分封诸侯,把召公之弟召奭封在燕地,为“燕召公”,因为“召”加城邑为“邵”,所以国号“邵氏”,“燕”是地名,别称为燕国。当今“邵氏”大部分是燕国后代。
而南方楚国是芈姓熊氏,芈大学出身,熊部落首领,国号叫“熊国”,因在南方楚地,被别称为“楚国”。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是楚国公主,楚国是“芈姓熊氏”,因此应该叫“熊月”,“芈”是姓,不能跟名并用。
比如屈原是“芈姓屈氏”叫“屈原”,芈姓和姓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
由于从春秋开始,铁器牛耕的发明,生产力获得了大力提高,一个人牵一头牛就可以耕种十几亩土地,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经济。
为了顺应社会趋势,大贵族就把大片土地租给庶民奴隶耕种,自己收取地租。井田庄园制彻底瓦解,家庭生产成为社会主体。
以前姓氏象征权力,是贵族独有,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有了土地也给自己取了姓氏,到汉朝时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姓氏,“姓氏”的权力含义彻底消失,只是家族血缘的标志。
又加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都以别号称呼,如:吕氏齐国,唐氏晋国,赵氏秦国,这样可以广泛聚拢民心。刘邦称帝后,不再称“刘国”,而把爵位“汉”作为正式国号。
从此后朝代大多以爵位为国号,如曹魏、隋朝、唐朝,从此后,国号姓氏才彻底分离。
~~~~~~~~~~~~·
原创作品,来源合法!
作者其他文章:
:八卦五行(héng)的秘密(一):五行不读 五行(xíng)
河南电视台台标:对“豫”字的错误解读,“豫”和大象毫无关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