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浊贤是什么的别称(清圣浊贤是酒的别称吗)
汉末因饥荒禁酿酒。饮酒者讳言酒,谓酒清为圣人,酒浊为贤人(《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清圣浊贤演变成一个典故。
陆游《溯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宋代李新《怀酒》:清圣浊贤莫区分,一入愁肠功等伦。石炉三日不举火,麴车过门齿生津。松窗草玄亦已勤,好事勿谓秦无人。
(《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
故事的大概如下。
三国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贤人”作为“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为啥不能说“酒”呢,这个不能说的“酒”字还成就了文人的新鲜词汇了呢?
东汉末年,曹操经过努力打拼成了北方一霸,挟天子以令诸候。建安十三年,曹操自封了承相,起兵四方征讨,适逢北方荒灾,大旱缺雨,收成锐减,筹粮困难。可是那时民间饮酒,造酒风正盛,用去大量谷米稻黍,曹操于是下令禁酒,张贴告示,设吏稽查;规定不许喝酒,不许造酒,不许买酒,不许卖酒;连谈酒也不许。可是上有政策, 百姓自有对策,老百姓表面上遵纪守法,但是偷偷地照样喝酒。那时的酒有“三酒五齐”之说,“清酒”是最高档的,而“浊酒”是发酵酿造好后,不经过滤直接喝,有点混浊,分为“五齐”。由于“酒”字成了忌讳,人们说话时就用“圣人”代表“清酒”,用“贤人”代表“浊酒”,喝“清酒”喝醉了叫“中圣人”。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互相见面的问候不是“吃了么?”而问的是“喝了吗”,回答“喝的圣人”,“喝的贤人”, 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三国演义主题的连环画有众多的版本和片段故事。)
当时有一个人,叫徐邈,为尚书郎,也算是高级干部了,却不以身作则跟领导同心同德,经常偷着喝酒。他的属下赵达有一次问他军务的事,他醉醺醺的迸出了一句:“ 我刚中了圣人。”这赵达是个爱打小报告的,就把这话捅到了曹操那。曹操大怒,要军法处置。幸好有个鲜于辅,替他说情,说:“大人有所不知,现在喝醉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徐邈性情一向谨慎,这次是偶尔学学别人的醉话啊。”曹操长了见识,放了他一马,得以免罪。
于是就有了成语“酒喻圣贤”“清圣浊贤”。后来许多文人写东西提到酒时,也用“圣贤”。比如李白有诗:“已闻清比圣, 复道浊如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东汉时期的五孔温酒器)
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中有“一壶浊酒喜相逢”的关于浊酒的应用。)
(三国演义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文学影视创作IP。)
汉代时期酒类的发展经历了周秦时期的进一步成熟,在酿造和应用上有了新的提升。一是周秦时期应用的青铜酒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的表现之一。木质漆器的酒器瓷质酒器逐渐展露头角,漆器酒器在南方封国中得到了应用。今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君幸酒”漆器酒杯和医书中关于黄酒的应用得到了验证。再就是南方产的黄酒在原材料的应用上有了新的突破,稻米酒的饮用成为当时南方区域的首选,毕竟稻米的主产区,至今仍在这个区域。但此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是黄河流域文明为主的北方,政治中心西汉时是今天的西安,东汉时是今天的洛阳,都是北方主流的世界之城。那时宫廷饮用的主流酒类仍是北方产的主粮酿造的北方黄酒。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