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音乐(基点俱乐部)
自己曾经把自己做耳机的经历写了一个系列文章,算是给自己做耳机的经历作了一个总结,趁机透露了一些趣闻,希望大家喜欢!
拓展阅读: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揭露一些内部趣闻—为什么不做了?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超长的序,俺是如何走上不归路的?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边学习边上路,记已经停产的NS1和NS2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攀登高峰之路,记NS5和NSX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走“下坡路”,记NS3、NS3R、NS4及NS0
做耳机经历长篇连载—记几只停掉的耳机,黑珍珠、NS6、7及NS8、9
在此也聊聊自己做音箱之路,透露一些经历和趣闻(不涉及商业机密),希望大家喜欢!
一、我是如何开始做音箱的经历
自己曾经在大学时因为发古典音乐和音响烧,同时开始学习音箱制作的知识。我还记得自己当初看的那本书,叫《音箱的设计和制作》,自己翻了很多遍。从中了解到扬声器的各种参数和音箱设计的关系,以及各种音箱的特点等,算是入了个门。
大三时,自己也买了两只喇叭和分频器,装模做样的在姐夫的帮助下(俺姐夫是木匠),做了平生的第一对音箱(其实是一只)。不过,除了外观挺好外(毕竟是木匠搞出来的),其它的全是糊弄,分频器是现成的那种,箱体设计根本没有。不过,还是能响,而且声音还居然能听。嗯,现在某些品牌,就这样也能秒超平了。当然,我也卖了一把,给了咱哥,收了他足足200元(当年他工资一个月也就200多),算是敲了哥哥一把竹杠,哈哈。
工作后,因为工作的清闲,我在军品车间里,用惠威的喇叭参数,手工计算设计了自己的第二对音箱的参数。箱体设计得很完美,分频器设计得挺复杂,就是……没钱去买单元和装配。因为当年确实穷啊,工资一个月也就200多,连单元都买不起。所以,自己的第二对音箱,只存在于纸面上,没有变成现实。
然后,自己到了深圳,为了生活而天天忙碌,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直到加入了一家美资,才有了闲钱和时间,开始重拾自己的爱好。买了自己第一套音响,唐颂的小雅音箱搭配东方之声的E80II,音源是朱丽达的CD机,开始发音响和音乐烧(然后开始疯狂购买各种CD,以古典和电影原声为主)。这套音响,至今功放仍然在,还能用。而音箱,在单元坏了之后,拿来做了把实验用了(成了NS17的其中一个失败的版本)。这就是下图中后面那套-音箱、功放和CD机,用了差不多20年。
也正是因为发烧,自己在2002年开始曾经疯狂泡各种音响和音乐论坛,到处发言。当然,音响是不能见人的(入门级的),但聊音乐还是可以聊几句的(听了很多年的古典音乐和其它音乐,存了不少的”货“)。也因此混了当时一家音乐分享论坛-基点俱乐部,这是个规范的音乐分享论坛,不违反版权的分享,只能听不能下载。还混了个版主当了十余年,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就包括老ken,还有维卡亚等。也蹭听了不少的铭器(感谢当年深圳的一群烧友们,还有好多届的广州音响展)。
2008年以后,自己回到了成都,又开始为生活而奔波。直到自己再次于2012年进入一家外资(这回是英资),终于又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摸鱼的时间,重新开始(再再次)自己的发烧之路。依然还是聊音乐,在色影无忌的视听论坛上聊电影原声,发了一个大约有200位电影原声配乐家及其代表作的超级长贴(也因此认识了方岽清老师)。
那些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们(欧洲文艺片中的女神们)
2013年初的一天,自己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基点俱乐部,翻看自己的贴子。无意间居然看见了论坛居然出了一款纪念音箱,也就是后面大名鼎鼎的基点MC12,一对3寸小全频有源音箱。由老ken设计、调试,基点荣誉出品。然后得知,自己是版主,可以免费获得一对。俺要了最骚包的红色,嘿嘿。
因为他的MC2耳机,自己阴差阳错的走上了做耳机之路,详见俺的耳机经历长文的第二篇。然而,就在自己刚走上做耳机之路没几个月,2017年3月的某一天,自己得知老ken得了绝症(肝癌晚期)。老ken因此做了手术,做了很多的治疗,但也没法挽回。不到半年就告别了他刚开始的事业,留给我们这些老朋友们无尽的感慨和唏嘘!(老ken要在的话,我大概不会如此不自量力的去做音箱了!)
而等最终的产品确定上市已经是2018年3月了(发货是4月多近5月的事了),转眼一年三四个月过去了。期间样箱做了6对,单元做了7版,分频器也随之修改了六七版。
自己也算是通过NS16了解到音箱产品研发之艰难!做响,真的不能再容易!但如果想声音好,则需要一版版的修改。从单元、箱体、倒相管一点点的试,期间每个调整,基本都需要分频器跟着调整。最后产品还必须进消音室确定频响、失真曲线是否没有问题,并通过听感确定最终的声音是否满足要求。想要随便整单元、分频器,一版过,声音还好。不是做梦,就是吹牛,或者就是经验和技术顶级的大神了。
而这还只是对桌面级的音箱的过程,而自己的第二对音箱也就是NS17的研发过程就更为复杂和繁琐,所耗费的时间也更长。
三、三年之后的升级
2021年11月,自己经过半年的准备,上了一款4寸全频的NS14。这是一款4寸全频,也就是MC14的改进版,用的是MC14的单元的改进版。它的人声非常的富有魅力,韵味十足,放弦乐和流行都非常出色。而且它的低频下潜可以到60Hz-6db水平,又是前倒相设计,放桌面非常的适合。而且我还为它设计了一款陷波器,这使得它的频响更为平坦,人声也更为突出。
由于NS14的推出,NS16就可以不用主要考虑桌面了(俺一直对它的低频表现不满足)。我也就放开手脚,准备给它升个级,尽量发挥它最好的性能。这就是最近发售的NS16二代音箱,升级的时间花了同样的一年多(从2021年9月到2023年4月)。
新的单元、箱体和分频器的设计让NS16的频响曲线更为平滑,它在消音室的测试曲线如下图(红色为0db曲线,蓝色为-3db曲线):
频响曲线还是很给力的,在8k以前波动非常小,在10k以前除了8k那里有一个非常小的峰外(这个是振膜的谐振峰,没法消除的),其它都非常好,达到 /-2db水平了。听感上声音也非常的流畅。可以调节的高频调节开关让它可以更好的适应听众的口味。
为了更好的搭配它,我还专门出了一台A90功放。采用TDA7294集成电路,功率达到了100瓦8欧,160瓦4欧。这是各方面都拉满的一台小型化AB类功放,电源、散热、用料都是丝毫不做妥协,用它推动NS16二代和NS15都不在话下。用它搭配NS16二代,一套入门级的hifi系统5000元就可以搞定了。
自己机缘巧合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很幸运也很有成就感,非常的享受!NS16是自己的第一对音箱,历经磨难才算做到了自己觉得不错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喜欢它!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