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事件(朝鲜飞机飞入沈阳事件)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空军成立还不到一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朝鲜的土地时,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空军的飞机已经将平壤炸成焦土一片。
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由于没有制空权,有限的高射炮不能有效对付敌人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后续部队和后勤给养运输总遭空袭损失非常大。志愿军将士们急盼我们自己的战机出击,改变制空权一边倒的被动局面。
此时,在沈阳北部的北陵机场和飞机修理厂中,工人们正挥汗如雨,昼夜奋战,为把我们自己的战斗机送到前线拼尽全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前苏联援助的100架战斗机组装完毕,战损的战机迅速得到维修,万只副油箱挂上机翼,中国自己研发的航空轮胎装配到了战斗机上……一架架昂首展翅的战鹰,从沈阳起飞,朝着朝鲜前线飞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厂长熊焰。
熊焰深知,此时工厂正黑白连轴转地组装前苏联的100架米格战斗机,对于副油箱,他们既没有图纸,也没有制作原材料铝板,困难确实是不小。但熊焰没有犹豫,他向刘亚楼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五厂”接受任务后,既无图纸,又无工具和设备。他们弄来一副前苏联生产的副油箱,根据实物测绘图样,又找到一副机翼,作为副油箱的安装对合夹具。但是,没有铝板又给生产副油箱带来了困难。
熊焰赶忙和党总支书记张世修一起召集技术人员开“诸葛会”,决定先用马粪纸,就是东北乡下的窗户纸做成蒙皮,再和上猪血、桐油和石灰当黏结剂。结果一试验,四处漏油,失败了!又用白铁皮代替马粪纸,用铆接连接,谁知一测试,强度合格,但气密性不好,铆接处漏油。这时,有工人提出:用焊锡把铆钉头包住,再将蒙皮对缝处焊死。这一招还真灵,漏油的问题解决了。
为了保障副油箱的安全使用,“五厂”还研究并制作了一套试验设备,对焊完的副油箱进行输油、振动和气密试验,最后试制成功了。经空军工程部和前苏联顾问详细检查,并由前苏联飞行员上机试飞、投放,一切正常,才决定投入批量生产。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生产出3027个副油箱,及时送到了空军各作战部队。
1951年3月7日,上级部门又给厂里下达了生产6000只副油箱的任务。工厂立即召集了党政工团干部联席会,进行传达和动员。各单位提出了团结一致完成更艰巨的生产任务的保障措施,并实行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职工们的干劲越来越高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至1951年5月12日,共生产出近万只副油箱,保证了前线的需要。
服务前线
飞机修理车间搬上火车
抗美援朝战争是残酷的,“五厂”的修理任务不断增多。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和空军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决定加快我国航空工业创建的步伐,1951年6月29日,熊焰代表“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和“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正式办理了移交手续,“五厂”更名为“国营第112厂”(沈飞前身)。
“112厂”创建伊始,空军就有大批飞机、发动机亟待修理。但因工厂规模小,而且技术陈旧,设备也不配套,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抓紧基本建设,安装机床设备,壮大职工队伍,迅速提高修理能力,满足空军作战需要,是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
从1951年7月至1952年年初,国家先后从华东地区、部队、铁道部及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所属企业调来干部和工人969人,初步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
当时,这些从全国四面八方来的职工,住在旧平房和临时工棚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生活非常艰苦。工厂采取了一边准备、一边开工,一边修建、一边生产的做法,在工厂恢复性修建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条件还很简陋的情况下,就开始了飞机、发动机的修理工作。
王海和他驾驶的米格-15功勋战机。
今年85岁的宋碧山,就是在这一时期从哈尔滨航校毕业来到沈阳的,他的同学一起来了400多人,分配到厂里的不同岗位上。宋碧山说:“那时候我修飞机、生产副油箱都干过。我们是生产线作业,每个人就负责一个地方,你走了,下个工序就干不了。为了减少自己去卫生间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我们就少吃饭、少喝水。”
“1953年的一天,当时我在表面处理车间,工长跟我说,让我跟老孙去火车上干个活。”宋碧山说。原来,当时抗美援朝战场上飞机损坏量大,为了更迅速地让受损战机重返战场,“112厂”不仅在厂里建立了修理车间,还把修理车间搬到了火车上,随着部队作战需要向前推进。这辆“修理列车”是我国向前苏联租赁的,于1951年5月到厂。该列车上有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并配备修理苏制飞机及其发动机所用的多种设备、工具、备件和器材。经过培训,“五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很快提高了修理技术和能力。
“我负责的表面处理工序,就是给飞机发动机的活塞镀铬。飞行员发现飞机发动机没劲了,就把发动机送到火车上,我们马上给镀铬补上。”宋碧山介绍说,他们在紧张的维修工作中,还发明了在活塞上用镀铬的纹路藏油,增加了活塞的润滑度。
修理技术熟练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首批进厂的38架各型飞机,于建厂当年的6个月内就完成了修理任务,还修理了苏式发动机105台。由此迈出了修理飞机最关键的第一步。
从起落架到机炮罩
自主研制飞机配件
随着朝鲜战争的进展,空军飞机的修理工作量和需要更换的零件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工厂仅靠从**购买零件、部件和拆这架飞机装那架飞机的做法,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上级领导指示:“工厂要加强配件制造能力,以适应修理需要。”
1951年初,“五厂”开始制造战争中最容易损坏的飞机零部件,如起落架护板、机炮罩、翼尖、副翼、机头罩和尾翼等。1952年3月,“112厂”提出了“熟练修理技术,加强配件制造能力”的口号,开始积极着手试制零备件,减少从**订货。
为保证完成修理飞机和试制零备件的任务,工厂制定和颁发一套管理制度,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结合抗美援朝的形势开展教育。接着,又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很多人自觉地加班加点,有时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
今年87岁的孙汝文是宋碧山的同学,他们同一时期来到厂里。孙汝文所在的锻造车间,负责生产工厂所需的零部件。孙汝文介绍说:“当时我们负责生产锻件,车间一共300多人,24小时保持生产状态,半夜的时候食堂把饭送到车间,我们就地吃完继续干活。”
1952年4月,“112厂”开始试制完全国产的米格–15飞机前起落架。这是此机种在机械制造方面最困难的部件之一。工厂除对制造车间加强了技术力量外,还号召其他车间和科室积极配合,保证提前试制成功。工人们经过努力,克服了工具、夹具短缺等各种困难,终于在4月25日完成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个起落架。
起落架试制成功后,对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职工开始有信心、有兴趣地搞起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钣金车间制造成功一种“压形模胎”,改进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在全车间推广后,提高了生产效率4倍。1952年6月,在熊焰的组织领导下,112厂试制成功了飞机起落架、机翼等大部件,提升了飞机配件制造的能力。
中国第一批航空轮胎,也在沈阳研制生产成功。1951年1月,沈阳第三橡胶厂由自行车轮胎工厂,改造为飞机轮胎生产工厂。当年2月5日,沈阳橡胶三厂在无资料、无技术,无设备条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批航空轮胎——三条规格为660mm×160mm的米格-15战斗机橡胶轮胎。5月份,航空轮胎正式投产,为米格-15等飞机配套。1953年9月,沈阳第三橡胶厂飞机轮胎生产线改造完成,4种规格轮胎投入生产。首批航空轮胎的研制生产成功,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且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飞机轮胎的历史。
朝鲜战争两年零八个月时间里,中国空军取得了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和夜间的飞行、作战经验。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起飞26491架次,空战4872架次,击落敌机330架、击伤敌机95架。中国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成长,凝结着后方基地沈阳人民的汗水和辛劳。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寇俊松/文 主任记者 李浩/翻拍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