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左网站(极左网站泰安战略)

为啥要把高考说成“独木桥”呢?谁知道“阳关大道”在哪里?

极左网站(极左网站泰安战略)

阚兆成 泰安家校共育 2023-03-17 06:05 发表于山东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些错误的口号,譬如:高考是成才的独木桥;高分低能;死记硬背;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等等,这些混淆视听,阻碍教育改革发展口号,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应该认真反思和纠正。

全国14亿人40多年都在挤“独木桥”,难道人们都傻了?其实,这根本就不是“独木桥”而是成才的“阳关大道”,是有人处心积虑的丑化高考。

01

口号是否正确要看是否符合概念和事实

一是企图淡化竞争。有“独木桥”理应就有“阳关大道”,认为高考是“独木桥”的,就可以不作选择,可以另寻其他途径,其实,恢复高考四十多年来,无论怎么喊大家还是一如既往。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竞争不以这种形式存在就必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文革期间取消了高考,搞推荐上大学,那时竞争的场所不是考场,而是转到某些人手里去了。升学的正常渠道是考试,“推荐”上大学并不是选不出人才,而是这种“竞争”方式埋没了更多的人才,扭曲了的竞争所造成的损害,远比它所解决的问题多得多。有些人害怕竞争、反对竞争甚至否认竞争,认为取消高考就取消了竞争,恰恰相反,取消高考,消灭的是科学、公平,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加剧了不正当竞争。竞争的原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取消竞争的结果是优者不胜,劣者不败。不是立足于竞争、规范竞争,惩罚不正当竞争,而总是幻想取消竞争。讲到竞争时,不讲它的积极作用,只讲它的消极影响,甚至肆意渲染。

二是歪曲丑化高考。多年来,不少人一直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和文凭,鼓吹什么高分低能;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学历不等于能力等等,把有些可能的小概率事件扩大化,不揭示由高考反映出的负担重、个别学生自杀等问题的社会根源,而把责任归咎于考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很多时候舆论与实践的反差太大,舆论上贬低、丑化升学考试,大讲特讲“一张试卷定终生”的选拔方式不合理、不科学,但在实践中又广泛采用这种形式,各省市县都成立了考试院,连社会招工,事业单位编制,机关竞争上岗,公务员录用,甚至选拔厅局级干部都采用书面考试形式。这说明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办法在现阶段有它天然的合理性。

高考竞争实质是毕业后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竞争,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更不是考试能解决的了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决不单纯是“智育”的反映,学生夜以继日习,以优异成绩参加高考,表现了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富强、为科学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决心,表现了年青人对社会、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了为争取美好未来而投身激烈竞争的勇气,这本身就是政治、是德育。现在几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考试是大量选拔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最科学、最公正的方法,我们为什么要贬低它、丑化它呢?

03

高考升学才是真正成才的“阳关大道”

君不见,新高考改革为普通高考设计了近30种升学路径,使想进一步学习的学生都能实现梦想。职业教育也打通了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通道,也把单纯的就业导向改成了就业和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多向目标,建立起了成才的立交桥。这更加证明高考才是成才的“阳关大道”而不是什么“独木桥”。

当然,我们既要克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陈腐思想和“读书无用”的落后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认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可以说,没有一所学校不希望多升上几个学生的,也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已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愿望和现实毕竟是有距离的,我们国家人口多,高校资源不足,能升上学的人毕竟是一部分,正因为不能全升学,才出现了为高考而战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

为什么有学区房、择校等现象?谁都想让自已的孩子接受好一点的教育。大家都清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那一行的状元,离开知识也不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为人成才打基础的阶段。

把高考说成是成才的“独木桥”,不但混淆了成才主次渠道两个方面的关系,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高考不但不是成才的“独木桥”,而是一条成才的“阳关大道”,“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提法,把“升学”与“成才”对立起来,是对素质教育宗旨的歪曲。

高考虽然是阳关大道,但由于中国人多,这条道还比较窄比较拥挤,自然就把一部分人给挤掉了。今后的任务是,把阳关大道修的再宽一些,让愿意成才的所有人都能走上这条路,大家比看谁跑的快就行了。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