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组歌(道德组歌八首原唱名字)

二○○四年十月,《长征组歌》回到家乡赣州演出。(资料图片)

道德组歌(道德组歌八首原唱名字)

讴歌长征诗 从心底流出

1964年2月,48岁的萧华因患肝炎卧床治疗。4月下旬,在周总理的命令和安排下,萧华由夫人王新兰陪同到杭州疗养。他病重不忘任重,休养笔耕不休,仍坚持每天读书、练字,并为部队写了几首歌词。9月,萧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肩负起全军政治工作的重任。

当时,全国正准备庆祝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许多单位约请萧华撰写有关长征的作品。萧华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亲历者,他早就有讴歌长征的冲动,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写出来。他认为组诗可以概括、形象地表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几经思索,萧华确定了一种“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并选取了长征中最有代表性的12个典型事件,来安排组诗结构。

病中的萧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情感投入创作之中,回忆起艰苦卓绝的长征、牺牲的无数战友,夜不能寐,常常爬起来奋笔疾书。历时半年,经过反复修改,他把12首诗歌写完,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做总标题,让秘书送到北京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父亲在长征中是‘娃娃司令’,母亲王新兰是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母亲也不断通过自己对长征的回忆、感受启发父亲创作。父亲问母亲,‘你对长征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母亲回答‘一是路长无尽头,二是饥饿让人慌’。于是,父亲琢磨写下了‘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的诗句。”回忆到杭州探望父母时,父亲创作《长征组诗》的一些情景,萧云至今记忆犹新。

曾任萧华秘书的李圭在回忆萧华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萧华同志曾多次说过:‘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边流泪一边写的。想起长征中那样的艰难困苦,牺牲了那么多的好同志,怎么能不难过呢?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终于历尽艰险,战胜敌人。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想起这些,又怎么能不高兴?难过、高兴,都会使人流泪的。’”

萧华之女萧雨深情地说:“这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我父亲忘记了病痛,夜以继日地创作《长征组诗》。在创作时,他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稿纸上都是泪痕……”

《长征组诗》是从萧华的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他亲历长征的真实写照。萧华,原名萧以尊,1916年1月出生于兴国县一个贫农家庭。他就读的赤墈小学,不少教师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使他逐步确立了献身革命的志向。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亲自主持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萧华参加学习,聆听了毛泽东通俗生动的讲课。1930年3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兴国,萧华已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毛泽东听取了他的工作汇报,并对共青团的工作重点作了指示。不久,萧华被调到红军主力部队工作。1933年9月,少共国际师在博生县(今宁都)正式成立,战士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萧华任政委并作了誓师讲话。会上,将士们齐声高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在江西誓师出征去,高举着少共国际光辉的旗帜,坚决的果敢的武装上前线,做一个英勇无敌的红色战斗员,最后一滴血为着新中国。”萧华和红色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带领雄师劲旅,东拼西杀,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特别是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组诗到组歌 百改成经典

1965年2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接到了萧华创作的《长征组诗》,立即组织精兵强将作曲。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1965年4月中旬,时任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长的晨耕,带领生茂、唐诃、遇秋一行,到杭州向萧华汇报《长征组歌》的作曲初稿创作情况。汇报时,从第一曲到第十曲,4位曲作者边打拍子边唱,边穿插说明一些创意。遇到合唱段落,每人唱一个声部。晨耕唱男高音,生茂唱男低音,唐诃唱女高音,遇秋唱女中音,前奏、间奏由唐诃一人代表乐队,用声音模拟管弦鼓号的伴奏。萧华听得激动不已,随着作曲家的演唱,不由地也吟唱起来,眼里噙着泪花,有时还挥动拳头,踏着步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长征中。汇报进行得不错,萧华比较满意,为了表达谢意,他私人宴请4位作曲家吃了一顿常熟特产“叫花鸡”。

为了进一步加工、修改《长征组歌》,萧华同志不顾病痛,专门安排了几天时间为4位作曲家讲长征的故事和《长征组诗》的创作过程。他边忆边讲,昔日的战火硝烟历历在目。他深入浅出,逐字逐句地讲了《长征组诗》的创作思想、意图,以及对作曲的设想和要求,讲了长征途中与组诗相应的历史背景和动人事迹。讲到战斗激烈时,他跃跃欲试,如临沙场;讲到战友壮烈牺牲时,他声泪俱下,悲痛欲绝。

西子湖畔,碧波荡漾;岳王墓前,吟诵《满江红》。作曲家们游览名胜,脑海里激荡着历史与未来、战争与和平的交响,酝酿着以民族化、现代化、军旅特色为音乐创作基调,充分调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广阔丰厚的音乐素材,为《长征组诗》谱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美旋律。

从杭州回到北京后,作曲家们按照萧华的讲解,对《长征组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反复加工、修改,体现了百改不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首先是“写什么”,然后是“怎么写”的问题,写长征史诗,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紧紧抓住几个闪光点,要谱写成妇孺皆唱、雅俗共赏的群众歌曲。《长征组诗》共12首,作曲时选取了从《告别》到《大会师》10首。每首一曲,单独可以成歌,连起来是一组套曲。这次既然将诗谱成了歌,原作《长征组诗》改为《长征组歌》。“组歌”这种音乐作品形式,得到社会认可,此后凡是多段词曲组成的大型声乐作品,也都称作某某“组歌”了(如《军人道德组歌》《西柏坡组歌》等)。

作者与作品 甘苦同命运

1965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在北京正式演出。之后,相继下基层、到部队,为广大军民巡回演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这不仅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的英雄史诗,更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的红色音乐经典之作。萧华将长征的史与诗结合起来,熔铸成一部红色史诗,精心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万里长征的壮丽画卷。萧华在《四渡赤水出奇兵》写道:“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如果不是在毛主席直接指挥下,飞动双脚,踏破草鞋,声东击西,纵横驰骋,流过血流过汗的红军将士,是绝对写不出这种英雄史诗的。他写《过雪山草地》:“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情景交融,言简意赅,境界高远。

1967年刮起“一月风暴”,萧华不断受到打击迫害,被强加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这乌云压顶的形势下,周恩来总理保护了处于危难之中的萧华。1967年3月3日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总政系统全体人员大会上,周总理愤慨而激动地讲道:“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萧华和总政治部党委一度恢复了工作。但是不到半年,在砸烂“总政阎王殿”的大冤案中,萧华被彻底打倒,并被关押达7年之久。在逆境中,他不断哼唱《长征组歌》,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坚信群众坚信党。直到1975年7月,萧华恢复工作,出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萧华调任兰州军区政委。1983年6月,萧华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在恢复工作后的各个岗位上,忠于职守,忘我工作。1985年8月12日,萧华因患癌症逝世。

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和支持《长征组歌》的创演工作,大家称他为《长征组歌》的总导演。他曾先后10多次观看、审听和指导《长征组歌》的创作和排练,并安排战友文工团随他一起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苏联。1975年,他病重期间,特意让秘书向战友文工团索要《长征组歌》录音带。他是听着《长征组歌》的战斗旋律,抵抗病魔,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

斯人已去,歌声永恒,《长征组歌》流淌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本文部分史料来源于军事科学出版社《回忆萧华》)

新闻多一点

NEWS

红 军 后 代 的 新 长 征

——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传承长征精神纪事

这是一支来自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合唱团;

这是一支由红军后人组成的合唱团;

这是一支以《长征组歌》为主打歌曲的合唱团;

这是一支充满理想、意志坚定的合唱团;

这是一支从作品中感悟长征精神、在排练中体验长征精神、在演出中传播长征精神、在奉献中弘扬长征精神的合唱团。

……

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由160余名歌唱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团队,团员没有任何报酬。但就是这支队伍,坚持每周三晚上集中排练。2014年9月,作为唯一的县级合唱团,该团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永远的辉煌”第16届中国老年合唱团艺术节,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百鸣杯”奖。2015年,长征源合唱团的“《长征组歌》传播巡演”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央视《歌声与微笑》拍摄播出长征源合唱团专辑,《回声嘹亮》《中国民歌大会》等特别节目都有他们的身影。2016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该团沿长征线路在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巡演;到目前为止,该团已演出《长征组歌》325场。

近日,记者来到于都县,该县政协副主席、长征源合唱团首任团长袁尚贵向记者“解码”合唱团的成长基因。

红色土地的孕育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是伟大长征精神的发源地。1934年10月, 8.6万多名红军将士从于都河畔迈出了长征第一步。苏区时期,于都仅30余万人,先后有6.8万多人参加红军,其中参加长征的于都子弟就有1.68万多人,还有近万名挑夫随军出征没有留下姓名记载。

在长征集结出发的这块土地上,人们对长征、对红军、对长征精神有着特殊的情感。只要进入于都县城,你会从长征大桥、红军大桥、长征大道、红军大道、长征广场、长征宾馆、长征源小学等建筑、单位名称之中,深切感到这就是一座“长征文化城”。这里的大多数人可以向你讲述他家关于红军先辈的故事,你会觉得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红军的后代。听听这里人唱歌,你会发现《长征组歌》《红军渡 长征源》等是这里家喻户晓的旋律。

由于“红军后代”这个共同的名字,还有传承长征精神的共同使命,长征源合唱团就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合唱团的成员中,既有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有个私企业主等不同界别的群众,他们缘于同一种情结,因为同样的信念,凝聚在一起,携手前行,始终不渝。

在演唱曲目上,《长征组歌》成了该团主打曲目。他们认为,从于都出发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而《长征组歌》则是能够完整展现这段光辉历史的文艺作品之一。老区人民的朴实情怀,于都人民的长征情结,新时代的热情召唤,成就了长征源合唱团无悔的选择。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采访合唱团后这样说:“《长征组歌》我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而在于都听,感觉很不一样!”

长征精神的激励

来自不同的单位,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没有任何的报酬,那靠什么来坚持?凭什么来凝聚?团员们的行动在证实:靠自觉、靠奉献,靠发源于这片土地上的长征精神!

合唱团成立之初,由于没有合适的排练场所,排练活动多次更换场地进行。从单位会议厅到学校教室,再到文化艺术培训大厅,虽然阵地辗转,但是思想不乱,不管在哪里,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团员们都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任何报酬,建团之初就连舞台化妆品也是由团员自行购买。

有的团员家中小孩年幼,每逢训练就一起带到排练现场,戏称“从小耳濡目染”,合唱团陈列室墙上就留下了一名团员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坚持排练的照片。有的团员因为工作紧任务重延迟了下班,常常顾不上吃晚饭就直奔集训地点;有的从外地出差回来,恰逢排练时间,就直接回到这个集体中。

8年多来,许多感人的情景让袁尚贵记忆犹新:建团之初,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在纪念建党90周年时呈献自己完整演唱的首场《长征组歌》,他们决心用半年时间(实际是每周只有周三一个晚上)达到目标。在集中排练时,团员们常常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汗流浃背,腿脚发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加班加点地练习,排练到深夜是常事。在赴贵州习水县演出时,他们早上5时从于都坐大巴出发,次日2时到达,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上午9时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前就开始了在贵州的《长征组歌》首场演出,晚上又在习水县城巡演。在奔赴陕甘宁巡演的高强度转战中,艺术总监高烧被逼入医院,可是演出临近时,他依然活跃在“火线”。

该团团员这样解释自己的演出动力:“我们从《长征组歌》作品中深切地感悟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排练中体验着长征精神,在演出中传播着长征精神。”

不忘初心的坚守

“对于团员们来说,唱响长征组歌就是牢记总书记‘不忘初心’的嘱托。”5月20日,于都9位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袁尚贵即是其中之一。当时,袁尚贵还代表全体团员向总书记报告了合唱团完成500场演出的新目标。袁尚贵说:“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面提升素质,高质量地完成好500场以上的《长征组歌》的义务巡演,向建党100周年致敬,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不懈奋斗。”

因为他们是红军的后代,因为于都是长征的起点,因为他们对长征的特殊情感,因为《长征组歌》是音乐经典,长征源合唱团在前行路上从不寂寞,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他们的歌声在校园、广场、军营、企业处处飞扬。

2011年12月28日,长征源合唱团应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邀请,首次到北京演出。那次演出,对于一个小县城的合唱团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二年5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为他们捐赠流动演出站台。从此,合唱团站在航天人搭建的舞台上放声高歌。

2013年6月,著名词作家、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王晓岭看完该团的演出后说:“相信你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震惊四座,因为你们的情感无人可比。”王晓岭还特意写下“于都有个长征源,合唱高手出民间;发扬苏区好传统,万里长征第一团”来鼓励他们。

2014年10月17日,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的纪念日。在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战友文工团与长征源合唱团共同演绎《长征组歌》,并且在《长征组歌》词作者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雨、萧霜的见证下结为“姊妹团”。一批批战友文工团专家的精心指导,让该团在艺术表现上有了长足进步。

2015年12月,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鼓励他们:“一支业余的团队唱出了专业的水平!从你们的歌唱让我看到了那种在专业演员身上很难看到的纯净和激情!非常棒!”

2016年在长征沿线巡演,每到一处所引起的强烈共鸣让他们激动不已,热情的观众、热烈的掌声,还有将台堡那盛满深情的“红粉”,更有军委干休所老将军流下的热泪。老将军特意穿上挂满军功章的军装与他们的合影,还将他珍藏的苏区时期珍贵文物郑重地交给他们保存……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解放军报社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办的融媒体宣传报道启动仪式在长征出发地于都举行,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成了晚会的主角,与众多明星同行。解放军报融媒体对该团的关注报道,使该团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

来源:赣南日报;肖章荣 记者萧森 钟瑜

编辑:戴文艺 实习生商康英 编校: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陈昱鑫

▼ 推荐阅读▼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