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高铁(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铁路,运行时速为300)

哈大高铁迎战暴风雪

哈大高铁(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铁路,运行时速为300)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杨晨、陈斌):2012年12月1日开通运营的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开通四年多来,哈大高铁安全高效开行动车组列车31万列,发送旅客1.5亿人次,旅客发送量逐年创历史新高。

哈大高速铁路(哈大客运专线)是中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高铁,该列车能在零下50摄氏度极限条件下正常运行。它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辽宁省大连市,线路纵贯东北三省。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东北民众的出行。对此,来自大连的牛女士感触颇深:“原先从大连到哈尔滨只有火车和飞机,火车时间长,十二个小时到十三个小时。飞机时间也不短,主要是得到天津倒一下,特别麻烦。现在有了高铁,四个小时就可以到了。有了这趟车特别方便,时间特别短,而且坐的特别稳当,特别舒服。”

作为一条通行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维护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先进的技术特点。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韩宝明介绍说,考虑到北方地区的严寒天气,尤其是冬季大雪对铁路的影响,哈大高铁无论是对轨道还是对高速列车都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设计,比如在列车零部件的防雪保护以及轨道融雪装置上都做了特殊的设计,“在一般的地区道岔是不需要考虑在冬季是否能自如切换的。但由于下雪以后,尤其是雪变成冰之后,如果道岔与轨道的密切性不够,就会对列车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除雪和融雪方面就要对道岔进行升级的考虑,要在第一时间让道岔自动加热。达到一定温度之后,让雪在轨道和道岔区存不住,能够保证道岔在冬季实现顺利的转换。”

在设计之初,哈大高铁为了避免北方寒冷天气所造成的冻土的影响,就将该线路2/3以上的路段设计在高架桥上,共有162座桥梁,总长663公里,桥占比72%。

鉴于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距离高铁,为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通车运营初期实行了冬季和夏季两种行驶速度,冬天时速200公里,夏天时速300公里。从2015年12月1日起,哈大高铁不再实行冬季运行图,全年都按照时速300公里运行。为了确保运营安全,沿线的铁路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和维护方案,沈阳铁路局沈阳高铁公务段长春西线路车间主任冯大伟介绍说:“检查主要是分几方面,一个是动态检查和静态检查。静态检查,第一部分就是站巡检查。利用天窗的时间,对站内道岔进行巡视。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正搞的一体化检查。就是由公务、电务和供电部门结合检查。每天检查六到七公里。第三个检查就是对桥下外部侵害、封闭网进行检查。再加上就是动态检查。每月走一遍探伤车,对钢轨的伤损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经过将四年多的实际运营,哈大高铁安全高效开行动车组列车31万列,发送旅客1.5亿人次,旅客发送量逐年创历史新高。

铁路建设对于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铁路是经济建设的主动脉,尤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哈大线。在哈大线100多年的历史中,列车运行速度与承载运量逐年上升。从最初的铁路时速30公里,到目前的哈大高铁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的完善,为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希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哈大高铁有利于构建东北‘哈大经济走廊’这样一个概念,以及实现两大延伸,像两侧延伸扩散。可以以哈大高铁为依托,促进周围的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周围的旅游经济开发建设。当然也可以以此概念为依托,形成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形成一个大的战略体系,以及整合整个东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形成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重组。”

下一步,在北京到沈阳的高铁专线开通后,从北京到东北的交通将会更加便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暴风雪中的哈大高铁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