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导(中国反导专家陈德明是哪里人)

原标题:我军罕见公布顶级反导专家 为科研三辞领导职务

中国反导(中国反导专家陈德明是哪里人)

醉心于科研攻关的陈德明,经常工作到深夜,忘记回家的时间。李玉建摄

大漠的风,清凉爽朗。一身戎装的陈德明,双眉微蹙、目光深邃、神情严肃。聊起人生话题,他语气平和,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但一谈起自己潜心钻研的导弹事业,他的眼神顿时充满了光彩,语气铿锵有力,思维异常敏捷,手势也丰富起来。

49载春华秋实,26年丹心铸剑。投身大漠导弹事业26年来,平滑舒展的导弹飞行轨迹印在他的心中,成千上万的测试数据流淌在他的脑海,砺剑图强已融进他的追求、他的血脉。他的人生之路也像导弹一样,轨迹清晰,目标精准。

倚天神剑,见证他忠诚使命的铿锵誓言——

“与其坐等8年,不如实实在在干上8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驰神往的梦想王国,那或许是电影中一片醉心的风景,抑或是梦境中一个摇曳的画面……而在青年陈德明眼中,那一片神圣的热土在遥远的西部大漠,是一个让他每每想起都会热血沸腾的地方。

1986年,还在湖南老家读高中的陈德明,观看了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凝望着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呼啸升空、刺破苍穹的壮美画面,他在心中悄然埋下了一个“为国征战”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报考了当年唯一开设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毕业那年,怀着对导弹事业的热爱,他婉拒留校工作的机会,毅然踏上驶往西北大漠的列车。没有“大漠孤烟直”的风景,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这是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有的同行战友抱怨。陈德明却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祖国最需要的国防事业,这里一定会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沃土!”

无尽的大漠,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和勇气。然而,让人揪心的不仅是戈壁艰苦闭塞的生活环境,还有当时设施相对落后的科研环境。

“一个技术室60多人,只有一台可以使用的电脑,看着这台电脑,我心里凉了半截。”陈德明说,更让他无所适从的是,第一次参加任务,他能找到的唯一参考资料,竟然是一篇掉了好几页的论文。

基地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8年以上,就可以选择离开部队。是走,还是留?陈德明给自己鼓劲:“与其坐等8年,不如实实在在干上8年。”

当时,陈德明还是个挂着红肩章的学员,为了涉猎更多科研知识,他从不放过每一场技术研讨会,开始了导弹知识的学习积淀。

有一个项目,专家在评审时认为“研究价值不大”。正在旁听的陈德明大胆举手,把自己的构想现场推演了一番。陈德明刚讲完,基地高级工程师杜之明当场拍板:“这个项目,让德明参与一下。”

那段日子,陈德明经常来到戈壁上,凝望那些奋力生长、扎根大漠的胡杨:抗击荒漠千年不死,死后挺立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这些‘倔强的生命’就像扎根大漠的航天人,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才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两弹一星’伟业。”

是的,大漠可以荒芜,但人生不能。这8年中,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初心”,陈德明没有坐等而是奋起,为他的科研人生划下一道闪亮的航迹,将当年自己的铿锵誓言化作壮美足迹——

1994年,他成为第一批参与某型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发射场论证工作的科研人员;1996年,他最早着手开展巡航导弹靶场规划和评估工作,迈开新质战斗力研究新步伐……

8年过去了,又一个8年过去了,陈德明就像一株戈壁中茁壮成长的沙枣树,根越扎越深,果实越结越多!

浩瀚天疆,见证他天高地阔的人生信条——

“总是盯着名利,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关闭”

反导被誉为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对抗。

然而,由于攻关险阻重重,中国的反导之路走得十分艰难。本世纪初,国家正式启动反导项目,并在陈德明工作的西北某基地建设我国首个反导试验靶场,陈德明受聘成为项目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

那段日子,陈德明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拟制试验文书,一举突破了目标实时识别、精密定轨预报、实验结果快速分析评估等重大核心技术。

成功的背后除了喜悦,还有那些为科研事业“忘乎所以付出、废寝忘食拼搏”的艰辛往事:多少年来,陈德明的闹钟始终定在夜里11点半,目的就是提醒自己该下班回家了;他甚至为了拟制一份试验方案,连续3天3夜加班演算,最后晕倒在办公室……

“我觉得他累并快乐着。”常年和陈德明一起进行科研攻关的基地研究员徐春光说:“搞研究的人,有时候必须进入忘我的境界,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再苦再累心里也甜。”

熟悉陈德明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

“科研干部如果总是盯着名利,科研的大门早晚会关闭;如果总是瞄着个人私利,就不可能取得大成果。科研人员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名利,静下心来干上几年、几十年,才可能搞出名堂来。”

这是陈德明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的奋斗经历。

2008年,一条“爆炸性”消息轰动整个基地——陈德明辞去了行政职务,为的是一心一意搞科研。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请辞技术室主任的职务了。

早在2003年,当时已经担任室主任的陈德明突然找到基地领导,表达了想辞掉行政职务的想法,但被领导拒绝。陈德明又坚持干了两年,但他专心搞科研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第二次找到领导说:“我的特长是搞研究。室主任一职可以安排给有冲劲的年轻人干。”因为工作需要,领导还是没有同意。

又过了几年,陈德明再次诚恳请求:“管理工作和课题研究,在时间分配上确实有矛盾,我只能选择一个,以便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见他如此执著,他的请求最终被批准。

还有一次,上级把一项落点预报系统的研制任务交给了陈德明所在的技术室。为了培养锻炼年轻人,他让当时还是工程师的赵海龙牵头负责这项工作。受领任务后,赵海龙感到“压力山大”,几次提出请陈德明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自己开展辅助性的编程工作。陈德明鼓励他说:“你尽管去做,有什么困难我帮你解决。”

在最后申报成果的时刻,课题组成员一致推选陈德明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但他坚决不同意,一笔将自己的名字划去。

这几年,陈德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内一些知名科研院所想以优厚的待遇“挖”走他,他都一一婉拒。

有人问他:“别人真心想让你去创业,你拒绝那么高的收入,不后悔吗?”他回答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要后悔,肠子早就悔青了。”

要知道,在陈德明心中,这片戈壁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导弹事业早已成为他一辈子割舍不下的梦想。

万里大漠,见证他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

“在强军目标引领下,国防科技创新永远不能止步”

科研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人们平日里看到的枯燥数字、冰冷模型,在陈德明眼里都是“富有生命色彩的风景”。他说:“这就好比上帝故意隐藏了一个事物的真理,当你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那种内心的狂喜和热爱,往往令人着迷,更令人敬畏。”

多年来,执著于科研探索的陈德明有一种习惯,那就是遇到司空见惯的事,他总是喜欢追问:“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解答方式?”

陈德明在开始研究导弹精密定轨预报技术时发现,实时弹道估算精度差和测量数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过去在我国靶场测控领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些“司空见惯”的难题,影响了实时精密定轨预报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此,他将反导试验精准对接作战目标,并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我已记不清,自己完成过多少份导弹散布特性飞行试验评估办法和评估报告。”陈德明说,他从不满足于照抄自己以前拟制的文件,即使是自己早期提出的评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他也从不“照猫画虎”。“这就好比一个转动的陀螺,只有不断给予外力,陀螺才能不停转动。”

面对科研,陈德明总是满怀自信,而这一切正是源于他的脚踏实地。

多年和他共事的研究员徐春光说,陈德明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钻劲”,以及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好多问题一般人也许不会去关注。但陈德明认为,搞科研首先要善于‘钻’进去,成果才能‘跳’出来。”

从事科研工作,陈德明始终保持乐观心态。有一年,徐春光接手了一个基础性研究项目。忙完一年,看到别人成果不少,自己却没什么突破,他内心非常失落。陈德明劝他说:“搞科研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挫折本身不可怕,怕的是一蹶不振。”

几年后,徐春光在业务上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基地的科技新星。他感慨地说:“正是陈德明的科研精神启发了我,跟‘牛人’在一起,我的潜力也被激发出来。”

这些年,陈德明承担的课题越来越多,每一项经费开支他都精打细算,用宝贵的资金改善科研条件、开展科研工作。他牵头和参与过十几项重大课题研究,却从没有在不是具体负责的科研成果上挂过名。即使是从概念提出到科研指导都是由他来承担的科研项目,他也认为是“分内事”,坚决不挂“虚名”。

如今,陈德明早已把创新当做一种追求:“科研创新,有时候就是一个让你心头一热的念头,只要你经年累月去坚持,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信念,一颗颗创新的火种在他心中点燃,不仅照亮了他的科研之路,也在中国导弹武器试验发展之路上留下闪光足迹。

陈德明并没有满足,他的目光看得更远:“现在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很好,作为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的工作者,只有脚踏实地、乐观自信、永不放弃,才能逐一突破难关、收获硕果。在强军目标引领下,国防科技创新永远不能止步。”(本报记者 邹维荣 陈小菁 特约记者 宗兆盾 通讯员 赵金龙)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