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端午节赛龙舟(广州端午节赛龙舟描述)

趁景:老表情深意更长

广州端午节赛龙舟(广州端午节赛龙舟描述)

俗语说:“不趁车陂景,不算扒龙船。”苏志均说,每年五月初三是车陂招景日,2019年曾有来自天河、海珠、黄埔、番禺等区兄弟村、老表村的200多条龙船前来“趁景”,颇为壮观。2022年5月,“车陂龙舟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
传统扒龙舟仪式,珠三角各地大体一致,主要分为起龙、采青、点睛、吃龙舟饭、趁景、斗标、藏龙、散龙等,每项仪式都保留着水乡的“古早味”。
其中,参与群众最广泛、场面最盛大的仪式要数“趁景”和“斗标”。“趁景”指扒着龙舟到兄弟村、老表村探亲互访,举行游龙仪式。趁景活动轮流在各村举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排期表,正如屈大均所言,龙舟之会“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清代时番禺的茭塘司就定下:五月初一新洲景,五月初二官山景,五月初三市头景,五月初四新造景等。难得有机会到兄弟村探亲走访,各村都会将龙舟打扮得“花枝招展”,在趁景之时“争奇斗艳”。
采访过程中,苏志均提到车陂村目前唯一的一条“花龙”(船身绘制有花纹的龙舟)——白尾雕。他介绍,“白尾雕”原是一条百年老龙舟,20世纪70年代被变卖,如今的这条是由车陂清溪双社村民所复刻。当地曾流传的民谣“车陂龙船白尾雕,扒到官山人就笑。丢桡唔扒都会飙,老表睇见把手招”,说的就是它的“威水史”。当年,“白尾雕”出自番禺官山村的造船工匠之手,归为车陂清溪双社族人之后,每年都会回“娘家”官山探亲,双方村民成了兄弟老表,这首民谣正唱出了老表村之间的情深意长。
斗标:赛龙夺锦最“威水”
赛龙舟争夺锦标,即“斗标”,“锦标赛”一词便来源于此。清代番禺沙湾何氏家族的音乐家何博众、何柳堂等,有感于当时当地龙舟竞渡盛况,创作了极具岭南特色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
在传统农耕社会,每个氏族拥有的龙舟数量、比赛战绩,反映出财丁兴旺与族群团结的程度。这种观念影响至今。
为在今年的比赛中夺标,广州各区的龙舟队都比往年提早集训备赛。黄埔街龙舟队教练刘尧森曾是中国龙舟队队员,多次征战龙舟世锦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龙舟比赛中也有他的身影。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是皮划艇项目运动员,2003年转入职业龙舟队,一划就是近20年。“龙舟那种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同舟共济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刘尧森说。
2021年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皮划艇的赛场上,中国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这标志着龙舟已启动入奥程序。刘尧森说,划龙舟在技术上和赛艇、皮划艇项目有不少相似之处,外国体育爱好者对东方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龙舟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传承:守住乡愁焕新生
赛龙舟是岭南端午期间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其实,龙舟“全身都是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与龙舟相关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就达26项。
在龙舟文化中,龙头制作是独特而重要的一环。端午将至,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忙到几乎没时间睡觉”。身兼数职的他,白天要统筹黄埔区几支龙舟队的训练,只能在深夜制作龙头,经常工作至凌晨4时。他也给自己定下目标:给每个村打造出能代表村落历史文化的龙头。为此,他要求前来订龙头的负责人提供本村历史、风俗、文化等信息,基于此来设计龙头造型。
近来,张伟潮徒弟之一的张艺瀚也成了大忙人,一边要在师傅工作室帮忙制作龙头,一边还要依时参加黄埔街龙舟队的训练——23岁的他,是队里最年轻的正式队员。
其实,龙舟活动参与者远不止船上几十名划手。训练时,每条龙舟旁都跟着一艘快艇,提供应急、后勤和补给服务。开着快艇“保驾护航”的,往往是村里的长者、上一代的划手……2022年6月,车陂发布“育龙计划”,以期在青少年群体中培育新一代“龙的传人”,古老而生猛的广府龙舟愈发后继有人。
与此同时,艺术家们也没有忽略这一灵感宝藏:2021年,广州歌舞剧院创排以龙舟为题材的大型当代舞剧《龙·舟》;当下,广佛两地联手,正制作取材于车陂村龙舟竞技的动漫剧集《破浪》……龙舟,这项极具岭南风情的非遗民俗在当代审美和传播的“加持”下,正豪情激荡,一浪更比一浪高。
访谈:“水与舟”的无穷魅力
曾应枫(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府民俗文化专家)
羊城晚报:关于龙舟习俗的由来,各地众说纷纭,应怎么看?
曾应枫:扒龙舟这一习俗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行为模式,关于其意义的赋予也是各地人民根据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地方资源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是民俗活动的主体,节日民俗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民俗的创造是一个区域内群众共同的生活方式,是集体认同的文化标志。
羊城晚报:广府龙舟反映出怎样的湾区地域特色、文化特征?
曾应枫:广府水乡地区的龙舟活动,是村民之间、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实力展现,蕴含着岭南人民奋勇争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互相促进的,除了输赢以外,还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在竞渡方面,和兄弟村、老表村一起合作提高技巧实力;在趁景过程中,七八十人乘着龙舟,带着鞭炮、烧猪和满腔诚意,沿着曲折的河道互相走访。这种盛情世代传承,这种拼搏不屈、团结一心的精神构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广府龙舟是湾区人民地域认同的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大家同饮珠江水,“水与舟”便是将不同地域、不同村落的人们团结、凝聚在一起的纽带。同时,大湾区各地的龙舟在保持总体风格类似的基础上,呈现出灵活多变、百花齐放的态势,和而不同。
龙舟直至今日仍以手工打造、靠人力划动,这样的传统延续千年。参与龙舟活动时,大家都是平等的,并无贫富、身份差别。赛龙舟可以被视为一次血脉上的“还乡”,代表着岭南人民的务实、团结,这种精神深入骨髓,代代相传。
羊城晚报:龙舟作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非遗宝藏,有什么优势?
羊城晚报:扒龙舟从最初的民俗发展到今天的专项竞技赛事,您如何看待这一演变过程?
曾应枫: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始介入龙舟活动。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由官方举办的专业竞技活动,形成有章法、有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并延伸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人民并没有忘记传统,他们一方面积极参加体育竞技,另一方面也仍然坚持传统游龙、举办龙舟景活动。所以,竞赛和传统习俗是可以兼顾的,目前广府龙舟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民俗内容,这点非常值得欣慰。
扒龙舟这类民俗活动来源于生活日常,一定也要回到生活日常中去。从传统民俗到竞技赛事,只关注赛事、赛果本身,或是只停留于提出概念或喊口号是不够的。广府龙舟文化的传承源自水乡人民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打交道”,亲切的日常形成他们的共同记忆。这是根植于岭南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留下的精髓,理应得到保护与弘扬。
延伸:南越国文物印证岭南先进造船技术
广州西汉南越文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墓中出土的不少珍贵航海文物见证了当时以番禺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盛况。此间出土的文物中有九件大小不一的铜提筒,大小相套,其中一件羽人船纹铜提筒的表面刻画有四艘海船的纹饰,这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模最大、最完备的海船图形。
据推测,船上第五位羽人操持的狭长工具应为当时的尾橹,这是目前关于橹的最早形象证据。橹至迟在汉代已出现,它比桨更高效、便捷,能将桨的间歇划水变为连续划水,大大加快了船的航行速度,还兼有操纵和控制航向的作用,体现了船舶推进工具的重大革新。
这组船纹展现的应是战争凯旋之后欢庆的场景,也有学者认为和祭祀水(海)神有关,其形态上与后世的龙舟已有类似。该船纹铜提筒的发现证明两千多年前,广州已拥有相当规模的造船能力与先进的技术水平,为今人了解秦汉时期岭南造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图像参考。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