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盘鮈鱼(云南盘鮈鱼好吃吗)
说起银鱼,那真可谓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银鱼的火爆程度绝对是当时全国首最。在那个经济开始复苏的年代,银鱼可是为我国的水产养殖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收入。
其中最为出名的产地,当属太湖。
作为太湖极富盛名的湖鲜,太湖三宝(银鱼、白虾、白水鱼)之一的银鱼,更是因为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不菲的经济价值,而闻名全国,甚至,在当时还为出口产业带来了巨大收益。
在看到银鱼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之后,全国许多省份看了是纷纷眼红啊,于是,太湖银鱼便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引进移植目标,各地的养殖企业,个体户,都希望能靠它来发家致富。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银鱼的处境却每况日下。曾被誉为各省“财富密码”的银鱼,如今却跌落“神坛”,甚至有些移植水域更是骂声一片!
太湖银鱼为何能这般“受宠”??
银鱼,俗称面条鱼,银条鱼。银鱼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为小银鱼,普遍个体在,5-8厘米;一种为大银鱼,普遍个体在9-13厘米(目前发现最大的是在山东三里庄水库出产的,个体达到了32厘米)。银鱼是一种线条形鱼类,在水中晶莹剔透,出水则呈乳白状。不仅肉质鲜美,通体可食,且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达十几种矿物元素),在水产品里更是有着“水中软白金”、“鱼参”的美称!
并且银鱼还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低氧、益饲养等优点。而且银鱼的市场价值更是相当之高,国内银鱼的普遍售价在50~60元/斤,最顶峰的时候更是能达到100元/斤。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太湖银鱼的产量就能达到年产1000吨,而这在当时可是太湖渔业总产的10%,为当时的太湖渔业带来了高达千万的经济收益。
?从“神坛”跌落,真是成也银鱼,败也银鱼!
银鱼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大肆的引进,银鱼的负面问题也接踵而至。
在多地引进移植成功后,越来越多的水库也着手加入其中,可是,问题也出来了。
很多水库在移植以后的一年里,水体的银鱼踪迹却彻底消失,一次投入的几十万银鱼苗,也因为不适应而终究打了水漂。
再者就是食性了,银鱼非常的贪食,具有极强的抢占资源能力。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更是银鱼一生的食物来源,而当银鱼的个体达到5厘米以上时,它就会开始捕食小型鱼虾,成为小型肉食鱼类。
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家鱼,鲢鳙更是因为它的存在,而会出现产量断层的局面,毕竟,鲢鳙的主要食物也是水中的浮游生物。
再有就是,由于引进的缘故,就云南而言,因为它的存在。那个曾被誉为“生物王国”的地方,如今却遭受了土著鱼种溃败现象。
云南的淡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全境共有鱼类629种,其中特有土著鱼类就达到了594种,淡水鱼种占据了全国鱼类的40%。
但是,如今云南的土著鱼种却有高达138种出现了濒危状态,最为出名的有云南光唇鱼、裂腹鱼?弓鱼、盘鮈鱼、白鱼、抗浪鱼等等!
特别是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等等,作为当时抚仙湖的主要输出鱼种,但是,却在引进银鱼之后的短短7-8年时间里,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从60年代以来年产达500吨,到了2002年,年产仅剩1吨(如果不是后来的增值放流,它怕是早已灭绝)。
不仅如此,银鱼引进以后,滇池的白鱼,洱海的弓鱼、春鲤、大头鲤等等,不是出面数量急剧减少,就是几乎彻底绝迹。
所以,引进银鱼最终的结果就是,它本不属于本地物种,却因为引进的原因,让它对本地水域造成的破坏是不可弥补的,其危害程度一点不亚于外来物种!
总结
从经济价值而言,银鱼是成功的,但是,虽然它的移植很成功。可银鱼却依然无法像四大家鱼、鲫鱼、鲤鱼这些鱼种一般,能够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家庭之中。如此看来,银鱼却也是失败的。并且,从对移植水域生态角度来说,银鱼的引进恰恰也是失败的,而在不久的将来,一旦无法彻底解决银鱼带来的生物链破坏,那这之中的损失也将是无法估量的存在。
我是啊峰,喜欢的点赞,关注,谢谢大家的阅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