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缝纫机做窗帘要多久,靠一台缝纫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老王:缝补30年,见证嘉禾墟变迁

靠一台缝纫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老王:缝补30年,见证嘉禾墟变迁

学缝纫机做窗帘要多久,靠一台缝纫机维持一家人生计的老王:缝补30年,见证嘉禾墟变迁

文 | 郭新国(广州)

相信许多广州人知道白云区嘉禾墟望岗村这个村名,源于2010年广州亚运前夕地铁2号线和3号线的开通——地铁嘉禾望岗站便是两条线路的交会点。

来自四川的裁缝老王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干了整整30年,度过了人生中的黄金年华,也见证了嘉禾墟的变迁。

6年合同工,没赚什么钱

从嘉禾墟十字路口,往百花岭北街路拐进去100多米,就能看到老王的店了,位于一栋农民出租屋的一楼。

疫情下的一个周末,店里比较清静,只有老王一个人守店。我走进去找老王改裤脚,并与他聊了起来。

老王是1990年来嘉禾墟的,而且一直呆在这里,只是挪动了几个位置而已。那时,他还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和堂弟一起来广州打工。起初,在嘉禾墟一家私人小制衣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很低,才两百多块。虽然工资不高,但那时物价便宜,老王笑着说:“坐公交车到广州才三毛钱,从广州坐到人和镇才一块五毛钱,如今两块钱了。”

老王感慨,“嘉禾墟变化真是大”。1990年,马路对面的嘉禾农贸市场那里还是一片稻田,街这边的佳扬商场还是一个村队部。开往人和镇的公交车510曾是唯一路经这里的公交车,但开了又停,上世纪九十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坐农运车。那时,只有两车道,路两旁是黑魆魆的松树,下水道是敞开的。晚上从市区打出租车回嘉禾,司机一般不会去,因为不安全和没有回头客。

如今马路两旁高楼林立,连嘉禾望岗也成了三条地铁线的枢纽站。嘉禾广场盖好后,前面的大广场成了外来打工者聚会的场所,人山人海。

老王在嘉禾的前六年是做合同工。从1990到1996年,他在本地私人老板家打工,主要做窗帘、蚊帐等。老王说,当时要不是签了合同,早点跳出来,自己摆摊,早就发财了。他有老乡自己在街头摆摊,改裤脚1块5毛钱一条,几年下来也赚了十几万,回家盖房了。而他六年也没赚什么钱。如今,物价上涨这么快,改裤脚也才收五块钱一条。
(2016年12月27日,广州嘉禾望岗地铁枢纽一带。如今的嘉禾望岗三线交会,人流量巨大。CFP图)

摆摊单干,顾客回头率高

1996年合同期满了之后,老王就自己摆摊干了,租了人家屋檐下一块地方。主要做改衣服、补衣服等活儿,很少做新衣服,因为没有工具。

老王说,十几年他都是不开高价,不因为生客熟客乱开价。所以他做的顾客回头率高,或者可以说,他做的基本上是老主顾,比如街上的,望岗村的等。他的顾客拿衣服来,一般不问价,约定时间来取即可。

他说,有意思的是,附近学校一名学生做学生时常在他那里改校服,补衣服。后来嫁人了,嫁到白云区其他镇上,生了孩子后,因为一直认可他的手艺和公道的价格,所以隔一段时间都拿着一包衣服来找他改改补补。

我的同事也基本上都是老王的老主顾,每次,他们要改裤脚,总说一句:“拿到老王那里去,手艺好,价格实惠。”“老王”在我们单位已经成了“裁缝老王”的简称了,不需要解释了。老王的价格的确实惠,比如改裤脚收五块,换裤腰带橡皮筋也是五块。

一位妇女拿一条裙子的裤腰带来缝,他只收了两块钱。只见老王拿起长长的剪刀剪一块布条补口袋,展开布条,看准了,一刀下去,一块长方形的布条就剪出来了,仿佛用尺子裁下的纸片那样标准。

儿子上了大学,长成帅小伙

老王一家四口我认识三个。他1992年结婚,女儿次年出生,儿子1995年出生。如今女儿出嫁做妈妈了,儿子在上大四。

老王的老婆也是四川的,比较健壮,皮肤白皙,也会做缝纫,是老王婚后教会的。当老王外出进货时,老婆便接替他干活,但复杂点的手艺还得老王亲自动手。

老王的一儿一女都是在广州出生和长大的,女儿读到初二就辍学打工了,儿子读完初二回到老家读书,因为英语好,考进了重点班,后来考上了四川大学,学工程设计。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文静、怯生生的小孩的模样,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老王印证说,儿子的确很懂事,他看见爸妈很辛苦,还要养生病的爷爷奶奶和外婆三个老人,所以学习一直很刻苦。当姐姐初二打算辍学时,儿子都主动劝姐姐:“你现在不读书了,将来再也回不了学校哟!”但姐姐实在无心读书,坚持辍学打工。

儿子自小爱画画,老王曾想拿钱让他去上培训班,儿子很懂事,说:“爸爸,那要花很多钱,我自己画就行了。”儿子最后考大学还是报了和画画相关的工程设计专业。

说到儿子,他很开心,眼睛放出亮光,仿佛拧开了一盏手电筒,他打开手机给我看儿子现在的模样,那个文静的、怯生生的小男孩早已长成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了。老王说:“一米七多了。”

老王的父亲和母亲都中过风,为了治疗他们,他先后和弟弟花了四十多万,母亲没治好,但父亲治好了,如今83岁走路都不要拐杖。父亲最喜欢喝天地一号,每年过年,老王都从广州带两箱回去,老人家非常高兴。说到这里,老王开心地笑了,满脸的皱纹漾开,仿佛一簇菊花。

30年最遗憾没买套房

嘉禾墟上,和老王同样开裁缝店开了二十多年的有另一家,姓黄,也是四川人。人家早在几年前就不做了,说是因为眼睛老花了,穿不了针。而53岁的老王则说自己眼睛还好,“不用戴眼镜。”但对于将来能做多久,他心里没谱。因为如今他租的四平方米的店铺一个月要三千多,租的一房一厅一个月要800多,一个月加上房租水电,开销近五千块。他算了一下,一天,他要给房东一百多块钱,所以压力比较大。“基本上一年只有过年那十几天休息。因为你守店,要将就人家的时间,别人随时来找你,你得候着。”

但是光改改裤脚,换换裤带橡皮筋,缝缝补补,挣的钱哪里够用呢?老王说:“当然不够,但兼开着小士多,卖水,卖烟……”城里的人喜欢吃夜宵,所以常来买烟,他和老婆轮流守着店,到凌晨三四点才关门。卖一些水和烟,一个晚上赚几十块,一个月七八百块的房租就有着落了。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不会守那么晚了。

老王说,房租还有两年到期,等儿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他就去找个轻松点的事干干。

和老王聊的一个多小时,楼上的房东下来贴招租广告,老王立马停下手中的活儿帮忙。中间有个人将停在他店前的车开出去,老王主动帮忙指挥。不时,还有隔壁店的老板来和他聊天。两个小伙儿来改衣服,改完后自己拿起熨斗加烫了几下。老王笑着调侃:“我烫的衣服,你放心,保证你出去能找个靓女做女朋友。”

在嘉禾呆了30年,老王也有遗憾的事。他说,最后悔的就是没有买套房或买个铺面,如果当年买了,现在可以靠收租吃饭了。

“没想到嘉禾变化这么快!”老王又一次说道。

【征文启事】

父母子女一场,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互相成长的修行?还是渐行渐远的分别?母亲节和父亲节接踵而至,作为父亲母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你有何感触?

南都语闻第五期征文来了,写下那些与“后浪”相处过程中,让你感动、恼火、发笑、深思的故事……

体裁:非虚构(文言文、诗歌除外)

字数:800-3000字

征文对象:面向爱好非虚构写作的所有创作者

投稿方式:请将作品发送至nanduzaocha@126.com,邮件命名为“家有神兽+作者姓名”,文章内容贴于邮件正文。如能提供配文图片更好。

请在作品正文文末留下您的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络。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