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多久发气,防疫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暖气综合征!
防疫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暖气综合征!
北方地区各省市已全面进入采暖期
部分南方地区因为气温降低
室内也纷纷开启了空调制热模式
冬日里的温暖真是太舒服了!
这几天你在家一定是这样的
↓↓↓
这样的
↓↓↓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要“火”了?!!
别多想,不是这个火了
而是这个“火了”
↓↓↓
早上起来脸上发红发热?口干舌燥?
咽喉不舒服?鼻孔冒热气?
胸闷气短?四肢无力?
心情烦躁嘴角还起泡……
有三条以上症状
你基本可以确诊了!
——暖气综合征!
危险!危险!危险!
疫情当下
要注意预防暖气综合征!
知识点来了!
什么是“暖气综合征”?
长时间在25℃以上、湿度低于30%、通风不良的暖气房间里生活,容易使人产生口干舌燥、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全身出汗、胸闷气短、四肢无力、咽喉疼痛、血液浓缩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医学上把这些由暖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统称为“暖气综合征”,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疾病。高发期为深冬。
暖气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此外,冬季室内温度太高,造成室内外温差太大,长期待在室内的人们无法受到耐寒锻炼,造成自身抗寒能力下降,外出就更容易着凉,继而引发感冒、鼻炎、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空气流通不好的室内,细菌十分容易生长和繁殖,也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新陈代谢缓慢,身体抵抗力较差,是“暖气综合征”的高发气人群,尤其要注意防范。
掌握以下“八要”“四不要”
远离“暖气综合征”
舒适健康过寒冬!
切记“八要”
1.讲卫生
要清扫家中的卫生死角,特别是暖气片底部、缝隙以及衣柜后面、墙角等地方。供暖后,沉积在地面的病原体(如灰尘、细菌等)很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漂浮在空气中,让人鼻咽干燥、烦躁不安,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控温度
暖气来后,不可贪恋暖意,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至22℃,温度过高会引起身体不适。
3.调湿度
暖气来后,室内干燥加剧,最好放一台加湿器或者摆一盆水或者多养几盆绿植,让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
4.常通风
冬季天冷,人们会减少开窗次数,但一定要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气开门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减少呼吸道疾病。
5.多补水
每天要保证饮水2000毫升(大约十杯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勤锻炼
冬季天冷,很多人会减少活动,但还是得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强身健体。
7.多进补
8.早入睡
冬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切记“四不要”
1.不要在暖气片上或周围堆杂物
房间内靠近暖气片的地方尽量保持一定的散热空间。不要在暖气片上或暖气片周围堆放杂物,否则会影响暖气片的散热效果。
2.不要私放使用暖气水
为了除掉矿物质,防止凝结水垢,暖气水中会加入包括阻垢剂等在内的化学物质,根本不能用来洗衣服等,被孩子误饮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此外,私自放水会破坏供热系统稳定,给维修带来麻烦。
3.不要将湿衣服直接摊在暖气片上
很多人会将湿衣服放于暖气片上烘干,这样做会为霉菌孢子的生长创造环境,如烟曲菌,会引起曲霉致敏相关的疾病。
4.暖气加热食物要不得
牛奶、豆浆不能长时间放在暖气片上加热,时间长了容易变质、营养流失。冷冻肉放在暖气上烤,会使肉品内冷外热,易滋生细菌,影响食用安全。
# 小编提醒 #
供暖期室内外温差大,应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现在还是疫情高发期,尤其要注意身体健康!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加强御寒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和小编一起操练起来吧!!
来源: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