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绣能保存多久,潮州珠绣,如何“绣”出一方新天地
潮州珠绣,如何“绣”出一方新天地
创新珠绣应用 探索产业化发展
黄伟雄在活动现场演示珠绣技艺。
小时候,我奶奶和母亲都在居委会办的绣花社绣花,我就在“花规”旁边玩耍看着她们绣花。6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手把手教我绣花。我还记得那时候绣一对枕头花可以赚2块钱。在学习过程中,看到那些漂亮的花稿总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白纸描画起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描下一大沓花稿。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花稿都是当时潮州工艺美术界前辈们设计的。童年时候的描画经历,冥冥中为我走上绣品设计之路打下最初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我到技工学校学习服装设计和刺绣图案设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潮绣厂,这期间开始大量接触珠绣。后来调到了二轻工业研究所。1993年,我创办了自己的珠绣公司,从事婚纱晚礼服、珠绣包的设计生产,一干就是几十年。
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下去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从2014年至今,在广东女子学院设立大师工作室,开设珠绣专业课程和兴趣班,系统化培养珠绣人才,7年时间传授500多名学生学习珠绣。我在广东女子学院的珠绣工作室2018年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传承要从娃娃抓起。2015年创办了百师园。在百师园4楼还有一个市珠绣博物馆,馆中以实物、图片和文字详细介绍珠绣的历史演变、制作工具、材料、艺术品等。百师园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关珠绣的研学实践活动,结合红色文化、党史教育,既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爱国、爱党之情,又让学生了解珠绣、认识珠绣,从而爱上珠绣,愿意传承珠绣。
精品要做,但不能全部做精品,还是要考虑产业化。我觉得,珠绣产品乃至工艺美术品要创新应用,应该探索和尝试产品产业化发展。做一些普及型的产品,比如适合家居的装饰、摆件,再譬如可选取大众喜爱的时尚元素和流行题材,开发制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价格可以是几元、几百乃至几千,而不是像那些精品动辄几万、几十万。通过“量产普品”占领市场。如今,我们也陆续开发出了珠绣包、茶杯垫、珠绣书签等文创产品,这不仅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也带动了珠绣产业化发展。
陈耿之(市关工委主任):
让珠绣走进校园
陈耿之
到了近现代,珠绣开始踏上创新的道路。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潮剧艺人尝试把一些珠料缝制在戏服上,以便在表演时吸引观众眼球。由于珍珠成本太高,他们便发明了一种胶片,将其打孔后穿串起来装饰戏服。后来,生产服装的企业老板则利用这些胶片制作成小皮包、烟袋等小礼品,赠送给在自家工厂定制戏服的戏班人员。
回顾珠绣的历史,珠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扎扎实实传承下来的技艺。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珠绣的特点,那就是高贵、典雅、包容、创新。
珠绣等非遗工艺的发展,离不开守正创新、以市场进入、凭品牌取胜以及靠人才传承这四点。最难做到的是靠人才传承。如今,部分学校陆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培养珠绣人才方面,我们也可尝试让珠绣走进校园,通过开展珠绣培训班,传承珠绣技艺,培养珠绣人才,助力珠绣产业做大做强。
蔡照波(广州新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珠绣产品的创作 要与都市生活接轨
蔡照波
如今,珠绣绣品已经不单单体现在丝绸面料上,像印花布、牛仔布、人造革及真皮等材料,珠绣都可以应用在上面。我觉得,珠绣产品的创作还需要与都市生活接轨,推陈出新,培育新品种、新品牌,尝试将浪漫的欧美风格与典雅的东方文化有机融合,设计开发时尚实用的产品,既能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又能推动潮州珠绣产业的发展。
在宣传上,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传播面,不妨将名家大师的生活片段、背后故事拍摄制作成短视频,在平台多元化推广,让珠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心中,从而提升珠绣的影响力。非遗产品的销售也不能只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要不断创新,拓展销售网络,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文(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传承人培养 需社会各方合力
刘文
在效果上,由于制作珠绣作品的玻璃珠和珠片都是立体和透光的,因此珠绣作品在绣制时必须与光学、色彩学的原理相结合,这使得珠绣作品在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形成珠光熠熠的视觉效果。这也是其他绣种难以表现出的效果,也是珠绣产品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文字整理:潮州日报记者 吴冰 吴育杭 摄影:潮州日报记者 庄园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