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与城7幢多久交房,你的房子交付了吗?房企晒出“交楼”成绩单
你的房子交付了吗?房企晒出“交楼”成绩单
“保交付一定是公司的重中之重,一切为了保交付,并且要坚定信心保交付。”
时隔多月之后,碧桂园近日发布了最新的集团管理会议内容,总裁莫斌在会上强调了这样一句话。而截至11月底,这家房企最新的“交付成绩单”为50万套、6043万平方米,在行业内处于头部位置。
过去两年来,保交楼、稳民生一直是房地产领域相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层面的定调,到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这场事关民生、事关行业复苏的行动也得到众多房企的响应。
如今,保交楼工作仍在持续进行着,不少房企不断地通过公司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外发布着保交楼成绩单及具体楼盘的交付情况。
政策指引 企业发力多方力量汇聚
11月17日,经历漫长的债务重组进程的融创中国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称,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生效日期为11月20日。这意味着融创成为大型房企中首个完成债务重组全部流程的企业,整体债务重组规模约900亿元。
在融创之后,中国奥园在11月29日也对外披露了完成境内境外债重组的消息,并表示将有助于“保障奥园保交楼保兑付保稳定重点工作”。
“债务重组完成后,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经营。”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要做的首先是盘活存量项目,保交楼,对于现存停工项目,出险房企需尽快引入资方,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施工,保障及时交付。
不久,融创便高调宣布11月再交付2.2万套,今年前11月已交付227个项目,合计约22.7万套、3400万平方米,并强调“超过去年全年”,奥园亦向外界声称,今年以来实际完成交付房屋2.3万余套,预计年内还将冲刺超万套。
重视保交楼工作的不只是融创、奥园乃至碧桂园等遭遇困难的房企,一些持续保持稳健的央企、国企类房企也将保交楼工作视为重要任务。例如公开信息显示,中海地产今年交付项目超过200个批次,交付套数超过2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2000万平方米。
这场涉及面广泛、参与房企众多的保交楼行动始于2022年7月,当时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交楼、稳民生”的政策基调。随后,针对保交楼的关键——资金问题,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也陆续展开。
在多轮政策的加持下,保交楼工作得以持续开展。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2022年,人民银行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保交楼”提出满一年后,住建部披露了一组数据,指出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接近100%,累计已完成住房交付超过165万套,首批专项借款项目住房交付率超过60%。
进度同步 交房交证花样频出彰显交付力
“亲爱的家人:展信欢颜,问君安好。家的轮廓愈显成熟……公区墙地砖、室内墙地砖、墙面第一遍油漆已完成木地板铺贴已完成40%,橱柜浴室柜安装已完成50%,户内门安装已完成40%……”
不久前,广州的陈女士接到小区管家发来的“家书”,这份“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其购买的星河东悦湾房屋的实时建造细节。据了解,自今年初买房之后,陈女士便会时不时地收到“家书”。“刚开始我还担心烂尾,上下班经过的时候都看看楼盘工地有没有人在工作,有了‘家书’后看到房子的实时建设进度,更踏实了。”
除了星河地产,还有龙湖、碧桂园等房企,同样以“家书”这种形式,为业主同步楼盘建造情况和公司交付情况。
在保交楼成为地产行业关键词的大背景下,交付只是第一步,品质交付才是实力。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修复期和信心企稳期,房企比拼的核心逐渐从拼速度、拼规模向拼产品力、交付力转变,开始搭建及完善交付流程体系化,全面提升交付的品质和服务。
“整个交付过程很顺畅很方便,问题反馈后响应也很及时。”6月,位于顺德伦教龙湖·江与城迎来首批集中交付,1栋业主张先生早早来到小区内进行收楼,他对房子质量与交付服务感到满意。
此外,还有融创推出归心交付体系2.0、旭辉推出“悦心交付”体系、美的置业打造交付品牌“橙意家”、金科制定“心悦交付白皮书”……各家房企的交付体系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着力打造贯穿了产品从研发、设计、采购、工程、交付前服务、交付体验、交付后生活场景等的体系,是一个全周期、多节点的服务过程。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认为:“部分房企通过积极探索和经验沉淀,研发或制定出一系列工艺工法标准,从技术上有效提升工程内在品质和施工效率,优化服务环节。如在施工期,通过工地开放日、施工现场直播等方式加强与客户沟通,使客户增强对企业产品品质、施工建造能力和承诺兑现能力的信任;在交付期,通过专业人士陪同验房、交付即交证、投诉反馈机制等方式提升交付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付过程中,“交房即交证”的新模式在多个城市逐步推开,并进入常态化。比如10月交付的江门鹤山市共和镇碧桂园天麓湖项目提前交付,业主不仅领到了新房钥匙,还领到了不动产证。“对于我们来说,交房即发证,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不用来回多次跑,我们对这个服务给予点赞。”业主林女士表示。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保交楼”是房企底线,也是其能够活下去的生命线。从房企交付情况来看,保交楼印证了其健康的现金流和优质信誉,同时在交付过程中也体现了企业的硬实力。
力保交楼 资金到位是关键
11月28日,位于广佛交界地带的金沙洲片区,碧桂园云樾金沙项目迎来新一轮收房,这一轮交付共计450户,而该项目今年以来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1400户,占总户数的六成左右。两天后,位于梅州的客天下碧桂园也新交付了72套房屋。
“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要坚定信心,用自信和智慧去做好保交付工作。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这是碧桂园总裁莫斌在11月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上所说的话。
积极履行保交楼任务的不只是房企。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各地采取不同措施积极响应保交楼,包括对问题项目“一盘一策”及时协调处置、各级领导对项目挂联兜底、协调引入区域国企和金融机构来盘活项目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金层面,近期多家银行与部分房企开展了新一轮沟通交流,房企融资需求、商讨银企合作成为这一轮调研的主题,“保交楼”工作也被反复提及。
在银企密集沟通之前不久,央行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保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曾在11月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各银行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持续做好保交楼信贷工作,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如是说。
也因如此,一些项目通过引入多方资金予以纾困。今年11月,申万宏源集团首单“保交楼”项目在广州花都落地,该项目原由两大国有开发商与区域龙头民营房企共同操盘,后来民营股东面临较大资金周转压力,为防范相关风险传导而向外部资金寻求帮助。最终申万宏源在充分评估相关风险的前提下,携手合作方共同出资收购标的项目股权。
今年下半年以来,外界对房地产业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政策优化调整上,多地放松限购、限贷条件,“认房不认贷”等持续落地,这让部分城市的楼市迎来了一波“金九银十”的行情,销售有所起色。
不过根据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的初步估算,截至年底,房企“保交楼”资金缺口或约4万亿元。“仅靠销售回款来弥补保交楼的资金缺口,仍显捉襟见肘。而保交楼的进展,反过来又影响购房信心。”伍戈认为,如此循环,唯有借助市场之外的力量才能终结。
■相关
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加快
而根据亿翰智库发布的《2023年1—9月中国典型房企交付套数TOP50》显示,碧桂园、融创中国、保利发展、绿地集团、万科地产、华润置地、金科集团、旭辉集团、中梁控股、龙湖集团位居交付套数TOP10行列,共交付了近150万套;碧桂园、融创中国、保利发展、万科地产、绿地集团、金科集团、华润置地、建发房产、新城控股、绿城中国位居交付面积TOP10,共交付了18683万平方米。
比如绿地集团2022年交付了14万套,而今年前三季度交付16.77万套,超过了去年全年;融创去年交付了18万套,今年前三季度就完成了18.5万套交付;中粮控股去年共交付7万套,今年前三季度交付了8.04万套。
在前三季度的统计中,碧桂园以40.1万套的交付套数和4931.98万平方米的交付面积位居第一,远超第二名,而截至11月末,碧桂园的总交付套数已经达到50万套。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以来,碧桂园频繁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披露全国各地项目的最新交付情况,这些项目遍布全国各地,推动交付的速度可见一斑。
2023年即将收尾,浙商证券研报指出,从房企传统的竣工交付节奏上来看,四季度是房企传统的交付高峰期,四季度业绩约占全年的50%。因此,这几个月也成为各家房企交付的关键阶段,能否完成年度交付目标,也成为接下来考验房企自身定力的重要指标。
融创此前曾定下年内30万套的交付量,随着11月底实现22.7万套、3700万平方米的交付成绩,融创还剩下约7.3万套的交付任务。近期境外债务重组的生效也让这家规模房企有了信心,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今年30万套的交付量,将“使命必达”。
亿翰智库认为,在中央和地方均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下,“保交楼”工作将会持续推进,若企业能拥有更多销售回款和资金支持,保交楼工作的成绩会更上一个台阶。
■业内观点
融创集团行政总裁汪孟德:
全力以赴“保交付”
今年年初的业绩工作会上,融创集团行政总裁汪孟德就指出:“这一年工作的重心一个是全力保交付和基本的运营,另外一个就是保护价值,就是不再低价地处置核心资产。”并介绍,公司也在积极申请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确保项目的建设和交付。“目前第一批的保交楼资金已经落地了110亿元,第二批申请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第二批已经有几十个项目获得审批,资金也有事实落地,公司同时也在积极推进银行保交楼的配套融资,已经有项目落地放款,在当前正常融资和销售稍微恢复下,这些保交楼专项资金获取对于我们复工复产以及项目的交付有重大的作用。”
10月,伴随着融创债务重组计划逐步明朗,汪孟德再次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交楼、稳民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整个社会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最大努力。”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
交付品质会越来越高
2023年,“保交楼”仍是全社会和全行业关注的焦点。“保交楼对于稳定购房者预期至关重要,也是稳民生的关键之一。同时‘保交楼’仍是化解房企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指出。
刘水认为,房企要抓住当前各项利好政策,特别是对于现存停工项目来说,需要尽快引入投资方,通过补充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施工,保障及时交付,完成“保交楼”任务。并进一步指出,完成交付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建设,而资金较充足的央国企及经营稳健的民企为提高竞争力,在交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长期来看,随着开发量减少,未来交付量也会减少,购房者对交付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
公共配套也应同步保质交付
“保交付对房地产意义重大。”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一方面保交付有利于恢复市场的信心,因为交付的背后是一种信任关系,保交楼有助于提升大家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保交付有利于缓解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有助于推动房地产开发商销售、交付、回款、补存货、去库存等整个链条更顺畅。
李宇嘉进一步提出:“购房者对房地产的交付品质要求在提高,这也要求项目不仅要做到住宅产品保证按期交付,公建配套如学校、医院、社区等服务设施也能够跟房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保质交付。”
南方+记者 葛政涵 周中雨 柴亚娟
【作者】 葛政涵;周中雨;柴亚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