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代赭石汤(旋复代赭石汤用量最大的药是)
点击下边链接,听课程音频:[呲牙]
牡蛎 代赭石 刺蒺藜 罗布麻 紫贝齿 羚羊角
64 平肝潜阳药: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紫贝齿,息风止痉药:羚羊角
牡蛎:
下面介绍牡蛎。牡蛎也是一个海产贝壳类的。以它的这个贝壳入药,个头比较大,比石决明、珍珠母这个贝壳大出很多。
那么这个药作为一个平肝潜阳药,那么在用于肝阳上亢的情况,和石决明、珍珠母或者我们前面学过的龙骨,都大同小异,也是没有什么个性特征,反正就比较常用,一个也是同类配伍,另外一个是(配)补阴的药,而且常常和牡蛎或者石决明这些同时使用,所以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那么第二个功效收敛固涩,牡蛎的收敛固涩和昨天讲的龙骨完全一样,它主要在敛汗,另外就是肾气不固的尿频、遗尿、遗精和治妇女的白带过多等等,作为一个收敛固涩的药使用,当然也是要配伍补虚的药,而且常常也是和龙骨配伍在一起,人们在处方的时候往往龙、牡并提。
另外一个功效软坚散结,龙骨没有,牡蛎有,这是这两个药的主要区别,前面两个功效都一样,同时配伍使用。那么牡蛎的软坚散结,其实我们在总论当中曾经提到过了,这个软坚散结主治的证候,主要就是腹内的一些癥瘕积块和体表的一些结块,那么这样的一些癥瘕积块或者体表的结块,一个是瘀,第二是痰。
代赭石
代赭石:
下面代赭石。这是一个矿物药,代是它的产地,最优质的这种药材,古人认为它主要产在现在山西的雁门关,古代这个地方称为代州,或者代郡,所以代是指的产地。赭是一种颜色,比如我们在中学里面学这个水彩画,那么水彩画里面有一种颜色,就叫赭石色,就是赭这种颜色,一种黑红、黑红的颜色。石是它的药材的自然属性,分类里面。所以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三方面的意思。
这是一个矿物药,主要是含赤铁矿,以三氧化二铁为主的这个赤铁矿的一种矿物药。这个代赭石,也是一个平肝潜阳的药,也可以用于肝阳上亢,那么也是配伍应用的情况,和前面的药没有什么两样,(配)同类或者补阴(药),有肝热的,配伍清肝热的药,这个(方面)就了解功效,其它问题都解决了。
另外就是它能够降逆气,这个比较特殊,那么降逆气,主要是胃气上逆,它可以用于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甚至于呃逆都可以使用。
那么最有名的,就是配伍旋复花,旋复代赭石汤,这个张仲景的方,今后是要学的,那么这个方讲旋复花的时候提到了,(方)里面还有其它的,比如说生姜、半夏这一类止呕的药。
所以整个这个方,这个和胃止呕或者降逆止呕的作用很强,所以临床非常常用,现在用于一些神经性的呕吐,都收到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个可以和旋复花结合起来(学),它能够降胃气,能够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嗳气、呃逆。
另外能够降肺气,可以用于肺气上逆的喘息,而且常常是用于虚喘,肺肾两虚,也表现出了肾不纳气,或者肺虚呼吸无力,不能很好地主气。
认为这个代赭石能够降肺气,首先倡导的就是张锡纯,所以张锡纯以后,尤其他本人,很喜欢使用,认为有效,那么之后,有一部分医家,根据他的经验,在临床上使用。相对而言,代赭石降胃气的作用,应用的历史悠久,使用很普遍,因为有旋复代赭石汤,从汉代就开始使用。
而用它来降肺气,治疗这个虚喘,始于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几十年的时间,这个也可能是一家之言。所以现在临床上有很多人用,当然在复方,要判断它单味药,这个降肺平喘的效果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也把它作为一个功效。
相对来说,应用的历史短一点,现在也不那么普遍,但是可能是存在这个功效,所以我们把它加以肯定,在复方当中,完全可以使用,因为张锡纯在这方面应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是比较特殊的,对于代赭石。
然后就是凉血止血,有一定的作用,不是很强,关键是这个药它的苦寒、沉降的性质比较明显,所以对于血热妄行,表现在上部的出血证,它不仅仅是一个凉血止血,而且能够清降,使这个气不上逆,那么出血上逆之势也会得到一定的控制,所以还是在很多出血证当中使用。
那么在古方当中,常常对于这个慢性的,比如说崩漏失血,里面也用代赭石,那不一定是凉血止血,可能与止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长期的这种阴血耗伤,可能有阴虚阳亢,还包括了这个代赭石的平肝潜阳在里面。
鹿角霜
比如说我们过去教材上(所举)震灵丹,震灵丹里面用代赭石,不一定是用来凉血止血的,它是一个虚寒证,不需要凉血,可能止血和其它药物(有)相辅相成的这样一个关系,更主要的本身就有虚阳上亢、眩晕头痛,所以它是多方面的功效在使用。
这个代赭石的苦,它本身没有任何滋味,这个三氧化二铁,完全是表现了它苦能清泄、苦能降泄,作为性能的一个特征,这个从《神农本草经》就开始,所以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个代赭石,因为是一个矿物药,所以一般要打碎先煎,而且要求要炮制,那么炮制主要是火煅,火煅了以后,可以再来醋淬,因为代赭石里面含的最有害的杂质就是氧化砷,就是砒霜,主要就是氧化砷,含的砒霜,那么煅了以后,这个氧化砷很容易升华,所以这个药材就比较纯净,我们这个书上,使用注意里面,因含微量的砷,准确地讲应该是含微量的氧化砷,就是砒霜。
因为在自然界当中的元素砷这种单质,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它都是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硫化砷、氧化砷,没有单质的砷,现在在自然界当中,所以不是微量的砷,是砷的氧化物。而且这个火煅醋淬了以后,比较疏松,也便于配方,便于制剂,同样增强疗效,而且更加安全,里面的氧化砷含量可以明显地降低,这是关于代赭石的情况。
刺蒺藜:
下面一个刺蒺藜,这是一个植物药,一个草本植物,那么它结的果实,是有很多象刺一样的尖状突起,所以根据这个特征,把它叫作刺蒺藜。这个药物功效比较多,作用都比较平缓,所以我们作一个一般的了解,那么大家记住了功效就行了,但是对这个功效,要加以一些说明。
那么这个药物的第一个功效,就是平肝或者平肝阳,因为它是植物药比较轻,就回避了这个平肝潜阳,所以就和前面的几味药的第一功效的术语有所不同,但它主治的仍然是阳亢上亢,那么它配伍的原则,也是一样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疏肝,它又是一个疏肝解郁,或者疏肝理气的药,那么可以用于肝气郁结,比如说胁肋胀满疼痛,烦躁、忧郁或者其它的与肝气郁滞有关的,都可以使用,由于这个药,比较缓和,所以相对来说和香附、佛手、青皮这些药物相比较,这个药在疏肝的药当中,应用得不普遍,它有这个功效,用的很少。
那么要注意的是祛风明目和止痒这六个字,对刺蒺藜来讲,它实际上是一种疏风热,尽管我们书上是一个平性,写的是一个平性,但是在古代的文献上是明确地说它是一个疏风热的药,所以它通过疏风热,它可以明目,包括了清肝火,有的书上说它还能清肝火,实际上它是一个清肝明目,或者疏风热明目,它可以治疗肝热目疾或者风热上攻引起的目赤或者见风流泪,这个眼角发痒这样的一些症状。
另外它通过疏风热的作用,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祛风止痒,治疗一些瘙痒性的皮肤病,同时它还能够祛风热、利咽喉,所以在治疗一些外感病,引起了这个咽喉痒痛的时候,它常常和蝉蜕、牛蒡子这些药一起使用,通过祛风热它还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比如说用于风热上攻的头痛、头昏。
所以这个药,这个祛风明目,实际上是疏风热,它可以达到明目的效果,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可以利咽喉,甚至止头痛,所以在这方面,这个药物应用还是比较广的,尤其是近年来,这个刺蒺藜,它的全草,也包括刺蒺藜,它的入药的果实部分,把它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把里面的总皂甙把它提取出来,就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新药,一味药。
刺蒺藜
但是这个在古代就有记载,在古代有一个叫方龙谭家传方,里面就是单味一味药,刺蒺藜治疗胸痹,其实这个在上千年以前,就作为一个治胸痹有效的,尤其是单味药使用,这个功效就比较确定了,不是复方,很容易判断,那么后来因为认定它是一个平肝疏风的药,所以就忽略了它对胸痹的治疗,那么现在发现是作用还比较明显的一个药物,这个作一个常识性的补充。
我们在三百一十九页的应用二当中说到了,那么这个参考资料三,就说过去把它叫作白蒺藜这种名称,或者简称蒺藜。这要说明一下,现在的《药典》就是简称蒺藜,没有要刺字了,所以我们这个正名里面,甚至可以把这个刺字圈掉,跟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保持一致,它就叫蒺藜。
罗布麻:
下面这个罗布麻不要求,因为这个药虽然明代《救荒本草》就收载,但是一直作为草药使用,那么作为一个中药,也是近二三十年的时间,这二三十年,主要是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发现它有降血压的效果,现在主要在治疗高血压的一些方剂当中使用,而且主要是在成药当中,比如说罗布麻片,或者复方罗布麻片这一类的。作为一个生药,作为汤剂煎服,应用很少。
当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平肝清热的药物,那么主要是考虑有高血压的时候再使用,所以实际上按照现在的药理研究在使用这个药,不是按照传统的理论,那么大家知道这个药,那么今后使用有这个药,或者以这个药为主的成药,那么知道怎么一回事就对了,所以这个药不要求。
紫贝齿:
三百二十页的紫贝齿。它也是贝壳类的,那么和这个珍珠母大同小异,因为在现代的临床很少用,也是在一些中成药当中,现在还有使用,单味地煎汤,在处方里面更多的是用珍珠母,其实它的功效和珍珠母完全一样,所以这个药也不要求,也是知道名称就够了,这是关于第二十二章,这个平肝潜阳药。
下面第二十三章,息风止痉药。什么叫息风止痉药?就是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为主要作用,或者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为息风止痉药。那么这一类的药物,或者就是以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那么书上是把息风止痉这四个字把它分解,这个息风是平息的肝风,止痉呢就是制止的痉挛抽搐,主要是肌肉、躯体的痉挛。四肢主要是抽搐。
那么根据这个取类比象,那么在中医学当中,就认为风胜则动,凡是动摇的都是有风。那么比如说我们在教室里面怎么知道有没有风,主要就看树在没在动,只要在动,那么就是有风的,所以根据这样一些自然现象,那么肢体的一些抽搐、动摇,就我刚才说的诸风掉眩的掉,这个动摇不定,都是属于肝风的,但这个肝风是内生的,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现象,所以叫作内风。
那么外风一般称为祛风,它的治疗功效,内风一般称为息风,所以这一类的药,主要就是息风的,通过了平息肝风,收到了制止痉挛抽搐的效果,所以叫作息风止痉。
罗布麻
那么息风止痉的这个息字,我们这个书上没有火字旁,可能我们见到的其它的中药的教科书上,就是近年来的教科书有火字旁。那么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首先编中药教材,一直到第六版,到这个八六年,六版教材,在中药学里面这个息字都是没有火字旁的,那么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人为地加上了。
应该说加上火字旁,是不对的。因为从字义上来讲,火字旁的熄,专门指火焰熄灭,比如说这个消防队,让火灾的火焰熄灭了,那么肯定要用火字旁的,如果在文学作品当中,风浪平息了,一定是没有火字旁的息。
那么我们这一类的药,它是息的是风,不是火,而且息的这个风是肝风、是内风,这个内风不一定都是热证,有的还是虚寒证,所以更不应该有火字旁,但这个好象是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势了,可能还很难把它纠正过来,同学们知道在这个中药术语当中的息风止痉,从清代开始使用这个术语,一直就没有火字旁的,这是关于含义和一些有关的一些说明。
那么这一类的药物的功效,就叫息风止痉,可以简称止痉,或者简称息肝风。那么过去不规范地使用的时候,有的叫平肝息风,这个我们在讲平肝潜阳药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这个平肝息风,它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平肝潜阳加息风止痉,一种情况仅仅指的是平肝潜阳,另外一种情况仅仅指的是息风止痉。
所以我们就提倡专门的(说)息风止痉,或者单纯的平肝潜阳,都不要称为平肝息风。平肝息风,就作为是平肝潜阳和息风止痉的一个合并以后的一种简化了的功效术语,它是两种不同的功效合并在一起,这样子规范使用。这是关于这一类药物的基本功效。
那么它的主治就是肝风内动,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那么就是肢体的痉挛抽搐为主的。但是这个临床上能够引起肢体痉挛抽搐,导致肝风内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的病证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肝热生风,或者热极生风。因为高热,尤其是一些儿童,容易发高烧,三十八度多、三十九度多,就开始出现了这种痉挛抽搐,那么这个叫热极生风,或者叫肝热生风,这个主要出现在小儿的急惊风。温热病,热盛也可以生风,或者有的中风,或者癫痫,也可能属于这种情况,肝经热盛。
那么另外阴虚风动,肝阴耗伤不能润养这个经脉,或者肝的经脉,可以出现这个虚风内动。那么这种痉挛抽搐比较轻微,这个在温热病后期,热邪耗伤了真阴,经常能够见到。
另外在儿童长期的吐泻,脾胃虚弱,那么就会造成慢惊风,就(是)前人说的土虚不能荣木。长期的脾胃虚弱,脾土亏虚,吐泻不止,那么好象很贫瘠的土地,上面长的树就很细,很细的树很容易就不能禁风,那么稍微有一个风吹,就容易摇摆不定。那么根据这样的自然现象,把它叫作土虚不能荣木。这是慢惊风、慢脾风,很多是属于一个虚寒证。
另外比如说破伤风,这个风毒,从破损的伤口进入人体,那么首先它感受的是外风,然后引发了内风,然后出现了这个破伤风,整个肌体的这种痉挛、抽搐都很重,所以对于破伤风来说,既需要祛外风,又需要息内风,它是外风引动的内风。
所以常常能够见到肝风内动就这样的一些情况。小儿的急惊风、温热病的热盛动风、中风、癫痫,那么这些可能很多都属于热极生风的,另外小儿的慢惊风这个属于虚寒证的,另外破伤风,外风引动内风,所以在这样的一些病证当中,都可以常常能够见到的。
僵蚕
虽然它的病因不一样,病种不一样,但是就肝风内动这一点来说,它都是共有的,都是相同的,都需要息风止痉的药物来缓减痉挛抽搐的症状,那么关键在对于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病证,那么在配伍来体现这个不同的治法,这是关于这一类药的功效主治。
第三点性能特点,息风止痉药的性能特点。那么息风止痉药的药性,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能说是一定的,那么也就是说多数息风止痉的药,或者说作用比较强的息风止痉的药,一般是寒性的,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羚羊(角)、牛黄,或者钩藤、地龙,包括前面的比如说蚕蜕这样的药,都是作用比较强,比较典型的偏于寒性的。
当然也有平性的,比如说我们要学的天麻、这个白僵蚕这样的一些药物。也有偏于温性的,那么我们前面学的防风、蕲蛇,包括洋金花,我们后面的蜈蚣,这样一些药,都是偏温的。所以这个药(性),这类的药的药性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不是很明显,实际上它是偏寒的、偏温的、平性的都有,但是重要的,是偏寒性的,因为临床上的肝热生风最常见,最多,那么这一类的药,所以就最重要。这是性能的第一方面。
第二个药味。那么这一类的药,怎么确定它的味,按照前面的五味的理论,过去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后来慢慢地发现这一类的药当中,有相当的一部分药物,有甘味,比如说这个钩藤或者天麻这样的一些药有甘味,那么就把甘能缓,这个甘能缓也包括了缓和筋脉的挛急,就是缓和痉挛、抽搐,人为地把它连在一起,所以这个有一定的意义,与甘能缓,定为甘味。
但实际上更多的药仍然是考虑它的真实滋味,比如说一些动物的药,羚羊角或者地龙,那个咸味,实际上是真实滋味。那么有的药它是从另外的功效,比如说这个全蝎、蜈蚣,它以辛味为主,实际上它能通络,有辛散的作用特点,本身它又有刺激(味),有这个刺激味。所以这一类的药物,也是它的药味,没有典型的规律性,所以也不重要。大家作一般性的这种常识性的了解。
归经,这个很有规律,和前面的平肝潜阳药一样,那么主要是归肝经的。那么如果说作用趋向,它是从这个摇摆不定,让这个肢体安静下来,也是一个沉降的,这是性能特点。
第四个问题,配伍应用。原则上适合寒热虚实。那么另外一种记忆的方法,就是针对刚才我们讲的引起肝风内动的一些原因,实际上那些原因就是个寒热虚实。那么一种情况,肝热生风,或者说热极生风,那么就要配伍清热的药,尤其是清肝热的药,不管哪一种病,也不管你温热病、小儿的惊风或者中风癫痫,都属于这种情况,配伍最多的,那么根据热极生风。
如果是肝阳化风,有的肝阳过亢,亢而无制,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引发了肝风,这个就相当于现在的有的患者,这个高血压,而且血压很高,最后导致了中风,那么在中医学上,常常称为肝阳化风,这个时候可以配伍平肝阳的药,或者平肝潜阳的。
另外阴虚风动,主要在温热病的后期,那么这个就要配伍滋阴的药。另外这个慢惊风,它往往是脾胃虚寒,那么就要温养脾胃,补气的,温阳的,主要作用在脾经的一些药,比如说这个人参、白术,这都是比较常用的;寒象重的,有的还可以配伍附子之类的这个温补脾胃的阳气。
那么破伤风,外风引动内风,在息风的同时要祛外风,所以在一些治疗破伤风的方当中,常常选用防风,或者甚至要配伍羌活、白芷这一类(的药),或者我们前面学过的白附子,或者天南星这一类祛风的药物。
羌活
所以这一类的药的配伍应用,原则上适合寒热虚实,但更主要的是根据不同的肝风内动的病证作相应的配伍,这样子才好记忆一些。
这个使用注意,那么也是把它简化一下,也就是说这个肝热生风的,对于温燥的息风止痉药,要慎用。那么反过来说,虚寒性的肝风内动,对于这个寒性比较强的息风止痉药,也不宜使用,就是注意它的药性。
那么其余的,我们书上什么孕妇要忌(用),或者这些都是不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说真正是孕妇出现了严重的这种肝风内动,我看也不应该忌,可能那个时候挽救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用注意相对内容也比较少,就注意它的药性。
羚羊角:
下面就是介绍具体的息风止痉的药。第一味羚羊角。那么它来源于赛加羚羊,这个主要是产在了国内是新疆、甘肃、青海,包括西藏一些地区也有,另外比如说现在的俄罗斯有关的那些国家都有,用这种野生动物的角,羚羊的角。这个也是一个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所以这个羚羊角在中药里面,一直也是一个比较名贵的药材,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那么这个药作为一个息风止痉的药,它的止痉的作用比较强,在我们要学的药当中,它的止痉作用都是比较好的,可能仅次于蜈蚣、全蝎,应该说,比其它的很多药,都更为明显。但是它又是一个典型的清热药,所以在临床上羚羊角主要用于肝热生风,所以尤其是在温热病、小儿急惊风、中风,这个肝热内盛的最为适合。
另外对于温热病,它又是一个清热解毒药,它清肝息风的同时,还有解毒作用,清解热毒,所以尤为重要。另外它又是一个平肝潜阳的药,那么对于肝阳化风,这个阳气亢逆无制,出现的有些早期的一些肝风内动征象的时候,也是很适合的,所以它主要适合于热证,肝热盛,或者热毒盛,或者阳气过亢,这样的肝风内动证。
那么反过来讲,因为它的寒性比较强,虚寒性的肝风内动,尽管它的息风止痉作用比较好,比如小儿慢惊风这一类也不宜使用,这是在息风止痉方面,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相应的配伍。在温热病当中,那么根据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配伍相应的药物或清热解毒药。
那么这个肝阳化风,可能更多的是配伍平肝药,羚羊钩藤汤,配伍钩藤,它同类的,也是能够平肝的,还可以配伍比如说我们以后要学的天麻这一类的。那么小儿的惊风,配伍一般的清肝热的药,比如说配伍菊花、蝉蜕这一类,这个书上也举了一些例子,当然可能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个配伍的原则大概这样,选的药物,可能不完全一样。
另外这个药,也是一个平肝潜阳的药,那么用于肝阳上亢,尤其是肝阳上亢,兼有肝热比较盛的,因为它的清肝的作用也很好,但实际上现在羚羊角,作为普通的肝阳上亢,用的不多,不多的原因,那大家都应该知道,就是一个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限,而且价格比较高昂。一般肝阳上亢是个慢性病,用量也要比较大,服药的时间也比较长,从经济上都不能承受,更何况是还有其它的原因。
另外这个清肝明目,在古方里面,这个眼科里面,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大量的治疗肝热目疾的方,就用羚羊角来命名,什么羚羊角汤、羚羊角散、羚羊角丸,很多,可能当时的羚羊角是比较普遍。现在一般的肝热目疾,能够清肝明目的药,我们前面学了那么多了,羚羊角虽然有效,一般的当代的眼科学当中,不会考虑使用,原因和这个平肝潜阳是一样的。
**的羚羊?
那么它的清热解毒,古人也是用来治疗热毒疮痈的,但是热毒疮痈,现在一般情况下用羚羊角,也是个大材小用,那么主要是在温热病当中,把羚羊角的息风止痉、清肝热或者清热解毒综合起来考虑,这个热毒比较炽盛,肝热内盛出现了痉挛抽搐,甚至于神昏澹语那样的一些情况才考虑,如果是其它的单独出现,单独的肝阳上亢,单独的肝热目疾,或者单独的一般的疮痈肿痛,不会考虑到羚羊角。
所以这个药,尽管它是很重要,要求掌握,就记住它的功效,用得多的是它的息风止痉,息风止痉是把它很多功效都考虑起来,综合使用,在温热病当中,或者其它比较急重的一些肝热化风或者肝阳化风的时候,这是目前的使用情况。
因为它比较名贵,一般就不要作汤剂,作汤剂量就要大,那经济上就更受不了,药材更不能允许,所以一般把它磨成很细的粉来吞服,作为散剂在使用。
那么我们书上有一个代用品,山羊角,这个山羊角也是一个野生的,现在也是数量不多,也是需要保护的一种野生动物,所以用这个山羊角来代替这个羚羊角,我们指的这个山羊角是野生的这种青羊,也是不现实的,本身资源都很匮乏。
所以现在有的人主张家养的山羊,到底能不能代,可能有的还要进一步地研究,估计有的方面,现在比如说治疗肝阳头痛的、肝热目疾的,有的就用普通家养的山羊角,加大用量来使用,但是在息风止痉这方面能不能代替,现在还不能最后的认定。
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