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爱好者论坛(木工爱好者论坛手机版)

玩手工就是玩工具。托互联网的福,每一个手工爱好者都可以很方便的网购工具。下单后稍等几天,就能拿到心仪已久的玩具了。

木工爱好者论坛(木工爱好者论坛手机版)

本质上来说,网购其实是物品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从一个地方转到了另一个地方。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了:这不是废话吗,难道还有穿越过来的邮包啊?

说实话,还真有。

有人会将物品密封到罐子里埋入地下,若干年后再挖出来,于是就完成了一次穿越时间的快递,不,应该称之为“慢递”。这就是时间胶囊。

与游戏一般的时间胶囊相比,大家更熟知的,则是另一种时空慢递——文物。没错,出土文物其实就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特慢专递”,而考古工作者,就是给我们送货的“慢递小哥”。

第二次放出这张图,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张图上的工具,怎么数都是27件。

开始以为是把箱子本身也算了进去,后来查阅资料才发现,还有一只编号为291的无齿线锯图中没有,主要可能是太碎了,连碰都不敢碰。

说几句闲话:

一般文章的路子,就是把发掘过程写得跌宕起伏,最后工具箱打开,谜底大白于天下——一套工具,然后就完了。但我不行啊,我要讲木头背后的故事!我要是这样写,那粉丝们非骂死我不可。

所以,对本文来说,前面都是背景介绍,真正的内容,到这里才刚刚开始。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先给所有工具分个类,合计有:锯4只、凿11只、钻3只、斧1只、锛2只、锉1、铲1、锥1、削1、几1、石黛板1。我们算一下哈:4 11 3 1 2 6=27。

虽然这11件都被称为凿,但是并不代表汉代的木匠也这样叫。实际上,古代对于类似于凿子的工具有许多称呼,比如銶、斨、鏓、镌等。它们有的是凿,有的是铲,还有的是用来裂木的楔子。

这只钻大体呈三角形,尾端渐窄薄,断面方形;钻头宽扁,断面呈长方形,有五齿,中齿较长,侧齿反向弧刃。钻杆长18.5cm,宽0.4~2.4cm,厚0.1~0.8cm,齿宽2.4cm。

四、斧锛

箱内有铁斧1只,斧柄缺失;铁锛2只,其一木柄缺失。实际上,由图片来判断,标识为斧的工具,銎口也在尾端,按现在的识别标准,这还是锛。

好了,我们小结一下。

上面聊过的有:4只锯、11只凿、4只钻、3只锛斧。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聊了28件工具中的22件,还有6件,分别是1锉、1铲、1石黛板、1椎、1削、1几。

我们放到一起聊。

五、其它

1、锉

如果没有上面的手绘图,我曾一度认为它是直銎的斧。但是,薄薄的铁胎,以及后面的人字形合缝线告诉我们,这的确是一只单面使用的铲。

这把铲,柄长23.5,宽3~3.5,厚2.2~2.6cm,铲头长16、刃宽10cm。这个尺寸大概与现在家庭用的炒菜铲子相似。

锥头前端尖细,后端呈四棱形。装于一个粗大的,砣形带束腰八棱木柄上。该锥总长7.1cm,柄长6、宽5.7cm。

这只锥的形制与我们印象中的锥大相径庭,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制作锥画的。

锥画——用锥形工具代替画笔,在漆器表面刻画图案。在锥刻出的线条中填入彩色的大漆叫填漆,填入极细的金银箔,叫戗金。

至于为什么要在漆器上装饰锥画,这个我们放在最后讲。

5、削

在相关资料中,这件镰刀状的器物被称为“刨刀”。可能研究者认为,这个工具应该是用来修整刨光的。但是,我并不同意这种观点。

据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释名·释用器》记载:“……板广不得削,又有节,则以此斤之,所以详谨令平来斧迹也。”这里的斤就是锛。所以意思是,板子太宽,用削不得劲,所以用小锛子仔细平就能把斧痕去掉。由此可见,至少在东汉时期,宽木板的修平是用锛的,想精细点,那就用小锛子再来一遍。而窄板细平则是用削,也就是小刀。而锛后的木板,如无特殊要求,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同样是《释名·释用器》记载:“鐁。鐁弥也。斤有高下之迹,以此鐁弥其上而平之也。”就是说,如果嫌小锛子弄不平,那就用鐁再来一遍。

所谓的鐁,就是枪刨,我们曾多次聊过。这是一种枪状的平木工具,唐代以前,一直是民间木工用来平木的主要工具。但是,从公元600年开始,鐁这种工具就从中原绝迹了,据说是因为太像兵器,不利于社会稳定。但在邻国日本,这东西却保留至今。

我们再来看这件所谓的“刨刀”。

它的刃面居中,刃部与柄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果处理板材平面,那柄部一定会抵在板面上而无法用力。同时,镰刀状的刃口会产生很大的偏转力矩,如此短的手柄只能容纳一只手,所以无法纠正偏转力矩。

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一只剥树皮的拉刀。因为只有圆桶状的原材,才不会与手柄产生干扰。这很容易理解,我们现在会用镰刀剥树皮,但却没见谁用镰刀来刨木板。

所以,我称之为“削”,意思为削树皮的刀。

以上为个人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6、几

这应该是这套工具中最显眼的一件了,这件几案相当完整。它由面板和排足组成。面板呈长方形,较厚,中部纵向鼓起,背面中部稍薄,两端略厚,各置一横向排足;排足由三等距扁柱组成,扁柱足上端各一转轴,下端插入一斗拱形长座内,使三扁足连为一体,成双排。

排足可张合90°,折合后双排足恰好构成一“王”字形,设计极为奇巧。该物通高14.4、长31.4、宽16cm,面板厚1.4~2.2cm,足高12.2、宽15.6、厚2cm。

好了,有图有真相,高手们可以动手仿制了,难度应该不大。

六、最后总结

所有工具都介绍完了,你发现了什么没有?

没错,这里没有刨。

关于刨的历史,我曾经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没看过的话,可以私信我要连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刨在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中晚期,大约在那里开始出现,元代开始广泛应用,而普及则是明代以后的事了。所以,明代家具的辉煌,与刨的普遍应用密不可分。

这是一件汉代的镶玉木枕,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表面,纵向的刮削痕迹十分明显。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木作都是以批麻刮漆为主,用厚漆来掩盖木器粗糙的表面,这就是漆器的由来。

那么,有没有特别光滑的木器呢?也有,汉字中的“砻、碫、礛、?、 砥、磏、砺”等,其实都是一样东西,那就是不同粗细的磨石——那时候的木头,需要用磨石来打磨,才能形成光滑的表面。

现存最早的漆器,来自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是上面这只,如果我不说的话,你肯定认不出来它原来是一只碗。

以红黑两色为主。至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了镶嵌工艺——没办法,素色的漆器实在太单调了,装不了X啊。

到战国两汉就变成了无物不漆,并且出现了漆绘、锥画、填漆、戗金、描金、金银釦、贴花、堆漆等工艺。唐代出现了平托、螺钿工艺。至宋代开始出现极简风格的素髹(涂漆)和极繁风格的雕漆两种完全不同的工艺。

而这个时期,正好是木刨开始出现的时候。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猜测:

在宋代木刨出现以后(最早出现在应该是蜈蚣刨,然后是滚刨,最后是平刨),木材的表面处理更为精细,就不需要用厚漆遮盖,于是普通的木器,仅涂一层薄漆即可。

而漆器这种工艺却并没有被抛弃,但却从民间日用品转向奢侈品方向,由此产生了复杂的雕漆工艺,以迎合高端市场的需求。

好了,一不小心就又过了五千字,必须打住了。我是爱侃木头的老严。关注我,了解木头背后的故事。

谢谢阅读。

参考资料:

《天长三角圩墓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李浈;

《A Study of Western Inflfluence on Chinese Building Tools in Chinese Treaty

Port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潘逸婷;

以及木工爱好者论坛;

部分资料图片取自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