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的由来(世界环境日的由来视频)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世界环境日的由来视频)

(刘浩在微信公众号发视频,记录自己带着孩子米朵参与公益的经历。)

前几天,我向临河中学“少年碳中和银行”顾问陈开碇院长和叶榄老师汇报工作情况,他们感叹第5个“碳中和日”已经来临,时间不等人啊!

为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双碳”建设,为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贡献力量,2022年11月25日,由河南省碳委会、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河南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现代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郑州双零楼、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世界徒步协会人与气候委员会少年部(气候小学)联合承办发起的周五“碳中和日”活动正式发起,即利用每周周五30分钟到一小时时间,围绕清洁环境、垃圾分类、节能惜物、养护绿植、绿色出行等方面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

我听过“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保护母亲河日”“生态日”等日子,初闻“碳中和日”我的心为之一颤,一是这个日子诞生于中原河南郑州,一是陈院长、叶老师这些年参与倾心打造的两个村子意味深长——“中字村”“和字村”。

狭义地讲,中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这里曾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后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壮大,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享誉世界,早已如此。中华文明之所以令人敬仰,根本上是她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对世界人类文明产生着重要贡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朴实无华的中原文化。

关于中原文化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其重视厚道本分、勤恳争气,倡导忠孝奉献、天下大同。河南人常以“中”字答复,这其中自然有“好、行、可以”等意思,此外“中”字还有方位、度量之意,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种贯穿天、地、人的功能,《说文》中记载“中,和也。”“三才”皆有灵性,亦具有创造性,三者的统一便促成了“和”。我们的国家简称“中国”,《新书·属远》提到“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由此可见,所谓“中”并非完全是空间概念的绝对“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字早就被人们赋予了天地人和、和谐自然的一种美好希冀,是一种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新时代,源自我们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无不彰显着朴素务实的中原精神。

《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何让古老中原在当代,在我们这些华夏儿女手中发挥价值,彰显她新时代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气候危机”曾被视为“未来事件”“杞人忧天”“别有用心”,但在2023年即将到来的今天,由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种种异象还不足以令我们警惕吗?如果说随着季节变化该冷的地方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该降水的时节无水,该飘雪的时候暖风,也许是偶发事件,但这些年在我们身边的极端天气减少了吗?

2015年11月,我们的领导人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诚。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011年4月,中原第一座国家建设部绿色建筑示范楼、郑州市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双零楼”正式启用,这是郑州首座实现常规能源零消耗、污水零排放的“双零楼”,是一栋中原地区名副其实的绿色低碳楼。

有人说目前全球掀起的碳中和大行动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场革命”——“零碳革命”。2020年9月我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同为能源结构高碳化、油气高度依赖进口的东亚国家日、韩两国也相继宣布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然,**、英国、欧盟等国家地区也纷纷表态希望早日实现“零碳未来”。

中原不“中”,天下不“中”;中原不“和”,天下不“和”。实现“双碳”目标绝非易事,植树造林、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途径是表,“碳中和日”环保理念广泛深入、持久培育是里,依于仁义,表里相和,阴阳和合,刚柔相济,作为当代中原人,我们应该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原文化精神,心系未来,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调和碳排放与碳去除,为中原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古老中原呼唤“碳中和日”,“碳中和日”引领零碳未来!

(息县临河中学“少年碳中和银行”行长刘浩,2022年12月26日)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