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怎么样(酒神和酒仙)
*作者简介:南郭居士,本名郭军,男,汉族,籍贯甘肃徽县。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会员,「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陇南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狗尾草诗人原创艺术团队主创人员。有数百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
漫谈酒和酒仙,与诗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南郭居士
八月桂花飘满箩,吴刚不折又如何。
君当倾洒蟾宫酒,共享人间醉里歌。
(南郭居士《诗与酒·系列》片段)
经常看到或听到一句话,说“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云云,其实平常也不去细想,只是感觉到大体可能就是那么一回事吧。可偶尔静下来一琢磨,酒怎么也和文化扯到一起了呢?记得小时候起,校规就有不饮酒这一条,后来上中学上大学也都有这一条,这不就是说,传承文化的殿堂都不允许饮酒啊,而且那时候人们对饮酒的人大体都没有什么好的映象,更别说和文化沾边了。
而且在中国,许多行业都有所代表的神,比如土神、谷神、灶神、财神、织女、白眉神、马头儿佛等等,可就是没有酒神。这可能与历代皇帝禁酒有关,自夏以后直至明清,都有禁酒令。甚至也与佛教禁酒有关。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因此也就不可能给酒封神了。
其实,自古以来想喝酒的诗人有的是,也多的是,比如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比如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等等。
也有拿酒长精神的,比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还有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而苏轼把酒还当成天气预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也有人把饮酒当消遣,比如陶渊明:“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这几人又把酒当成一种英雄豪气,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陆游干脆跑到农家蹭酒去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过说起天底下最会劝酒的人,却非王维莫属,就因他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后被人连诗名都改了,叫成了“阳关三叠”,变成专门劝酒的歌,劝人喝酒时,一遍又一遍地叠唱,直唱到客人不饮都不好意思了。
那么,“酒神”又是谁呢?
在中国,公认的酒神有两个,分别是仪狄和杜康。
自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就有各种各样造酒的方法流行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仪狄传说是夏禹的一位祭司,是最早见诸史书的酿酒专家,中国人发明的“曲药酿酒术”的“发明权”就划归于他。
而关于仪狄的性别现在还有争议。先秦文献记录为女性,而后世的文献则完全男性化。《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有的版本作”帝女仪狄作酒而美”,少了那个”令”字,争议盖源于此。对此有专门的解读文章。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
接下来,再说说“酒圣”。
杜康是酒神,也有人说他是酒圣。但比较被公认的酒圣应是杜甫,因为他好酒不亚于李白,而且又是诗圣,因此称他为酒圣也感觉很相称,不过也有人称他为酒豪。但不管怎样,酒圣总归姓杜。
“朝回日日典青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时,因为好酒,有时都到了典当衣服来换酒喝的地步了,而且每次都要喝得“尽醉”。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统计杜甫现存诗文1400首,写饮酒的就有300首,比李白的还多。而且据记载,杜甫的死也与暴食暴饮有关。
与君昨夜千盅透,珠帘未醒消清昼。莫道醉如仙,心忧天地间。
酒干须放纵,看剑几回梦。但问欲何求,举杯对影愁。
(南郭居士【菩萨蛮·浊酒清愁】)
春天从李白故里走过
滚滚红尘 窗外刮来一阵风
–
心仪已久,女孩搂住李白的腰
留影前,是半个诗友
留影后,成偶像粉丝
–
我从巴西走过 我从陇西走过
我从山东走过 我从会稽走过
我从浔阳走过 我从夜郎走过
一次次走近李白 一次次,与明月擦肩而过
–
于是 对诗友道
那些年,若不酗酒,亦半个青莲矣
–
殊不知 白乃酒仙,会须一饮三百杯
–
太白好剑,终成诗仙 幼安尚武,却成词龙
而我,甘品黄粱于南郭,做尽唐宋梦
–
桃花潭水深千尺,屈指一千三百年
谪仙终归成仙
不管是 淹死酒里,水中,抑或诗行
诗魂不灭
–
一次次 梦回唐朝
不会吟诗,也会吟
再说刘伶。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魏晋时期诗人。平生嗜酒,酒风豪迈,被称为“醉侯”,曾作《酒德颂》,另存《北芒客舍》诗一首。他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而提起“酒仙”,一些文化人和有饮酒常识的人都会想到这个醉卧在晋代竹林里的人。
刘伶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泰始二年(266年)朝廷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刘伶拒绝。魏正始年间,他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及阮咸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刘伶关于酒的逸事也较多,限于篇幅从略。
史上称酒仙的人其实还很多,除杜康、刘伶和李白外,还有西汉著名的贤相曹参,唐代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酒八仙人或醉八仙,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一仙贺知章、二仙让皇帝李宪长子、汝阳王李琎、三仙唐太宗长子、恒山王李承乾的孙子、清和县公李适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
看那李白,在千年前大醉
把诗遗在路上
多少年,我借月吟唱
今夜醉成李白的诗句,若痴友相邀
请在明月秋风之下举杯
看那酒那人犹梦里
与那词那曲入屠苏
(南郭居士《诗与酒》片段)
另外,有个叫陈子和的明朝人,号酒仙,为“浙派”画家之一,有一些存世作品。最有意思的是,有人把水浒中鲁智深和武松的酒量做了比较。鲁智深喝的一桶米酒,里面含有的酒精量大约是60,而武松喝了十八碗黄酒,里面含有酒精大约是78,由此得出结论,武松的酒量要比鲁智深好,是梁山好汉的第一酒仙。
关于酒和酒的文化渊源,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的完的。壶中日月,大千世界,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最后,就让笔者再送君一壶酒,醉眼看人生吧——
一壶老酒
和灵感对斟
竟忘了,此身不是唐人
–
把一壶老酒
醉成水中月
欲打捞一尾
古诗中的鱼
–
老酒
可酿,可悟,可醉
人生在酒
我在诗
–
一次次忘了,不是酒仙
皆因梦未醒,魂未归
–
一壶老酒
意未尽,酒未干,夜未央
不干这口
憋得慌
干!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