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活字印刷(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拼音)

有一些历史学家还认为,千年以来改变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应该列在首位。如果说从猿人进化到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人类文明的开端,那么文字的形成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进化的又一标志,它将人类文明提高到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无限期保留的崭新阶段。活字印刷术从发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信息时代。

谁发明了活字印刷(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拼音)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距今约1400年,我国隋末唐初时期就已使用梨木或枣木板作原料,先将其刨成合适的厚度和普通线装书面大小,然后在木板上用刀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把墨水涂在刻好的版面上,将纸铺到上面,用刷子轻轻地一抹,揭下后纸上就会出现白底黑字。这就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

现今流传下来的古书大多为雕版印刷品,但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用这种方法刻印时,需要印一页刻一版,印完之后这块印版就作废了;如果印一部卷头庞大的书,需要雕刻几万乃至几十万块版,花费的时间很长,不管是在人力、物力或者时间上都造成了浪费。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谁发明了活字印刷(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拼音)

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活字印刷术的程序是:用粘土刻字,每字一印,制成大小划一的薄字印,然后用火烧烤使它陶化,即成坚硬的泥活字。刻字时,同一字刻几个印,常用字则多刻,最多者达20余印,以备排版中遇到相同的字时应用。字印按音韵分门别类,贮放在木格里。排版时,先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字,整齐地排在一块四周有框,中间放有松香、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的铁板上;当活字排满一版就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再用一块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待药剂冷却凝固后,活字就平整地固定在板上,成为版型。人们可以像雕版印刷那样,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再把字板烘热,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供人们下次再用。

活字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如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不必像雕版那样要从头开始,也不会产生雕版的虫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么书都可印,大大节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是毕昇在世界印刷史上树立的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不久,就逐渐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方邻国。这些国家受中国的汉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他们不仅使用汉字,尊崇儒家思想,就连社会习俗、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等,也都无不从汉文化中吸收其营养。日本、朝鲜等东方邻国,不仅学习和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而且在版式、字体及装订方式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在东南亚各国,较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是菲律宾、越南,之后才传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其它南亚国家。

大约于公元13世纪后期传到波斯(伊朗),公元1294年,波斯的统治者开始用中国的方法印刷发行纸币。公元14世纪的一位波斯历史学家,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为中国印刷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谷登堡和铅活字

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逐渐掌握了印刷术。起初,他们是使用雕版印刷法,印制了一些纸牌、圣像和教学用书等。到了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得以推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德国人谷登堡。约翰·谷登堡使用熔化的金属铸造个别的铅字,为每个字母与每个符号制作了一个钢片,压在软铜块上形成一个铜模,如此即可铸造大量的铅字。约翰·谷登堡发明一种手铸工具,将铜模放置其中,只要倾入熔化的合金,字母与符号即可产生,这种合金包含铅、锑、锡与少许比例的铋金属。约翰·谷登堡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后来他又发明了木制印刷机。

在欧洲,另一位被认为对印刷作出贡献的是威廉·卡克斯敦。威廉·卡克斯敦1422年出生于英国肯特州。1472年在科伦意外地学到了印刷术。两年后,他在布鲁日开始从事印刷业。1476年,他将印刷术带到英国。他的最大贡献是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社会大众,并使这些文学作品流传至今而不致流散埋没。此外,由于他大量出版图书,使英文拼音法,即句读法和文法得到了完全定型。

在中世纪的欧洲,阅读和写作的权利被限制在一小部分人即贵族、教士和作家之间。历史发展到15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励着发明家们寻求着大量印刷文字的可能。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