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北漂(什么是北漂生活)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对于“漂泊”二字的理解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历史上的先人和上一代人无论生活怎样梦想怎样,对于“漂泊”的理解总体上是负面的,有种迫离家不得已的意味,他们大多是“漂泊”的抗拒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许许多多踏上背井离乡路途的同胞们,都是因为家庭贫困、变故,连年灾荒或长期战乱,不管是在国内流动,还是到**谋生,在其背后都是整个时代的创伤。漂泊之路既是他们的希望之路也是血泪之路。
走西口,亦称“走口外”,发生于明代中期至清朝末年期间,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明清时代,山西地贫人多,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不少底层民众离居流移,纷纷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内蒙古草原不仅自然条件较好,而且草原的首领阿拉坦汗也欣然接纳了迁移过来的民众,并且给他们提供土地和毡帐、耕畜和牛羊,让他们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由此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序幕,也实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有机融合的一次飞跃。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边地与内地的联系,同时还加强了蒙、汉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
走西口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走西口”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种交流,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譬如,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譬如下南洋,是近代中国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南洋华人依靠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拼搏精神,在东南亚的莽莽丛林开辟出土地,靠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勤勉与精明,最终成为东南亚富人的代名词。在获得了稳定富裕的生活以后,他们还在家乡有需要的时候反哺家乡,成就自己的同时带动家乡的发展。
其中,福建闽南华人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们人口基数大、社会成就高、乡土意识强,在不同的时期依依北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回不去的故乡。
?闽南华人华侨中的代表人物,首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他是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创办者。
在现代年轻人看来,过去的移民或漂泊,那是因为连年天灾不断,大量粮食欠收, 以及战乱和苛捐杂税,导致该地民不聊生。是一种止于温饱、逃避梦想的被迫行为。现在作为年轻人的北漂,到北京打拼,已经遍布北京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他们怀揣着和先人一样成功的梦想,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寻找机会,投身到祖国的建设洪流中,默默地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尽管他们和先人的移民或漂泊有着本质的不同。
现在想来,这些常年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有些佼佼者成功上岸了,但绝大多数仍然在奋斗打拼的路上。在寂静的夜晚,他们经常会一个人独自发着呆,静静地思考着打拼的意义,每每难过之时,总会激励自己,为了家人,不能退缩。
在这座城市里,在这样一个“欺生”的地方, 年轻的北漂族没有亲人陪伴,所有的苦与累以及委屈都要自己一个人来扛,没有人能帮你。最怕的是生病,没有人能照顾你。
每每给家里打回电话,总是将开心的事情不停地说,只为了不让家里人为自己担心。清晨每天醒来,有时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茫然间,才知道已经离家很远。
你在异地他乡疲惫之时,难免有扪心自问的时候,不再年轻了怎么办?北京的世界再精彩,但找不到家的感觉。大家都是背井离乡,咬紧牙关,一边想家,一边独自在外奋斗打拼。
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飘泊。其实,在这里,本博主想对北漂及所有在外漂泊的人说:若是生活如意,谁愿颠沛流离。既然做出了当北漂的选择,就要坚持往前走,闯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