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
【课堂主体的十个教育策略】
1、歌谣引导。
2、欣赏激励,多元性评价。
3、榜样引领。
4、活动巩固。
5、提醒修正
6、个案跟踪。
7、低声躬行。
8、班级文化评比督导。
9、家校合力,共促成长。
10、农村学生特质,注重细节。
【指导方法】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第二阶段性课题内容主要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将其作为本学年我校的教研重点,间周进行课题研讨会活动,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互相交流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总结研究结果,形成文字。间周进行本课题的课例展示,由参研教师上课题展示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找出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总结出“课堂主体十个教育策略”。
一、歌谣引导。歌谣导学法是指将本校学生在“倾听、书写、作业、积累、预习、阅读、复习”几个方面应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求,编写提炼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谣,并分年段重点诵读培养。比如低年级诵读“倾听、书写”的歌谣,中年级重点诵读“作业、预习、积累”的歌谣,高年级重点诵读“阅读、复习”的歌谣。为了让学生入脑入心,课题组将歌谣每班印发一份,由学生抄写,诵记,并将诵读歌谣纳入学习常规管理之中,要求每天上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由任课老师负责引导学生诵读歌谣,并由专人督促检查记载,与学校常规检查中的教科研部分挂钩。我们还利用班会活动,开展“如何将歌谣变为行动”的主题活动,还在走廊、教室张贴歌谣。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下,学生不仅人人会背诵歌谣,而且不断用歌谣内容规范着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上册入学第一课教案
叶艳芬
教学内容
く课前等待歌谣》《我是好宝宝》《课堂纪律歌》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上课的基本纪律,学会如何认真听老师讲课。
教学重点:课堂纪律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前等待歌谣》和く课堂纪律歌》;下载《我是好宝宝》歌曲、视频
教学过程
致欢迎词
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你们的老师xX
二、学习《课前等待歌谣》
1.教师开场白
师: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什么是小学生呢?小学生跟幼
儿园的小朋交有什么不一样呢?那就是——小学生比幼儿的小朋友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懂事。那么,我们要比幼儿园小朋友多懂些什么道理呢?比如、第一,刚才老师进载空后说“上课”时有些间学还不懂怎么做,那就不像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应该知道等待上课的时候要怎么做,我们一起来习一下吧!
2课件出示《课前等待歌谣》
师:下面请跟着老师念。老师念一句,你们念一句: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教室。不说话,坐端正,乖乖等老师。
3.教师解释说明
(1)什么是上课铃声?如何学会分辨上课铃声?
(2)赶快进教室时要注意什么?(步子要稍快,但不要大快,还是要注意安全;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进教室时不要拥挤)
(3)为什么不要说话?
(4)如何才是坐端正?
4.反复诵读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反复多读几遍。
5.强化记忆
交排一个学生在每次上课时带领学生读,也可直接设计到学校的上课铃声里。
三、学习课前问好
教师进教室后,要进行师生互相问,怎么问呢?
教师宣布:“上课!”
班长或其他指定的学生喊:“起立!”(学生都要站起来,并且用立正的姿
势。学习立正姿势)
教师说:“同学们好!”
举生答:“老师好!”
教师说:“请坐下”(注意要等教师说完“请坐下”后学生再坐下)
四、学习歌曲《我是好宝宝》
1.播放视频,带领学生观看
歌词:
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话,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宝宝。
2.教师解释说明:
怎样才是好宝宝呢?
上课小手放得好,小眼要看着老师,小耳朵要听老师讲课,如果有事要说话,就就要先举手。
3.学生跟着视频学唱歌曲
4.学生齐唱歌曲
5.歌曲结合现实
师:如果上课时老师问“谁是好宝宝”,大家就回答“我是好宝宝”,并且
马上坐好,按歌词里说的那样做。
五、学习《课堂纪律歌》
1.教师开场白
师:有时候,老师也会喊“一二三”!这时候,同学们就会回答“快做好!”
可是,怎么才是“坐好”了呢?
2.出示课件《课堂纪律歌》
不吃零食不乱说,小手乖乖放上桌,好好坐着不乱动,管好眼睛和耳朵。
3.教师解释说明
不吃零食不乱说,
小手乖乖放上桌(不做小动作)
好好坐着不乱动(不能随意站起或离开座位)
管好眼睛 (根据需要看老师、看屏移、看书本等)和耳朵(认真听老师或同学的发言、录音等)。
4.重点要求
师:以后,当有的学生做得不符合要求时,我就会问:“怎样才是认真听课的孩子呀?你们应该怎么回答呢?( 不吃零食不乱说,小手乖乖放上桌,好好坐着不乱动,管好眼睛和耳朵)
5.强化记忆
师:下面考考大家学会了没有?请大家按照要求坐好、听老师下面讲的是一句什么话。
教师轻轻说:“等一下老师会说‘下课!’‘同学们再见!’你们也要回答‘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现在,老师开始说了:‘下课!同学们再见!’”
二、欣赏激励,多元性评价。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很少关注学生自我的评价。新课程要求在课程评价上进行改革,既要求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也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给学生的自我评价留足时间和空间。通过教师欣赏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赞许中,增强自信,快乐成长,逐渐形成好习惯。
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鼓励型)
王晓兰
一、听:
1、 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4、你倾听得仔细,耳朵又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二、说:
1、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4、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5、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6、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三、想:
1、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2、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
四、做:
1、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2、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3、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鼓掌)
五、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
1、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生活处处向我们展示新奇的一面!
3、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4、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5、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6、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7、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8、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9、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10、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11、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12、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3、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4、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5、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6、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7、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8、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9、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20、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21、××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22、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3、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4、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5、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6、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7、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8、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9、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30、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31、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
32、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学合作得非常好!
33、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34、你是一个很负责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
35、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36、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7、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38、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六、研究成果评价激励语:
1、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发现!
2、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3、你完成得很好,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4、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
5、真是好样的,你的作品非常出色!
6、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7、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
8、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9、你研究的课题很有价值,请继续研究!
10、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七、后续研究评价激励语:
1、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2、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3、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4、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油,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5、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6、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
7、你敢于向困难挑战,我要向你学习!
8、你已经很努力了,别急,自信点!
9、只要认真细心,什么也难不倒你!
10、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榜样引领。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惯过程中需要榜样的引领,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运用优秀人物的成功事例作引领,收到了实效。第一利用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启迪教育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优良习惯的事例,就会让他们感悟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调动起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形成良好习惯的意志品质。第二教师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事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教育学生。如:教师课前认真准备教案,上课按时到班,专心授课,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样,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又如:学生写字时,要求端端正正写字,不乱涂乱抹,按要求书写,那么教师板书、批改作业就要做到规范书写。第三、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学校在每个班开展评选“倾听之星”、“书写之星”、文学之星等活动,树立学生身边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榜样,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感化教育学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些学一学、仿一仿、比一比、评一评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了,积极上进的心更切了,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更明了。
班级的学习榜样培养的五个策略王艳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级几十人,老师布置的事情,你不做有人在做,你不会有人会,加上老师的引导,班级的学习榜样容易脱颖而出。笔者认为从课堂上培养学习榜样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行之有效的好策略。
一是让有不同特长的同学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课堂里,在回答问题上,有两类人,一种是沉思型的,沉稳而不喜欢出“风头”,一种是冲动型的学生,回答问题踊跃,不怕回答错误而抢着回答,冲动型的学生回答容易犯错,得表扬他们,否则没有敢回答问题,往后课会更难上,一般较难的问题通常是沉稳型的人收场的,经过深思熟虑才回答,准确率很高。冲动型的学生才思敏捷,生怕别人回答而抢在前边,出错是正常的,要注意保护,这类学生都要给予帮扶,没有这些人在教室里,课堂就难以做到气氛活跃。
二是作业讲评要经常表扬人,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要有。一个班集体,里面藏龙卧虎,作业反映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有的作业出手成章,解题步骤完整,思路清晰,卷面整洁,字迹清新,让人看着就舒服,这些人在各种档次的学生里面,每次发作业,我要把优秀作业的主人的名字念一遍,下次会做得更好,榜样就在这样口头表扬中造就。
三是讲评试卷时,重要的题目用学生的答案抄写在黑板上。我讲评测试卷,自己是有答案,但我喜欢拿做得好的同学的试卷讲解,有时要用多人的卷子,有时我一边讲解简单的题目,叫一两个人在黑板上抄写大题的过程,待我讲完预设的事,就可以讲学生抄写的解题过程,一方面,时间用得少,另一方面是让优秀生露露脸,给他们积攒“权威”的资本,这一做法,是有效的,学生的解题过程更能够吸引同龄人。榜样在哪儿,这时的榜样就在黑板前。
四是要学生帮老师写课外练习的答案。这是一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我时常布置一些课外练习,因时间有限,没有及时解答,找一些优秀生帮忙,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将答案抄写在黑板上,答案是自己做的,过后我再讲解,这种办法特别锻炼人,凡是接到任务的同学都会高兴去做,“露”一次脸不容易,得认认真真把老师布置的事情做好。
五是在测试的分数群里定榜样。学生最信服是考试分数,在登分时,获得优秀以上等次的学生,我常用红墨笔写,优秀的学生一目了然。我会在每一次测试后,点一些优秀生的名字,他们便成为班上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在解题困惑时,能够找到“高人”的指点和帮忙。
着力打造班级的学习榜样,教师都各有自己的办法,榜样是一面旗帜,是老师不在场的小老师,他们的存在是班级整体成绩提高的一个基础,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转化为帮助其他同学,无疑是一件容易做成并且出成绩的工作。
四、活动巩固。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各学科设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如勤奋学习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生作业展评观摩、朗诵会、百题口算大赛、学习习惯童谣创编大赛等等。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学校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出总结,并组织师生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入生活情景拍成小品、相声、短剧等在“六一文艺演出”、“元旦会演”中表演,使同学们对学习习惯的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提高了师生的规范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了善于对自己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与反省,善于及时调控自己不正确行为的习惯的能力。
思考是创新的基础
谭跃娣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习惯,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前提是学生先得有思维,也就是要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能力,那么学生自然就具备了“创新思维”,形成创新学习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1、利用智力游戏
思考思考,有问题才能思考。所以,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锻炼他们思考能力的问题。教材上当然有,但那些问题大都没有趣味性可言,学生缺少思考的积极性。
我常常会从课外引进很多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如谜语、脑筋急转弯、智力题等,他们做起来兴致勃勃。
一次,在我提出了很多问题后,孩子们都答不上来,于是我就开始给他们逐个分析。有个孩子也许觉得没面子,也许觉得老师都是知道了答案再来考他们的,没什么了不起,就说:“老师,我也来考您一个问题,好吗?”
好家伙!不愧是我创新教育下的猛将,居然学会“将”老师的“军”了!可我不怕,非常淡定地对他说:“请出题!”于是他出了一个题目,但却被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了。他不好意思地坐下了。其他孩子又是惊叹又是遗憾,惊叹的是我“怎么那么聪明”,遗憾的是自己没有什么题目可以去考老师。有个小家伙喊道:“这个太容易了,再出一个!”我微笑着说“好,那就再出一个!”可是孩子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可以出的题目。
看着小家伙的样子,我心里一喜,一个念头又冒了出来:“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智力游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老师可以考你们,你们也可以考老师,所以,你们赶紧去搜罗有一定难度的智力题来准备考我吧!考倒我的有奖!”
孩子们一听大喜,从那以后就开始喜欢上了搜集智力题。其实,我比他们更高兴,我本来只是想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谁料到冒出这么一个不服气的小家伙,让我无意中还顺便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我岂能不在旁边偷笑呢!
之后,在我们的活动课上,经常有孩子拿着问题来考我,而我经常可以百分之九十九地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看着孩子们又是失望又是羡慕的表情,我心里暗暗得意。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小家伙忍不住地问:“老师,你怎么那么聪明?”
我手舞足路、歌之咏之地逗他们:“我是天才呀!我是文曲星转世,阿凡提投胎!”
孩子们撇娇;“嗯—”
我笑:“你们真的想知道?”
“真的想知道。”
“老师并不是天生就这么聪明的,而是我妈妈把我生得这么聪明。”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微笑着说:“当然,不仅是我亲妈,我还有个“干妈”。”
“您的“干妈”是谁?”孩子们就是性子急,不过这是好事,这就叫求知欲。
“我的“干妈” 我拿起讲台上的几本书,“就是它们!老师的“干妈”就是很多很多的书,老师看过很多很多的书,你们问的问题老师基本都看过,所以,你们一问我就可以张口就答。当然,偶尔也有我没有看过的,但是,老师看过那么多问题之后,对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已经了如指掌,所以,即使你们提的是我没有看过的问题,我也基本能够很快回答出来!归根结底,是我“干妈”把我教养得这么聪明的。所以,你们光是靠妈妈生得聪明还不够,还要多去认些“干妈”,让她们把你们教养得更聪明,知道了吗?”
“知道啦!”孩子们们回答得挺整齐。
当然,后来真正“知道”的同学就真的去拜“千妈”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思考的推进器。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充满探索的欲望。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不会局限于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还会自己常常提出问题。
一切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不少杰出的创新成果都留下了动人的传说:瓦特看到壶盖被蒸汽顶起,问了个“为什么”,最终发明了蒸汽机;牛顿被下落的苹果砸了头,问了个“为什么”,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
所以,我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告诉学生好奇心是一个好东西。
五、提醒修正。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提醒纠正,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随时细心观察、随时注意提醒,偶有偏离,及时调整。比如,发现字写得不工整了,发现上课时思想不集中了,发现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等等。教师要立即帮学生作出调整,予以修正。
培养习惯也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了,及时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这个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定时提醒,有力监督
程梅
科学证明,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暂,想一劳永逸,是不可的。这帮小家伙们,是那么善变,刚刚还在你的甜言蜜语下乖乖说要好好听课、认真学习,可转眼就跑到了自己思维的小世界里,“翻脸不认人”了!于是,我只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把这些喜欢“逃逸”的小家伙“抓”回来!一次又一次!
一、语言提醒
这个方法,老师们用得比较多,比如老师喊:“一二三!”学生回答:“快坐好!”老师减:“谁是好宝宝?”学生回答:“我是好宝宝!”当然,我还会这样提醒:“谁的小眼看得最认真啊?”“看看谁坐得最端精正呀?”“某某坐得好!”“某某最认真!”……慢慢地,我只需要击掌三次,很多孩子就会明白我的意思。而在看到有的孩子听到我的击掌声坐好之后,我还会加上一句:“某某真聪明,知道老师在提醒大家干什么。”给那个听懂我的击掌声并坐好的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后,很多孩子无疑也都不想做不聪明的人,自然也就坐好了。
后来,我会直接说:“嗯!聪明的孩子就是可爱!”再给他们戴上“可爱”的帽子。小家伙们自然很喜欢这些帽子,我也就“阴谋得逞”了。还有些时候,我说:“小手放桌上!”学生一边按指示做好一边答:“放桌上”我说:“小眼睛看黑板!”学生按指示做好一边答:“看黑板!”我说:“小手指着书!”学生一边按指示做好一边答:“指着书!”这样一方面是一种强调,另一方面,对于第一次没有听到我的命令答的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生回答时得到提醒,使得提醒面基本做到“无微不至”。
二、眼神提醒
为了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停留在我这儿久一点、更久一点,我会这样对孩子们说:“你们都知道嘴巴能说话,但你们说说,眼睛可以说话吗?脸可以说话吗?”孩子们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我笑了,说:“其实眼睛和脸也可以说话,不过是没有声音的,需要你用眼睛仔细去看。要不,你们试试看,能不能看懂老师用眼睛、用脸说的话。”我笑眯眯地看着一个孩子:“你说,我的脸在说什么呀?”“像是在表扬我。”小家伙怯生生地说。我说:“你真聪明!老师如果这样子看着你,就是对你说:‘你真棒!老师很喜欢你!’”然后,我对着一个孩子皱了皱眉头,嘟了嘟嘴巴:“你说,我的脸在说什么呀?”“是不是说我做错了什么呀?”小家伙怯生生地说。“对啦!你真聪聪明!刚才老师只是做个示范,不是你真做错了事!老师只是告诉你们,要是以后你们谁上课时不认真,我就会这样子用眼晴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赶紧改过来!你们这么可爱,老师时时想表杨你们,想说“爱你们”。还有,你们还太小,有些同学不能一直管好自己,一下子没坐好了,一下子做小动作了,可是,老师还要上课呀,要给你们传授知识呀,没有那么多时间说‘你真棒’‘你真可爱’‘赶快坐好’,所以,老师只好用眼睛说、用脸说,你们看得懂吗?那么,以后你们可以看懂老师的脸‘说’的话了吗?”
从那以后,很多小家伙学会了和我进行眼神的交流,不需要我不停地去进行口头表扬和批评了。而且,到后来,当我的眼睛在谁的身上停留较长时间时,其他孩子就会一起喊那个“开小差”的孩子的名字,而不用我亲自动口了。
三、手勢提醒
除了眼神,手势当然也是有效提醒的一种方法。
1、当学生的声音有点大时,我会将手指放在闭着的嘴边,聪明的孩子会停下那叽叽喳查的小嘴了。
2、当说完一个问题,希望孩子举手回答时,我当然会“身先士车”地举起手来!
3、当某个孩子在做小动作时,我会一边讲课一边给他做一个“不”的手势!
4、当某个孩子上课在吃口香糖、泡泡糖等时,我会给他指示垃桶的位置,他会自觉地去吐掉。
5、当某个东东西需要写下来时,我会做“写”的动作,孩子们就心领神会了。
6、当我让让孩子“小手指着书”时,只要用右手食指点三下就可以了。
四、表格提醒
为了“抓住”这些调皮的小家伙,让他们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我印制了“认真学习记录表”张贴在教室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亩三分地对学生每堂课的行为进行记录。做到了“认真学习”的,就用红笔给他画一颗“☆”,比如,特别遵守纪律的,及时跟上了老师教学步伐的一一该看书时看书、该“小手指着书时指着书、该写字时写字、该看黑板时看黑板而那些没有做到这些要求的学生,若在提醒之后还不改,则用黑笔给他画一个小小的“O”。所以,每次上课时,只要不需要板书,我基本上都站在黑板旁贴的评价表格旁边。看到谁认真学习了,我就在他的名字下面画一颗“☆”;看到谁不认真学习了,我就在他的名字下面画一个“O”。还别说,每次只要我将手中的笔举到评价表格旁边,学生马上就变得认真了!
为了让学生不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一个“O”而丧失积极性,我又规定,“每五颗“☆”可以取消一个O”,这样,一不小心得了“⊙”的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因为他们必须比别人表现得更好才有可能获得奖励。
五、奖状捡温
每周结束后,我会对学生认真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给得“☆”最多的几个学生颁发“认真学习之星”奖状。于是,每个周末,我就成了“数星星的孩子”,学生对那些小星星几乎敬若神明,课堂纪律也就基本不用我操心了。
为了扩大奖励面,让全体学生都充满正能量,我还会采用“四周一轮”的奖励方法,即每一轮的第一周获得奖状的学生第四周不连续奖励奖状。也就是,第一周得到了奖励的学生,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不连续奖励奖状。也就是,第一周得到奖励的前三名,在第二周评选时如果表现仍然很好,还会被评为“认真学习之星”,但是不获得奖状,而将名次往后推,奖励第四、五、六名…手…依此类推,获得奖励的学生就会很多,而不仅局限于表现最好的几名学生。这样将“蛋糕分匀”,既避免了有些学生获奖过多而自我膨胀,也防止有些学生因自卑气馁而变成“老油条”。
此外,颁奖的时间也有讲究,开始我是在星期五放学前颁奖,后来觉得学生拿到奖状后的正能量都在双体日浪费掉了,就将颁奖的时间定在每周一的早晨。这样,获奖学生充满自信和快乐的状态最少可以维持整个学习日,甚至可以持续更长时间,而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也一定更好。
六、惩罚监督
当然,有奖还得有罚,才能能起到震慑作用。对于那些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会把他请到教室后边听课以作为警告。如果被警告后能够认真听课,则可以下课后去玩耍;如果被警告后依然不认真学习,那下课后他就只能看着其他孩子快乐游戏了。这种滋味绝不好受,一般情况下学生是不希望有太多这样的经历的,下次自然就会认真学习了。
这样“威逼”“利诱”双管齐下,学生有的为“表扬”“奖状”而学习,有的因不想“剥夺玩要的权利“而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养成了认真学习的习惯了。
六、个案跟踪。个案跟踪策略是对班级少数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采取的跟踪辅导方式,主要过程是:①通过多方面观察、考查确定跟踪对象——②教师根据学生习惯状况拟定跟踪计划(包括:跟踪时段—跟踪对象情况分析—跟踪辅导的步骤与具体内容)——③做好过程记录,调整辅导内容与方法——④总结辅导成果,写出跟踪总结。
七、低声躬行。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孩子大声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或老师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低声教育科学依据: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在孩子人生中,小学老师是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低声教育怎么做:微笑、尊重、平等。批评孩子要降低声调:孩子也会因此更集中注意力听,觉得自己虽然是在受教育,但是还是满被尊重的。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比如课堂上该遵守的纪律,并警告如果违反的后果将是什么。你要从头到尾贯彻到底,无需大声威胁。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低声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主要方式
白建梅
摘 要:低声教育是与高声命令式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方式,低声教育可以赶走愤怒、稳定情绪,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有利于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健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成为教育学生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低声教育 主体 民主 和谐 何为低声教育?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学生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常常为教育学生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总是感觉大声训斥能够威慑学生,使学生不再犯错误。但是不管你是嚷嚷不休的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的命令式教育,学生全然不理你。如果你经常对做错事的学生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面对孩子性格养成、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一、低声教育的科学依据 心理学家对哪些事情应该使用怎样的声调进行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老师批评学生用低声调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 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以使学生抵触、逆反的心理有所松弛,有利于双方沟通。 2.低声批评学生,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常看到老师高声责骂学生,学生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老师一肚子气,学生心里不服气。 3.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在学校班主任教师是学生的主要教育者,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学生的教师,肯定对学生的性格有不好的作用。 二、低声教育的办法 1.批评学生要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 安静的环境可以为低声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排除周边各种噪音的干扰,可以舒缓师生的心情,使师生双方都有乐于接受的心理,为下一步教育学生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2.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词 对许多教师来说,控制自己不去大声批评学生是很难的,因此,说话前请三思,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词,效果会更好。比如“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我感觉不妥,不知你怎么认为”“想了解你的想法”……这些语言能让学生自己悟出所犯错误,让学生初听起来觉得有思考的空间,稍过一会儿,学生很自然就会明白教师的意思了。 3.把所期望学生要做到的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在听取学生发言,让学生有所悟的基础上,教师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规矩的要求,进而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学生作出针对性的解释。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在低声教育谈话中做到民主交流,双方和风细语,这样的教育效果使学生最终能够理解并接受。 4.不要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就事论事,教育不是发泄不满,不要随意发泄对学生的情绪,不要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有的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在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也能赏识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真心期望自己更好地成长,是像家长一样关心自己,是在对自己负责。 三、低声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班主任教师是学校中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育者,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职责。现代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训斥或大声教育中,教师的教育管理往往是一种命令,学生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扼杀。低声教育是一种谈话式的交流,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也会表达出来,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往往也会受到教师的重视和理解,这样的教育管理有利于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2.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犯错是常见的现象,根据学生犯错的严重程度不同,也往往决定了教师教育学生的声音的高低。这种大声教育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双方的情绪往往被点燃,教师在训斥学生过程中,有的学生自尊心受到了较严重的伤害。低声教育中双方在平等中进行交流,老师通过说服教育与耐心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深情与厚望,这种教育方式符合中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成长。 3.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靠教师的命令与训斥,而是靠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低声教育是一种谈话,是一种交流,教师没有把犯错的学生置于对立的位置上,而是让学生感受到是一种教育和关心。这样的教育谈话过后,学生往往会反省自己的错误,有的尺子甚至会把自己内心深处其他的想法说给教师听,久之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而这种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自信,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用低声教育方式能够给学生以自信和尊重,如果在教育学生后感觉效果不佳时,不妨试用低声教育方法。
八、班级文化评比督导。一个班级的文化包括班级精神、主题班会和班级制度等。作为班主任应积极构建班级文化,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的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来进行,让班集体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优势。
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林晓涛
一个班就是一个大集体,如同一个温馨的家,那么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一年级学生由于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对小学的各方面规矩都不懂,所以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认真贯彻学校教导处关于学年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因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每个学生终生有益。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障。”为了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 从早读抓起,要求生一进教室就读书,并且坐姿端正,速度适中,声音响亮。在下课休息时就要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准备齐全,放到课桌左上角,然后再出去玩;上课不可以随便乱讲话,有问题或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举手,老师允许方可发言并要起立;记得那次语文课,我提了个问题,学生的积极举手精神我很赞可,但有几个同学由于站起来把手举的很高,并喊到“我我我”,这时我便过去对他们说:“看到你们的表现,老师非常喜欢,但是举手回答问题要把手放到桌上,身坐直等待老师去叫,这才是好孩子 ”,话音刚落,孩子们都把自己的手和身子做了一次检查,表现更好了……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发展个性特长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也让他们真正学习如何做人。我班的个别同学自觉性太差,总爱往地上扔小纸片,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大声训斥,而是每次到教室,总是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纸片,扔进垃圾桶。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同学们不但不再乱扔纸片,而且都能像我一样弯腰捡纸了,变成了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经过长期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观。实践证明,身教重于言传,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拥有一颗爱心,关爱每个孩子
学生来到学校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虽然学生年龄比我的女儿还小,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每天在学校只要有点时间,我就去和同学们交流谈心,如果谁遇到了困难,就尽力帮他解决,让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很亲近,如同他们自己的妈妈。用爱建立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我们就敢说,敢于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感受。在爱的教育管理下,一个个学习标兵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一张张纯真笑脸如雨后山花般烂漫开放。
四、培养班干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小帮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因此对班干部选择培养和使用,我十分重视。在每学期开校初,我都要组织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干部的产生途径有许多,多年以来我曾尝试过各种班干部产生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班集体的班干部产生的途径还是民主选举法,因为学生对和他们朝夕相处多年的同学很是了解,他们推举出来的班干部肯定是他们最信赖的、最有本事的,这有利于班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五、形成良好班集体需竞争意识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那班就得有班规。为了使每位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综合素质需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约束每位学生的言行。同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来督促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我有几点具体做法:
①以小组为单位,每天派组长来汇报各个小组的学习、卫生、纪律、行为习惯、仪表、课外活动等情况。每周对小组竞赛情况评价一次,并评出优胜小组。②每天每周的竞赛就是落实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班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小组竞赛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还让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六、赏识教育,深得孩子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盼望赢得老师的赏识和喜欢。”在平时我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学习进步了,上课纪律比以前好了,劳动积极热情,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等等,每一滴进步我都会及时地加以肯定,在作业本上写上赞美的语言或婉转地提出希望。如果学生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会写上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如对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写:“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太多的事例证明,这种含蓄而有哲理的赏识教育,已经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学生都能高兴地接受,并把它作为座右铭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此外,在学习上,我还经常对同学们进行“虚心使人进步”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严于律已,虚心学习,遇到错题不绕道,不弄虚作假,能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无论语文还是数学,都采用口述的形式,这样不仅让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总之,只要真心付出,就会有回报,相信在我们的精心培养下,孩子们个个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们每个班主任也要有一颗耐心、一颗责任心和一颗爱心,想方设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再加上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班级工作一定会更顺手,良好的班风一定能形成,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的心中都有丝丝的感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将不断探索着。
九、家校合力,共促成长。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①、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 ②、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如何促进家校合力
许翠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感慨:5 2=0 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行为习惯表现很好,一到周末回家休息两天再回校,老毛病又犯了。一切习惯又得从头再来。如何构建一种良性的家校合作方式,使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更好的养成呢?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奠定家校合作的基础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应该是以学校与家庭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为基础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家长往往缺少发言权,也很少主动争取这样的权利。我们的社会、家长甚至形成了一种定势:教育学生,学校最有权威,教师最有威信。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教师的任务。教师对家长也同样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指挥。教师要求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就应怎么做。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到学校来训斥的。老师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这样一来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久而久之,家长也会对这样所谓的“家校合作”失去了兴趣。家校合作始终无法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无法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孩子教育不好的原因都推给家长,迁怒于家长的不作为,要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的家校互动的机会,让家长走进校园,让教师融进家庭。比如我的班级中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经常不完成任务而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家长也很配合,凡请必到,听着他的孩子的种种劣行,家长也表示会教育。但实际上家长来了多次也无济于事。看着告“黑状”起不了作用,我也认真反思,改变一有问题就请家长的方式,而是让家长有时间再来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并时不时对孩子的表现以短信形式告知家长或家长到校当面表扬,慢慢的家长对学校教育也不再畏惧,也能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了。
二、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1、做好家访,统一目标。
家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架起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教师的电话或教师一到家中,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为了改变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教师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教师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我们班黄馨怡的妈妈是个对孩子期望值极高的家长,但孩子的粗心大意,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性格使得学习成绩忽高忽低。有一次孩子由于粗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的妈妈就不让她来上学,当孩子哭着来到我面前时,我有些难过,赶紧通过电话给她的妈妈做思想工作,教给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杜绝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告诉她如何在家教育引导孩子。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黄馨怡同学对待学习极为刻苦,现已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2、及时反馈,共同教育
目前手机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把利用微信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精彩的发言、活动的场景、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可以以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手机联系快捷、省时,已成为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这也成为我与家长沟通的最为重要的途径。在每接一个班之初,我都会与家长约定让手机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只要家长有事就可以与教师联系,可以问作业,可向教师询问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可向教师介绍孩子的各种情况,如性格、爱好等。遇到棘手的教育问题可以教师一起商讨教育方法与对策,决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通过手机我让家长更多的了解了我,更多的理解了我们的孩子,从而在各方面支持我的工作,对我的工作建立了信任。我也通过手机对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给予家长更多的家教方法。平时利用校讯通或微信群互相交流孩子存在的坏习惯,互相找出解决问题的好策略。我班上一个孩子学习不积极,他的妈妈总会在孩子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及时向我反馈,特别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孩子有一段时间一直不喜欢写作业。我知道后,通过我们的交流和共同想办法我们跟孩子约定,每天的作业情况都发到我手机微信,这一发就是整整半年。渐渐地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孩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基本养成,也不需要妈妈的微信了。可是这种沟通的方式我们并没有间断,现在他妈妈会经常给我发一些孩子在家的情况与我分享。也正是这坚持到底、日不间断的督促、启发、鼓励,那个刚来学校无精打采、一碰作业就愁眉苦脸的男孩儿,如今课堂发言活跃、书写变得越来越认真的孩子。前一段时间,孩子回家竟然跟妈妈聊他开始喜欢上数学课了。就是孩子这一句简单而真诚的表达,让我和她妈妈激动万分。
三、开好家长会 ,做好家庭教育的引路人
马卡连柯曾这样说过:“我们不可以说,家长可以随意教育儿童,我们应当组织家庭教育。而作为国家教育代表者的学校,应当是这种组织的基础。”由此可知,家长工作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召开家长会,就是通过和家长交流教育方法来培养班集体的一种良好策略。现在我们的家长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召开次数偏少,每学期召开1~2次;二是时间固定,大都选择学期初和期中考试后召开;三是内容单一、陈旧,绝大多数家长会开成单纯的学习动员会和“考试成绩发布会”;四是形式呆板,往往是班主任讲,家长听;五是出发点欠妥,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为唯一依据,对优生和学困生分析过多,致使差生家长很怕到会。
为了改变现状,使家长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家长和家庭教育资源,以学生家长和家庭为主体,以学校和老师为主导,搭建两者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把家长会作为重要项目,赋予家长会以新的形式和内容。
1、准备充分
首先,在家长会筹备阶段,要详尽准确地掌握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比如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考虑怎样讲话才能引起家长的共鸣,这样你的发言就会有的放矢。其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阐述你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的工作方法,然后把开学至今的班级情况、孩子们的表现做一个大致的汇报。这些都要写出详细的发言稿,讲的时候最好能够脱口而出,让家长感觉到:你是认真负责,有能力,为这次家长会花了很多心思。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放心!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尽量让家长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细节,调动他们配合我们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我召开家长会前,都要制作好家长会的ppt,优美的音乐声中迎接家长的到来,中间根据内容播放孩子们的在校学习和活动的图片,展示他们的漂亮书写。这样与时俱进的改变很受家长们的喜爱。
2、内容丰富
在鲜明的主题下,班主任安排家长会的内容应该丰富。家长会上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所以,会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本、考试成绩,还应该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年龄特点,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教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家长们都对自己的子女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望子成龙心切,但又迫于家教理论缺乏,对家教不够重视,作为新时期教师的工作内容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还要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重担,引起家长对家教的重视,教给他们方法,使家长及教师真正的发挥各自教育阵地上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教育的引领者与合作者。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家长和老师之间坦诚的交流和探讨,就是为了能在发现问题之初就帮助孩子及时地解决他成长之中遇到的阻碍,以防越来越严重。一位很有经验老师在分析孩子行为问题说过:人的心灵是一片田野,不长嘉禾就长野草。让家长们不要忽视与孩子沟通、交流。平时经常和孩子聊聊: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有什么需要家长的帮助吗?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他知识量的积累,更是他心灵的成长。跟孩子沟通地越早,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就越快,比如做事情的坚持不懈、处理问题的公允和有序,完成事情坚强的意志品质等等。都将为他们踏上未来充满竞争社会的奠定良好的基础。
3、形式多样
虽然每个学期才开1~2次家长会,但是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小学毕业,加起来就不少了。每次家长会如果都是一个模式,家长会烦,会不重视。因此,你开家长会的形式不妨“创新”一下,不要拘泥于一种。小学低年级家长会可采用了解式,由班主任主持;高年级家长会可采用更多的形式,比如,采用座谈会的形式,把教室里的桌椅围成一个圆桌,拉近彼此的距离;再比如,请家长代表发言,让他们就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家庭教育及家长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和家庭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并将一些可行的办法,结合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在家长会上进行交流;还可以请孩子对家长说说自己的心声,或者给家长写信,请家长回信,架起沟通的桥梁;对于极少数有突出问题的学生,可在会后单独与家长交换意见,个别解决问题,家长不会觉得丢面子,问题解决也会比较顺畅……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会带给家长不同的感受,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成为下一次相聚的期待!
这样的家长会,家长还怕参加吗?还怕来学校和老师交流吗?
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作为老师还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如果沟通不当,还会让家长产生误解,甚至发生冲突。教师的沟通态度影响人际沟通交果的关键因素是沟通者的态度。教师作为师生沟通的主事方,应该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使家长愿意接受你,乐意与你沟通。而不是见到老师远远的,就怕老师找家长来告孩子的状。我与家长的沟通时,我都会努力的做以下几点:1、营造平等感。
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我从不板起脸讲话,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不会把家长当作做错事的孩子来训,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中给予对方以尊重。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2、流露真诚感。
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
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在交流中让家长感受到你为孩子成长的用心,这样家长才会欢迎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愉快地与老师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4、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
“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通过这种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这一点在老师与“学困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总而言之,因人施教,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5、要善于倾听,也要善于询问和引导。方法建议要有建设性。
教师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积极饶有兴趣地倾听;要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班主任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语言尽可能委婉,最好用建设性口吻。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总之,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所表现出的诚意与良苦用心,以及平易、谦和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会深深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工作的热情。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学生在心目中对教师便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视同父母。随着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消失,教师实施教育的效率、效果便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家校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为孩子们身边撑起一片万里晴空;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家校合力,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
农村学生特质,注重细节,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1、不要以为东西都来得很容易。我们的学习用品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钱买来的,而这些东西也都是工人们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从原材料开始,到最后到我们手里,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人付出了辛苦劳动,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呀。学习用品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它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就像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学习用品,只有这样,学习用品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2、爱护书本的行为
(1)给书本穿上件“外衣”。新学期课本发下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每本书都包上书皮,这样书就不会脏了,书的角和边也不会折了。
(2)别在书上乱写乱画。有些同学喜欢把书本当成草稿纸,也有些同学把书本当成画图本,还有的同学把书当成笔记本。同学们,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坏习惯呢?如果给你一本经过上面三种做法加工过的书你喜不喜欢看呢?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把书当成笔记本的同学应该改掉的毛病是不要在书上记录太多,应该简洁明了地做读书笔记。
(3)别把书撕了。要想不把书撕破,在翻篇儿时就要轻,而且在写作业之前应该把手洗干净。写字时注意不压本子的角;字写错了用橡皮轻轻擦;看书不去折角做记号,而是找个书签放上。我们学习时离不开学习用品,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爱惜学习用品,做到不损坏、不浪费。
分年级培养好习惯具体的实施步骤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1、一二年级学段:书写习惯。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等简单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树立榜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多表扬一些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所以我们把重心确定为培养一二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三年级学段:阅读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三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有一定思维且较缜密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培养阅读习惯,当孩子爱上阅读,他将同时学会爱的方式,他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知识结构难免单一。(1)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2)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3)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4)读课外书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5)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可以说一个人的智力就是阅读能力,所以我们把重心确定为培养三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四年级学段:家校合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关键。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1)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2)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所以我们把重心确定为:家校合力,共促成长。
4、五年级学段:生本作业。培养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人天生具有惰性,自己最容易原谅自己,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写作业有了一定的速度,于是有不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很不认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错漏字多,涂改多,页面不整齐,不按时交作业,拖拖拉拉,作业本常丢失或随意撕页,乱写乱画,再加上网络的多样化,很多学生不动脑筋怕困难,常常抄别人作业。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所以我们把重心确定为:焕发作业的生本光彩。
5、六年级学段: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心理隐患。现代农村家庭孩子少,来到校园,他们由于受到家庭的不同影响,有的学生懒散,有的好胜争强,有的孤独封闭,有的多愁善感,有的交友不慎,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性和心理缺陷。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挫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都较差,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重负,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六年级面临新学校,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所以我们把重心确定为:培养做一个具有健康心态的好孩子。
每个学段具体的实施步骤系统有序,学生随着年级的渐次增长,行为习惯的收益也越来越多,教师的成长也越来越专业。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