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mp3下载(蒲剧大全mp3)
图为省文化厅非遗中心摄制组拍摄贾炳正先生口述实录现场。 郝俊力 摄
郝俊力
2020年开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秩序,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年届88岁高龄的晋剧非遗传承人、司鼓大师贾炳正先生,每天关注疫情动态,巴望着疫情早日清零恢复正常秩序。随着疫情的好转,他心中盘化已久的一项大工程,在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组织下,正式启动,他花几十年功夫编写出版的三本《晋剧传统锣鼓通谱》要全部录制成视频,由静态变动态,以供爱好者更好地学习掌握和传承。每天上午8点、下午2点半,他准时到现场坐阵指挥、操鼓签示范。文场四大件呼胡、二股弦、三股弦、四股弦,武场主要八大件鼓板、马锣、铙钹、手锣、铰子、梆子、大堂鼓、小战鼓,整个场面由鼓板统领,签落声起,一曲接着一曲排练录制,他的高徒王晓鹏担纲司鼓。这一工程浩大,大约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4月29日贾老例外没去《通谱》录制现场,山西省文化厅非遗文化中心摄制组约好要来拍摄贾老的口述实录。一大早,贾老早早就收拾停当、穿戴整齐等候在自家小院里。
贾老的家位于榆次新集街42号颇具年代感的晋中青年晋剧团院内,他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单位分的两间平房里。2017年春,因写晋剧之星《程玲仙戏剧人生》一书,我曾不止一次来到这里,拜访主人公。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贾老总是笑脸相迎、满怀兴致、不厌其烦,尽其所能为我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讲述他所熟悉的人与事,并不时翻动出他珍藏的《中国戏曲史》,各个时期的演出剧照、集体合影,甚至他五六十年前手抄的老剧本,一一讲解。让我惊奇的是已然85岁高龄的贾老,除了耳朵有点背,与人交流时需要戴助听器以外,整个人看上去硬朗结实,精神矍铄,满脸放光,尤其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并且能娴熟自如地操作电脑。他很乐于有人同他谈论晋剧、谈论与他合作相伴了一生的那些晋剧表演艺术家,那是他一生最钟爱的事业,一生最尊崇的偶像。他总能从岁月深处的褶皱中,准确地翻捡出一些场景,娓娓道来,而听者不经意间被他带入,犹如身临其境,随时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随时都会被一些吉光片羽照亮。那些被他温存了几十年的前尘往事,盈满包浆,充满质感,把玩摩挲得珠圆玉润。
这是一位与晋剧艺术有着深厚渊源的老人,可以说他为晋剧艺术而生,为晋剧艺术而活,晋剧艺术是他全部的事业,也是他全部的人生,他全部的光荣与梦想。他身上那种超乎常人的执着与醉心,不禁令人起敬,亦异常令人感动。贾炳正先生1932年生于太原,自幼受在戏院供职的父亲影响喜爱晋剧,12岁(虚岁)开始接触鼓板。15岁(虚岁)正式拜师王德胜(乳名宝儿则)学打鼓板,主攻司鼓,兼击梆子、铰子、小战鼓。当年一些知名的鼓师如太原新化大戏院的申天福、南仓巷山西大众戏院的冯万福、新民大戏院的白晋山,都是各班底的主要鼓师,在艺术上各有长处,对他的成长都有过影响。太原解放前,由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随同父母举家逃难到刚刚解放的毗邻之地榆次,进入榆次东戏院谋生。太原解放后,他又随全家回到太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临时到平遥演出的筱桂琴叫去打板,适逢晋剧名角程玉英从北京回到平遥受到观众热捧,他被程玉英看好并极力挽留,于是成了平遥群众晋剧团的一名鼓师。1953年,平遥群众剧团迁到榆次,易名榆次专区民营公助剧团,后又与榆次新生剧团合并为晋中晋剧团。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又投师人称“三朝元老”之一的名锣师、名鼓师赵挺杰(乳名润生)门下,被课以严格的调教,统一了路子,规范了底号,纠正了弯路,弥补了不足,使他的艺术得到长足进步。与此同时,赵师父还传授给他不少将要失传的打击乐演奏技巧,使他的羽翼日渐丰满,艺术上趋于成熟,在业内逐步站稳了脚跟。
鼓师作为一个戏曲乐队的指挥,是一台之主,场面领袖,属于灵魂人物,鼓签打下去,一下就是一下,要打在演唱者的节骨眼上,既要掌控节奏,还要感染舞台演出气氛,烘托演员的感情,不仅对整个文武场有全盘的掌握,同时对整出戏的剧情结构,对演员的唱腔唱韵、表演风格、表演特色都了然于胸。在40多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贾炳正先生曾有机会为许多著名演员的拿手好戏充任司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丁果仙、程玉英主演的《走雪山》,丁果仙、筱桂琴、马福仙主演的《女忠孝》,郑雅楼主演的《淮都关》《土祖庙》《折桂斧》《回荆州》,刘兰芝、张桂娟主演的《凤台关》《杀宫》,鹿儿红主演的《击鼓骂曹》《抚琴》,小一声雷主演的《高平关》,王银柱主演的《庆顶珠》《看兵书》等等,都是骨头戏,这些经历使他对音乐与表演相结合时的一套程式用法的准确把控,驾驭自如,与演员性情心思息息相通,无论文戏、武戏,伴奏起来得心应手、配合默契。像曲牌戏《炮烙柱》,全戏22场,场场都用各种曲牌近40个,他都指挥得有紧有慢,恰到好处。昆曲戏《嫁妹》中有不少专用的精华打击乐,还有《草坡》《宁武关》等戏的曲牌,其司鼓艺术深得师父赵挺杰、晋剧资深艺人王永年真味。1957年和1959年,在山西省第二届、第三届戏曲观摩会演中,他相继为程玉英主演的《火焰驹》《教子》司鼓,两次获得鼓板伴奏奖;1958年,在全省现代戏会演中,他为王爱爱主演的《朝阳烈火》司鼓,获得鼓板伴奏奖,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晋剧司鼓艺术家。之后在各类汇演比赛中获奖无数,1991年在全省教学剧目会演中,他编排的晋中艺校的曲牌联奏,获得编排一等奖。
贾炳正先生的鼓点做到了紧随剧情、紧贴唱腔,“预眼清晰,下眼准确,掌握音韵,收眼干净”,动与静、快与慢、张与弛、强与弱等各种多变的戏剧节奏和舞台气氛,掌控自如,文戏稳而不温,武戏强而不灭,情在心,意在手,始终严守一个“伴”字,从不喧宾夺主,让演员唱得过瘾,演得尽兴。他为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程玲仙等司鼓伴奏数十年,对她们推崇有加,用高超的技艺和一腔挚爱,成全了她们的艺术人生,使之成为晋剧戏曲艺术舞台上煜煜生辉的明星、大家,那些剧目和唱段也成为晋剧艺术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及至上世纪80年代,程玉英、田秀英主演的《爬堂》,李占维主演的《哭灵堂》等由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程伶仙主演的《游西湖》由山西省文化厅录像;候玉兰主演的《下河东》等灌制立体声唱片或录制盒式磁带,等等,都是他亲自司鼓,至今令广大戏迷反复回放,百听不厌。
为使司鼓艺术薪火相传,1975年,贾炳正先生从晋中晋剧团调到晋中艺校任教,面对一个个零基础学生从手把手教起,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司鼓艺术人才,学生遍布省内外各文艺团体。他一生入门弟子就有27位,其中7位是60年代初文化部门指派的师承关系,年龄最长的只比他小两岁,现已过世5位,在世的还有冯仁英、董晋国,他们都曾为晋剧司鼓艺术做出了贡献,冯仁英教出的学生桑美恩现在晋中晋剧团搞打击乐,董晋国的学生闫耀在省城任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的专职司鼓,岳锦川在晋中艺校任教;其余20名晚辈后学遍布全省,现供职于晋中艺校的打击乐教师易清波,晋中晋剧团司鼓王锦、王晓鹏、郭海成等都是业界佼佼者,王锦已上了一级职称,成为省里的联系专家。为了方便教学,他于1979年整理了《晋剧打击乐》(上),被省文化厅作为全省各个艺校的推广教材。退休后,除了继续带学生教学外,他把大量心血花费在编著《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上中下),这是一套介绍晋剧打击乐最为详尽的工具书,也是贾老致敬前辈晋剧艺术家、勉励后辈学徒所做的最大贡献,被誉为晋中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为了出版此书,他宁可放弃买新房,至今住着上世纪80年代他所供职的晋中青年晋剧团单位盖的平房。2005年该书被列入当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的重点出版图书,获得中国戏剧届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称即使放眼全国,至今也还没有见到其他剧种有如此规模的锣鼓通谱系统性的编著。该书出版后更是引起了国内戏剧界的轰动。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中国戏曲学院、山西省图书馆等专门收藏了这部巨著。
环视他的家,职业艺术氛围特别浓厚,客厅墙壁挂满了名家题字:“唱做唸舞,鼓乐传神”“德隆艺精,鼓坛巨搫”“司鼓艺术大师”“剧坛滚战六十春,潜心治艺求严谨;培育桃李誉三晋,身言师表踞巅峰;同侪称颂结师友,后学恭礼逾父尊;退归林下撰通谱,晋剧传承著丰功”……点点笔墨都是对贾老司鼓艺术生涯的溢美与赞赏。贾老12平米的卧室兼书房,最醒目的柜顶上,恭敬地摆放着两位师父的照片,各类戏曲资料和获奖证书被他有序收藏在老书柜里,还有他用过的各类鼓架、鼓板,像个小型晋剧史料博物馆,窗前是写字台,案头放着他的《晋剧传统锣鼓通谱》,卧室门右侧靠墙处安放着他每天都在用的电脑。
每天清晨6点起床,听戏曲,听新闻,雷打不动。上下午都在他的写字台和电脑桌上,整理有关戏曲资料。所有采访他的各种音频、视频和文字都被他悉数存入电脑。他用写字板在电脑上写文章,写艺术点评。有时还会为前来讨教的学生或锣鼓爱好者敲敲鼓板。闲暇时爱上凤凰网,浏览凤凰新闻。晚上从新闻联播开始,到山西新闻、晋中新闻要依次看完,国际频道、海峡两岸同样都要关注。除此而外没有他好,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规律,充实自足。
近些年来,他把主要精力参与到晋中市文联和晋中市晋剧艺术研究会鼎力推出的《晋剧中路梆子挖掘抢救工程系列丛书》这项非遗文化艺术抢救工程中。这是一部集史料钩沉、艺术研究、曲目鉴赏和流派传承于一体的鸿篇力作,作为晋中晋剧界年龄最长、资历最深、从艺时间最长的一代司鼓大师,自然不能缺席。他把自己几十年珍藏的老剧本翻出来提供给编委会,积极整理曲目,撰写个人从艺小传,耐心细致地为前来采访的作者进行讲述,提供各种资料,尽可能倾其所有。2017年11月,我受研究会会长张定邦先生责成,编写晋剧之星《程玉英戏剧人生》,当时因为时间赶紧,不能铺开到各位老师家一一采访,便托程玉英先生的弟子、晋中艺校教师范金萍相约几位老师,某个下午到艺校附近程玉英先生的弟子李桂香老师家集中采访。那天下午,85岁高龄的贾炳正先生第一个准时到达,让我不敢相信的是,听力不大好使的贾老居然是骑着电动摩托车从位于榆次老城新集街的家大老远赶来的。那晚,贾老最后一个离开,其时,天色已然全黑,我说开车送他,他执意不肯,坚称没问题,独自骑着电动车返回。让我又感动又不安,至今难忘。
2018年5月,贾炳正先生获准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性项目晋剧传承人代表。他更加有了一种使命感,真有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劲头。贾老说,晋剧音乐艺术,尤其是武场司鼓及锣鼓经艺术都是靠师傅的口传心授,一代一代往下传承,用的都是传统老艺人留下来的一些特殊的符号和文字标记。锣鼓经是一个声音、节奏的艺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学起来真的不太方便,不太容易。这次录制成视频,把印在纸上的不出声音的文字知识变成听得见、看得清的活的知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一件晋剧司鼓艺术和锣鼓经传承的里程碑式的工作。
4月29日原本约了9点准时开录,但省非遗中心摄制组因为堵车快10点才到。贾老有点不高兴,说:“我一辈子遵守时间,开戏时从来没有找不到我的时候。”
拍摄开始了,在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录制现场,88岁高龄的贾炳正先生正襟危坐,气象不俗,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我1932年出生于太原,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晋剧,12岁开始接触鼓板,15岁正式拜师……”
贾炳正,1932年10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山西省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晋中艺校副校长、晋中青年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一生从事晋剧司鼓和晋剧击乐教学。7岁入学,15岁开始学艺,先后拜著名鼓师王德胜、赵廷杰为师,曾在许多传统古装戏与新编现代戏里给各个行当的著名演员司鼓,如表演艺术家丁果仙、郭兰英、程伶仙、王爱爱等等。2010年,成为晋中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晋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成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日前被列入文化部公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晋剧非物质传承人贾炳正
他,艺海生涯60余载,艺术造诣高深,是山西省最早的两名国家一级演奏员之一,曾任晋中青年晋剧团团长、书记,晋中市艺校副校长,是晋剧戏曲音乐界之泰斗与权威,门下的弟子与学生遍布省内外戏曲界。
他,抱着在有生之年给后人做一点事情的初衷,历经30年艰辛奋斗,自掏腰包18万元,以放弃3次集资新楼房的代价,终于正式出版了一部享誉全国的鸿篇巨著——《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山西戏曲音乐学会会长、戏曲史论家寒声为该书作序时称其为“一部前无古人的系统工程”。
他,就是晋中青年晋剧团退休鼓师贾炳正老先生。
15岁从艺崭露头角
贾炳正,中共党员,193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他自幼朴实善良,心灵手巧,聪慧好学。1946年,15岁初中毕业后就步入晋剧戏班,学习晋剧鼓板打击乐,师从晋剧打击乐大师王德胜、赵廷杰,专工晋剧司鼓,从此踏上了对晋剧打击乐的不懈追求之路。
名师出高徒。在师傅的悉心教诲下,加上他勤奋钻研,肯下苦功,不几年就出师正式登台,1947年首次公演晋剧《走山》获得成功,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演员和观众的首肯。与他情同手足的师姐,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花艳君,曾对贾炳正有一番这样的评价:“他最难的就是艺德高尚,从不与人勾心斗角,遇事总是礼让他人。他出生在太原,学艺出师时,师傅仍登台表演,为了避免与师傅争舞台,他毅然告别了年迈的父母、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只身一人来到晋中发展,一直到今天,单是此举就让业内同行佩服不已”。
新中国的成立,让山西晋剧迎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艺人获得了新生。1950年,贾炳正为郭兰英与陈玉英梨园双英联袂出演《满床笏》,为丁果仙、陈玉英在太原解放后第一座新剧场和平剧场合演《走雪山》司鼓。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成为了程玉英专职司鼓。他演奏的《打金枝》、《下河东》、《秦香莲》等剧目成为了观众百看不厌的经典剧目,贾炳正作为山西名鼓师的地位也逐渐确立。今年已90岁高龄的程玉英对他有极高的褒奖:贾炳正的司鼓技艺无可挑剔,不仅能完美配合演员的演出风格,就连剧中人物的性格他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能在他的鼓声中得到生动的表现。他的鼓点能在台上很好的指挥和调动演员的情绪和表演分寸,这是一般鼓师难以做到的。概而言之,贾炳正为人非常正派,在艺术上一丝不苟,对老一辈艺术家非常尊重,德艺双馨用在他身上名至实归。为此,程玉英曾为贾炳正题词:与程派唱腔珠联璧合,展三晋名鼓艺术风采。
30年血汗磨成一剑
“蝌兵一百万,心血三十年,锣鼓声声里,红黑皆戏缘。”这段绘声绘色的题词,是由曾任山西省文化厅厅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曲润海,为贾炳正2005年出版的《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一书而题。而这本享誉全国的鸿篇巨著影响深远,其创作历程颇为艰辛。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开始着手整理晋剧传统打击乐通谱,并从老一辈鼓师那里继承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晋剧传统曲牌。这些深厚的积累,为日后出书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说:“我是在晋剧辉煌时期学艺的,对晋剧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尽量全面的学习和记录,现在在世的老艺人已寥寥无几,许多谱例也很少有人知道,我得把它记录成书传承下去,否则将永远消失,岂不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把他数十年珍藏的晋剧打击乐谱资料偷偷拿回太原老家,隐藏在土炕洞中,有幸逃过了红卫兵抄家一劫。他至今仍保存着编写《晋剧传统锣鼓通谱》时的一些珍贵资料,有些纸页已经明显泛黄。1979年,中国文艺界开始迎来春天,他的晋剧打击乐事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当年正值向国庆30年,当时的晋中地区文化局组织编印的《晋中打击乐》献礼书,就是由他独立编写的,为此,他蹲在条件简陋的晋中印刷厂,在排版车间苦战7天7夜不回家,终于赶在国庆节前把书印了出来。同年11月,省文化局向省内各艺校推广这本教材。《晋中打击乐》一书的印发,为他日后编写《晋剧传统锣鼓通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晋中打击乐》印发之后的几十年中,贾老一直在整理并摸索传统鼓谱记录和教育工作。鼓谱的整理编辑,不同于一般的音乐简谱,更有别于普通的文字材料,它的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更何况是由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整理。到2005年,历经千辛万苦的《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一书终于出版。前前后后30年,风风雨雨数不尽的不眠之夜,其中辛苦只有贾老自知。
人到无求品自高。著书离不开辛勤的劳作,也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贾老是一个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为筹集出书费用,他决然放弃了两个工作单位3次集资住房的难得机会,把老两口大半生积蓄全部拿了出来,又向子女借了4万元,共筹集费用近18万元,终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一书。
《晋剧传统锣鼓通谱》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包括1400段条目释文和谱例、综述,共计百万余字。作品对戏曲表演、晋剧唱腔结构和弦击乐的配合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特别珍贵的是还收录了目前已失传的晋剧《钟馗嫁妹》等100多种曲谱。被誉为晋中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该书不仅为戏曲研究提供了一套工具书,还填补了我国戏曲打击乐著作的空白,在全国所有剧种中,这是首部打击乐谱著作。《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于2005年被列入当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的重点出版图书,中国戏曲界高度评价这部书,称该书即使放眼全国,至今也还没有见到其他剧种有如此规模的锣鼓通谱系统性的编著,出版后更是引起了国内戏剧界的轰动。该书书名由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亲自题写。该书出版后,太原实验晋剧团“梅花奖”得主、晋剧丁派继承人谢涛赴上海领取“白玉兰奖”时,曾带去了30套《晋剧传统锣鼓通谱》,在评委和戏剧界同仁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中国戏曲学院、山西省图书馆等专门收藏了这部巨著。
一生奋斗催人奋进
贾老从事晋剧鼓板打击乐60多载,曾任太原复兴舞台、太原市晋声剧团(山西人民晋剧团、省晋剧院前身)、晋中晋剧团司鼓,晋中艺术学校副校长,晋中青年晋剧团团长、书记,多次评为省、地优秀党员,是中共山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省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省晋中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晋中剧协理事。1992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晋剧《火焰驹》伴奏获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奏员奖,《曲牌联奏》获山西省第四届戏曲教学剧目演出编排一等奖,由他整理、编写的《晋剧打击乐》获1979年山西省文化局优秀教材奖,晋中文联、文化局优秀创作奖。1984年,晋中地委给予他立功奖励。同时,他还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戏曲音乐人才,学生遍布省内外各文艺团体,光入门弟子就有27名。现在,78岁高龄的贾老还不辞辛苦,仍然站在晋中艺校等教学舞台上为培育后备人才默默耕耘。
贾老作为我省我市文化艺术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繁荣传承晋剧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不辞辛劳,孜孜以求,保护传承了文化财富,展示了一种可贵精神,那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勇于攀登的精神,他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对国家、社会的崇高责任统一了起来,体现的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担当与良知。
他的艺术生涯真正诠释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追求,真正彰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品质,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在今天不少人追名逐利日盛的现实中,在喧嚣浮躁的风气下,贾老的这种可贵精神值得全社会大力学习与倡导。
上世纪贾炳正与师傅赵廷杰的合作出版了《晋剧打击乐》
前几年贾炳正在《晋剧传统锣鼓通谱》的基础上,把以前在戏校录制的教学课程转成光碟,一共三张DVD,一张花通、十样锦VCD。
2014年7月又录制了《晋剧传承音乐欣赏》与著名琴师郭志强合奏曲牌,《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之拾遗演示,就是现在不常用将失传的演奏方法,其中一些唱腔由降金元、靳宝雄、胡万彪、王素萍来配唱,把一些不常演的段子展示给大家。还有一套启蒙教学讲示,和初学与传承演示,一套共四张DVD,可以与贾炳正老师联系。
晋剧司鼓大师的传承经
日前,文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项目类别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多个领域。我省晋剧司鼓大师贾炳正老先生赫然列在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这是对这位耄耋之年的晋剧击乐界传奇人物的又一次肯定。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老先生的艺海生涯,了解传统的晋剧击乐,特编发此文。
贾炳正老师是晋剧司鼓界的大师。凡与晋剧沾边者,或专业从事,或业余爱好,必知晓其大名。加之,贾老的大部头巨作《晋剧传统锣鼓通谱》的流行于世,更使人们对这位86岁的司鼓巨擘佩服不已。
我喜欢晋剧击乐,对司鼓更是情有独钟。记得2010年在上海学习的时候,突然发现淘宝网上有《晋剧传统锣鼓通谱》这么一套书,于是毫不犹豫将这套“宝贝”收入囊中。在恩师祁用彬的帮助下,也开始了对晋剧击乐的学习,于是“贾炳正”这个传奇人物像一个金字招牌,在脑海中熠熠生辉,而且随着读书渐入佳境也愈加旌旗招展。
春节前夕,在晋中鼓师张继明老师的引荐下,我和好友米叔专程到晋中拜见了贾老。在无所不谈的聊天中,我对这位老艺术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晋剧击乐特别是司鼓有了新的解读。
要有真本事
先从尊师始
走进贾老的小屋,在其书房显眼的位置摆着两幅照片,贾老动情地说:“这是俺宝儿(王德胜)师傅和润生(赵廷杰)师傅。”
说起两个师傅,老人的话就滔滔不绝,自己如何在父亲影响下爱上中路梆子,又如何被人们发现天赋走进剧团,在剧团众多师傅的帮助下磕头拜师,开始了与晋剧击乐的不了情缘……
当年拜师后,“宝儿”师傅先要求练功。他和同门师哥冯煊用铁楗子练功,花艳君在一边掐表,“没有基本功不行,我们放锉儿(双楗滚奏)可以坚持半个小时,说实话我当时没有俺师哥功大。”
润生师傅则在规范做法(乐器演奏姿势和操作技法)和底号上给他更多指导和帮助。贾老指着1979年铅印的《晋剧打击乐(上)》说,“我专门让人把俺润生师傅的做法拍下来,你们看看有多讲究。也是人家文化局的人帮了大忙,不然这些资料也就很难留存了。”
在学艺的道路上,贾老遇到了很多高人,这些高人也是姿态万千。“我们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老师们恨不得都告给娃娃们。那个时候是:酒肉可以吃,生意不让人。人家都怕你学会了,抢了人家的饭碗。”
说起自己学艺的故事,这位朴素的老人更多是感恩,最多的是谦和,提得最多的也是两位恩师,这种毫无修饰的语言像一股暖流让严冬包裹的小屋更加其乐融融。
要看真绝活
就从“范儿”起
学习击乐这六七年里,我像拾荒者那样一直在捡拾别人好的东西,也常常一个人瞎琢磨。击乐是一门哲学:最为原始的敲击,最为简单的组合,竟然千变万化出无数排列,而且诸如“铙钹拍出水、马锣打出鬼”这样的流传,更给这门看似没有趣味的“铁匠营生”赋予了幽远神秘的意境。
“我们那时候马锣锤子是皮锤子,不是直敲,是‘拧’了。‘三儿生’演《黄鹤楼》周瑜一出场的硬五锤最后一声马锣,台下给俺润生师傅叫好了。”在声音的世界里,文字永远不能描摹出最真实的震撼,但如果您已迈入门槛,意会的背后有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
不经意谈起了“二性乱弹”击垫,贾老说,他习惯性地在唱句接“回回”处用楗子轻点个“嘚儿”。我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技法,所以把它记述下来。个人感觉,这个细微的声韵就像文章中的“句号”一样,轻巧地收住了唱句,又转折给“回回”,这种虚虚实实,于细微处体现了击乐艺术的别样风味。
司鼓,很多人关注的是传入耳中击打鼓皮、摇板碰响的快意。其实,更多的奥妙在连接声音之间的“无声表演”,也就是“范儿”,这是对司鼓水平的一个考验,也是司鼓作为指挥员能够“喝醒文场、带动下手”的最重要一关。
晋中司鼓的风格,也就集中体现在“范儿”上,给我的感觉就像书法中的“狂草”那样气势磅礴。贾老说,一个优秀鼓师要通过“范儿”的大小来体现强弱要求,通过各种提顿法来掌握收放时值,更重要的是要和演员的身份和气势无缝对接,实现完美结合。在他学艺的道路上,见过很多前辈鼓师的操作技法,一些师傅在演出中为了凸显自己,也使用过一些哗众取宠的“范儿”,年轻时候因为好奇也有过仿效使用,幸运的是让润生师傅及时制止了,比如“紧流水脆头子”,当时有的师傅要用左楗绕一个圆,可演员要求的时值可能并没有这么长,这样就有些误事了。所以,类似这样“华而不实”的艺术展示,还需要在拿来之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分析。
现在,贾老比较着急的是一些传统击乐的流失。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老硬三锤”,这个锣鼓经在扶衬演员唱腔上最为连贯有力,晋剧前辈们经常使用,现在蒲剧、秦腔演出中也都很普遍,可在晋剧舞台上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么好的东西只活在教科书里真的太可惜了。
对于击乐的理解,贾老感触最深的就是“不敢走气”。击乐是赋予演员表演棱角和剧情气氛的有力武器。在关键时刻,要一鼓作气,就像“蒸包子”那样必须一气呵成。比如,一些紧张气氛中的“乱家具”,好多鼓师都是带起来就不管了,这样下手就会松劲儿,因此楗子必须得跟上,让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无懈可击。还有,流水唱腔中现在使用的“断气嘹子”击垫法,把演员的力度和气势慢慢拖散了……
从贾老为我这个年轻后学细致入微、非常耐心的讲解中,我体会到老艺术家对传统技艺得以传承的殷切期望。
一本晋剧书
技艺留后人
《晋剧传统锣鼓通谱》分上、中、下三册,是一套介绍晋剧击乐最为详尽的工具书,我把它比喻成一部“晋剧音乐字典”,是贾老致敬前辈晋剧艺术家、勉励后辈学徒所做的最大贡献。
“我弄这套书的想法,来源于张沛、郭少先的《晋剧音乐》。那本书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音乐教材,人们出于收藏或学习的目的,所以很畅销。可当时我发现这个书没有底号,没有底号人们看起来就不太方便,也就萌生出弄一本书的想法。这套书,跨越了一个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又中断过,里头的东西并不全部都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收集了很多老艺人的毕生积累,这是作为从事了一辈子晋剧工作的乐队人给娃娃们留下的一点点资料。”
说起这些,贾老师有些沉默。
一套书再丰富再完美,也不能完全把前辈的艺术精华集齐写尽,而且戏曲传统技法是声形的载体,书中可以画个“范儿”的符号,但分量和手势永远无法描摹出来。所以贾老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原原本本把传统的东西搜集和继承下来,因为“晋剧击乐是一本无字天书,修炼不够是绝对拿不走的,而时间确实不等人,于我个人来讲,没有继承好我两个师傅的艺术就很多……”
在这么一个小院里,有这么一位老人,他以他的事业为骄傲,他为他的事业还在耕耘,因为有了艺术的滋养,虽已至耄耋之年,却声如洪钟、面色红润。
看着贾老,我觉得自己也很有必要坚持把这一件事儿做下去,因为“艺术是人生最好的滋养品”!
苏林和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