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论坛吧(长春天涯论坛)

长春论坛吧(长春天涯论坛)

8月19日,“2017东北振兴论坛”在长春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新华网长春8月20日电(田甜)8月19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共同发起,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四市政府共同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的“2017东北振兴论坛”在长春举行。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家部委和关注东北经济的20余名政学商各界知名人士,针对国企改革、新旧动能关系、对外合作、政府与市场关系、区域合作发展等多个主题展开研讨,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东北振兴“把脉开方”。

关键词一:东北大都市圈——战略转变的新挑战

“大城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未来,中国将会形成若干个3千万至5千万人口乃至更多人口的大都市圈或大都市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刘世锦认为,大都市圈将成为下一步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制高点,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长远战略目标,跟上大都市圈发展的步伐,成为东北面临的一大挑战。

“如果大都市圈发展跟不上,东北又将在下一步发展中处于落后位置。”刘世锦表示,目前东北存在的问题,其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国企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因此,东北必须实现战略性调整,从传统的企业体制中退出,从传统的实物形态中退出,从传统的过重产业结构中退出,谋划和提出新形势下的大都市圈战略。

刘世锦建议,应采取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与企业改革、重组、转型升级相结合,推动优势企业和企业总部向大都市圈集中。优先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供给侧改革,全面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

从整个东北亚“大棋局”看,东北处于核心地带。以长春为“节点”的“大十字”格局的初步形成,为大都市圈的建立奠定了优越的条件。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常修泽说,刚刚开通的长白乌高铁建成意义值得关注,东北哈大中轴线与东北中横线形成的大十字格局,是城市开放、聚集的“亮点”。

“东北大都市城市圈规划应争取纳入国家战略。”吉林省政府参事、长春市原常务副市长肖万民表示,可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申请组织专业团队,会同专家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调查调研,对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拿出意见并形成报告,经多方论证后上报国务院,争取大都市圈战略早日落地。

关键词二:加强区域合作——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在东北的发展上,以地区合作办特区为契机、形成东北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高地,一直是各界的共识。刘世锦提到,在东南三省与东北三省对口合作的基础上,可成立一个特殊合作区,由发达地区干部主导,让东北同志学习一段时间。“这个是很讲究的,要下点工夫研究,比如开始的时候,能不能请发达地区来的干部先‘挑大梁’,东北的同志先有一段学习的时间,身段放低一点,让他们先把发达地区的一些经验转到东北来,采取发达地区具体的体制机制。”刘世锦说。

“东北要振兴,对外经济要‘更放些’,对外开放与区内发展要‘内外打通’。”常修泽主张,要寻求东北经济“广东化”“江浙化”,切实向“对本”升级。他建议,对口两省之间可组织成立一个联合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东三省可各划一区域或数区域,实行“共建共管”模式;另外,可由南方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领办现有开发区或高新区,釆取招商局“蛇口模式”,即由一个企业独立地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上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城市单打独斗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区域协同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才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长春市市长刘长龙建议:东北地区要深化产业合作,共同提升经济实力。深化创新合作,共同提升发展潜力。深化人才合作,共同提升振兴动力。深化开放合作,共同提升外向活力。深化文化合作,共同提升城市魅力。

关键词三:培育新动能——创新转型是关键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竞争的高地,对东北而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关键。”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邓中翰院士从几个方面分享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望对东北振兴带来的支撑。他建议,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东北振兴的战略重点,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东北振兴的重大创新工程。推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 ”的新产业、新业态,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千人计划”。同时,全面推动国家标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论坛当日,大屏幕上的一处独特细节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嘉宾在台上进行主题演讲,身后直播大屏幕上的演讲内容以字幕形式实时呈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作主题演讲时透露,完成这一文字“同传”的不是速记员,而是科大讯飞语音转写系统。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现场对演讲人的讲话进行语音识别,直接转化成文字,准确率甚至比人工速录还要高。

刘庆峰表示,抓住人工智能机遇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个是应用驱动。如在教育、公共安全领域,做成当地的人工智能结合应用的产品,形成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第二是要形成生态。企业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形成氛围必须要建立生态;最后要有战略定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应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重点,充分挖掘利用东北本地的大数据基础,让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成为东北产业新引擎,服务于地区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需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题为“数字经济振兴东北”的主题演讲中建议,东北各省、市要加快推动政府业务上云和企业上云,建设政府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双创中心,以大数据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企业,培育更多新经济、新业态,持续为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四:国企国资改革——振兴路上的重点难点

国企、国资是东北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深化国企改革是振兴东北的关键。

“比重过高且效益不佳的国企必须实现战略性调整,应从实物形态转向资本形态,以更大的灵活性、更强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长远战略目标。”刘世锦在论坛上建言。

浴火重生,在于“活力”。东北国有企业的问题不在“比重”,在于如何激发活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建议,把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作为国企改革的出发点。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东北地区国有资本的布局,尽快使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的领域。

“在东北地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进国有资本自身的多元化比简单地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夏锋建议,把国有资本自身的多元化作为东北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同时,加快推进政府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型,抓紧出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改革方案,尽快形成国有资本管理新体制。

关键词五:民营经济——既是难点也是亮点

适逢新动力培育与旧动力衰弱的交替期,如何打破机制壁垒,做“活”国有经济、做“大”民营经济,让企业成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新动能,是东北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国有经济,做优做活;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常修泽提出,东北振兴,不仅要“唱”兴东北,更要“干”兴东北,特别是“放”兴东北,而民营经济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国有民营,两翼齐飞”。振兴之路,民营经济的力量不可小觑。从东北三省现在产业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他认为,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国有大企业,更要有“铺天盖地”的民营中小企业,让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是振兴的一项重任。

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使其摆脱依附、率先突围,挑战便在创新能力、发展环境。新常态下,东北发展需从要素驱动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这不仅需要努力推动技术、制度、体制、管理创新,还要改变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改革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各领域的创新活力。“东北振兴必须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是解决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沈阳市市长姜有为一语中的。

“打造良好的民企发展环境,事关东北经济全面振兴。”说到激活民营经济,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同样提到了“发展环境”。他认为,东北必须抓住机遇,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制度弱项,营造良好的民企发展环境,推动民企大发展。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