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所有女主持人名单(东方卫视所有女主持人名单陆晟)
9月24日,“我和我的祖国——陕西校园行”陕西日报社“全媒体行动”走进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日报记者 戴吉坤摄
时间走到2019年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20个记者节。时序更替,场景变换,但记者与时代同行的步调不曾改变。三秦大地上始终有记者奔走的身影,他们见证城市的变迁,他们融入脱贫攻坚的一线;他们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他们传播激浊扬清的声音。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用心用情用功践行着记者的初心与使命。今天,本报特别推出记者节专刊,由记者编辑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职业感悟。让我们从中了解这个职业的点点滴滴,体会新闻人的执着与坚守。
守正创新 精业笃行
科教文新闻部 郭青
陕西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总有文明的遗迹被发现。38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历史课本这样描述中国的古人类的发源,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
自200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朱照宇带领的科考团队,在我省蓝田县上陈村境内进行考古挖掘工作。2018年,科考团队公布了在蓝田发现了比云南元谋人提前了40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痕迹的重要发现。我根据这一线索采写的《蓝田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这篇稿件,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各类媒体对稿件进行了转载,刷新了读者对中国古人类的认识。这篇稿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一名文物记者,从业近30年,脚踩在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三秦大地上,感受华夏的历史华章,用自己的笔触告诉读者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这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责任。
《陕西日报》是一份党报。抱朴、守正、创新是党报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从业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在我省,时常有文物发掘方面的重要新闻发生,因此同源新闻也比较多。在互联网时代,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上不占优势,但是我们可以精心打磨稿件的逻辑结构和文字表达,力争准确无误,给读者呈现出精到凝练的新闻稿件。
怀着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怀着对党报记者职业的敬畏之心,以扎实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勤奋的脑力和凝练的笔力,讲好陕西的历史故事,是我努力的方向。
笔下流淌的永远是真情
经济新闻部 苏怡
记者节前夕,我作为新闻工作者代表在陕西新闻界庆祝第20个记者节座谈会上进行发言,讲述了采访“秦岭小慢车”的经历。时隔一年多,当我再次回忆起这次采访,脑海中依然浮现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去年5月,我应邀参加“书香伴你上学路——穿越秦岭的火车图书馆”主题公益活动,登上列车进行随车采访。在对活动主办方、列车工作人员、乘客、学生等逐一采访后,我对“秦岭小慢车”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追求速度的当下,人们出行已经有了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但这趟穿行在秦岭里的“小慢车”却默默守候着沿线群众,成为他们外出看世界的重要交通方式。
这是一场公益活动,也是同源新闻。经过反复思索,我将主题聚焦到“书香伴成长”上,由具体活动入手,以随车侧记的形式进行报道,并将宝成铁路通车60周年、全民阅读、高铁等元素以辅线的形式插入,讲述了这趟车与孩子们的故事。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故事在基层。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记者。因为当记者,我见过了很多人不曾见过的风景、收获了很多人不曾有过的经历。每一次采访,都像是为我打开了全新的一扇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收获了感动。
通过一次次采访,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践行“四力”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只有贴近百姓生活,才能讲出真实感人的好故事;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才能挖掘出鲜活的素材,创作出精品。
笔下流淌的永远是真情。我将继续坚守初心,用真情讲好身边故事,用笔触记录时代发展。期待完成好下一篇报道,收获下一份感动。
记者张斌峰在紫阳县山区采访。 陕西日报资料照片
心系人民 讴歌人民
时政新闻部 张斌峰
从事记者工作22年来,我常常被一些人物所打动。
2009年,西藏一处孤寂的草原之上,刺骨的寒风夹带着密密麻麻的冰雹,从帐篷的缝隙砸进来,砸在被子上,砸进饭碗里。国测一大队的队员微笑从容地递给我一盒泡好的方便面,说:“凑合吃吧,这里水温低,泡不开,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2015年,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一位干部告诉我,村支书张明俊病逝前最后一句话是“我要是能再活个三五年,一定要让天柱山村大变样。”
2019年,在旬邑县马栏革命纪念馆,悬挂着《旬邑革命烈士英名录》,上面记载着454个名字。讲解员说:“这只是留下姓名的,没有留下姓名的英烈更多。”
每当遇到此情此景,我内心总会涌动着一股激流——有悲伤,有感动,有钦佩,更有澎湃的热血和将这些记录与传播的冲动与激情。我总担心自己的文字不够生动、不够深刻,不能把这些触及灵魂的人物转换为触及灵魂的文字,去感染读者,去让这些人物的精神得到发扬与光大,去让社会激荡起昂扬向上、拼搏奋进的热潮。
**总书记希望广大新闻记者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
从事新闻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天马行空,而应走到群众中,从他们的自强不息中感受力量,从他们的淳朴善良中触摸人性,从他们充满期盼的目光中挑起肩头的重担,反映他们的意志与心声。群众,是记者的情之所至,心之所系,力之所生。
在和同事、同行交流时,每当我讲到自己在采访中所见到的平凡而让人钦佩的人物时,大家总会很感动。让他们感动的,不是我的语言,而是那些人物本身。
“活鱼”是这样抓住的
社会新闻部 成全勃
10月31日13时许,我吃罢午饭正准备午休,手机响起“嘀”的一声。我打开微信,一个朋友转来一条帖子,标题是《从重症监护病床上发出的扶贫指令》。我精神为之一振,睡意全无。心想,谁这么拼?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还在想着工作?直觉告诉我,这是个好新闻。
这是扶贫干部饶秦岭的女儿写的一篇文章,记述了父亲累倒在扶贫一线,住进重症监护室,六天六夜水米未进,但得知第二天要下雨时,让女儿替自己向包扶的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发出扶贫“指令”,叮嘱村民们抢在雨前将粮食归仓的事情。1500多字的文章,读着读着,我几次喉头发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我被饶秦岭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所感染。他的行为折射出全省扶贫干部为了贫困户的幸福,扎根基层、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这不正符合我们业内常说的好新闻“一公分宽、一公里深”的标准?
我迅速联系发给我微信的朋友,辗转找到了饶秦岭的女儿饶玺,对她进行了采访,又通过饶玺要来了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进一步核实……
很快,一篇《扶贫“指令”,在重症监护病床上发出》的通讯摆在了陕西日报社总编辑张连业的案头。看完稿件,他兴奋地一拍桌子说:“成全勃,你抓了条‘活鱼’!”张总又对稿件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指导……
11月1日,《陕西日报》在第5版头条位置配发四张照片,用了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这一新闻。
稿子见报了,我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回头想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自己对**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做一名党报的“言值担当”
理论评论部 陈嘉
作为一名党报评论员,手持“金话筒”,占据主阵地,我们的职业身份决定了我们发出的声音必须能够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独占鳌头。在这个观点交锋、思想碰撞的时代,锤炼好评论这门看家本领,做一名党报的“言值担当”,充分发挥好党报评论“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党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更快、更广。
得句句在理。评论是观点的表达、思想的展示,是一项以理服人的工作。这个理是基于我们对新闻事实的把握,对政治立场的笃定,对职责使命的坚守,对知识储备的运用,对职业操守的秉持,对逻辑思维的养成。这样,我们才能把是非讲清楚、把疑问阐释清,从而让评论起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要声声入耳。入耳的关键是有吸引力,让受众想听想看想读。那么,不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字采写,不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每一个步骤都要把受众考虑进去。合理运用一些网言网语,多一分活泼灵动;少一点避实就虚,多一些直击要害;少一点照抄照搬,多一些真情实感。要用老百姓喜欢听、愿意听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老百姓的所盼所想讲出来。
能字字入心。**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有温度才能打动人心,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字字入心”不仅考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彰显党报的人文情怀。只有在情感上与民众实现了共鸣,主流声音才能占据舆论高地。因此,评论员就要做一个体察社会温度的有心人,深入基层,带着真感情与群众心贴心,肩负使命感为人民鼓与呼,摸准社会的脉搏,把握时代的强音,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有温度的评论。
用一辈子坚守一颗初心
陕西传媒网 余诚忠
今年的10月29日,是陕西传媒网7周岁生日。我在网站采编岗位工作也已有7个年头。7年来,从网站行业编辑,到新媒体“两微一端”,再到不分昼夜奔赴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一线记者,人生色彩愈加丰富。
2014年盛夏,我跟随杨凌示范区团队穿越4省10县区采访,历时十天累计行程5000多公里,一趟下来体验到记者不易,同时也收获到人生中众多第一次:第一次享受长途跋涉7小时采访后通宵达旦赶稿的快感;第一次体验车辆抛锚后,烈日下与记者们互相打气的乐趣;在河西走廊上,第一次被家乡陕西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能量所震撼……
“守得初心,方得始终。”2016年末,在咸阳长武县,我采访到五十多年来扎根旱塬、坚守理想的育种专家梁增基先生,见到他与老伴常年居住的50平方米保障房,摸到他现在仍在骑的十几年前老式“永久”自行车,看到他背了三十多年的老背包,拍到他饱经沧桑、龟裂如老树皮的双手,听到他退而不休、不拿工资且每日往返实验田地的事迹。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克勤克俭……这些词汇瞬间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就在那个时刻,梁老“沉下心,用一辈子坚守一颗初心”的种子也深深植根在我的心中。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8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要成为好记者需要我们一辈子不懈努力。讲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写沾“露珠”、带“泥土”的文字,将“天线”与“地气”融为一体,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这些目标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热血与年华。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我与“我们”正在努力!
重温初心再出发
全媒体指挥中心(总编室) 季慧娟
10月23日,我像往常一样上班打卡,钉钉系统提醒我:“入职五周年,继续加油!”这才恍然,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五个年头。
当初选择新媒体,是因为身处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这份工作更具挑战性、创新性。入行之后才明白,无论社会发展和媒介生态如何日新月异、变化万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真相的使命永远不变。
五年间,我始终遵从这一理念和准则,并落实到每一次的实地采访,践行于每一次的新媒体产品制作。今年国庆节前,在报社、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在与前方同事的配合中,我用改造升级后的“掌中陕西”客户端圆满完成了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的实时视频直播。长达三个小时的直播,无论对前方摄像人员、主持人还是后方的技术人员、编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但我们多次提前演练、反复打磨每一个环节,最终圆满完成了全省首次有关成就展的直播活动。
新时代要求记者不断增强“四力”。作为新媒体从业者的我,对自己也有新的要求:要做到多专多能,既专又全,拿起笔能写,举起话筒能说,端起手机能拍,成为优秀的全媒体全能型人才。
我将把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个五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走到一线、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捕捉鲜活新闻,不断践行“四力”发扬“四力”。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要努力学习并及时应用新的传播技术,用更生动、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去传递正能量。
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记者部 陆晟
4月16日凌晨,陕西日报记者康传义(左)、陆晟(中)在西安地铁2号线隧道内采访。 陕西日报记者 薛海勇摄
在第20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我加入陕西日报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经历了从一名见习记者到正式记者的成长。我出生在一座没有山的城市,在汉中驻站工作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山,对我而言本是遥远陌生的。我只远观过山的壮美、巍峨,听说过大山里的故事,从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进大山,大山也会闯入我的生活。在汉中这片山水里,有老英雄张富清不忘初心的光辉事迹,有刘琪、首汉军创业的传奇,也有王自兵、张坤娥等贫困群众自强不息的故事……有幸的是,他们的故事,我见证了、记录了。
文字本身没有温度,有温度的是用文字讲述的故事。
最难忘的经历是今年2月4日除夕那天,我为从江苏赶来的家人在西安订好年夜饭后,自己又赶到留坝县小留坝村李明新家中与他们一家5口人张罗了一顿年夜饭。李明新去年脱贫又脱单,双喜临门。在采访中,我从一个“局外人”渐渐融入他们家的喜庆氛围里,感受到一份热情和美好,圆满完成采写任务。
一年时间,我已经从一名初入职场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党报记者。牢记初心、勿忘人民的使命感让我端正思想,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我磨砺本领。我在三秦大地上留下的足迹,是我弥足珍贵的财富。也许写出的稿子“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对我来说目前还有一定难度,那就让人先“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吧。
为此,我也写了一首打油诗激励自己:“斤斤计较”求事实,日日学习强本领。东奔西跑走一线,爱国爱党守初心。
再看群山,我的记者生涯才刚刚开始。
“0号读者”的遐想
编辑出版中心 高军政
假如把某一天的陕报读者,按照读到这张报纸的时间先后排号——1号、2号、3号……这样一直排下去,可以排到几十万号。而在这些读者之前,有一群既不是纯粹的信息采集者、又不是纯粹的信息阅读者的人。他们是处于两者之间的“0号读者”,即编校人员。
0号读者的工作,既是信息采集过程的延伸,又是信息阅读过程的预演。这就要求编辑既具有从业者的专业眼光,又具有读者的“挑剔”眼光。
从专业性上看,0号读者的编辑过程应该成为记者“笔力”的延伸。如果说,语句修改、信息核实只是规范性的工作,那么,稿件分类整合、标题制作、版面布局,就属于创造性的劳动了。这就需要“脑力”上场了。
在这种既要求规范又要求创造的专业性劳作中,0号读者应该具有一种自律性的文字洁癖,具体表现为——“我不允许,经我之手的文字,以这样一种不完善的形态,呈现给读者”。
在这种自律之外,0号读者也时刻面临一种他律,即读者的“挑剔”眼光。
面对不同的信息,0号读者要分别预演职员、家长、老人、考生、乘客、球迷、患者、求职者、驻村工作队员等角色,预演如何使他们高效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这种预演,需要0号读者练就发现核心信息的“眼力”。
读者想要什么样的信息?读者欣赏什么样的文字?读者接受什么样的版式?这些拷问时时萦绕心头。往往,一幅这样的画面同时呈现:一位读者,坐着扶椅,两手端着报纸,入神地阅读……
这一画面让我明白报人应有的心态:敬畏读者,服务读者。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